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吉林六批叶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金矿石石英内的原生、假次生包裹体的系统研究,查明流体包裹体主要是NaCl-H2O型,其次是CO2型.测温结果显示成矿流体温度为100℃~352℃;盐度(ω(NaCl))=0.88%~8.55%,密度为0.356~0.997g/cm3,估算成矿压力为48.83~71.29MPa,成矿深度为1.62~2.34km,属中深中温热液金矿床.成矿流体液相成分富含Na 、K 、Cl-、SO2-4及少量Mg2 和F-;气相成分以H2O为主,其次是CO2和少量的CH4、C2H6、N2及微量的H2S和Ar.依据成矿流体Na /K =1.32、Na /(Ca2 Mg2 )=100.61以及矿床与侵入体的关系进行判定,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初始混合岩浆水,并有变质水及大气降水叠加.  相似文献   

2.
笔者利用显微测温、成分及氢氧同位素测试对大西沟金矿流体包裹体参数以及成矿流体性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结果显示,大西沟金矿与矿化关系密切的石英中,包裹体可以分为气体包裹体、气液包裹体、液体包裹体3种类型,其中气液包裹体、液体包裹体最为常见.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集中在175℃~275℃,盐度为2%~7%,流体密度为0.804~0.959g/cm3,成矿深度为1.01~2.24 km.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H2O和CO2;包裹体液相成分中阳离子以Na+为主,Ca2+、K+次之,阴离子以SO42-、Cl-为主,仅含微量的F-.石英中δO水值是2.1%~5.8‰,δD值为-87‰~-103.67‰.反映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通过气体逸度的计算,大西沟金矿成矿流体中金主要以[Au(HS)2]-络合物的形式迁移,混合作用和热液蚀变作用是导致金沉淀与富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新疆阿合奇县布隆金矿床成矿流体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阿合奇县布隆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床是一个少见的金矿新类型 ,其中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有NaCl H2 O型、CO2 H2 O±CH4型和CO2 H2 O NaCl型。均一温度变化范围大 ,从 1 5 9~ 390℃ ,金主成矿阶段温度集中于 2 0 0~ 340℃ ,流体盐度为 2 .4 2 %~ 1 9.2 9%NaCleq ,但各阶段含石盐子晶多相包裹体的盐度高达 2 9.0 2 %~ 4 6 .2 %NaCleq。成矿流体密度为 0 .731~ 1 .1 32g/cm3 。成矿流体气相成分中以H2 O和CO2 为主 ,含少量N2 ,CH4,C2 H6,H2 S等 ;液相成分以Na+ 、Cl-为主 ,其次是Ca2 + ,K+ ,Mg2 + ,SO2 -4。布隆金矿床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δ1 3 CPDB值为 - 4 .6‰~ - 1 .4‰ ,δ1 8OSMOW 为 1 7.2‰~2 1 .1‰ ,δ1 8O水 值为 6 .7‰~ 1 4 .7‰ ,δD变化于 - 70‰~ - 5 5‰ ,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建造水 ,并混合少量岩浆水和大气降水 ,流体中的碳主要来源于海相碳酸盐岩。物理化学条件和流体组成的改变以及流体的不混溶作用在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双朋西金铜矿床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测温学及铅、硫同位素等的分析,研究其成矿流体性质和演化,并探讨矿床成矿流体来源,结果表明:①流体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包裹体液相成分阳离子以Na+、K+、Ca2+为主,阴离子主要以SO2-4、Cl-为主;气相以H,2O、CO2为主.②双朋西金铜矿床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中等盐度、中等密度、中等压力的流体.③铅同位素206Pb/204Pb为18.058~18.710,207Pb/204Pb为15.581~15.641,208Pb/204Ph为38.191~38.531;δ34S值(‰)变化范围为+3.1~+6.2,平均值为+4.42;综合分析认为,本区铅、硫同位素来源应为壳幔混合源.  相似文献   

5.
