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对虾养殖事业发展很快,对虾育苗工作无论是规模或技术方面都有新的发展。我市有较长的海岸线,沿海滩涂均可发展对虾养殖业。目前,我市所需虾苗,多数由乐清县清江对虾育苗场提供。由于对虾育苗是一复杂的生物过程,技术难度大,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育苗效果往往不够稳定。本文试就清江育苗场近六年来对虾育苗情况,分析对虾育苗期间气象诸因子所起的作用,从中得出对虾育苗期的气象条件,并提供对策方案,以利育苗工作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虾营养价值很高,是出口创汇的重要海产品之一。因此,了解和掌握对虾养成期间体长、体重迅速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采取调温、正确投饵等相应措施,是创高产,夺出口规格的重要依据。一、对虾体长增长的关键阶段目前,对对虾体长迅速生长阶段看法不尽一致。一般认为,锦州地区5月中下旬幼虾放苗后为缓慢生长阶段,进入高温季节为迅速生长阶段,8月份  相似文献   

3.
1 引言 人工养殖对虾收获日期的早晚,将直接影响到对虾的产量和养殖的经济效益。我们在为养殖业提供气象服务过程中发现,营口地区秋季对虾收获日期普遍偏早,这样不仅浪费了部分热量资源,也使养殖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本文从营口市的热量资源角度,结合对虾生长后  相似文献   

4.
分析得出,苹果枝条有两次明显的快速生长期即春梢、秋梢形成期,且春梢生长率明显大于秋梢生长率(约为2:1);其生长率、生长速度及生长期与温度、水分密切相关,温度高、水分充足(土壤湿度大、空气相对湿度高),枝条生长快、生长率高,生长期亦相应延长;另外,与果树其他器官(果实、花芽形成等)生长联系紧密。如何充分合理应用有利的  相似文献   

