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介绍我国地方MOS预报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基础上,论述了我国数值预报产品地方释用的发展特点。这些特点是,(1)充分利用预报经验,分类建立预报方程。指出预报经验的用武之地在于对因子的选择和预报的处理。(2)走综合化道路,即方法、资料和结果的综合。(3)了解模式性能,并进行订正。根据预报员对模式预报误差的认识和预报经验进行主观或客观的订正。(4)注意MOS方法对数值模式更新的适应性。(5)重视因子的选择,注意非同期因子的利用。(6)各级台站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后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秋冬气压与夏季月雨量分布的关系吕发泰(锡盟气象处)在选择长期预报因子时,不仅需要考虑因子的物理意义,相关性和稳定性,还要注意预报因子和预报对象之间的分布规律,根据它们的分布情况,选用适当的分析方法,才能取得较好预报效果。我台从1969年开始应用气压做...  相似文献   

3.
一、基本思路 根据天气学原理和预报员的经验进行天气分型,每型下由数值预报输出产品、天气实况资料选取预报因子,并利用点聚图、多因子组合做“线性化”处理,进而建立“MOS”预报方程。这是把天气学方法,数值预报(其中包括完全预报和“MOS”预报)、人的经验结合起来,取各方之长,融为一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 MICAPS系统的通信、资料处理、数据格式转换、图形图像显示等功能对 MICAPS系统进行了二次开发。它包括实时资料自动处理 ,天气分型 ,相似分析、个例分析、反例分析、动态因子计算 ,动态预报模型建立 ,预报结果集成和最终产品分发等功能。利用本系统制作预报方法 ,无需再处理具体繁杂的气象资料 ,只需把预报思路 (如何分型 ,如何消空 ,选用什么因子 ,用什么方法等 )写入相应的模块 ,预报方法即成 ,而且经验完全预报和 MOS预报都同样可实现  相似文献   

5.
开封市6—8月24h大—暴雨分县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6~1989 年开封市气象资料,对区域性暴雨影响系统进行分型。在符合区域性大~暴雨入型条件和指标的条件下,利用单站温、压、湿资料,选择预报因子,建立预报方程,并确定分县大~暴雨指标。  相似文献   

6.
中雨以上降水过程分片预报专家系统5、6、9月知识库主要有三部分内容组成:一、天气分型;二、分片消空;三、分片中雨以上降水过程预报。分别简介如下。一、天气分型从预报经验入手,经过普查历史天气图,确定利用500百帕风场及△T_(24)、△H_(24)等简单的因子及其组合,将1980-1986年5、6、9月共637天进行逐日分型,对照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重要降水为预报对象,以500hPa客观分型为基础,在有限元内对过程前期14时地面有关物理量进行诊断分析,试图达到对我区7—8月大—暴雨短期分片定量预报之目的。在技术处理中力求实现:①预报量与预报因子客观定量;②方法自动化处理;③便于值班使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1984 ̄1991年7 ̄8月历史气象资料,分析了鹤壁市暴雨天气的产生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的关系。结果发现,暴雨与副高的位置密切相关,暴雨日前一天14h单站T、e及ΔT24、Δe24对暴雨的产生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基于此,根据副高活动的不同特点进行分型,并选择单站T、e,ΔT24,Δe24作为预报因子,制作了暴雨的分型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9.
青岛气旋类暴雨预报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耿敏  韩春深  林滋新 《气象》2001,27(12):26-28
使用天气动力学和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以地面影响系统为依据、700hPa西南急流为条件对1983-1999年6-8月青岛地区40次暴雨进行了分型,划分为气旋、台风和冷锋三类。以气旋类暴雨为例,根据预报经验,选取相应的预报因子,建立0、1权重回归方程,用以预报青岛地区6-8月未来24小时的暴雨。气旋类方程准确率为78.0%。用此方法对2000年6-8月进行试报,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0.
朱茂梅  高风荣 《气象》1983,9(3):11-12
完全预报法是一种统计与数值预报相结合的预报方法。先建立环流参数与要素间的统计关系,然后用数值预报的环流参数作要素预报。 本文从预报员经验出发,并着重考虑其物理意义选择预报因子,建立预报因子与春季寒潮、强降温间的统计关系。使用日本48小时数值预报图,借助于  相似文献   

11.
场对场预报模型及其对降水的预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万诚  王宇 《高原气象》1996,15(4):485-489
用经验正交函数对预报因子场和预报对象场分别进行分解,将正交展开的时间系数作为预报因子和预报对象,提出了一种场对场预报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预报系统的时变性,并利用云南5月份的雨量资料进行了预报试验。结果表明,用这种模型作区域性降水预报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MOS预报方法中的分型通常是解决预报因子与预报量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的途径之一。 但是,MOS预报方法的分型,往往遇到两个问题。第一,数值预报产品资料短,分型后样本达不到适当的数量,往往影响计算和验证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能,在建立降  相似文献   