西藏洞中拉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费光春 《地质与勘探》2010,46(4):576-582
洞中拉铅锌矿床是念青唐古拉山地区扎雪-亚贵拉多金属成矿带内新发现的矿床。通过对洞中拉矿床各矿化阶段石英和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压力、深度、盐度、密度和流体包裹体成分等诸多方面的初步研究表明,洞中拉铅锌矿床成矿流体属中低温(106.80℃~296.70℃)、低等盐度(0.88~5.86wt%NaCleq)、中低等密度流体(0.83~0.95g/cm3)、属Cl-SO42-K+-Na+型水化学类型,成矿环境为低压(26.47~67.03MPa)浅成环境(0.96~2.44km)。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2O为主,次为CO2;液相组分中,阳离子以Na+和K+为主,阴离子以SO24-和Cl-为主。流体包裹体H和O同位素,流体包裹体成分N2-Ar-He图解和离子比值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6.
小庙山金矿床原生流体包裹体分为4种类型:富气相的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富液相的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含CO2三相水溶液包裹体和含子矿物的三相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于133~378℃之间,峰值区间分别为180~200℃和220~260℃;盐度介于0.2%~44.6%之间,峰值区间为3%~6%。激光拉曼分析显示,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主要为CO2、H2O及少量CH4;包裹体群分析显示,成矿流体气相成分主要为CO2、N2、H2O、CH4、C2H2和C2H6,液相成分主要为Na+、K+、Ca2+、F-、Cl-、NO3-和SO42-,其中K+/Na+为1.55~2.75,F-/Cl-为0.02~0.03。矿化石英脉中,流体的δ18OH2O值介于-2.39‰~2.14‰之间,δDH2O值介于-51.2‰~-45.9‰之间,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后期混入大气降水。依据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区内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及同位素资料,认为近南北向断裂是成矿流体运移通道和金富集沉淀的场所。在断裂破碎带中,高温高盐度成矿流体与大气降水混合,引起成矿流体的温度和盐度降低,压力变小,使得流体中的金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7.
青海双朋西金铜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及流体来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双朋西金铜矿床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测温学及矿石铅、硫同位素等的分析,研究成矿流体性质和演化、成矿流体来源。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另有少量液相和含子矿物包裹体。包裹体液相成分阳离子以Na+,K+,Ca2+为主,阴离子主要以SO42-,Cl-为主;气相以H2O,CO2为主。均一温度范围为210~370℃和370~460℃,盐度3.0%~6.5%,密度集中于0.600~0.800 g/cm3,压力主要为8.0~20.0 MPa,为中高温、中等盐度、中等密度、中等压力的成矿流体。铅同位素206Pb/204Pb为18.058~18.710,207Pb/204Pb为15.581~15.641,208Pb/204Pb为38.191~38.531,δ(34S)为+3.1×10-3~+6.2×10-3,平均值为+4.42×10-3,成矿流体铅、硫同位素来源为壳幔混合源。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平度市大庄子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山东省平度市大庄子金矿含金硅化体及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发育程度一般,且粒度偏小,包裹体大小多为6~12μm,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二相包裹体、液相包裹体(LH2O LCO2),见少量三相包裹体(LH2O LCO2 GCO2).化学成分属K (Na )-SO4-2(Cl-)型,气相成分以H2O、CO2为主,含一定量CH4、CO、H2S等还原性气体.均一温度表明金矿的成矿温度为中温(200℃~260℃),成矿流体盐度低(1.05%~4.96%).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变质水,并有大气降水的混合.  相似文献   

9.
李义明 《地质与勘探》2013,49(5):920-927
成矿流体来源与矿床成因的关系一直是矿床学研究的重点与难点。通过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原位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和包裹体化学成分分析,对浩尧尔忽洞金矿床成矿流体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测试结果表明:该矿床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分为气液包裹体、气体包裹体、纯气体包裹体和纯液相包裹体四类。大部分流体包裹体均一为液相,少量气体包裹体均一为气相。伟晶岩脉石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260~340℃,炭质板岩内含矿石英细脉内石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260~380℃。石英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为H2O、CO2、CH4、N2和C2H6,液相成分为Cl-、SO2-4、Na+、K+、Mg2+和Ca2+。炭质板岩中石英流体包裹体的氢氧同位素(δD H2O=-96.20‰~-82.80‰,δ18O H2O=3.97‰~7.93‰)靠近原生岩浆水。认为浩尧尔忽洞金矿床成矿与海西期岩浆活动有关,属中高温低压浅成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0.
