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泽凹陷赵集次凹阜宁组四段盐岩沉积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舒福明 《安徽地质》2004,14(2):81-85
洪泽凹陷赵集次凹阜宁组四段含盐系划分为五段:盐上膏盐亚段、上盐亚段、中淡化亚段、下盐亚段和盐下膏盐亚段.盐岩形成期赵集次凹处于四面环山的"高山深盆"环境,东部淮安凸起上巨厚的上白垩统浦口组含盐系地层遭受风化淋滤剥蚀,再加上金湖凹陷的海水经西南部的缺口不时地侵入,为湖区补充盐类物质,由于当时气候干旱炎热,湖水经蒸发、浓缩、沉淀,形成厚度巨大的盐层.含盐系地层平面分布具有环带状特点,中心为石盐相沉积,向外依次为硫酸盐相、碳酸盐相、碎屑岩相带沉积.  相似文献   

2.
盐湖沉积因具有成盐多期性和连续完整性的特点,是恢复成盐期古环境的重要研究对象,形成的不同级次盐韵律记录了不同尺度周期下古气候的干湿变化。上白垩统浦口组是淮安盐盆的主要含盐层系,对含盐层段盐韵律的研究有助于恢复该地区成盐期的古气候特征。在对资料井A1井取心段岩心精细观察和岩样矿物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资料井岩性的垂向变化,对浦口组盐韵律特征进行识别并划分。根据盐韵律对古气候的指示作用研究成盐期区块短尺度气候周期下的古气候变化。将淮安盐盆杨槐区块浦口组划分出Ⅰ、Ⅱ、Ⅲ、Ⅳ、Ⅴ级韵律,识别出完整的盐韵律组合,即泥岩—钙芒硝质盐岩—盐岩—钙芒硝质盐岩。含盐段中广泛发育暖温相矿物钙芒硝,指示气候特征为炎热的暖旱型。在Ⅳ级韵律尺度下建立了气候干湿性变化曲线,表明区块气候干湿性波动频繁,但仍以干旱为主,韵律厚度大致反映了气候波动频率大小。  相似文献   

3.
东营凹陷沙四中亚段盐湖相烃源岩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四中亚段蒸发岩十分发育,其中与泥岩共生的含盐系地层在胜坨南部及中央隆起带等地区厚逾千米。通过大量样品的分析测试和对这套蒸发岩沉积体系的研究,认为沙四中沉积时期湖盆充填呈现出欠补偿的饥饿状态,并建立了深水蒸发成盐的沉积模式。蒸发岩夹层中的深灰色泥岩和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充分体现了盐湖沉积环境标志。高盐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和保存,沙四中亚段的灰色泥岩和页岩为东营凹陷的一套有效烃源岩。  相似文献   

