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预报与地震危险性评估是本届会议的第一专题,也是最大的一个专题,共收到交流论文和张贴报告60篇,约占全部专题文章总数的1/3.这60篇文章中,包括印度15篇,中国13篇,俄罗斯8篇,亚美尼亚6篇,法国、新西兰、墨西哥、埃及、伊朗等国家的地震学者也提交了文章.在2天的学术交流中,共有30篇文章口头交流或张贴.这些文章揭示了从地震预测预报到地震社会学的诸多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青海省地震局于2019年8月26—28日在青海海东市联合举办了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19年学术交流会。来自全国行业内外的15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大会设置了8个专题;共交流报告50篇,其中,口头报告30篇,张贴展板20篇;30篇口头报告中,特邀口头报告9篇,行业系统外口头报告7篇,行业内雏鹰报告9篇。除了一贯的最佳张贴报告评选之外,大会还对张贴报告首次设立了最佳创意奖,对雏鹰报告设置了最佳形象奖。大会按照惯例举行了Panel讨论,针对大地震的物理机制以及预测地震所依赖的观测技术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大会学术交流之后举办了关于地震滑坡灾害的实体科普调研活动。本次论坛会前征集到论文摘要142篇。针对特别设立的宜宾地震专题,快速征集到摘要8篇,分别涉及前震识别、震源机制解析、孕震构造环境、动力学条件、视应力变化与电离层异常等。全部论文摘要集在《国际地震动态》第8期刊出。《高原地震》和《地震》分别出版了部分报告的全文。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火山专业委员会和吉林省地震局于2020年9月28—29日在吉林安图市联合举办了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20年地震&火山联合学术交流会。来自全国地震行业内外的73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大会设置了7个专题;会前征集到论文摘要近70篇,会期交流报告36篇,其中口头报告13篇,张贴展板23篇;13篇口头报告中,特邀口头报告5篇(其中地震行业外的邀请报告2篇);23篇张贴报告中,评选出优秀张贴报告7篇,最佳设计创意张贴报告1篇。大会按照惯例举行了以“地震与火山研究如何相互促进以及相互促进的着眼点在哪里”为主题的Panel讨论,积极而热烈的讨论碰撞出了地震与火山聚焦的科学问题火花:地震预报与火山预警都必须立足于系统的高质量观测技术的发展,建立空间-地面-地下多学科立体观测网络以及基于地震孕育过程的观测资料解译理论与方法体系是提升地震预报与火山预警共同面对的基本问题。大会不仅重视学术交流,还兼顾了科学传播的普及,有组织地参观学习了长白山火山监测站的综合监测技术,加深了学术交流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第23届 IASPEI 大会的第二专题是“地震学的理论和实践”(Seismological Theoryand Practice)的专题讨论。按文章第一作者统计,本专题共收到来自15个国家的88篇论文,其中67篇分4天在8个报告会上作了介绍,21篇以张贴方式(Poster)进行了交流。在这次 IASPEI 例会的15个专题中,本专题论文数量较多,其中有美国31篇、日本13篇、苏联9篇、英国和法国各6篇、意大利和德国各5篇、瑞典3篇、挪威和澳大利亚各2篇,瑞士、丹麦、波兰、伊朗各1篇。还有中国2篇,一篇是张之立的《地震破裂过程的力学方法及其在 IASPEI 事件中的应用》,另一篇是台湾 Yeong Tein Yeh 等的《应用随机反演法  相似文献   

5.
讨论会的第三个专题为板内和板间区域构造与地震.该专题共收到46篇论文摘要,其中来自俄罗斯、越南、印度、日本、中国、美国、伊朗、尼泊尔、泰国的学者在大会上宣读了28篇论文,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印度、日本、俄罗斯、孟加拉国的学者展示了12篇张贴报告.  相似文献   

6.
讨论会的第三个专题为板内和板间区域构造与地震.该专题共收到46篇论文摘要,其中来自俄罗斯、越南、印度、日本、中国、美国、伊朗、尼泊尔、泰国的学者在大会上宣读了28篇论文,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印度、日本、俄罗斯、孟加拉国的学者展示了12篇张贴报告.  相似文献   