玉勒肯哈腊苏中型斑岩铜(钼)矿是新疆准噶尔北缘卡拉先格尔斑岩铜矿带上的一个重要矿床.主要赋存于闪长玢岩中,少量在北塔山组火山岩及似斑状石英二长岩中,矿化呈细脉状、细脉—浸染状和浸染状,围岩蚀变主要为钾化、硅化、绢云母化和青磐岩化.主成矿阶段石英中包裹体类型为纯气体包裹体、气体包裹体、液体包裹体、含液体CO2的三相包裹体和含CO2两相包裹体五种.主成矿阶段成矿温度主要集中于140~340℃,流体盐度在3.06%~ 14.97%之间,密度集中于0.61~1.01 g/cm3.成矿流体的气体成分以H2O、CO2为主,其次为N2、CH4、C2H6;液相成分阳离子以Na+为主,其次为Ca2+、K+、Mg2+;阴离子以SO42-为主,其次为C1-和F-.单个石英包裹体拉曼谱测试表明,主成矿阶段石英中包裹体具有明显的CO2谱峰,此外j丕有H2O(-OH)峰,部分具有CH4峰和N2峰.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为H2O-NaCl-CO2-CH4(N2)体系.主成矿阶段的流体具有深源特征,成矿作用与斑岩有关,发生在浅成氧化环境.碳酸盐阶段方解石中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液体包裹体,少量气体包裹体.碳酸盐阶段具中低温(161~298℃)、低盐度(4.65% ~7.17%)和低密度(o.78 ~0.95g/cm3)的特征,反映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阿坝州党坝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是可尔因稀有金属矿集区内的典型矿床。通过对党坝锂辉石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1)锂辉石矿物中富集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含CO2三相包裹体,见少量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60℃-314℃,盐度为w(NaCl,eqv)=2.96%~9.08%,指示党坝矿床成矿流体具中温、低盐度特征。2)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气相成分主要为H2O,CO2次之,见少量的CH4、N2;液相成分以H2O为主,含少量CO2、CH4;含子矿物包裹体的子晶矿物为方解石。3)成矿流体应属H2O-NaCl±CO2±CaCl2±CH4±N2体系,流体密度为0.72~0.88g/cm3,认为在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4)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含CO2三相包裹体以及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共存于同一视域中,且均一温度相近,表明流体发生沸腾或不混溶作用导致相分离并发生锂辉石聚集沉淀是党坝锂辉石矿床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石门超大型雄黄矿床流体包裹体丰富。包裹体液相成分中富Na+、Cl-和K+、SO2-4,气相成分中H2O占绝对优势,少量CO2,成矿流体化学类型属Cl SO4 Na K型水。雄黄、雌黄形成于低温(180~90℃)、低压(20~5MPa)、浅成(175~700m)、弱酸性(pH:4.67、4.43)和弱还原(Eh:-0.265V)条件。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古大气降水,并混有盆地建造水,大气降水下渗、循环、加热、淋滤形成了中-低盐度[w(NaCl):16.03%~4.27%],中等密度(0.863~1.065g/cm3),含矿地下热水。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北缘老山口铁铜金矿床成矿流体及成矿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山口铁铜金矿床位于准噶尔北缘,铁铜金矿化主要呈块状、团块状、脉状、角砾状、细脉浸染状产于闪长(玢)岩和玄武质火山岩的接触带中。矽卡岩阶段石榴子石以发育熔融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为特征,退化蚀变阶段绿帘石主要发育液相包裹体,石英-硫化物-碳酸盐阶段的方解石主要发育液相包裹体、含子矿物包裹体和含CO2三相包裹体。早期矽卡岩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于205~550℃及大于550℃,主要集中在220~470℃和大于550℃,盐度w(NaCleq)介于7.02%~17.96%,峰值为7.5%和16%,密度为0.60~1.00 g/cm3。退化蚀变阶段,均一温度变化于212~510℃,峰值为220℃,盐度w(NaCleq)介于6.16%~21.04%,密度为0.60~0.95 g/cm3。