4.
王伟锋  张美 《沉积学报》2015,33(2):242-253
为了查明洪泽凹陷赵集次凹阜四段盐岩成因,利用录井、测井、古生物和地球化学资料,对苏北盆地洪泽凹陷赵集次凹古新统阜宁组四段(E1f4)的盐岩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阜四段含盐系地层主要发育石盐岩,硫酸盐岩次之,还有少量碳酸盐岩。石盐岩单层厚度大,纯度高,横向分布稳定。对比研究认为赵集次凹E1f4盐岩应为淮安凸起上白垩统浦口组(K2p)盐岩经溶解搬运至洪泽凹陷赵集次凹深水湖盆中,使盐度过饱和后再沉积成因。赵集次凹E1f4比淮安凸起K2p石盐岩矿层纯度高;盐岩洁净、盐间夹灰-深灰色泥岩,未见浅水蒸发构造;生物化石以陆相介形类为主,淡水滨浅湖的腹足类和轮藻化石稀少,在E1f4地层中存在仅见于K2p地层中的Cicat ricosisporites pseudoanrifer化石以及WelwitschiapitesningensisCicatricosisporites pseudoaurifer等;两地盐岩的卤水类型均为硫酸盐-氯化物型,而赵集次凹E1f4盐岩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赵集次凹阜四段存在两个主要成盐期:上盐亚段与下盐亚段,对比研究发现二者的盐岩类型、特征及成盐序列有较大差异,尝试根据盐类物质供给的成分和速率的不同建立了相应的成盐模式:下盐亚段为深水近源快速补给"石盐岩-无水芒硝岩-石盐岩再沉积"成盐模式;上盐亚段为深水近源缓慢补给"钙芒硝岩-石盐岩再沉积"成盐模式。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周缘的滑脱构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南坳陷主要发育两套滑脱层序,一套是中寒武统和田河组膏盐岩,另一套是古近系底部阿尔塔什组和齐姆根组的夹灰岩、白云岩的膏泥岩;前者厚度500 m左右,后者厚度在100 ~700 m左右.和田河组膏盐岩主要影响中生代及中新世末的构造变形,古近系底部的膏泥岩主要影响上新世末及第四纪的构造变形,构造变形样式均以顺层滑脱构造为主...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金坛储气库的安全平稳运行及下一步开发建设等问题,在综合利用岩心、薄片、测井、地震以及分析化验等资料的基础上,对该区含盐层系沉积特征、控制因素及沉积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阜宁组四段含盐层系发育石盐岩、硫酸盐岩、碳酸盐岩、泥岩、粉砂岩5种岩石类型,具有6种层理构造和2种化学成因构造;沉积时气候干旱炎热,盐度较高。研究区含盐层系在测井上表现为箱形、钟形、齿形、漏斗形及平直形5种形态,地震上表现为平行状、杂乱丘状、舌形孤立状3种反射特征;含盐层系属于盐湖沉积,可识别出中心膏盐岩、过渡带碳酸盐岩、边缘带砂泥岩3种亚相及7种微相,含盐层系在不同层序内部沉积特征和分布规律各异,沉积中期高位体系域盐岩厚度最大;古地貌控制含盐层系沉积微相类型和分布特征,水体开放程度控制沉积序列演化和岩性组合,湖平面变化控制含盐层系岩石类型和发育规律。研究区存在局限型和广覆型两种成盐模式,湖盆中心的低洼区域为下一步开发建设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7.
江苏金湖阜宁群二组的粘土矿物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江苏北部金湖凹陷阜宁群二组(简称阜二组),是一套由粘土岩、粉细砂岩及碳酸盐岩(生物灰岩)组成的地层。唐天福等自上而下划分为三个亚段:1.泥岩亚段(E_f~(2+3)),为黑色伊利石蒙脱石粘土岩。顶部为白色粉砂岩,可与上覆的阜宁群三组相区分,厚25—60米。2.七尖峰亚段(E_f~(2-2)),是苏北盆地阜宁群二组中最稳定,标志性较强的一个亚段,为黑色蒙脱石伊利石粘土岩夹薄层泥灰岩及灰质粘土岩。在电阻率曲线上有五至七个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盐湖沉积具有成盐多期性和长期性、沉积连续性、淡化-咸化周期性等特色,因而成为在恢复古气候环境、进行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本文以我国东部独具特色的古近纪古盐湖盆地--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盐韵律为例,通过对王平1等3口井连续取心段的精细研究,在前人划分Ⅰ、Ⅱ、Ⅲ级盐韵律的基础上,首次划分出组成含盐层系基础韵律单元--Ⅳ级盐韵律,弄清了其沉积过程基本遵循从盐岩→(含泥)钙芒硝岩→含云泥岩(含泥云岩)→泥岩→白云岩→钙芒硝岩→盐岩的淡化-咸化序列和盐类矿物的析出顺序;解析了Ⅳ级盐韵律及其沉积组合记录与水体古盐度波动和短尺度(0.05ka -1.0ka)古气候干-湿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典型暖相盐类矿物原生钙芒硝及其薄层在潜江组中广泛发育,可以推断江汉盆地流域在晚始新世-早渐新世潜江组沉积期间,所出现的干旱古气候背景属于暖旱型而非寒旱型。  相似文献   

9.
流体压力场分布特征对泥岩裂缝油藏勘探和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盐间地层的压力分布有其特殊性。综合利用钻井、泥岩测井声波时差和地震资料,分析了东濮凹陷柳屯洼陷沙三上亚段的流体压力场特征,为该盐间泥岩裂缝油藏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①本区沙三上亚段压力结构可划分为正常-渐变-弱超压型和正常-突变-强超压型两大类;②盐间泥岩裂缝油藏位于洼陷超高压力系统内;③现今沙三上亚段压力剖面具有东西分异、上下分带、受控于膏盐岩分布的特点,各类型裂缝和膏盐岩形成的微构造组成了该亚段纵横向的复杂输导网络系统;④膏盐岩封盖和石膏脱水是影响本区超压发育的重要机制之一,并造成了洼陷东西两侧流体压力场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潜江凹陷古近系潜江组盐间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咸化湖盆盐间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咸化烃源岩的形成环境及其共生盐岩的形成条件具有重要指示意义。利用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内潜三下段盐间泥岩的详细地球化学测试结果,并结合岩芯观察,分析了古近系潜江组沉积时湖盆的古盐度、氧化还原环境及古气候背景。该地层较高的Sr丰度、Sr/Ba值及钙芒硝的存在揭示潜江组泥岩沉积时水体盐度较高;氧化还原环境指标及一些敏感元素的含量变化指示潜江组沉积时期水体含氧量较低,处于底层水体中等分层厌氧环境;主量元素化学蚀变指数CIA、Mg/Ca比值及对膏盐层岩芯观察反映潜三下段泥岩沉积于气候相对潮湿期段,而膏盐层则沉积于气候相对干旱期。这种泥岩与膏岩互层出现的变化可能是由我国晚始新世频繁的气候变化导致的。而且,由气候干湿波动造成的淡化-咸化成盐序列,伴随着生物短期的爆发与死亡,将有利于有机质的生成与堆积;潮湿、缺氧的沉积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整体上盐间泥岩具备形成较好烃源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舞阳凹陷含盐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阳凹陷内下第三系核桃园组—段地层中蕴藏着丰富的石盐岩,为一特大型沉积型矿床。该地层厚约480m,自盆缘向沉积中心增厚,含盐系数为29~69%,呈西高东低。矿石Nacl含量多在75~95%。共划分二十一个盐群,含62人盐层。每个盐群下部为淡化段,上部为咸化段。  相似文献   