7.
1931年8月11日,新疆富蕴县发生了8级地震。为纪念新疆富蕴地震87周年,2018年8月10–13日,"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18学术交流"暨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固体地球物理委员会2018年度联合学术交流在新疆富蕴举行。本次交流活动共设6个专题,围绕6个专题征集了162篇学术论文祥摘发表在《国际地震动态》2018年第8期;来自地震系统内外28家单位共110余名代表参加了学术交流活动,16名专家学者分别做了大会邀请报告和专题交流报告;25名年轻代表张贴展示了相关研究成果,其中7份获优秀张贴报告奖。学术交流期间,组织了富蕴地震断层现场科学考察,举办了以"富蕴地震及其破裂特征"、"数值地震预测与地下云图"的圆桌讨论(Panel Discussion)。整个学术交流活动在严肃而热烈的气氛中圆满落幕。  相似文献   

8.
1931年8月11日,新疆富蕴县发生了8级地震。为纪念新疆富蕴地震87周年,2018年8月10–13日,“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18学术交流”暨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固体地球物理委员会2018年度联合学术交流在新疆富蕴举行。本次交流活动共设6个专题,围绕6个专题征集了162篇学术论文祥摘发表在《国际地震动态》2018年第8期;来自地震系统内外28家单位共110余名代表参加了学术交流活动,16名专家学者分别做了大会邀请报告和专题交流报告;25名年轻代表张贴展示了相关研究成果,其中7份获优秀张贴报告奖。学术交流期间,组织了富蕴地震断层现场科学考察,举办了以“富蕴地震及其破裂特征”、“数值地震预测与地下云图”的圆桌讨论(Panel Discussion)。整个学术交流活动在严肃而热烈的气氛中圆满落幕。   相似文献   

9.
1989年8月21日—9月1日,在土耳其伊士坦布尔召开了25届国际地震和地球内部物理协会(IASPEI)大会。参加人数约500人,大会文摘中拟定宣读的论文550篇,张贴150篇。大会分成15个专题报告会和9个专题研讨会。此外还专门组织讨论了1988年12月7日苏联的Spitak地震。 15个专题报告会的内容为:1.IASPEI现状及计划(本届IASPEI各专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2.  相似文献   

10.
八、地震层析成像和地幔动力学在本届IASPEI会议的地震层析成像和地幔动力学专题研讨会上共宣读了25篇报告,此外,会议还收到了25篇张贴论文的摘要。该专题研讨会的主题是根据最新的地震层析成像结果讨论地幔动力学问题。全球尺度的层析成像和地幔对流近年来,...  相似文献   

11.
十九、非线性地震学非线性地震学的研究是近年来地震学中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本届IASPEI大会将其列为第7专题。提交本专题的研究论文共有24篇,其中口头报告12篇,张贴展示12篇。文章涉及的内容相对比较集中,主要包括非线性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9篇)...  相似文献   

12.
地震定量和震源参数测定,在 IUGG 大会里被编在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IASPEI)大组中的 S_2小组。S_2组中,共有20篇论文在大会上宣读,有38篇论文以张贴的形式展出,既宣读又张贴者占4篇。这样共接纳了54篇论文。数量还是相当多的。说明有较多的人在这个领域工作。笔者参加了这个组的讨论。地震定量和震源参数测定的早期工作,大多数是地震定位和震级测定,进而用测得的地震参数联系地质构造、板块构造、发震构造来  相似文献   

13.
地震成核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成核问题的研究在本届IUGG大会上专门设立了“地震孕育过程”专题,这反映了各国科学家希望把地震预报工作建立在对地震的物理机制有更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本专题安排了两次报告会及一次张贴展示,共发表报告22个,展示报告31篇。内容虽然涉及许多方面,但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和云南省地震局于2021年9月13—17日在云南省大理市联合举办了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21年度学术交流暨第十届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委员换届大会,来自全国地震行业内外的27个单位的89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学术交流设置了8个专题;会前征集到论文113篇,会期交流报告40篇,其中口头报告21篇,张贴展板19篇;21篇口头报告中,大会特邀报告1篇;从19篇张贴报告中,评选出优秀报告6篇,最佳设计创意报告1篇。大会按照惯例举行了以“临震的过程特征、信号捕捉、异常提取与临震预报的瓶颈问题”为主题的圆桌讨论。大会闭幕式后还特别针对本次会议中来自行业内外的各种预报方法涉及的相关问题组织了跨学科融通式讨论。充分而积极的讨论不仅增加了行业内外地震预报科研工作者的了解,同时,在对强震临震预测瓶颈问题与突破瓶颈问题途径方面达成了共识:以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为平台,以多学科多方法长期实践积累的资料与模型、实验、理论相结合,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法,不断推动强震临震预报技术瓶颈问题的解决。按照中国地震学会的要求,完成了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委员换届,对到会的委员代表颁发了聘书。大会不仅重视学术交流,还兼顾了科学传播的普及,利用当地的科普资源,因地制宜地组织了永胜古地震破裂遗址的现场科普学习;利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大理中心科普馆的有利条件组织了对地震观测技术发展历程的学习,对日常分析预报资料的来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强化了学术交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岩石层结构与过程为第二专题,共收到论文30篇,其中口头报告13篇,张贴报告14篇,内容主要涉及天然地震观测研究,深地震测深及高能量可控震源等内容. 3.1 天然地震观测研究 该部分内容主要有:用现在广泛使用的常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如体波走时反演、面波频散反演、尾波Q值计算、接收函数等方法研究台阵下方局部区域小尺度地壳结构、介质性质及全球范围内大尺度的壳幔P波速度结构.  相似文献   