5.
台风过程气象因子引发的对虾养殖场水质突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电白的海水养殖气象试验站观测资料、常规天气观测资料,对2014年9月14—18日第15号台风"海鸥"的影响过程电白鸡打港对虾养殖场生产实际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台风来临前(14—15日)其外围下沉气流增温,引起水温异常升高,水体溶解氧(DO)下降,对虾进食减少。随着台风靠近(15—16日),一方面气压的急剧下降不利于水体溶解氧和使得底层有毒物质上浮;另一方面,风切变引起水环流扰乱,有毒物质扩撒,大风引起对虾过度应激反应;同时,伴随阴雨寡照使得水体作物光合作用减少(DO减少),DO达到最低,对虾病害明显。"海鸥"带来的暴雨降水偏酸,降水过后池塘水体酸碱度下降,但得益于前期准备措施,酸性降水对水体环境总体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人工养殖对虾收获日期的早晚.将直接影响到对虾的产量和养殖的经济效益。我们在为养殖业提供气象服务过程中发现,营口地区秋季对虾收获日期普遍偏早,这样不仅浪费了部分热量资源,也使养殖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本文从营口市的热量资源角度.结合对虾生长后期对水温条件的要求和继续喂养的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虾血细胞中一氧化氮合成酶鉴定与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硝基蓝四唑(NBT)还原法和血细胞形态法两种一氧化氮合成酶的鉴定方法,以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作为研究对象,对日本对虾血细胞中的一氧化氮合成酶进行初步鉴定,并优化硝基蓝四唑(NBT)还原法测定对虾血细胞中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实验条件。结果显示,当L-精氨酸浓度为2.5mmol/L,脂多糖(LPS)质量浓度为100μg/mL,Ca^2 浓度为2.5mmol/L时,NBT。法测定一氧化氮合成酶活力的结果最佳。同时,还建立了两种针对一氧化氮合成酶活力的分析方法—L-瓜氨酸分析法和亚硝酸盐分析法,并对其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对虾血细胞在4℃下与L-精氨酸和LPS孵育8h后测定的结果最为理想。利用这4种方法能够有效地鉴定和分析对虾血细胞中的一氧化氮合成酶,这为深入了解一氧化氮合成酶在对虾先天性免疫中的地位及其在对虾抗病力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台风(含热带风暴下同)往往给本市带来多种灾害,除洪涝、大风外,还造成乐清湾沿海的风暴潮灾害.它致使海堤倒塌、成潮倒灌、淹没农田以及对虾塘被大潮冲毁,对虾逃走等.随着乐清湾海涂养殖事业的发展和近几年来对虾养殖业的兴起,本湾内的台风风暴潮(以下简称风暴潮)灾害对本市的海涂养殖业,尤其是对虾养殖业的威胁更加突出起来.本文就乐清湾内的风暴成因,造成灾害以及防御对策试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对三江平原近年来干旱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剑非 《气象》1981,7(12):9-10
三江平原是我国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建国以来已累积生产粮食(包括大豆)一千二百亿斤以上。三江平原农业气候资源很优越,其多数农业生产地区大于10℃的积温为2300—2600℃,与欧洲的巴黎、柏林、华沙、基辅一线热量相同。而在作物生长旺季(6—8月)比上述同积温地区的温度还要高2℃左右,有利于玉米、大豆、水稻等喜温作物生长。在作物生长季(4—9月),降水量也比上述地区多100—200毫米,雨热同季非常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 旱、涝、低温是三江平原最常发生的气象灾害,其中又以涝灾为害最甚。而1975—1979年却持续干旱,并给三江平原的农业生产和开发带来不少新的问题;生态平衡的失调更引起各方面的关怀。本文将着重对三江平原干旱的成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吴敬  洪伟 《气象科技》1984,(1):74-75
前言杉木是我国湿润亚热带的乡土树种,也是福建主要的用材树种。福建杉木栽培区分属于东部中亚热带(杉木中带)和南亚热带(杉木南带)两个地带范围(其分界线基本上与戴云山脉走向一致)。在一个地带内又根据大地貌不同,而形成气候、土壤差别和杉木生长的不同适宜程度及经营的传统进行地区划分。通常分为中心产杉地区、一般产杉地区和边缘产杉地区。气候是影响杉木直径生长的环境因子之一。探讨杉木生长与气温、降雨等不同气象因子的相互关系是属于杉木气候学的研究。在年周期生长的杉木气候学研究中,年轮宽度可用来测定全面的年度生长。虽然各个气候因子对杉木生长都起作用,但所起的作用不完全相同,其中有一些是主导因子,它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茶叶产量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基于青岛市崂山区1994—2015年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空气相对湿度及茶叶产量数据,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筛选影响崂山茶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利用通径分析评价各因子的影响。利用1994—2013年产量资料与气象资料建立多元回归模型,2014—2015年做独立样本检验,结果表明:当5—7月中旬降水量偏多(少),5月中旬—6月上旬平均气温偏高(低),但是该时段最高气温偏低(高),而9月平均气温偏高(低),7—8月平均最高气温偏低(高)时,有(不)利于崂山茶叶的生长和提高茶叶气象产量。同时分析表明:当12月—下年2月日最低气温低于-10℃日数偏少(多),7月日照时数偏少(多),也有(不)利于崂山茶叶气象产量的增加。表明崂山茶叶生长季节适宜于雨量偏多、平均温度偏高,温度变化趋势平稳,极端高(低)温少的气象条件。利用这些关键气象因子建立的影响茶叶气象产量回归模型,能够较好的拟合崂山茶叶产量,研究结果为开展崂山茶叶产量评估与气象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是加拿大Saskatchewan Scott农作物轮作系统(ACS)研究的一部分。研究始于1994年,历时18a,评价9个可耕种农作物产量系统的可靠性。由3种处理水平(organic,reduced,high)和3种作物多样性水平(low,diversified annual grains,diversified annual perennials)结合而产生的9个农作物产量系统,被用于监测和评价加拿大牧场不同处理和不同作物种植轮作下可耕种农作物的产量。在2003年生长季共收集了3次叶面积指数和光谱反射率的数据:生长季前期(6月)、生长季旺盛期(7月)、生长季后期(8月)。叶面积指数是由LA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监测的,光谱测量是由覆盖了350-2500 nm波长范围共2215个波段的ADS便携式高光谱仪完成的。结果显示,光学测量可以用于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的差异。从生长季的早期到中期,光谱和叶面积指数在不同处理下有显著差异。7月中期是用遥感资料监测农作物长势的最佳季节;红光波段与近红外波段反射率的比值和基于这两个波段构造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是检测农作物长势的最佳植被指数。  相似文献   