12.
库车坳陷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下部的膏泥岩段存在明显的分层特征,根据岩性序列变化将其划分为5个亚段,自上而下依次为第1亚段(上泥岩段)、第2亚段(上化学岩段)、第3亚段(中泥岩段)、第4亚段(下化学岩段)、第5亚段(下泥岩段)。该岩性序列在克拉苏构造带不同部位发育程度不同,东部的克深-克拉地区发育第1~3亚段,仅西部DB303井附近发育完整的5个亚段。通过解剖各亚段内部岩性特征,明确其分布规律,并对库姆格列木群沉积初期的古地貌和沉积环境进行初步探讨,确立各亚段原始沉积演化序列和沉积模式。研究认为:(1)库姆格列木群沉积时期古地貌为东高西低,地貌幅度小;(2)膏泥岩段沉积序列呈碎屑岩-化学岩交替发育特征,受古地貌影响,不同地区发育的岩性序列旋回个数不同,但岩性序列变化规律相同。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沙空那空盆地东南缘农波坳陷中龙湖钾盐矿区钻孔LH01岩芯三个含盐段上覆泥岩层孢粉分析, 自下至上得到Exesipollenites-Classopllis-Ephedripites和Psophosphaera-Classopllis-Exesipollenites两个孢粉组合, 并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得出三个含盐段成盐地质时代为晚白垩世土伦—桑顿期; 另孢粉组合反映的植被景观面貌证实了该区在成盐期间气候总体炎热干旱, 最终形成以蒸发岩与泥岩交替出现的三个沉积循环序列, 其上泥岩层中孢粉组合的变化说明第三成盐旋回期间气候有转凉迹象。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漳县盐矿赋存于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漳县段新近纪含盐红层沉积盆地。漳县盐矿层赋存于漳县含盐红层盆地上部巨厚的灰色-灰红色泥岩-泥灰岩岩系中。通过分析含盐岩系沉积旋回序列和沉积特征,结合含盐盆地的区域地质构造背景,认为漳县岩盐矿床沉积环境具有内陆湖泊型的盐湖相特征。由灰红-灰绿色泥岩、灰色泥质灰岩、灰黑色泥灰岩及芒硝-石膏-岩盐层构成的灰色含盐岩系,沉积韵律旋回极为发育,具有大旋回套小旋回的特征,厚度达750m,说明漳县盐矿的形成不仅与干旱-湿润气候的周期性旋回变化有关,还需有较大深度的湖盆和较大范围汇水区域的盐类物质补给。由此推断漳县岩盐矿床是内陆湖泊型盐矿,具有高山深盆成盐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古近系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露头、钻井岩心及测井层序地层学的有关理论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周边露头及盆地内钻井剖面的古近系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研究,共识别出6个三级层序界面,把塔里木盆地古近系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其中,古新世-始新世早期(库姆格列木群沉积期)发育3个层序,从下到上为S1,S2和S3。S1大致相当于库姆格列木群底部的砾岩段、膏泥岩段到白云岩段,在塔西南地区相当于土依洛克组。S2和S3大致相当于库车坳陷库姆格列木群上部两套膏盐岩段以及塔西南坳陷阿尔塔什组-齐姆根组及卡拉塔尔组-乌拉根组的两套膏盐岩段。始新世晚期-渐新世(苏维依组沉积期)发育1~2个三级层序,即S4和S5。S4相当于库车坳陷的苏维依组和塔西南坳陷巴什布拉克组的主体,S5仅在部分钻井中见到,以苏维依组顶部局部发育的扇三角洲相砂砾岩为代表。在这些层序中,低位体系域往往以发育扇三角洲分流河道及辫状河道相砂砾岩以及咸化潟湖或蒸发台地相厚层膏盐岩为特征,而水进体系域多以滨浅湖相泥岩和粉砂岩为主,高位体系域则主要为碳酸盐岩及富泥质的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16.
东营凹陷富有机质烃源岩顺层微裂隙的发育与油气运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岩心观察,在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和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烃源岩中,发现大量顺层面分布的微裂隙,且大部分为亮晶方解石所充填。裂隙发育段在平面上的展布较广,在纵向上始于2900~3000m左右,与烃源岩成熟阶段对应。岩石学和有机地化研究表明,裂隙一般限于高有机质丰度、纹层理发育的页岩中,而有机质丰度较低、具块状层理的泥岩一般不发育,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裂隙发育与有机质丰度以及成熟度的关系表明,烃类生成是水平裂隙产生的主要原因。进入成熟阶段的富有机质烃源岩大量生烃,造成孔隙流体压力迅速上升,并最终导致顺层裂隙的产生。由于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和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以泥、页岩互层为特征,因而裂隙发育的非均质性造成裂隙发育段与裂隙不发育段的纵向叠置,并决定了其排烃过程以近似于三角洲前缘砂泥岩互层的排烃方式,从而一定程度提高了烃源岩的排烃速率和排烃效率。  相似文献   

