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山西地区6口观测井的水位资料,对水震波、前驱波记录次数进行了统计,并对各观测井的潮汐因子、气压效率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井-含水层系统对水震波、固体潮、气压、前驱波微动态信息的响应能力,利用井-含水层的特征参数以及含水层的岩性解释了不同观测井对微动态信息响应能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基于数字化水位的张渤带地区构造应力场时序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风和  哈媛媛  王勇  魏建民  韩晓雷 《地震》2015,35(2):133-138
选取张渤带地区2008年以来连续稳定、固体潮形态明显的昌平台井、顺义板桥井、宝坻井、辛庄井、玉田冀03井、大灰厂井等6口井数字化水位及相应的气压资料。利用气压系数和M2波潮汐因子等滑动拟合,得到不排水状态下,各井含水层的孔隙度、固体骨架的体积压缩系数和水的体积压缩系数。接着在水平层状含水层(一维)模式下,利用部分含水层介质参数(孔隙度、水和固体骨架的体积压缩系数)、井水位变化量与含水层垂直向应力变化量的关系式,定量分析了张渤带地区构造应力场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张渤带近几年以持续的应力增强活动为主,今后需加强多学科、多手段的密切跟踪。  相似文献   

3.
梁莹  张立丰  李惠 《地震工程学报》2015,37(4):1103-1108
以内蒙古大甸子观测井为数据收集对象,利用原始水位观测数据得到该井静态密闭下气压系数、水位与气压的关系以及孔隙度与气压系数的关系,从而分析该井静态密闭状态下孔隙度与体积压缩系数时序特征。结果表明,孔隙度与固体骨架的体积压缩系数和含水层内水的体积压缩系数间存在幂函数关系;在第一象限内,各井含水层介质固体骨架的体积压缩系数随着孔隙度的增大而增大;含水层内水的体积压缩系数随着孔隙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对山西地区水井观测网水位、水温测项在汶川8.0和日本9.0级地震前后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同一地震各观测井水位、水温测项变化形态不尽相同,表明同一地震对不同观测井造成的响应特征亦不相同;对比两次地震各观测井的响应特征,发现具有不固定的变化模式,可能与各观测井所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观测含水层深度及地震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5.
一,气压变化引起水位观测值变化川—12井自八一年六月投入观测以来的资料表明,气压变化明显引起水位升降,这就是所谓的“气压效应”。气压增大,水位下降;气压减小,水位上升,即气压与水位之间存在负相关。关于气压影响水位的机理,目前认为,气压作用子井周地面,经地下介质传至含水层并转嫁给含水岩层骨架和孔隙水,同时气压直接作用于井中液面,孔隙水所获得的应  相似文献   