石英-硫化物-碳酸盐阶段,均一温度变化于150~380℃,在160℃和220℃出现峰值,盐度w(NaCleq)介于13.4%~18.47%,密度为0.75~1.10 g/cm3。石榴子石和方解石的δ18OSMOW值为5.2‰~17.8‰,δ18O水值为-2.4‰~3.5‰,δDSMOW值变化于-144.0‰~-84.0‰,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混合的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方解石的δ13CPDB值变化于-6.8‰~-3.5‰,δ18OSMOW值为11.6‰~17.8‰,暗示成矿流体中碳主要来自闪长质岩浆,少量来自碳酸盐岩。黄铁矿δ34S值集中在0~3‰,结合稀土元素特征,表明硫主要来自于与矿体空间关系密切的闪长质岩浆。结合野外地质特征,认为铁矿成矿作用与矽卡岩的退化变质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黔西南紫木凼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对成矿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木凼金矿床是黔西南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带上的一个代表性金矿床。本文对该矿床主成矿阶段(Ⅱ)石英和方解石以及晚成矿阶段(Ⅲ)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研究,结果表明,各成矿阶段包裹体类型有H2O包裹体、CO2包裹体、CO2-H2O包裹体、气相CH4包裹体和CH4-H2O包裹体5类,其中CO2包裹体和CO2-H2O包裹体只在主成矿阶段(Ⅱ)的石英中发育。主成矿阶段和晚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分别为180~220℃和100~180℃,盐度分别为0.35%~7.45% NaCl和0.18%~5.71% NaCl,密度分别变化于0.745~0.969 g/cm3和0.868~0.993 g/cm3,总体属于中低温、低盐度、中等密度的H2O-NaCl-CO2流体体系。矿床成矿过程是一个温度退缩、盐度降低、密度增大的过程。主成矿阶段H2O-NaCl-CO2流体发生不混溶作用,是导致矿质沉淀成矿的主要原因。CO2流体、CH4流体在金的成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山后金矿床的矿物组合和矿物生成顺序,将成矿阶段划分为4个阶段:黄铁矿-石英(钾化)阶段、石英—黄铁矿(绢英岩化)阶段、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对区内主成矿阶段的石英中流体包裹体进行岩相学、显微测温及氢氧同位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的包裹体主要有含CO2三相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和CO2包裹体三种类型,矿石中的包裹体普遍富含CO2。成矿过程中,流体经历了CO2-H2O—Na Cl体系的不混溶作用。成矿流体具有低盐度(4.0~9.0 wt%Na Cl.eqv)和低密度(0.70~0.89 g/cm3)的特点。主成矿温度为260℃~300℃,成矿压力为83~100 MPa,对应成矿深度为7.45~8.25 km。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介于地幔初生水和岩浆水之间,部分向大气降水线方向漂移,表明山后金矿成矿流体以幔源流体为主,并有大气降水和其他流体的加入,初步确定山后金矿床是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银洞坡金矿位于桐柏县围山城金银矿带的中部,为一超大型金矿床,伴生银、铅锌。对金矿石中主要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显微测温及激光拉曼光谱成分研究,结果表明:金矿石中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和含CO2三相包裹体,流体成分为H2O NaCl CO2体系,含少量N2、CH4、H2S和H2。流体不混溶是导致矿质沉淀的主要因素。3类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692~3992 ℃,流体盐度为18%~122%,其中含CO2三相包裹体的盐度明显小于气液两相包裹体的盐度。利用不混溶体系估算得到包裹体的捕获压力为62~1263 MPa,成矿深度为52 km左右。矿石中黄铁矿的δ34S为16‰~33‰,围岩中纹层状黄铁矿的δ34S为33‰~62‰,矿石中的δ34S小于围岩中δ34S值,表明成矿物质中的硫可能来源于地幔硫和围岩硫的混合。  相似文献   

17.
