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2016,(7)
正妇好是谁?她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军事家、政治家和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在目前所知的商代墓葬当中,妇好墓出土的玉器数量多、品种全,1600多件随葬器物中,各类玉制品占到了750多件,且制作精细、技艺高超,犹如一座极其华美的古玉博物馆。近日"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在首都博物馆亮相,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主办,首都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共同协办。读者不妨跟随《地球》  相似文献   

2.
正"天下奇石数不尽,唯有泰山石敢当。"泰山以拔地通天之势雄峙于中国东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泰山玉则吸纳数十亿年的日月精华,结合泰山孕育数千年的历史文化,集国山的尊贵、国石的灵气于一身,被众多国内专家誉为"国玉"。2017年10月,《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标准(标准号:GB/T16552-2017)正式批准发布,"泰山玉"首次被收录到该国家标准名录中。在不久前举办的2017中国国际珠宝展中,《地球》记者见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6,(12)
正玉,是千万年的造化之物。玉雕,更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温润晶莹的玉石一直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物之一,人们把玉石看作高贵尊荣的标志,更是为历代皇宫贵族所珍爱。而被后人赞誉为"燕京八绝"之一的玉雕,其工艺究竟包含着怎样的奥秘呢?近日,在首都博物馆特展《匠心筑梦烁古今——燕京八绝》上,《地球》记者与那些精美的玉雕有了一次近距离接触。  相似文献   

4.
正从李白的"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到杜牧的"零叶翻红万树霜,玉莲开蕊暖泉香",从黄庭坚的"泉响风摇苍玉佩,月高云插水晶梳"到龚自珍的"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古代文人墨客中的作品中总能看到"玉"的身影。"以玉比德、君子佩玉、无故玉不去身"。玉文化在中国有着八千多年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作为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  相似文献   

5.
王爱云  陈文西 《地球》2022,(1):6-11
没有洗衣粉的古代,怎么洗衣服?今天,我们洗衣服方式的选择比较多,可以手洗也可以机洗,为了使衣物更加清洁,可以选用洗衣皂、洗衣粉、洗衣液、洗衣珠,甚至还有彩漂液。古人没有这些化工产品,他们怎么洗衣?看过古装剧的我们都熟悉这个画面,一盆一桶一木棍,边洗边用名叫"杵"的木棒敲打,所谓"捣衣"。李白曾在其诗作《子夜吴歌·秋歌》中写道:"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这样洗衣,不仅辛苦而且油污不易去除,衣服还容易坏。那么,古人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6,(12)
正岫岩玉以产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而得名,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玉之一。广义上可以两类:一类是老玉(亦称黄白老玉),老玉中的籽料称作河磨玉,属于透闪石玉,其质地朴实、凝重、色泽淡黄偏白,是一种珍贵的璞玉;另一类是岫岩碧玉(亦称瓦沟玉引)属蛇纹石类矿石,其质地坚实而温润,细腻而圆融,多呈绿色至湖水绿,其中以深绿、通透少瑕为珍品。中国对岫岩玉的认识和开发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考古发现,岫岩地区在距今1~2万年前的旧  相似文献   

7.
刘建明 《山西地震》2005,(Z1):30-30
为什么地球是椭圆形?为什么北半球大陆多于南半球?为什么北半球有纬向的地震带--地中海地震带,而南半球没有?为什么印度洋板块不向南运动而向北运动?为什么北半球地震多于南半球?以上几个问题是人所共知的,但探讨这几个问题的资料却很少见.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7,(8)
<正>近几年来,析木玉玉雕作品在全国各地的珠宝玉石展会、文化艺术品博览会及"天工奖"等各类活动及奖项上频频亮相。析木玉细腻的质地能让雕刻细节纤毫毕现,其所特有的绿色十分丰富多变,浅绿素雅、深绿庄重,最浓的近于苍绿,古朴厚重。而随着析木玉走向全国,这种珍贵的玉料被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并认识。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6,(2)
正金全才有一个创造中国特色工艺玻雕的梦。玻璃,在古汉语中有很多别称,"陆离""琅玕""流离""璃""颇黎"等,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玻璃透光、坚硬、易碎、可薄、可厚,是非常好的工艺美术材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云:"玻璃,本作皮颇黎。其莹如水,其坚如玉,故名水玉。"郑和下西洋时带去的最受欢迎的商品  相似文献   

