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套完备的深空拍摄系统,一般包含相机、光学系统(镜头或望远镜)、赤道仪、导星设备与电脑。具体来说,三脚架与赤道仪支撑起所有的拍摄设备,并负责自动跟踪、自动寻星(Goto)与导星的执行。光学系统上装有相机与导星设备,并通过鸠尾板与赤道仪连接。电脑可以控制赤道仪的指向与相机的曝光,并且发出导星指令。  相似文献   

2.
赤道仪     
相信各位对赤道仪都不陌生。赤道仪其实是天文望远的专用座架和观测天体的好助手,就让我详细地讲解它的构造和功能!望远镜座驾的种类  相似文献   

3.
天狼空间站     
3750元一套超值天体摄影组合 很多爱好者一提到天体摄影就会考虑望远镜,其实对于跟踪摄影来说,跟踪精度高、使用便捷的赤道仪才是优秀作品的保证,至于望远镜嘛,笔者认为相机镜头以其优良的成像,携带操作的便捷,是常规望远镜无法能比的,当然昂贵的多片组合加ED或加萤石  相似文献   

4.
我国1 m新真空太阳望远镜(New Vacuum Solar Telescope, NVST)能够实现优于0.2″的高分辨成像观测,但还不具备高分辨磁场的常规观测能力。很多磁结构和太阳活动都存在于较小的尺度,需要进行高分辨磁场测量。1 m新真空太阳望远镜的台址具备优良的视宁度,若磁像仪具备快速调制能力,并配合高分辨统计重建技术,有望实现亚角秒分辨率的太阳磁场测量。1 m新真空太阳望远镜测量磁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折轴光路带来的时变偏振、望远镜姿态变化和风载带来的光轴偏移以及湍流的影响等多种问题。针对太阳磁场高分辨观测的需求及1 m新真空太阳望远镜面临的太阳磁场测量问题,详细分析了1 m新真空太阳望远镜太阳光球磁场的测量需求,制定了磁像仪的基本参数,提出了偏振分析器需求,设计了光球磁场的高分辨观测方案。最后利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为磁像仪设计了光路,结果显示光学设计能够满足高分辨成像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上期和大家介绍过望远镜和赤道仪,今期不得不提它的好拍档「天文台圆顶观测室」,大家还可以自己动手造一个呢!天文台的工作天文台史专门利用天文观测仪来研究天文学的机构.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传统地平式或赤道式望远镜,斜轴式天文望远镜因其独特的机架结构形式更加适应例如南极等的极端台址环境.但由于这种望远镜形式的应用较少,针对其运动特性的研究还比较缺乏.首先详细讨论了斜轴式望远镜的优缺点,推导了斜轴坐标系与地平和赤道坐标系之间的坐标变换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斜轴式望远镜在进行恒星跟踪时的运动特性,并与地平式望远镜进行了比较.另外,还研究了斜轴式望远镜的像场旋转特性,并分析了像旋对望远镜天线全息测量的影响.最后,还针对斜轴式望远镜的特点,推导了一套包含7个误差项的指向误差改正模型.  相似文献   

7.
深空天体摄影作为天文观测的一个重要手段,被普遍应用在广大爱好者的天文观测中。看着动辄数万元的高级赤道仪、望远镜(AP0)、天文CCD(冷冻CCD)、自动导星系统。对于很多天文爱好者来说犹如水中花、镜中月,可望而不可及。那么,一架简易的赤道仪、一支普通的天文望远镜、一部廉价的入门级单反相机,这些简单的器材组合在一起可以做深空天体摄影吗?可以,完全可以。只要选择正确的方法、适当的改造和精细调试与操作、以及精心的后期处理。  相似文献   

8.
1994年7月17日至22日“彗木相撞”期间,在紫金山天文台进行了木星胶卷照相观测。木星胶卷像是用赤道仪20公分的折光望远镜加上拍摄太阳黑子放大像的照相装置获得的,木星胶卷像的直径约4.5毫米。“彗木相撞”后的木星胶卷像上留有明显的“大黑斑”创面。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以为业余用的天文器材,性能最好的名牌是日本的高桥,那你就错了!奥地利ASA公司的天文摄星镜与赤道仪上市后,竟然一下子就把高桥的产品给比下去了。ASA公司在短短三年内,能完全不理会全世界经济萧条的打击,在市场上异军突起,完全就在于其产品的“独特性”与“原创性”!  相似文献   

10.
程控自主天文台(Robotic Autonomous Observatory,RAO)是一架能够执行各种远程观测并且能够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在没有任何人为协助的情况下自主适应各种变化的望远镜.使用程控自主天文台进行自主化观测,是近些年天文学观测模式新的重要发展方向.首先对程控自主天文台历史、现状、应用领域等做了回顾;然后重点介绍了一套程控自主天文台软件管理系统——RTS2;在此基础上对其代码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并且以一种小型赤道仪为实例,实现了在RTS2系统下驱动程序的设计.二次开发试验的成功为自行建设基于RTS2的程控自主天文台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赤道装置的叉臂式转座 3521MHz太阳射电望远镜的天线转座是北京天文台提供的赤道式装置转座。它的作用在于支撑望远镜,并使望远镜指向所需要观测的射电源。 (一)转座结构及其调整装置: 转座由底盘、基座、赤经轴和赤纬轴构成。 1.底盘:由三角形的铸铁构成。三角形的顶点指向南点,三角形的底边与子午线垂直。底边铣成三角槽,槽内装上圆柱钢,以调节基座方位。通过地脚螺丝将底盘固定在1.5米高的圆柱形水泥基墩上。  相似文献   

