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海5.1级地震与新沂台前兆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飞 《高原地震》2001,13(2):63-66
分析新沂台电阻率、短水准资料发现,在1997年黄海5.1级地震之前,新沂台有很好的前兆异常与之对应。  相似文献   

2.
苍山地震与新沂台前兆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沂台前兆资料,运用加卸载响应比、差分法对地磁场Z分量进行分析;运用滑动平均对短水准资料进行分析;运用速率法对视电阻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苍山地震前,新沂台前兆资料具有良好的中、短期异常,并有进入临震的异常标志。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江苏新沂地震台的短水准、地电阻率两种前兆资料的变化情况,研究了其与郯庐断裂带南段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新沂台前兆资料的变化能发现郯庐断裂带南段的强烈活动,对该断裂带上3.0级以上的地震有一定程度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2017年6月3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发生5.0级地震,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对该地震进行了震前短临跟踪和震后回顾总结。分析认为:测震学资料存在"同心地震窗"开窗、海原震群事件和视应力高值等异常;地球物理场观测资料存在海原地电阻率突跳变化异常、固原地电阻率破年变下降异常和热红外短期显著异常。震前短临跟踪工作体现了地震预测指标体系对震情判定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强震前新沂台地电阻率和短水准异常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95-2002年新沂台地电阻率和短水准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同时在中强震之前,两者都有一定的异常与之对应。其相关性和地震对应性表明:由于是同场地观测,所受力源相同,造成异常变化量基本相同;但由于两者对应力变化反应结果不同,造成其异常出现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位差,地电阻率出现的异常基本上早于短水准的异常。  相似文献   

6.
黄海5.1级地震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地震地质构造,利用地震学有关方法,运用各向异性度对新沂台视电阻率进行分析;运用滑动平均对新沂台短水准进行分析;运用加卸载响应比对地磁z分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黄海5.1级地震前,存在中短期异常,但临震异常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运用速率法、滑动傅氏对新沂地震台(以下简称新沂台)1990-1999年地电阻率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1994年到1997年之间江苏及邻近地区发生的中强震,新沂台地电阻率3个测向有不同程度的异常与之对应。研究结果表明资料异常呈现的各向异性与孕震期的应力状态、震区构造、介质结构有关。表明了前兆异常的复杂性、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江苏新沂地震台短水准新场地映震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飞 《山西地震》2002,(3):16-17,21
介绍了江苏新沂地震台短水准新场地的基本情况 ,运用滑动分析和自回归分析法对该台1995年至 1999年的资料进行了分析 ,得出江苏新沂地震台短水准新场地有一定映震能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汶川8.0级地震以及其它大震前的地电阻率异常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武军  关华平 《地震工程学报》2009,31(4):349-354,384
对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周边远近台站的电阻率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离震中400 km内的郫县、甘孜、冕宁、武都四个台站基本都存在1年以上的中期异常;距震中较远的兰州台和天水台则出现了短临异常变化.总结了我国9次7级以上大震前地电阻率台观测资料,认为电阻率异常形态以负异常为主,在极值附近或转折恢复过程中发生地震.震中附近台站多数有异常,大部分为一年以上中期的变化,年变形态消失;震前能观测到短临变化;一般在极值点附近发震.较远台站部分存在异常;短期和临震异常变化相对增多;在回升过程中或异常恢复后发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归一化变化速率(NVRM)方法,研究了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周边800km范围内25个地电阻率台站2012—2018年的连续观测数据,分析了震中区周围的地电阻率时、空演化过程.结果显示:(1)25个台站中共有14个台站在震前出现了地电阻率变化,结合本次地震震源机制等分析其时空变化,认为邻近地震破裂带的临夏、通渭、武都和宝鸡台地电阻率在震前出现了下降—折返回升型的变化,符合前人已总结的强地震前地电阻率的变化过程.(2)地震发生前震中区周围大区域内出现了地电阻率负异常变化,且以震中区为中心呈条带分布,异常区的长轴方向与地震断裂带走向或地震烈度分布的长轴方向几乎垂直,与地震主压应力轴方向吻合.本文认为九寨沟M_S7.0强震发生之前,震中区周围出现的区域性地电阻率异常空间丛集现象是很好的中期和短临前兆;地电阻率震前异常动态演化、各向异性等特征对认识本次强震发震断层活动以及震源区应力场分布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分析北京延庆台1988年以来地电阻率观测资料的可靠性,讨论归一化变化速率方法,用以处理该台地电阻率长程观测数据;结合北京及邻近地区近三十年来发生的7次中强地震,研究该台地电阻率异常与地震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延庆台地电阻率观测对附近的中等以上地震和远距离大震有一定的映震能力,可为今后该台附近及邻近地区的地震提供中、短期预测预报参考依据;同时该台在中国大陆及周边远距离大震前也观测到了时间上对应的地电阻率异常。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地磁谐波振幅比方法在国内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并成为一种较为有效的地震预测方法。本文利用谐波振幅比方法,对2017年11月23日重庆武隆5.0级地震震中附近台站的地磁三分量数据进行计算,并分析了各台站10~60min周期谐波振幅比值异常特征。研究发现,异常台站几乎均位于震源机制解的拉张区(P波向下的区域),具有象限分布特征;异常台站NS向谐波振幅比值变化存在分层现象,短周期(浅部)的变化与长周期(深部)变化成相反相位,从电磁学机理看,浅部与深部之间存在EW向的面电流;近震中台站的异常低点时间存在由长周期(深部)向短周期(浅部)迁移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于晨  卢军  解滔  刘长生 《中国地震》2023,39(2):314-324
2017—2019年松原地区连续发生4次5级左右地震,在此期间距松原地区约220km的绥化地电阻率观测资料记录到了一定的异常变化。为分析震前异常与地震的关系,首先以三层水平层状模型计算了测区介质的影响系数分布,发现绥化地电阻率“夏高冬低”的反年变形态与测区的Q型电性结构有关;之后采用断层虚位错模式,以2018年松原MS5.7地震的震源机制为例,计算了松原地区介质的变形特征,发现绥化台位于震前挤压变形增强区域,绥化地电阻率2个测道出现的下降回返变化与应力累积释放的变化形式一致;最后根据GPS数据推测,绥化台以西的地电阻率数据无显著异常,可能与东北地区的主压应变率自东向西逐渐减小有关。  相似文献   