13.
李汉惠 《气象》1981,7(12):16-17
列联表是选择预报因子时进行独立性检验的常用方法,同时也能作天气分类预报。但对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准备选用的预报因子都用列联表来进行独立性检验,不但工作量较大,而且也不必要。我们是先采用距平重合率、级别乘积和、相关分数来初选预报因子,然后用简化的列联表对初选出来的预报因子作第二次鉴别,这样可以避免了理论频数的繁琐计算。为了便于比较起见,再用一般的列联表进行x~2。检验,在证明第二次鉴别选出的预报因子是有价值的以后,便直接采用上述两种列联表的实际频数之和的百分率来作定性判别预报。这样作,在实际预报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预报因子的初步选择 1.基本资料:使用本站1957—1977年各旬气象资料,用1957—1978年的平均值。预报对象y为1月上  相似文献   

14.
“分型配料法”在湖北省暴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配料法”的学习,认为“配料”不仅仅是诊断因子的组合,还应是预报员主观经验与客观数值产品的有机结合,由此提出了“先分型后配料”的思想,称之为“分型配料法”。由此提出了“先分型后配料”的办法,称之为“分型配料法”。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湖北省梅雨期和盛夏期的天气型特点,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暴雨预报配料方案,并通过个例进行具体阐述。结果表明,基于上述研究的“分型配料法”能够较好地做出暴雨落区预报,在汛期气象服务中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进行大量普查分析和统计的基础上, 将最近10年历史天气图的地面气压和有关海面强风代表站的风场资料在日本数值预报模式输出报文的1.25°×1.25°格点分布上进行客观分析, 对比传统的以关键区域划分冷空气入侵路径与广东海面强风的关系, 提出了一套与广东冬季海面强风关系更密切、作用更直接的地面关键区气压场分布特征进行客观定量的分型;根据梯度风原理, 用经验加统计的因子挑选方法, 形成了一套应用日本数值预报模式输出、适用于广东海面强风预报的完全预报(PP)方法。检验和业务试用结果均表明:该方法对广东的海面强风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用完全预报方法做沿海海面强风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1977—1981年4~5月共10个月的500mb逐日20时资料。根据中亚脊和南北两支西风的配置将环流分为A(纬向),B(综合型)两型。从天气实践出发,使经验与统计相结合选择预报因子,建立4~5月降水(≥0.1mm)的预报方程。在完全相信日本或欧洲中心96小时数值预报产品的基础上,利用预报方程作4~5月份的96小时晴雨预报。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数值预报及上级指导产品的本地气温MOS预报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恩施基准站2008—2011年地面实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上级台站指导产品,采用M(数值模式预报)、E(天气学经验)、D(诊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简称MED),从气温变化的影响因素如大气稳定度、温度平流、水汽条件等设计具有物理意义的预报因子。或根据需要进行因子的组合叠加利用,并将指导产品直接作为预报因子。利用常规统计预报方法(逐步回归),将高、低温实况作为预报对象来建立地方气温预报模式。结果表明:将天空状况进行分型后建立地方气温MOS预报模型,并对应高低温一般出现时间段来选取数值预报产品因子进行预报,对本地气温预报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模型建立过程中,综合采用了MED相结合的方法,并应用了数值预报再加工因子,考虑了天气系统变化对气温的影响,增强了数值预报的解释应用能力;参考客观数值模式产品、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产品相结合的综合MOS预报方法,建立地方气温MOS预报是提高本地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有效尝试。检验结果也表明,本地气温MOS预报效果较好,明显高于指导预报,已较好应用于实际业务中。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下游汛期降水数值预报业务模式误差场预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中国国家气候中心(NCC)数值预报业务模式(ONPM)预报结果,利用气候因子对业务模式的误差场进行预报试验。文中所用114项逐月气候因子在历年汛期前期总会出现部分因子异常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因子异常的相似阈值进行数值试验,提出利用交叉检验平均距平相关系数(ACC)的大小来确定相似阈值的方法。依此选择影响该区域的前期关键异常因子,根据该部分因子的相似程度选取相似年,同时对模式误差场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压缩维度,用前3个主分量对模式误差制作预报,针对业务模式的预报误差场,提出了根据因子异常挑选相似和压缩维度的一个预报方法。2005—2009年独立样本回报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将5a平均距平相关系数由系统误差订正的0.22提高到0.47,具有较好的业务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外都在广泛研究推广MOS预报方法,MOS预报是提高要素预报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然而就其制作过程而言,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如最优数学模型的选择问题;因子处理,天气分型的客观合理性问题;以及方程的消空补漏,人机结合问题等。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夏季降水量的MOS预报方法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天气学分型的基础上,用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简称B-P)算法,以1990-1995年汛期(6月下旬-9月上旬)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和实时资料若干气象要素作为预报因子,对黄河三角洲的汛期暴雨进行了试预报,预报准确率平均达70%,比主观预报准确率提高了5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