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晓  张洋 《地球》2012,(7):94-95
中国是世界上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多发的国家之一。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指出了问题发生的原因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类,并系统分析了常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各类型的特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阐述了对问题的防治和保障矿业开发及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应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5,(8)
<正>地质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当前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大背景下,必须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资源管理对自然生态的源头保护作用,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尽快形成开发与保护相互协调的矿产开发新格局。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6,(9)
正近日,国土资源部、工信部、财政部、环保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将着力完善开发补偿保护经济机制,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与治理新机制,尽快形成在建、生产矿山和历史遗留"新老问题"统  相似文献   

4.
《地球》2017,(7)
<正>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党组成员、局长周时洪在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议上表示,近年来,在国土资源部的大力支持和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机制,探索新路,重庆在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地质遗迹保护等地质环境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7,(7)
<正>6月22日在河南省新乡市举行的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凌月明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地质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工程基础、资源基础和环境基础,过去5年,地质环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形势下,要提高思想认识,把地质环境保护摆在优先位置,既要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约性强、群众反映强烈的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6.
资讯     
《地球》2017,(4)
<正>我国首个地方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发布3月20日,浙江省湖州市出台《绿色矿山建设规范》,这标志着我国首个地方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发布实施。《规范》明确了绿色矿山建设的基本要求以及资源环境、企业管理、认定与监管要求。《规范》规定,绿色矿山是指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既严格实施科学有序的开采,又将对矿区及周边环境的扰动控制在环境可承受范围内,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矿山,具有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企业社区和谐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地球》2011,(7):47-47
12年来,海南省先后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土地调查、地质找矿大调查、地质灾害调查、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调查评价工作,摸清了土地、矿产资源家底,明晰了土地权益,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落实矿产资源规划,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7,(7)
<正>浙江的矿产资源开发以非金属及普通建筑用石料矿为主,且基本为露天开采矿山。长期以来,这些矿山布局不合理、开采规模小、技术工艺落后、企业管理粗放,导致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在2017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议上,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张金根表示,从2005年开始,浙江省就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探索出了一条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矿业开发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占用破坏土地、破坏地貌景观、水土流失、水土污染、水均衡破坏以及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崩滑流矿山地质灾害等。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单元的划分采用正方形网格单元。选取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地质环境条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难易程度等作为评价因子。根据各因子对矿山地质环境质量影响存在重大差异及可分层次的实际情况,采用质量指数评价模型作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利用MAP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整个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然后根据综合指数的大小,将全省圈定出28个区的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质量划分为严重区、较严重区和一般区。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17,(12)
<正>人类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形成的遗迹,不仅展现着独特的地质风貌,更承载着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过程,具有巨大的价值。近年来,地球环境恶化这一问题已成为人们研讨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议题时绕不过的话题,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成为人类面对生存环境的主要矛盾。为保护重要的矿业遗迹,同时使环境恢复到自然的状态,建设国家矿山公园是治理矿山生态环境的一种新思路,是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矿业遗迹资源,加强矿山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的重要举措之一。国外发达国家的很多城市,在废弃的矿山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11.
《地球》2017,(12)
<正>在我国,矿山公园设置国家级矿山公园和省级矿山公园,其中国家矿山公园由国土资源部审定并公布。根据近日公布的《关于开展第八批国家地质公园和第四批国家矿山公园申报审批工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国家矿山公园的申报条件为:申报矿山公园应是已批准建立的省(区、市)级矿山公园或者是已完成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且具有基本旅游条件的矿区;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片区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三区三州"及其他深度贫困地区除外;拟申报矿山公园应具有明确的园区边界和面  相似文献   

12.
《地球》2017,(7)
<正>河南省位处我国中部,地跨华北板块和秦岭大别造山带两大构造单元、国土面积16.7万平方公里。河南省内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强度大,因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一直很严重。6月22日,在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议上,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杨士海表示,近几年,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围绕国土资源工作新定位,创新思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地质环境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3.
正让"残山废水"变成"金山银山",一直是中国这辆高速列车在多年飞驰中的一块心病。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付出了矿山地质生态环境破坏、地面塌陷、土地损坏、植被和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等一系列代价。自2001年以来,国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了矿山复绿行动,建设了国家矿山公园,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保证金制度,初步构建起开发补偿保护机制。但总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7,(2)
<正>国务院不久前审议通过并印发了《全国"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赵英民就《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规划》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纲领性文件"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编制《规划》具有重大意义。赵英民表示,《规划》是"十三五"统筹部署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依据。我国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实施大  相似文献   

15.
华东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市化程度较高。对环境要求也高。但是华东地区资源丰富,涉及的矿种多,数量大,矿产资源开发普遍,由此造成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比较突出。本文详细分析了华东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如土地资源破坏和占用、水资源破坏、水土污染和矿山地质灾害等,指出区内因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资源损毁、环境污染以及地质灾害的规模,分析引发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主要自然和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地球》2017,(7)
<正>6月22日、23日,国土资源部在河南省新乡市召开2017年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此次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部署和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二五"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交流经验,研判形势,结合"责任落实年"相关要求,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地质环境管理的重点工作。《地球》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凌月明,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相似文献   

17.
《火山地质与矿产》2014,(3):F0003-F0003
《资源调查与环境》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地质学术期刊,是在原《火山地质与矿产》内容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全面报道地质调查、地质科研及其相关领域中具有基础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地质研究新成果、新技术以及新方法等,关注地学领域中的热点问题。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全文收录,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来源期刊。在国内外地学界具有很好的影响。《资源调查与环境》主要刊登基础地质(矿物、岩石、地层、构造、古生物等)、矿床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生态地质)、第四纪地质、同位素地质、城市地质、旅游地质、能源地质、海洋地质、遥感地质、经济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地质实验、地质信息以及国外地学研究动态等研究成果。主要开设基础地质、矿床地质、环境地质、技术方法、旅游地质等栏目。  相似文献   

18.
《地球》2011,(7):51-51
“十二五”开局之年,云南地质找矿迎来春天,地质找矿获得重大进展,各整装勘查区和重点评价区新发现一大批重要找矿信息。重要的找矿成果使得云南的铜矿资源储量升至全国第二,金矿和钨矿资源跃居西南第一,形成了全国重要的矿产资源新基地。近些年,云南通过群测群防、加大资金投入、对个旧矿山土地进行复垦恢复植被等方式防治地灾,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9.
《地球》2017,(7)
<正>由环保部、农业部、交通运输部共同编写的《2016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以下简称《公报》)近日由环保部统一发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2016年全国近岸海域环境状况和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进展情况。环保部环境监测司司长刘志全近日介绍了公报的具体情况。他表示,"十二五"以来,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呈改善趋势。其中,优良海水比例呈波动上升趋势,劣四类海水比例呈波动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全国油井动态震例资料汇编》是由国家地震局《全国油井动态震例资料汇编》编辑组编辑,《地震研究》第十卷增刊出版。梅世蓉同志为汇编写了序言。汇编刊出了我国石油,地震、地质系统的47口与地震有关的油井动态变化资料,这些资料是从全国约2500口油气生产井、探井和报废井中,经排除开发工艺措施影响,在各单位初步选定的150口井资料基础上,又从观测环境、仪器工作状况、观测条件变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