14.
介绍和分析了2001年2月23日四川省康定-雅江Ms6.0地震前位于甘川交界区的琥都地震台地电阻率,应变,倾斜等观测资料出现的明显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5.
2019年9月16日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发生MS5.0地震,震前山丹地电阻率和地电场观测资料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短临异常,震中距63 km。本文对该异常进行分析总结,排除周围观测环境,观测系统,自然环境,磁暴等因素外,认为该异常是较为可信的地震前兆异常。地电阻率观测资料异常形态NS测道表现为转折快速上升-缓慢下降,EW测道为转折缓慢上升,N45°W测道为缓慢下降-转折缓慢上升。地电场观测资料异常形态长极距NS道、长极距N45°E道、短极距NS道表现为转折同步缓慢上升,长极距EW道和短极距EW道转折同步缓慢下降,短极距N45°E道异常不明显。地震在异常持续过程中出现转折变化或上升(下降)速率发生改变时发生。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昌平地震台体应变、线应变及差应变等观测资料在1998年1月10日张北-尚义6.2级地震前的异常变化。结果表明:该次地震前昌平台的应变观测资料出现了明显的趋势异常;体应变的异常时间与震级有较发的相关性;差应变资料显示了短临异常;由线应变资料计算的主应变方向在地震前逐渐向震中偏转;M2波潮汐因子也出现了明显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7.
Significant anomalies were observed at the geomagnetic stations in the southwest region of China before the Yingjiang MS6.1 earthquake and the Ludian MS6.5 earthquake in 2014. We processed the geomagnetic vertical component diurnal variation data by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the period from April 1 to May 20, 2014,there existed quasi-synchronous decrease changes in the coefficient curves between the five geomagnetic stations of Guiyang,Hechi,Nanshan,Muli,Yongning and Xinyi and Hongshan stations.Furthermore,there was a high gradient zone in the normaliz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contour map with background values removed. The epicenters of the Yingjiang MS6.1 earthquake and the Ludian MS6.5 earthquake are located in the gradient zone or near the gradient z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