13.
东方对虾的生产过程与气象关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观测和调资料对东方对虾生产过程中的入室,越冬,育苗,放苗,养成,收获等主要生产环节与气象关系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了各生育阶段适宜生长和生产的气象指标及其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湛江冬春对虾养殖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分析湛江冬、春季气温与水温的差异和影响对虾生长的情况,找出春季对虾投苗和冬季收师的气温指标,从气象角度提出湛江春季安全投苗和冬季安全收虾期,为养虾生产趋利避害提供参考。1水温与气温的关系根据湛江郊区1986、1992、1993年部份虾池水温、气温观测资料分析,水温的年际变化趋势与气温一致。1~2月最低,3~4月逐渐回升,7~8月最高,10~11月明显下降。另外,水温有随水体深度而下降的特点,水体深层(80~120cm)的最高温度比表层(5~30cm)的最高温度低0.6~1.6℃。为进一步了解水温与气温的关系,我们将逐日最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干旱灾害变化特征,为农业生产决策支撑,利用辽宁西部11个气象监测站1951—2017年气象观测数据,[方法]选用干湿指数作为干旱指标及其积分湿润指数方法,采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研究农作物生长季干旱变化特征,干旱风险程度,降水量对农作物的满意程度,并分析气象要素与干湿指数的相关性。[结果]结果表明:辽宁西部地区1951—2017年农作物生长季及各月时间尺度干湿指数呈减小趋势,干旱趋势明显,农作物生长季(5—9月)和9月成熟期干旱程度表现最为突出,从轻旱上升到中旱等级。农作物生长季降水的农作物满足度明显在下降,使干旱风险度明显升高。农作物生长季干湿指数年际变化在1995/1996年发生由高到低突变,突变后干旱程度升高0.8个等级;干旱风险度年际变化在1995/1996年发生由低到高突变,突变后干旱风险度升高14.0%;降水满足度年际变化在1998/1999年发生由高到低突变,突变后降水满足度下降17.7%。干湿指数与气温、日照时数、蒸发量、辐射呈负相关,与降水、风速、空气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其中干湿指数与气温、降水量、空气相对湿度有较强的相关性。[结论]辽宁西部地区干旱化日趋严重,调整农业结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高光谱遥感在农作物长势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研究是加拿大Saskatchewan Scott农作物轮作系统(ACS)研究的一部分.研究始于1994年,历时18 a,评价9个可耕种农作物产量系统的可靠性.由3种处理水平(organic,reduced,high)和3种作物多样性水平(low,diversified annual grains,diversified annual perennials)结合而产生的9个农作物产量系统,被用于监测和评价加拿大牧场不同处理和不同作物种植轮作下可耕种农作物的产量.在2003年生长季共收集了3次叶面积指数和光谱反射率的数据:生长季前期(6月)、生长季旺盛期(7月)、生长季后期(8月).叶面积指数是由LA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监测的,光谱测量是由覆盖了350~2500 nm波长范围共2215个波段的ADS便携式高光谱仪完成的.结果显示,光学测量可以用于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的差异.从生长季的早期到中期,光谱和叶面积指数在不同处理下有显著差异.7月中期是用遥感资料监测农作物长势的最佳季节;红光波段与近红外波段反射率的比值和基于这两个波段构造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是检测农作物长势的最佳植被指数.  相似文献   

17.
基于MODIS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生长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2000—2006年 (2004年缺)6年MODIS每8 d的总生产力资料以及我国农业气象观测站点牧草的物候观测资料, 定量分析了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以及牧草生长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的年均GPP (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总初级生产力) 从2000—2006年呈现出波动性的变化特征, 年平均值为234.45 g C · m-2。对该地区植被的GPP与同期气候要素的分析显示, 气温是影响该地区植被生长的主要气候因素, 降水其次。对牧草物候期的GPP分析表明, 不同地区牧草的物候期对应的GPP值不同; 牧草在开花期时GPP最大, 在出苗期和黄枯期时GPP相对较小, 但是同一地区牧草的出苗期和黄枯期GPP值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8.
气象条件与对虾养殖密切相关,它直接影响着对虾的生长发育,探求其相关规律,寻求最佳气象条件,以提高对虾产量,具有科学意义和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春季(3—4月)是我国南方冬夏盛行季风的过渡季节。冷暖空气的频繁交替或交汇,容易造成气温异常,给春播和农作物的初期生长带来影响。因此,做好我国南方春季(3—4月)冷暖趋势预报工作,对夺取农业丰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一、春季(2—3月)冷暖的划分与气象概况过去我们曾用我国南方18个代表站的3—4月平均温度距平和的大小来确定春季冷暖,即若定为冷春年,定为暖春年,否则为正常年。这里我们用中央气象台长期预报科整里的华南区及长江区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82-2006年GIMMS NDVI数据,以多种统计方法为基础,探讨了青藏高原(下称高原)不同时间尺度(年际、季节及月)植被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原整体年平均NDVI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夏季趋势最大,达0.004(10a)-1。不同覆盖度像元变化对总体植被变化的贡献不同,低植被覆盖像元变化对各季节总体植被变化贡献均较大,其中冬季最大;中等植被覆盖像元变化的贡献主要在秋季;高植被覆盖像元的贡献则夏季最明显。青藏高原植被变化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其中夏季呈增加和减少趋势的面积均最大,分别达30.51%、10.52%,增加的区域主要位于高原东部,减少的区域主要在高原中部的藏北高原。进一步分析高原植被和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表明,中等植被覆盖区植被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最高,其次是高植被覆盖区,低植被覆盖区的相关性则最低。在年际和季节尺度上,植被生长主要与温度和降水的累积效应有关,其中在植被生长较好的季节和区域更明显。而在月尺度上,中低植被覆盖区植被生长受短期降水事件影响较大,高植被覆盖区则仍是温度的累积效应占主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