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按照“雪龙”船南极任务准备工作流程,于1994年6月份进行了远海试航训练。这是“雪龙”船继1994年4月份近海试航后的第二次动  相似文献   

2.
泉州港石油码头系泉州七四九工程专用码头,由钢筋混凝土高桩结构的靠船平台、钢筋混凝土桩基栈桥和抛石引堤组成。抛石堤长245米,连接岸与靠船平台,全线在淤泥海滩上通过。在淤泥海滩上筑堤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软基处理。许多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  相似文献   

3.
在实际的海堤等工程中常用堤前抛石消浪减少爬高或越浪量,但结果有时适得其反。本文通过直立堤堤前抛石对越浪量影响试验,明确提出堤前抛石消浪的适用范围和估算越浪量的经验关系式,并提出平台上抛石消浪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4.
荔湾3-1外输海底管道中落管抛石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猛  孙国民 《海洋工程》2015,33(3):86-92
落管抛石是进行深水抛石的一种工程技术,可作为保证管道稳定性、处理悬跨、抑制隆起屈曲和进行跨越支撑的工程解决方案。系统研究了抛石在波流作用下的稳定性,落石对管道冲击的影响以及施工技术。针对南海环境条件下的抛石稳定理论进行了修正;分析了三层聚丙烯涂层管道在落石冲击下的可接受抛石粒径;提出同时结合石块稳定性结果和管道抗冲击性能要求下的石料分级的方法;最后,对该技术在荔湾3-1外输海底管道的工程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
初新杰 《海岸工程》2005,24(3):19-25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采油平台的冲淘机理和防护措施,对仿生海底、仿生林、抛石块、抛石子袋等防冲淘措施进行了方案设计和试验,完成了导管架式、桶形基础式、沉垫式3种采油平台的冲淘及防护措施试验研究,提出和完善了多层次抛石防护技术,并将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海上防护工程.提出的研究思路以及得到的研究成果,对解决胜利油田海区粉土地基的防冲淘难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借助不规则波波浪水槽,开展了两种重现期、三种设计水位下的典型岸滩剖面断面模型试验,对一种新型抛石潜堤的消浪能力、保滩促淤特性以及堤身块石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由试验资料分析可知:潜堤的消浪能力随堤顶相对水深d/h的增大而衰减,建堤位置的选取对潜堤的透射系数K、浪爬高衰减系数K*以及堤后岸滩冲淤变化有较大影响;堤身整体稳定性相对较好,各部位块体均未出现翻转180°、从坡面滚落、逐步位移等失稳现象。本试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抛石潜堤的消浪阻流特性及砂质岸滩地形的响应规律,可为该新型抛石潜堤及同类型潜堤在砂质海滩防护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述了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主要是国内港工重力式建筑物抛石基床的机械化抛石、夯实和整平技术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水力插板技术具有安全稳定性高、施工速度快等优点,经过长期的现场试验逐步形成了水力插板与抛石防护相结合这样一种工程建设模式,将此项技术应用到海港工程中具有其特殊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水深测量和参量阵浅地层剖面测量相结合方法,从声学探测角度对海底抛石的检测方法进行探讨,结合渤海某人工岛抛石检测项目中应用实例,解释了抛石的厚度和分布情况.得出海底抛石厚度的分析应结合人工岛的侵蚀和淤积的分布情况判断,位于冲刷区的海底抛石厚度可以直接利用海底地形变化量判断,位于淤积区海底抛石厚度应为海底地形变化量减去...  相似文献   

10.
1986年11月5日—12月8日,我受联邦德国基尔大学海洋研究所之邀和海洋局二所的委派,有幸参加了该所在北大西洋区域执行的佛得角科学考察任务。本航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船只试航;第二阶段为物理海洋学调查。因为前者主要为检验调查船性能和各种船装新型设备的工作情况,故本文将重点介绍该所在物理海洋学调查方面的一些概貌。  相似文献   

11.
宽肩台式无人工护面块体的抛石防波堤是一种新型结构的斜坡堤,它是靠在波浪长期作用下最终形成的动力平衡断面来防浪的。大连北良粮食中转港系银行贷款建设的项目,该港的防波堤采用了宽肩台式结构,这在我国尚属首例。本文为该港宽肩台式防波堤设计方案稳定性的试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绷紧型单点锚定潜标系统布放回收操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绷紧型单点锚定潜标系统布放回收操作方法”是研制潜标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本文提出的方法于1982年在南海分局船舶处的大力协助下,对向阳红03号船建行了改装。该船改装后,分别承担了1983年4月、1985年5月、1986年4月和7月的各次潜标系统海上总体试验的布放回收任务,保证了历次试验的顺利进行,尽管在实际的布放回收操作过程中,由于现场情况的不同,操作方法作了一些变动,如布放时,主浮标直接从船尾下水,而未通过吊杆;又如回收时,从释放器端开始等。实践证明,本文所提出的布放回收操作技术(包括方法、步骤及船甲板设备的配置等)是基本可行的。这种布放回收技术在国内是首次使用。  相似文献   