17.
河南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盐岩沉积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其古近系的两个沉积旋回发育了四套盐岩,分别位于沙河街组第三段的第四亚段(S34)、第三亚段(S33)、第二亚段(S32)和沙河街组的第一段(S1)。主要分布在凹陷北部。每套盐岩又由若干个盐韵律组成,每一单韵律由盐岩和泥岩组成。两套等时对比标志层(深湖沉积)之间盐岩与砂泥岩存在着相变关系。盐岩是在深盆背景下干旱成因的,盐类物质来自地下深处上涌的卤水,分层卤水是盐形成的基本形式,上涌通道是基底大断裂,动力基础是岩浆活动。盐的阻隔作用使其对下部地层的温度、压力均有影响,这种影响有利于加快盐下地层中的有机质成熟与演化。盐又是良好的盖层,且在高温、高压下盐呈塑性状态。勘探实践看出东濮凹陷的岩性油气藏与盐岩的沉积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搞清盐岩的分布规律对东濮凹陷下步勘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合肥断陷盆地北缘古近、新近系含膏,含岩盐系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为成膏,成盐准备阶段;中期为成膏,成盐强烈阶段;晚期为成膏,成盐消亡阶段.其韵律组成:定远东兴盐矿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律组成的韵律,即石膏-钙芒硝-盐岩-石膏,未达到钾盐沉积阶段.外围以硫酸盐为主的韵素组成的韵律,即石膏-钙芒硝-石膏韵素组成的韵律,未达到岩盐沉积阶段.水平分带呈"类似牛眼式构造".近东西构造控制着含盐盆地的演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老挝万象平原钾盐矿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区域地质、区域重力、钻探、岩相古地理及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调查与研究,老挝万象平原钾盐矿具如下特征:含盐地层为古近系塔贡组(E1tg),由膏盐岩与陆源细碎屑岩组成3个明显的沉积旋回,总体为一向北扬起的复式向斜构造;主矿体呈似层状产于塔贡组下段膏盐岩亚段(E1tg1-1)中,埋深78.80~528.30 m(平均272.57 m),厚4.28~237.88 m(平均50.24 m),单工程氯化钾的品位9.70%~30.76%(质量分数,平均15.63%),顶底板均以石盐岩为直接围岩;矿石类型以光卤石矿石为主,钾石盐较少;矿床属碎屑岩系中的钾盐矿床,为海源陆生.  相似文献   

20.
百色盆地东部坳陷古近系那读组的那一段上亚段和下亚段以及那二段广泛发育厚度很大的暗色泥岩,累计厚度可达200~1000m。在东部坳陷的绝大部分地区三段地层暗色泥岩的有机碳含量都在1.0%以上,是好的烃源岩。三套高效源岩的干酪根均以ⅡA型为主,次为ⅡB型和Ⅲ型,干酪根类型分布受控于沉积环境。那一段泥岩的Ro值为0.4%~0.65%,处于未成熟一低成熟阶段;那二段在较深部位的Ro值为0.7%~0.8%或更高,处于成熟阶段的早期。该坳陷的暗色泥岩厚度高值区、半深湖区、有机碳含量高值区、Ro高值区是一致的;沉积中心、沉降中心与生烃中心吻合。那二段成熟度相对较高,已达到成熟阶段早期,源岩厚度、沉积环境、有机质丰度和类型等也比较有利,因此,那二段应是本区的最主要的高效烃源岩。田东沉积区面积较大、泥岩厚度较大、半深湖区范围较大、有机碳含量较高、有机质类型较好、有机质的成熟度也相对较高,因此,田东沉积区比田阳沉积区更具有生、排烃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