小水井金矿床赋存于哀牢山造山带红河断裂东缘韧-脆性剪切构造破碎带中,容矿岩石为砂泥岩、灰岩之角砾岩、碎裂岩。硫、碳同位素研究表明,流体中碳、硫来自深部或地幔;氢、氧同位素组成则显示成矿热液主要为天水下渗及地下水循环从流经岩石获得物质而形成的混合热液流体。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类型以气-液相为主,少量气相出现。矿石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阳离子以Na+、K+为主,Na+/K+比值为3.056~4.940;阴离子以Cl-、SO24-为主,且Cl->SO24->F;气相成分以H2O、CO2为主,间有CH4、CO出现,属H2O-CO2-NaCl体系。主要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80~260℃之间,成矿深度约为1.0 km,流体密度0.65~0.9 g/cm3,流体盐度w(NaCleq)1.74%~9.08%,平均5.33%。小水井金矿床属于浅成条件下,由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混合热液流体在韧-脆性剪切构造带中形成的金矿床,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造山型金矿相似,成因类型应归属于浅成造山型金矿床,工业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床的形成经历了金元素初始富集形成矿源层、成岩期后剪切-逆冲推覆构造活动过程中的构造-热液作用富集成矿、中酸性岩浆沿剪切构造带及裂隙系统侵入活动形成的含矿热液叠加富集、表生氧化-淋滤再富集时期等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文县阳山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甘肃省文县阳山金矿床是近年来在陕甘川交界地带发现的一个产于泥盆系浅变质岩系的特大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镜下石英和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的类型丰富多样。据室温状态下流体包裹体的相态、加热状态下流体包裹体的性状及产出特征,鉴别出2种成因类型及7种物理状态类型;(2)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本区的均一温度在105~310℃之间,主要集中在260~310℃、220~240℃、150~190℃3个区间,成矿流体组分体系接近于NaCl H2O CO2体系,成矿流体密度估计在0 35~1 02g/cm3之间,成矿压力估计在400×105~800×105Pa之间,流体包裹体盐度估计在2 5%~10 4%NaCl之间;(3)从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获得的pH值为6 91~7 1,还原参数n(CH4+CO+H2)/n(CO2)的摩尔数比值在0 009~0 050之间,表明具有浅成中偏碱性和弱还原环境成矿的特点;(4)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δDSMOW值为-92 4‰~-62 9‰,δ18O石英SMOW值在-3 09‰~+0 41‰之间,δ18OH2OSMOW值在-12 13‰~-8 48‰之间。综合分析认为成矿可能主要与低温热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唐臣  张馨文  孙景贵 《世界地质》2017,36(3):826-835
英城子金矿床是典型的浅成热液型矿床,为确定矿床成矿条件,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同时对不同深度的同一条含金石英脉中的流体包裹体分别进行了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英城子金矿床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其次为石英脉型;成矿过程分为以下4个阶段:(Ⅰ)石英-毒砂-黄铁矿阶段、(Ⅱ)石英-黄铁矿阶段、(Ⅲ)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Ⅳ)石英-硫化物阶段;流体包裹体的类型多数为气液两相,少数为气、液单相或三相包体,均一温度变化范围247.9℃~400.0℃,盐度[w(NaCl)]为3.15%~7.70%,成矿流体密度为0.65 g/cm3~0.87g/cm~3;结合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数据确定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中低盐度的CO_2-H_2O-NaCl体系;根据测温数据,该矿床的成矿压力为6~50 MPa、相应就位深度为0.11~0.65 km;由此可推测该矿床是与韧性变形作用有关的中温中压热液金矿床。结合前人有关成矿年代学的研究成果,可以进一步确认成矿作用发生在晚二叠世末亚洲洋壳俯冲作用晚期,且与陆内松嫩板块和佳木斯板块碰撞过程中构造体制的转换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0.
大兴安岭锡矿带是中国北方唯一成型的锡多金属成矿带。新近发现的内蒙古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隶属中亚造山带东段的兴蒙造山带。该矿床为一典型的大型斑岩型热液脉型锡多金属矿床,矿区内锡矿化主要赋存于石英斑岩体顶部及其上部的石英脉中。矿床成矿阶段包括石英斑岩体内的滴状锡锌矿化阶段、石英斑岩体上部石英脉中的辉钼矿矿化阶段、石英锡石黑钨矿阶段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显示: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尤其是富液相包裹体,其次为含子矿物的三相包裹体。斑岩体内矿化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324~333 ℃,盐度为6.5%~7.5% NaCleqv,密度为0.73~0.74 g/cm3;石英脉型矿化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01~324 ℃,盐度为3.4%~9.9% NaCleqv,密度为0.73~0.92 g/cm3。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结果显示该矿区成矿流体具有中高温、低盐度、中密度的特征。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气液两相包裹体液相成分主要为H2O,气相成分主要有H2O、CO2和CH4。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石英斑岩体上部石英脉矿化阶段的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来源,以岩浆水为主。岩浆流体与大气降水的混合以及流体演化中的降温过程是该矿床矿石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