13.
以东方岸外海域为例,计算了极端天气下不同水深条件构建稳定粗化层抛石颗粒的临界粒径;分析了影响粗化层稳定的不同因素,并对人工抛石构建粗化层提出建议。结果显示,在东方岸外30m和60 m水深处,沉积物的中值泥沙粒径至少为30.33 mm和3.99 mm,才能抵御极端浪流的冲刷,且抛石层的厚度应至少为80.9mm和10.8mm,抛石层至少覆盖原始床沙的70%。粗化层的稳定性受颗粒隐蔽暴露效应、砂组分百分比、粗化层颗粒级配、覆盖厚度及覆盖百分比的共同影响,而抛石构建稳定粗化层的实质是对抛石粒径的合理选取及对细粒组分百分比的有效控制。另外,抛石级配的合理选择应受到重视,在施工过程中则需保证覆盖百分数和粗化层的覆盖厚度。粗细混合投放或者分层投放有利于更好地构建稳定粗化层。以上述方法构建稳定粗化层可为海底管道工程设施的维护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在山东地方海港建设中,由于地基、材料和施工条件等因素所决定,码头多采用带卸荷板的重力式方块结构。一九八○年,我们结合工程实际设计和建成了一座长100米的试验性重力式浅基沉管码头。经一年多营运,情况基本正常。这种码头结构是基于一般重力式挡土墙与沉井基础的结合。以抽砂代替专用船机挖泥,以管柱代替基床抛石和底层方块,以达到简化施工、降低造价和节约能源的目的。现将码头区的自然条件、设计原则、施工工艺及经济效果等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作者通过船模试验,首次为大型灯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后弯振荡水柱式波浪能转换系统,利用波浪发电,保证灯船有充足的电源,在海上实现无人看守,为解决大型导航灯船的电源开创了新路。  相似文献   

16.
地磁日变和船磁是影响海洋磁力梯度测量的两个主要误差源,通过分析地磁日变和船磁的影响规律,研究了船磁影响的精确校正方法。仿真试验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船磁的影响,进而重构得到地磁总场和地磁日变值。  相似文献   

17.
罗鹏  李慧贤 《海岸工程》2009,28(3):58-63
随着港口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大直径钢筋混凝土薄壁圆筒结构以其受力合理、结构简单、造价低等诸多优点脱颖而出。在大圆筒结构施工过程中,筒内抛石是一项重要工艺,以日照港某大圆筒码头筒内的抛石施工为例,对此工序进行分析,考虑当地施工条件的特殊性,进行了必要的技术处理。  相似文献   

18.
无人船作为一种新型的海上观测平台,其航行阻力性能研究非常重要。针对无人船复杂的船体结构,提出一种基于FLUENT软件的无人船阻力数值模拟方法。使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和VOF方法,分别对无人船浮体及其附属物进行周围粘性流场的数值模拟。在不同傅汝德数条件下,计算得到双体船浮体的粘性阻力系数,并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相比较,结果一致性较好。进一步考虑无人船的附属物阻力,计算了无人船总阻力,经与湖试试验值比较,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用于无人船阻力计算的适用性。另外,结合仿真数据,还对无人船阻力主要来源作了简要分析,可为无人船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将作者关于直墙建筑抛石基础稳定块重的计算方法推广应用于重力墩结构的抛石基础,经验证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日本最大的全天候海洋调查船“拓洋”号(Takuyo) 经过海上试航后,最近正式交付给海上保安厅,没入正常使用,这艘调查船是日本目前吨位最大的海洋调查船,总吨位为2600吨,是日本钢管鹤见制作所(NKK)负责建造的。船上装备了先进的调查仪器设备,可进行海底地貌测量,其测量深度,可以从40米到11000米。16个高性能的声波收发装置,可同步测出船两侧21度以内的水深。船上还装有资料处理装置,该装置由计算机控制,能对测量数据做实时分析,分析处理时间只需10秒钟,并还可绘出水深图。“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