12.
一架望远镜的质量不仅取决于其光学零件的质量,同时不取于整个机械结构的优劣。因此,机械设计在望远镜制造中占有极其翻天覆地的地位,对于一架现有望远镜的改装,机械设计的难度更大。本文介绍用于改 装双筒望远镜的φ85厘米反射望远镜镜筒的设计和结构分析。由于EM-1赤道的承载能力有限,镜筒设计中如何重量成为设计的关键问题。为此,镜筒的主要部位,诸如筒体和主镜室等均作过力学分析,选择其中最佳的方案。该镜筒将作为一个完整的镜筒安装在EM-1装置上,它主要用于光电测光工作,也可以作光谱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地平式天文望远镜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传统的赤道式望远镜的各部件成本以及其尺寸极限作了简单的讨论,着重介绍了地平式望远镜的力学优越性,同时对地平式望远镜中的有关问题,如速度控制,盲区大小的决定,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实现以及星像消转装置作了比较全面的讨论。最后作者对影响地平式望远镜的实际成本的一些因素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天文光学望远镜轴系驱动方式发展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国民 《天文学进展》2007,25(4):364-374
该文首先介绍了已投入使用的2.5米口径以上的25架地平式光学望远镜和11架赤道式光学望远镜轴系驱动方式,并概述了天文光学望远镜轴系驱动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过程;然后对目前国际上在研的6架大型光学望远镜和预研的10架极大光学望远镜轴系所采用的驱动形式进行了归类;最后分析了未来极大光学望远镜轴系驱动的发展趋势和与之相关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5.
从我第一次把照相机接上望远镜对准星空拍摄,时间已经过去了六七年。为了拍出好的深空作品,我做了很多努力:望远镜从普通折射换成了无色差的叩折射镜;赤道仪由手动导星到实现了电脑控制的自动导星;相机也改装成了拍摄天文的专用滤镜;为了对抗上海郊区的光污染,还用上了进口的深度光害滤镜。可最终的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每每看到星空照上总也擦不净、抹不完的光害噪点,心中不由得感慨:环境啊环境,只有好的环境才是决定作品效果的终极因素。  相似文献   

16.
8月初,2米利物浦望远镜——世界上最大的遥控的程控望远镜获得了第一批天体照片。这一望远镜是由利物浦John Moores大学(JMU)附属的利物浦望远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和建造的。 该望远镜位于加那利群岛的拉帕尔岛,由JMU的天体物理研究所(ARI)的一个控制中心进行遥控运  相似文献   

17.
20 0 0年 1月 2 0日 ,是李鉴澄先生九十五华诞。李鉴澄先生是江苏吴江人 ,1 92 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 ,1 93 0年赴南京到前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工作。当时从国外归来的著名天文学家余青松所长正在创建自行设计的第一座近代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在创建紫金山天文台的初期 ,李鉴澄先生从土木建设到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等都亲自参加了工作。当天文台初具规模之后 ,他便利用当时仅有的仪器设备 ,从事天文研究工作。他对 1 60厘米光学望远镜的性能作了观测研究 ,又利用 61厘米反射望远镜、2 0厘米赤道仪、太阳分光仪等仪器对天体进…  相似文献   

18.
目前很多天文爱好者都购置了苏州信达公司生产的EQ6Pro赤道仪,无论是目视还是拍摄,它16千克的载重量与高精度的跟踪能力,都使不少同好深感其非常“给力”。优良的性能,也是许多欲购赤道仪朋友心仪的产品。我就该型号赤道仪如何在电子星图指挥下实现GotoStar,与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相似文献   

19.
Paranal天文台的天文学家用甚大望远镜上的通用VIMOS仪器拍摄了南天的两个星系,这两个星系中隐藏着一种特殊的超新星。上图是旋涡星系NGC6118的图像,它位于天赤道附近,属于巨蛇座。它是一个比较暗的13等天体,表面亮度很低,在小望远镜里难得看到它,天文爱好者给它起了一个“闪视星系”(Blinking Galaxy)的绰号。 VLT具有巨大的聚光力和产生锐像的能力,从它拍摄的星系照片中可以  相似文献   

20.
在天文观测中,需要望远镜能快速、准确地指向目标天体,并进行稳定跟踪。针对怀柔太阳观测基地(Huairou Solar Observing Station, HSOS)的全日面磁场与活动监测望远镜(The Solar Magnetism and Activity Telescope, SMAT)进行轴系升级,使用伺服电机轴上23位高精度绝对式编码器替代光栅钢带码盘,通过VSOP87行星理论实时计算日面中心位置,使用基于大面阵CCD的高精度导行系统不间断跟踪并记录太阳位置,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段拟合太阳实时位置与绝对式编码器数值,建立指向算法并实现日面中心指向。经实测,赤经方向的指向误差约为36.69″,赤纬方向的指向误差约为21.49″,满足全日面太阳磁场望远镜的指向要求,该方法成本低,兼容性高,对于其他赤道式望远镜的升级改造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