16.
零讯     
我国台湾与日本减轻多种自然灾害学术讨论会在台北召开由台湾科学委员会和日本交流协会资助、具体由台湾大学组织的台湾-日本减轻多种自然灾害专题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3月20日至25日在台北台湾大学召开。出席这次讨论会的代表共39人,其中台湾代表30人、日方代表9人。提交讨论会的论文共67篇,分为五个专题,即地震11篇、地震工程21篇、洪灾防御13篇、气象14篇、边坡稳定8篇。这次讨论会的目的是交流近年来双方在防御诸如地震、台风、暴  相似文献   

17.
2015年8月21~22日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与河南省地震局在郑州联合举办了2015年学术交流研讨会。会前征集了65篇专题论文摘要,邀请了14份大会报告,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和重点大学的系统外特邀报告4份。研讨会期间,以宣读(Oral)方式交流报告23份,以张贴(Poster)方式交流报告11份。大会报告针对地震的过程,从微观震源破裂到宏观破裂扩展、从微观构造物理实验到宏观地震试验场试验、从断层活动性分析到区域孕震动力学环境就如何监测与遴选地震短临异常特征与过程、突破地震短临预报的方法与途径展开了广泛而深入、激烈而又富创造性的交流与讨论,作为地球组成物质的水及其特殊性提示我们在地震孕育及其预报的未来探索过程中或许需要重新定位其作用,而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历程为我们展示了数值地震预报可供借鉴的思维方法。论坛的交流既提出了地震预报前沿科学问题,也展现了可能的前进方向。论坛评选出3份优秀张贴报告,并给予作者下一年度宣读交流报告的资格。中国地震预报论坛历经3年的成长,已经成为地震预报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交流成果、思想碰撞的平台和纽带。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主持的“地震研究中的模糊数学方法国际讨论会”于1985年9月3—6日在北京举行。这是模糊数学用于地震研究方面的首次国际性学术会议。来自中、美、日、民主德国和新西兰等国的52个单位90名代表出席了这次讨论会。会议交流了大约70篇论文,其中在大会上宣读了52篇,宣读的论文包括以下五个专题:1.综述报告;2.模糊数学在地震工程与土木工程中的应用;3.模糊数学在地震危险性估计和地震预报中的应用;4.应用模糊数学;5.相关研究。本文除对这次讨论会概况和各专题分别扼要介绍外,并述及在讨论会的闭幕式上,代表们一致通过了会议程序委员会包括三项建议的倡议书。代表们一致认为,本次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会前编印了会议的部分论文的论文集,现正在编辑续集,不日将由地震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东部地震学会第60届年会于1988年10月12—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召开。会议共分7个专题进行:①纽约-新英格兰的地震试验;②区域地震波传播;③地震构造学;④岩石圈的非均匀性;⑤非均匀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⑥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台网;⑦地震危险性、强地面运动和场地影响。会议共收到论文59篇。(1)纽约-新英格兰的地震试验在该专题的4篇论文中,集中报告了在纽约州和新英格兰的地震试验中进行的地震折射剖面和非  相似文献   

20.
全国地震社会学研讨会于1988年7月28日—8月1日在唐山市召开,来自全国约50个单位的8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有6位学者应邀在大会上作了专题学术报告,还有60余篇论文在分组会上作了交流,它们比较广泛深入地论述了地震社会学的学科理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课题等问题。与会代表一致通过成立了“全国地震社会学研究会”(暂定名)筹备小组,并将以会议论文为基础,编辑出版会议论文选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