6.
从地下流体观测井-含水层系统对降水的响应特征、对气压和潮汐的响应特征、含水层水文参数的计算对比以及水-岩作用平衡状态4个方面,研究了云南红河地区5口地下流体观测井-含水层系统特征。结果表明:不同井-含水层系统对外界扰动(影响因素)的响应能力有所差别,其中高大井对地壳应变响应的灵敏性最强,其次是开远井、建水井,石屏井和蒙自井最弱,响应能力主要与井-含水层水力参数、承压性和水-岩平衡状态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山西静乐观测井具有含水层系统对地壳应力—应变响应灵敏的优势,其水位变化对应地震,可间接反映地壳应力—应变特征。2015年7月以来,静乐井水位快速上升,对观测环境、仪器及人为干扰进行分析,并进行同层地下水开采及抽水试验,分析该井水位异常原因,结果发现,降雨量、抽水试验对静乐井水位变化影响不大,而生产用同层地下水开采量减小是该井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基于井潮、气压效应的苏皖地区突出水位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流体及岩石力学理论,利用气压和潮汐效应,研究了苏皖地区苏02井、苏03井、苏06井、苏18井和定远04井含水层介质在不排水状态下孔隙度和渗透系数的变化情况.结合井-含水层系统在受力和水均衡两种状态下的微动态变化模型,分析了各井水位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相继出现同步上升现象的水动力学成因机制.结果表明:① 5口井的气压系数与M2波潮汐因子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即气压系数越大,潮汐因子也越大;②各井的孔隙度和渗透系数出现一组同步增大现象,主要与补给量大于泄流量、补给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实际观测资料,系统的描述了地下水位气压效应的基本特征,并对气压引起的地下水位动态类型按成因和形态特征进行了分类,探讨了气压对潜水或承压水井水位影响的机理。气压对地下水位具有明显的影响。在水位观测井中不受气压影响的井,几乎是不存在的,只是影响程度不同而己。气压不仅对承压水井的水位显著影响,而且对含水层与大气沟通的潜水井的水位也有一定影响。在有关地下水著作中几乎都论及这一问题。早在1985年苏联著名的水文地质学家朗格就指出:能够使井水位和泉的涌水量发生短周期变化因素中还有大气压力;气压引起的潜水位变化有无秩序和规律性(半昼夜)两种。研究气压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有两点:一是选择合理的教理方法,从水位观测值中消除气压的影响,从而突出地震信息;二是利用气压这个外加荷载引起的含水层孔隙水压变化,反演含水层的应变景,求解含水层的有关力学参数,水文地质参数及应力格值。为了深入研究地下水位的气压效应,首先必须对地下水位气压效应的基本特征及受气压影响的地下水位动态类型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剖析其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0.
刘春平  邓亮  廖欣  万飞  石云 《地震》2010,30(4):50-57
气压作用下, 井-含水层系统中地下水流是一类流体力学问题。 本文应用井壁水流通量边界条件和气压作用下井壁内外水(孔)压平衡条件, 提出了一个井水位随气压变化的解析公式。 解析式表明, 气压系数随时段长度增加而增大, 并趋于气压常数; 气压系数随时段长度的变化只依赖于导水系数与井半径平方的比值(T/r2w), 而与气压变化过程无关; 气压常数只与含水层的一维荷载效率(B)有关, 而与导水系数和井半径无关。 解析解所反映的气压系数与时段长度的关系, 与南溪井实测序列数据分析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根据气压系数随时段长度变化过程, 提出了一个参数估计方法, 应用于估计南溪井含水层气压常数和导水系数, 并对本文提出的参数估计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气压变化可引起井水位同步变化,这是水位观测的一种微动态,称为水位的气压效应,其量值用气压效率表示,即单位气压变化量引起井水位的变化量。2016年5月12日河北省多地普遍降温,降温幅度达5~11℃,降温的同时,气压大幅度上升,引起河北省地震地下流体观测井网多数井水位同步下降。利用这次气压快速上升及其相应的水位下降,计算了井网内12口观测井的气压效率。计算结果显示,多数井的气压效率与已有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个别井孔的计算结果不符合井孔本身实际的气压效率。结果表明,应用气压扰动进行水位气压效率计算也是方法之一,但仅利用一次气压扰动,会造成计算结果的偶然性。  相似文献   

