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国内各大报刊纷纷提出“话说世界粮食形势”、“21世纪,地球能养活人类吗?”、“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等骇人听闻的话题。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地球空间有限的可耕地面积在锐减,人口急剧增长,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灾害发生频繁,势必会对粮食生产带来影响。不管人们对国际社会流行“粮食危机”的说法如何看待,困惑也好,焦虑也罢,在人类共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多重压力的今天,现实告诉我们“粮食吃紧”已成定势——国脉所系,问题严峻,形势不容乐观。尽管人们设想了不少办法,提出了各种可持续发展的依据,并对发展世界粮食生产提出了“挖掘生产潜力,加强农业资源管理,加速农业技术改造和推广”等诸如此类的策略,但仍受陆地生产模式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只能是令人更加悲观。问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海洋世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各沿海国纷纷推行缓陆重海的发展战略,中国经济的复兴必须实现海洋事业的振兴。国际海底区域(以下简称“区域”)利益前景巨大,开发活动高技术密集,法律地位特殊,是未来国际社会经济、科学甚至政治、军事竞争的重要场所。国际海底区域开发产业化研究是我国争取海洋权益、发展高新技术、振兴海洋  相似文献   

3.
郑珂 《海洋世界》2008,(12):22-31
《谁来养活中国》的作者—美国生态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在2008年7月访华时评价说:“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是计划生育和淡水渔业”,这个评价基本得到了我国著名渔业专家的肯定,中国渔业可以坦然接受赞扬。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唐启升在认为布朗先生的评价颇有道理的同时,也指出布朗先生可能没有注意到,我国的海水养殖,尤其是大量的贝类、藻类产品的养殖,还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善大气环境方面也发挥了相当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海水产研究所雷霁霖认为布朗先生的评价还不够到位,他忽略了中国的海水养殖(也许是因为翻译的疏忽),我国的海水养殖产量已取得长足进展,成为我国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海洋渔业的许多科研领域,尤其是苗种繁育方面所取得的突破,带来了产业的一次次新发展,海水养殖业为我国甚至世界的粮食安全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对海洋认识的深化,海洋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自20世纪90年代起,联合国几乎每年都要通过一项关于海洋的决议和召开几次世界级的海洋会议。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998年为国际海洋年”的决议,海洋成为响彻世界的最...  相似文献   

5.
世界海洋委员会地区海洋研讨会已于1995年5月10~11日在国际海洋学院中国业务中心隆重召开。国际海洋学院中国业务中心,经国家海洋局和国际海洋学院的友好协商于1994年10月在中国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成立。中国业务除负责国内外海岸带和海洋专属经济区综合管理的培训任务和承担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为发展  相似文献   

6.
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经常利用各种贸易壁垒抑制和打击发展中国家,自2001年世界经济受“9·11”事件影响而放缓以来,中国已经连续四年成为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近期,中国的水产品在出口贸易上遭受国际反倾销调查较为突出,使中国的渔业产业蒙受了重大的损失。文章从中国渔业产业应对反倾销的近况入手进行分析,探讨防范国际反倾销的相应对策,以期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的必然选择。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可持续的发展”这一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概念在海水养殖业的体现。众所周知,海水养殖业已受到世界沿海各国的极大重视,成为国际上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主流方向,水产养殖产品将是世界粮食的主流。随着全球对水产养殖产品的需求增长和海水养殖业对周围环境影响规模的扩大,海水养殖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利弊得失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表现在海水养殖业的发展缺乏有序管理和科学技术的支撑,盲目开发,低水平养殖,…  相似文献   

8.
由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China)主办的第9届国际古海洋学大会(ICP9),2007年9月3—7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国际大酒店成功召开(图1)。来自31个国家或地区近500名古海洋学家齐聚一堂,交流、展示全球大洋基础研究成果,探讨未来海洋环境、资源研究前景。大会为期5天,以“从透视过去看未来海洋”为主题,分成“速度和时间:海洋变化机制的时间约束”、“海陆相互作用与季风”、“大洋之间的交换”、“海洋化学变动的生物响应”以及“全新世———研究未来的起点”等5个专题。会议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每…  相似文献   

