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2014,(7):6-6
7月11日,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举办的“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分论坛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作了《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题发言,总结了我国近年来构建矿山生态文明建设新机制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效。他指出,要统筹资源保护与开发,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到2020年实现我国大中型矿山基本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小型矿山企业按绿色矿山标准规范管理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2.
华东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市化程度较高。对环境要求也高。但是华东地区资源丰富,涉及的矿种多,数量大,矿产资源开发普遍,由此造成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比较突出。本文详细分析了华东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如土地资源破坏和占用、水资源破坏、水土污染和矿山地质灾害等,指出区内因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资源损毁、环境污染以及地质灾害的规模,分析引发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主要自然和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2,(7):49-50
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推动绿色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矿业发展方式,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国土资源部自2011年至今,已经确定了两批220家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通过各地大力推进绿色矿山试点示范工作,树立了一批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  相似文献   

4.
马云川 《地球》2012,(11):44-47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对矿产资源的开发活动也在加剧,并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促进了矿产开发领域"调结构转方式"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颁布实施。自此以后,我国曾先后进行了多次矿业秩序治理整顿,使得矿山数量从上世纪90年代的28万个减至2005年的12.7万个。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但由于我国小型矿床多、大型矿床少的资源国情和历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6,(5)
正4月20日,国土资源部举办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新闻发布会。该新闻发布会是4月22日第47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之一,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司长于海峰介绍了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情况。《地球》杂志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为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6,(10)
正一年一度的绿色矿山论坛又在2016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与大家见面了。这个论坛从2007年国际矿业大会正式提出以后,由"绿色的发展、绿色的矿山"到2008年我国十个大的企业形成的"绿色公约",再到2009年形成《绿山矿山管理办法、标准条件》文件,再到"十二五"期间评选出660家绿色矿山……这些都为矿业的发展树立了典型和榜样。"十三五"期间,绿色矿山又纳入"十三五"规划,从2015年到2016年绿色矿山建设更是有了较大的进展。在此次论坛上,绿色矿山会员、"绿企业"们纷纷亮出了矿山绿色发展的宝贵经验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7.
《地球》2017,(7)
<正>在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议上,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主任郝爱兵作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工作报告。他表示,目前已经初步掌握了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特点和基本现状,支撑了五部委《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合并编制与审查制度的出台,承担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等专题研究,为第三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7,(7)
<正>浙江的矿产资源开发以非金属及普通建筑用石料矿为主,且基本为露天开采矿山。长期以来,这些矿山布局不合理、开采规模小、技术工艺落后、企业管理粗放,导致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在2017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议上,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张金根表示,从2005年开始,浙江省就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探索出了一条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6,(11)
正继《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发布实施后,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的另一项国家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于10月13日发布,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是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监测监管、促进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落实的一项重要手段。《规范》规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的目的、任务、内容、程序、方法和成果要求等,适用于各级行政区内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后的整体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0.
矿产资源的大力开发利用势必会造成一系列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本文从遥感卫星观测的角度对矿山开发所造成的矿山压占和损毁土地、矿山地质灾害、矿山环境污染等矿山环境问题进行了解读,进而阐明利用遥感卫星进行矿山开发环境监测尤为迫切,且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1.
《地球》2011,(7):20-20
我国大部分非油气矿山建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在多数进入开采的中晚期,一些重要矿山面临接替资源不足的问题。根据国务院第6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2004~2010年),国土资源部会同财政部和发改委,组织实施了危机矿山找矿工作。专项实施以来,全面完成全国大中型矿山资源潜力调查工作,在危机矿山深部和外围新增一批资源储量,找矿理论和方法技术不断创新,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资讯     
《地球》2017,(6)
<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办法》发布实施5月8日,国土部发布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办法》,明确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保护土地资源,统筹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办法》共9章46条,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查、实施、修改和监督检查作出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为  相似文献   

13.
资料链接     
《地球》2015,(2):61
<正>2014年四季度光伏发电相关政策盘点分析自2013年7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各级地方政府和电网企业等积极制定配套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光伏发电在众多领域的多种方式利用,光伏发电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同时,部分地区光伏电站与配套电网建设不同步、项目管理不规范、标准和质量管理薄弱的问题也很突出;而在项目投资开发环节也出现了资源配置不公正、管理不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6,(9)
正近日,国土资源部、工信部、财政部、环保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将着力完善开发补偿保护经济机制,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与治理新机制,尽快形成在建、生产矿山和历史遗留"新老问题"统  相似文献   

15.
数字矿山中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地质建模是实现数字矿山建设的前提和核心基础,为矿业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结合矿山数据特点及数字矿山建设目标,本文提出了多源数据耦合、多种构模方法集成、多分辨率可视化与检测以及多维数据分析与应用的理论体系.针对建模流程各环节中不确定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实现了复杂地质构模、资源储量模拟评价和采掘工程开挖等关键技术方法,随着矿山勘探、开发和复垦等进程的推进,三维地质建模历经“构建一模拟一修正”的动态更新与完善过程.实例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矿山数据,在空间信息质量检测控制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有效的三维模型,并对矿产资源进行评价预测,为矿山建设在不同阶段的各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降低开采风险和采矿成本,提高矿山开采效率.  相似文献   

16.
《地球》2013,(5):7
正中金集团内蒙古矿业公司乌山铜钼矿区以崭新的理念和创新性实践,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呈现出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区和谐的局面,彰显了我国新时期矿业不同以往的品质——绿色开发。乌山矿已被国土资源部推荐为首家和谐矿区建设试点企业。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7,(9)
<正>8月19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出席仪式,共同为中心揭牌。据悉,该研究中心面向绿色矿业发展和国家资源基地建设,以矿产资源基地为基本单元,以支撑服务矿产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调查、勘查、开采、生态环  相似文献   

18.
《地球》2017,(7)
<正>河南省位处我国中部,地跨华北板块和秦岭大别造山带两大构造单元、国土面积16.7万平方公里。河南省内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强度大,因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一直很严重。6月22日,在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议上,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杨士海表示,近几年,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围绕国土资源工作新定位,创新思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地质环境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矿业开发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占用破坏土地、破坏地貌景观、水土流失、水土污染、水均衡破坏以及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崩滑流矿山地质灾害等。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单元的划分采用正方形网格单元。选取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地质环境条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难易程度等作为评价因子。根据各因子对矿山地质环境质量影响存在重大差异及可分层次的实际情况,采用质量指数评价模型作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利用MAP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整个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然后根据综合指数的大小,将全省圈定出28个区的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质量划分为严重区、较严重区和一般区。  相似文献   

20.
《地球》2017,(12)
<正>随着矿业的开发及产业链的融合,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矿业领域得以推广。这些技术不仅为深部开采、采空区探测等提供了有力支撑,保障了安全开采,减少了地质灾害,而且为资源选冶提供了科学的工艺路径,提高了资源回收率,促进了我国紧缺资源的高效开发。在不久前闭幕的2017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采选冶技术与设备分论坛上,来自不同采选冶单位及企业的专家、学者为大家分享了应对不同矿山安全隐患、科学高效利用资源降本增效等实践成果与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