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7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
2.
利用GMS红外云图、雷达回波资料及逐时自记雨量资料对1998年7月2日恩施全州性暴雨从云团演变、回波及雨团活动诸方面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山区暴雨的某些中尺度特征,讨论了恩施特定的地形条件对暴雨天气的发生及时空分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恩施基准站2002~2008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和MICAPS资料,挑选出地面资料中逐时能见度低于100m的能见度资料,在进行时间分布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天气学普查,得出恩施浓雾的一般统计特征.然后针对几次典型的连续浓雾或强浓雾个例,对其生成的环流背景、动力和热力特征等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出不同类型浓雾的成因,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浓雾形成和维持的动力、热力机制各有异同,一般而言,冷的下垫面、低空较强的逆温层,中空干低空暖湿的稳定大气层结是形成辐射雾的原因,最强逆温层一般在880hPa左右;平流雾相对辐射雾而言要求垂直湿层更深厚,中空持续一致的3~7m/s的偏南风,暖湿平流源源不断的输送,是平流雾得以发展和持续的基本条件;混合雾的形成是温差较大的冷、暖气团湍流混合的结果,其温湿层结与辐射、平流浓雾有类似之处,但也存在明显的区别;锋面逆温层的存在与否与充足的水汽供应,是促进锋面浓雾形成、发展与维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利用GMS红外云图、雷达回波资料及逐时自记雨量资料对1998年7月2日恩施全州性暴雨从云团演变、回波及雨团活动诸方面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山区暴雨的某些中尺度特征,讨论了恩施特定的地形条件对暴雨天气的发生及时空分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数值预报及上级指导产品的本地气温MOS预报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恩施基准站2008—2011年地面实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上级台站指导产品,采用M(数值模式预报)、E(天气学经验)、D(诊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简称MED),从气温变化的影响因素如大气稳定度、温度平流、水汽条件等设计具有物理意义的预报因子。或根据需要进行因子的组合叠加利用,并将指导产品直接作为预报因子。利用常规统计预报方法(逐步回归),将高、低温实况作为预报对象来建立地方气温预报模式。结果表明:将天空状况进行分型后建立地方气温MOS预报模型,并对应高低温一般出现时间段来选取数值预报产品因子进行预报,对本地气温预报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模型建立过程中,综合采用了MED相结合的方法,并应用了数值预报再加工因子,考虑了天气系统变化对气温的影响,增强了数值预报的解释应用能力;参考客观数值模式产品、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产品相结合的综合MOS预报方法,建立地方气温MOS预报是提高本地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有效尝试。检验结果也表明,本地气温MOS预报效果较好,明显高于指导预报,已较好应用于实际业务中。  相似文献   
6.
利用恩施天气雷达风廓线资料,对恩施大雾天气过程中起雾前、持续中和结束时三个阶段的风向风速和粒子层厚度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辐射雾风廓线特点是起雾前1.8km处偏西风(NW、SW)有扰动,风速不大,粒子层厚度为1.8~3.0km;大雾持续中,风速变小,静风发展,粒子层厚度维持,偶尔到3.4km,粒子活动较弱;大雾结束时,静风或无粒子活动,粒子层厚度大多数仅为1.8km这一层,出现断续现象,粒子活动更弱;(2)平流雾风廓线特点是近地面层1.8km处,起雾前粒子偏南风为主,风速为2~4m/s,偶尔NW、NE,粒子层厚度维持为1.8~3.7km,有时候甚至达到9.1km;持续中风速维持或略有下降,低层到高层有时风向顺转SE->SW粒子层增厚,比较活跃;结束时风速加大1~2m/s,为4~6m/s低层1.8km继续加大1~2m/s,有时厚度增厚明显,有时厚度迅速减小,偶尔有粒子向上传播;(3)雾消散指示性特征是辐射型大雾当低层1.8km处于静风或无粒子活动,1.8km以上无粒子活动或断续活动,比较微弱,大雾维持1小时左右就很快消散;而平流型大雾满足1.8km处风速增加到6m/s以上,当粒子厚度增加明显,雾增大,当厚度迅速减小,雾结束,这2种情况,大雾维持30分钟到1小时左右就结束;还发现恩施这两种大雾天气比较一致的现象,当出现粒子向上传播的现象,预示着大雾天气即将结束.  相似文献   
7.
鄂西南不同地形地貌环境下大雾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鄂西南1960~2007年17个站的地面观测资料,挑选出逐日能见度低于1000m的大雾日数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各站逐月多年平均雾日标准化处理资料的相关和聚类结果,结合地形地貌、海拔等特点来选取代表站点,然后对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的大雾气候特征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结果表明:鄂西南大雾分布具有很强的区域性,雾日的年际变化既与天气环流背景变化有关,更重要的是跟海拔高度、地形地貌等有极大的关系,一般而言,相近海拔条件下,山谷等通风状况较差的山区比地势平坦的平原、丘陵地带,以及迎风坡地出现雾的频次增多。从空间分布看,恩施西南部、宜昌东南部为大雾频发区,宜昌、恩施结合的中部、北部为少雾区;从地形地貌看,高山山地、低山山地是鄂西南大雾频发区域,高山山地常年各季多雾,低山山地秋冬多雾,而迎风坡地、沿江河谷是大雾少发区,迎风坡地常年各季少雾;综合时间、海拔高度变化、地形地貌特点综合分析,相似地形地貌条件下,大雾随时间变化具有相似的规律,只是变化程度不同而已。多数区域雾日分布有冬季多于其它季节的总趋势,但各地大雾频次差异明显。大雾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高山山地是鄂西南大雾最多发区,但中山及以下山地雾日在多数季节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反而减少,低山山地是鄂西南大雾频发区,但夏季雾日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反而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