9.
北极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的全球意义。欧盟作为北极域外行为体,为保障其在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航道贸易、能源安全与生态环境的潜在利益,出台了一系列北极政策文件。在2008年《欧盟与北极地区》、2012年《欧盟的北极政策:2008年至今的进展及未来的行动》与2016年《欧盟北极政策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欧盟北极政策三大优先发展领域: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为适应北极国际博弈与地缘政治形势变化,欧盟新北极政策将会把关注重点放在“绿色”“平衡”与“合作”,旨在促进北极地区可持续的绿色发展,平衡欧盟内部与外部的利益纷争,通过开展国际合作维护北极的和平与稳定。欧盟北极政策的发展演变与未来趋势研判也可为同为北极域外国家的中国深度参与北极治理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莫杰 《海洋信息》2002,(2):12-13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从1993年起,我国已从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纯进口国,2000年进口量达到了7000万吨,几乎占我国当年原油生产总量的44%。目前,我国石油消费量列世界第三位(1.65亿吨),预计未来10年我国石油消费年均增长速度为5%,增速居世界首位。由此可见,石油“血液”在整个国民经济命脉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动荡使未来世界经济发展蒙上一层阴影。在此背景下的国际能源发展趋势更是引起广泛关注。国际知名的能源研究机构剑桥能源研究协会高级主任肖恩·盖勒哈日前表示,未来国际能源发展将呈现四大趋势。  相似文献   

12.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基本问题,国际海底区域以其广袤的空间和丰富的蕴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展现了诱人的机遇,也引起了激烈的竞争。从20世纪60年代起,围绕“区域”问题,在联合国展开了长达27年的激烈博弈,形成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其《执行协定》,使“区域”成为具有特殊法律地位的政治地理单元。世界各海洋大国在“区域”内的竞争也成愈演愈烈的趋势,竞争涉及资源、技术,法律等各个领域。为维护我国的长远利益,1991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我国成立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参与“区域”事务,开始了中国人为人类和平利用国际大洋资源作贡献的探索历程。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以来频发的海啸灾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各沿海国家不仅加大了海啸预警建设、海啸灾害危险性和海啸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投入,更进一步加强了国际社会在应对海啸灾害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我国于1983年加入"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海啸预警系统框架已基本搭建成型,但仍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和国际海啸预警系统的建设现状,指出当前我国海啸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就未来完善和提高给出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14.
依托北极东北航道建设“冰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和俄罗斯未来合作的重中之重,同时符合亚欧大陆经济发展和多方合作的客观要求。“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所代表的北极地区开发利用模式立足于现阶段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世界经济形势,必然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区域发展产生影响。文章从“冰上丝绸之路”的概念定位、建设主体和建设环境等方面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具体涉及东北亚国家和北欧国家的战略选择、国际双边合作和多边合作的成功案例、北极航道的通航条件以及中国东北地区的对接路径等,为后续研究和实际建设提供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世界》2013,(11):6-7
每年11月的第一周,厦门国际海洋周都会如期开展。自2005年开始举办“厦门国际海洋城市论坛”以来,厦门国际海洋周已成功举办了七届。举办海洋周的初衷是,为海洋城市政府、海洋科技界、涉海企业及相关机构提供一个良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世界海洋产业发展,促进世界各沿海城市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6.
自2005年5月“春晓事件”发生以来,日本方面以所谓国际法依据和“吸管效应”指责中方侵害其海洋权益,导致中日东海划界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在东海划界问题上,日方主张所谓“中间线”方案,并以所谓“中间线原则是强制性原则”和“专属经济区制度已取代大陆架制度”的论点作为支持其方案的重要国际法依据。文章从国际法的两个渊源——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入手,推翻了日方的这两个依据。  相似文献   

17.
当前,从世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来看,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和新的增长点正在东移,亚洲和环太平洋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海内外有识之士一致认为,21世纪世界经济看好亚太,亚太经济看好东亚,东亚地区经济看好中国,而中国经济增长又集中在东南沿海。从中国宏观区域布局来看,中国经济空间结构沿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相交分布,呈明显的“T”字型结构。而东海沿岸正处于“T”字型的南翼,是我国经济最开放、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看,21世纪又是海洋经济时代,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将直接  相似文献   

18.
近一段时期以来,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生效而诱发的一系列国家间争吵和摩擦,引起新闻媒体的重视和国际社会的关注。其实,在国际政治学家看来,它们不过像广为世人谈论的“民族主义、种族分裂和‘文明冲突’”或“跨国公司、经济一体化和集团化”等现象一样,从特定的侧面透射出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性质和特点。我们知道,1994年11月16日生效的《公约》,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系统的国际海洋法典。这项《公约》的内容涉及海洋开发与海洋国际关系的各个方面,包括领海和毗邻区、岛  相似文献   

19.
《海洋世界》2009,(7):5-5
6月17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世界各国将针对如何防治土地荒漠化举行一系列活动,探讨解决措施。然而一直以来,“海洋沙漠”扩张问题却没有被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20.
各国科学家们普遍关注的海岸工程问题将被提到“水力—2000”会议上来。第26届国际水力问题大会将于1995年9月11~15日在英国伦敦举行。这届大会已经引起各国科学家的高度重视。 根据大会组织者的安排,会议论文将主要涉及4个方面的内容:①调查研究与应用相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