12.
该文对黄村冷水源井的水温固体潮现象进行了观测研究,初步解释了冷水源井的水温固体潮汐的形成机理.通过对黄村观测井进行水温梯度的详细观测及不同深度水温的对比观测研究,得到了黄村井水温潮汐现象的观测结果:① 黄村冷水源井的水温固体潮的相位与水位的相位是相反的;② 黄村井水温梯度曲线呈下凹型,特别是在含水层及受含水层进出水影响较大的附近区域下凹程度大,且随着与含水层底板距离逐渐变大,下凹程度也变小;③ 水温传感器的观测值与含水层观测距离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距离含水层越远,水温潮汐差越小, 直至潮汐变化消失.这说明冷水源井与热水井的水温潮汐现象是不同的,前者是吸热过程, 后者是放热过程,由此造成二者水-热动力学特征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赵鹏君 《地震学报》1995,17(2):259-263
以气压影响承压井水位的偏微分方程为基础,推导了井孔与含水层之间流体互相渗流的边界条件.然后,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得到了任意气压过程作用下水位变化的时域解析解.此解由稳态项和迟滞项两部分组成,稳态项为气压系数与当时气压值的乘积,相当于今后气压不变的条件下时间趋于无穷时的水位;迟滞项是由于井中的流体和含水层中的流体交换,不能瞬时完成而引起的过渡过程.分析这个解可知,某时刻水位受气压的干扰是由该时刻之前所有气压变化量对水位影响的积分叠加.所以,我们进一步找到了脉冲气压过程作用下的井水位响应函数.计算表明:① 脉冲响应函数总是从零值开始,时间趋于无穷时,其值趋于稳定值,此稳定值与气压效率成正比;② 迟滞时间大小取决于含水层的力学性质和井的半径,渗透系数越大、井孔半径越小、含水层厚度越大,则迟滞时间越小 此解可作为今后进一步全面地分析气压干扰和研究实际校正方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井—含水层系统潮汐理论为基础,利用Baytap-G潮汐分析程序计算鲁14井数字化水位的潮汐响应特征参数,提取井水位潮汐因子和相位差,分析远场大震前后井水位潮汐响应特征参数的变化情况,同时对固体潮和气压影响量进行分离,以期深入了解井水位微动态变化特征,为该井水位观测资料的动态评价和效能评估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鲁14井潮汐地下水流类型以径向流为主,潮汐因子和相位差变化相对稳定,但受远场大震影响显著,其含水层渗透性随潮汐参数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地震波作用可使含水层渗透性发生变化,但并非导致含水层渗透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求解承压水井水位固体潮的扩散方程时增加了井孔压力的边界条件,使扩散方程更符合实际情况,从而得到在理论上更为完善的起潮力位与水位固体潮之间的关系式。文中讨论了气压作用于承压含水层的水力扩散方程和气压对水位固体潮的影响。导出了相位滞后与含水层参数的解析式,为求解含水层数建立了基础。根据水位固体潮观测资料与气压观测资料,在给定地球模型的勒夫数的情况下,全面地解决了求定观测井含水层参数的方法。并给出  相似文献   

16.
大地震引起了左家庄和宝坻(相距~50km)两井中截然不同的同震水位响应.我们用水位的气压和潮汐响应来分析解释此现象.结果表明,宝坻井的观测含水层中存在页岩,且此井受裂隙影响很大,储水效应较差.页岩的复杂裂隙或者各向异性可能会导致此井观测含水层处于半封闭状态,从而导致垂直向排水的发生.通过多方计算分析后,我们将这两口井划分为两种模型—1.水平流动模型;2.水平流动+垂直流动的混合流动模型.由于裂隙影响,宝坻井的观测含水层介质与外界的水力沟通性在震前就较强(震前渗透率就比较大),所以宝坻井观测含水层与外界的孔隙压差异较小,导致同震渗透率上升较小甚至没有变化,这些因素是导致该井同震水位变化幅度总是非常微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对山西省地下流体观测井承压性的进一步认识,以位于该省北、中、南部的朔州井、静乐井、祁县井、洪洞井和东郭井为研究对象,选取水位、气压观测数据,并利用井水位的理论固体潮数据,分别对井水位进行气压的阶跃响应函数计算、FFT频谱和潮汐相位响应分析,综合判定地下流体观测井—含水层类型,结果表明,5口观测井地下水埋藏类型均为半承压水。  相似文献   

18.
山西流体观测井水位与气压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山西省流体观测井水位动态特征,利用高阶差分、回归分析方法计算了2008年山西省各观测井水位与气压相关系数,得到了气压系数的背景值,进而对气压干扰因素进行定量化的排除,并对各井的气压系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观测井孔水位受气压影响程度不同,对于某一个观测井孔而言,气压系数及相关系数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相似文献   

19.
山西夏县东郭井是山西省南部地区映震性能较好的一口流体观测井,自2007年观测以来,水位、水温的几次阶变异常与山西及周边地区的中等地震都有较好的对应关系。2011年4月16日,东郭井水位、水温再次出现阶变变化,且变化幅度较大,异常出现后,对观测系统、地下水开采情况、井孔结构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最终确定此次异常变化是由井孔井管错位造成,非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20.
北京塔院井水位微动态资料的分析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塔院井地下水水位微动态资料和气压观测资料,采用三种方法计算了气压效率,作了谱分析和调和分析,并利用所得结果求出了该井所在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