10.
正玉雕很常见,各种玉雕题材也是层出不穷。然而,当内涵丰富的青铜器碰上艺术价值极高的玉雕,你能想象出它们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吗?不久前北京颐和园展出的"青铜化玉,汲古融今"苏州玉雕特展中,70件苏州玉雕青铜器就用玉雕艺术的语言、形式,展现出了古老青铜文化的特殊美感。"青铜玉雕"是什么?远远看上去,如果不是知道这些造型优美的"青铜器"的"底细",  相似文献   

11.
《地球》2017,(6)
<正>《航拍中国》吸引了那么多的关注,获得了如此高的好评,甚至被誉为"把中国拍得最美的一部神作",究竟是因为什么?据了解,《航拍中国》是中国有史以来航拍规模最大、单集投资金额最高的大型航拍纪录片。为了多方面呈现中国广袤大地上的不同景观,第一季的正式拍摄从2016年3月下旬开始,六支团队分赴六省市,从春天的斑斓、夏天的蓊郁,一直拍到秋天的金黄、冬天的雪白,其间付出的汗水不言而喻。虽然第一季仅6集,  相似文献   

12.
《地球》2017,(7)
<正>中国玉器制作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8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磨制石器过程中逐渐认识了"玉"这种美丽的石头。从此,他们剖璞取玉,琢玉成器,创造了独特的玉器艺术。在先秦时期,玉器不仅具有审美价值,也可以显示身份,象征财富和权力,用作沟通天人的灵物,在西周时期还是各种礼仪的重要载体。秦汉以后,玉器逐渐褪去炫目的光晕,但仍承载着人们祛祸祈福、安康吉祥的美好愿望。从隋唐至清,出现了许多用于富贵人家居室陈设的玉器。这  相似文献   

13.
刚才陈(禺页)局长阐述了《中国地震报》的性质、宗旨和方向,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就为什么要办《中国地震报》,如何办好《中国地震报》问题谈点想法和作些说明.1.为什么要办《中国地震报》?办《中国地震报》是实际的需要.它  相似文献   

14.
正人们耳熟能详的兵马俑、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的长信宫灯、汉代皇帝贵族专用的金缕玉衣、吕后所有的"皇后之玺"玉印、最早的纸绘地图、统一度量衡的实证青铜方斗、蕴含深厚祝福的"中国大宁"鎏金青铜镜、技艺高超的玉熊、体现神仙思想的云纹玉高足杯、目前出土体量最大的彩绘多枝陶灯、顶级国宝"西王母"陶座青铜摇钱树……集结了全国33家博物馆的300件精品文物,一级文物约占45%的"秦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17,(6)
<正>近年来,随着博物学爱好的升温,越来越多人开始观察身边的草木鸟兽鱼虫。当这样的"自然观察"日渐深入时,我们总忍不住想一些更宏观的问题:自然环境是在变好还是变坏?它得到应有的保护了吗?从哪里可以获得有关的信息?2016年由中国观鸟组织联合行动平台,猫盟CFCA、荒野新疆、中国自然标本馆、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共同发起了"自然观察"项目,试图从自然环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回  相似文献   

16.
所谓地震就是地下岩石沿着地下的断层面快速滑动.正如其名称一样,"断层面"是"面"而不是"点".但在地图上标绘震源时,使用的却是"●"或"",为什么不标成面呢?  相似文献   

17.
正古人用以祭祀苍茫大地的玉琮、中国玉器中出现最早并一直延续不断的玉琮、蕴含死后重获新生愿望的玉蝉、造型憨直古朴的玉鱼、模拟实用兵器而来的玉斧玉矛,明代官阶身份标志的玉带扣、象征古代女子成人的白玉笄……在国家博物馆近日展出的"爱国情怀——章乃器捐献文物展"中,"玉器之美"单元展出了章乃器收藏并捐献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古玉,上自遥远的新石器时代,下至仿古之风盛行的清代,代代相承,略成系列,  相似文献   

18.
正春风再绿中华地,又是一年植树节。在3月12日第41个植树节即将来临之际,关于"中国绿"的话题再度引发热议。"全球新增绿色1/4来自中国!"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引起热议: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近20年来,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通过深入实施重点工程,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  相似文献   

19.
《地球》2017,(5)
<正>气候和雾霾有什么关系?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着我们的世界?为什么一个有关气候变化的国际公约会成为全球环境治理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在近日举办的"2016年度全球十大环境热点"评选结果宣讲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作了题为《气候变暖放大了全球环境的风险》的报告,解读了关于气候变化背后的那些故事。  相似文献   

20.
《地球》2017,(12)
<正>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丫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三清山是中国三大道教名山之一,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景区总面积229.5平方公里,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被很多媒体评选为"世界最美的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