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2篇
综合类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造形变测量》是美国地壳运动测量专业委员会于1981年写的一份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全称为《构造形变的大地测量学监视——一种向前看的战略》(Geodetic Monitoring of Tectonic Deformation——Toward a Strategy)。该《报告》是专业委员会为美国大地测量学  相似文献   
2.
“七·五”期间我国地震工作的一些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生在大陆的地震虽然只占全球地震的15%,但给人类造成的损失却占全球地震损失的85%。我国是世界最主要的一个大陆地震区,自1966年邢台地震迄今,已发生20次7级以上大震,初步统计,受灾面积达91万平方公里,死伤约49万6千人(不含台湾省)。仅唐山地震,经济损失就达100亿元。地震给我国人民带来极其严重的灾害,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当前我国地震工作面临着两个方面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地震预报、地震工程和地震对策已成为各国地震工作的主体。地震预报的准确程度决定了这一主体的实际效益。地震预报对策又是主体的核心。当前,地震预报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向实用化方向发展,二是在实验场内观测研究或实验性的预报。前者,以日本预报可能发生东海地震为目标而制订的大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它囊括了预报对策到防灾、抗灾和救灾对策;后者虽不向社会发布预报,但为了控制可能产生的经济困难,美国制订了地震灾害减轻法。近年来,一些国家(希腊、墨西哥、秘鲁等)受地震预报误传或谣传造成骚乱的教训,世界地震学界制订了地震预报的实施法规,对预报者进行自我约束。可以说,地震预报正日益趋向实用化。  相似文献   
4.
地震有前兆,已被多数地震学家接受或证实。地震前兆的探索和研 究是地震科学中最活跃和最广泛地被实践的一个分支。一般讲,前兆往往与预报相联系,所以研究地震前兆是突破短、临预报的关键。但前兆现象是复杂的,一次地震的前兆不一定表现为单一的物理量,而是几个物理量的综合反映。有时有异常没  相似文献   
5.
姜立新  陈鑫连 《地震》1993,(1):76-80
本文应用灰色理论中的多阈值预测方法,对鄂尔多斯块体及其附近区域(N33.0—43.0°,E105.0—117.0°)未来十年可能发生的地震震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可能发生M=6.0—7.0的地震两次。  相似文献   
6.
软科学与地震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科学是近代兴起的一门预测科学,即一门未来学。搞好软科学研究,即决策研究,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述及软科学的研究动态,着重试图探讨我国地震科学研究中软科学研究的可能性与重要性。文中概述了软科学研究的基本情况,介绍了软科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并阐述了我国地震科学发展中的软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地球科学的基本内容是发现、揭示地球运动、变化的各种现象,需要建立模型并获取表征地球运动和变化的各种参数,探索力学机制,掌握其发生和变化的规律。地球动力学是从地球的整体运动出发,由地球内部和表层的构造运动来探讨其动力演化过程,进而寻求其驱动机制。其基本问题是研究  相似文献   
8.
刚才陈(禺页)局长阐述了《中国地震报》的性质、宗旨和方向,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就为什么要办《中国地震报》,如何办好《中国地震报》问题谈点想法和作些说明.1.为什么要办《中国地震报》?办《中国地震报》是实际的需要.它  相似文献   
9.
地震工作是一项防灾性的事业,包括地震预报、工程抗震和地震对策三方面的内容。不论是工程抗震的最佳措施,还是社会防范的最优对策,都必须依据不同阶段的预报或对某一地区的地震危险性的预测。因此,地震预报是整个地震工作的主体。当前,地震预报的研究途径是探索性的,而社会对地震预报的紧迫要求却是任务性的,预报工作的直接反响又是社  相似文献   
10.
以国家地震局局长安启元为团长的中国地震代表团一行5人,应会议主席的盛情邀请,于1987年4月3日赴美出席了4月6—10日在洛杉矶市举行的第二届国际地震会议。会议由洛杉矶市政府主办,另有9个共同发起单位和20个资助和赞助的私营单位。出席会议的除美国有地震危险的18个州的各界代表外,还有来自其他27个国家的代表共500多人。会议议程包括4次大会涉及6个主题、15次专题分组会、4次参观演习项目和一项任选野外考察。会议共宣读80多篇论文和报告。中国代表团在大会及专题分组会的报告均获得了与会者好评,特别是团长的大会报告引起了强烈反响,获得很大成功,为国家赢得了荣誉。4月11—16日,代表团一行应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邀请,考察了帕克菲尔德地震预报实验场,参观访问了地质调查局门洛帕克分部。本文概述了上述活动情况、会议特色、收获和体会,并指出,这是一次组织得很好、获得很大成功的国际性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