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善污染物扩散基本方程。结合多组分扩散理论针对湿度变化对气体污染物扩散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对气体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基本方程进行修正,得到在无边界大气条件下1个稳定污染点源连续排放的扩散模型,并对方程进行了简化和求解;通过变湿度气态物扩散特性试验装置,对不同湿度条件下气体扩散性质进行了试验确定。得到了湿度变化条件下气体污染物扩散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
长江口水动力及污水稀释扩散模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Delft3D数学模型对长江口水动力条件、上海市现有及拟建排放口污水排放的稀释扩散场进行了模拟。模型利用潮汐数据和排放口附近的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分别对丰水期、枯水期的大、小潮情况下的流速场、潮位场及污水扩散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的水动力条件有利于污水的稀释扩散;现状排放量对长江口水环境影响不大;但如果污水在排放前不进行一定的处理,规划排放量排人长江口将会严重恶化其水质,特别是枯水期小潮时最为严重。建议根据长江口和杭州湾的环境容量,结合排放口的稀释扩散能力,合理确定污水排放方案。  相似文献   

3.
应用非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海洋模型对平潭竹屿湾水交换能力和溢油扩散开展了数值模拟。水交换能力计算表明,竹屿湾大部分水域水体半交换时间小于1.0 d,平均滞留时间约3.0 d左右,水体冲洗时间为15.0 d,水交换能力较强。48 h溢油扩散计算结果表明,油粒子扫海范围及运动路径与油粒子的释放时刻及风的作用紧密相关。静风条件下,溢油运动主要受当地潮流影响,呈南-北往复运动。不利风作用下,竹屿水道的溢油可以扩散至平潭坛南湾、平潭草屿岛、塘屿岛及高山湾等海域,最远可到南日岛西北海域。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莱州湾在不同方向风作用下水动力和水交换状况,基于实测数据验证的海洋水动力模型Mike21FM对流场和余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水动力研究结果表明,风对莱州湾海流的影响不如余流明显。通过示踪剂输移扩散的水交换模型计算结果可知,不同风向对莱州湾不同海域水交换改善也不相同:E向风对东部海域水交换改善明显;N向风对西部海域水交换改善明显;W向风对整个莱州湾水交换能力改善最好;S向风对水交换能力改善最差。研究表明不但是污染源决定了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状况,水文气象条件也对污染物浓度分布有影响,应充分认识到不同水文气象条件对水体污染物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2013年7月水文和化学要素的环境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观测水文要素数据,建立了普兰店湾海域的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做了对普兰店湾水交换能力和污染物的扩散能力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此湾划分成6个区域,采用关联矩阵的方法研究和计算了化学污染物在各区的扩散能力,得出6个区域COD扩散能力的交换新结论,其表现特征是C区E区B区A区D区F区。再从环境地球化学保护角度考虑,提出在该海湾上游应严格控制COD入海的排放及海洋环境保护新探索。  相似文献   

6.
文章应用数值模拟方法,针对不同等级溢油事故发生时的油膜飘移扩散轨迹进行模拟研究。同时,根据上海港海域水文气象条件和应急处理措施,选取合理的影响因素,建立区域海上溢油应急处理能力评价指标,并对上海港海域的溢油应急处理能力进行了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烟台排污海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分析和污染物输运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烟台市城市污水排放海域的自然环境进行的综合调查和条件分析,以及对污染物稀释扩散能力和输运路径研究,找出物理自净能力比较强的水交换区,选定其为最佳排污口,并对烟台市城市污水排海方案进行部分论证,认为排海方案可取、排海工程可行。  相似文献   

8.
基于Mike21模型,建立了莱州湾附近海域的水动力计算模型,在对潍坊海化工业园区拟建排污口海域水动力计算结果验证正确的基础上,将水动力模型耦合物质输运模型,对工业园区拟建排污口排放污染物质的输移扩散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污水排海点拟建位置附近海域的水动力交换能力较差,在拟建污水排海点排放污水时,排放污染物的输移扩散造成较大面积的超标水域,影响的二类及三类海水水质功能区的最大面积分别为4.11km~2和2.36km~2,并影响附近3.07km~2水域底播养殖区。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ADI差分方法与紧凑格式相结合,对平流扩散方程进行数值处理,建立了浅海污染扩散的高精度数值模型。本模型将数值精度提高到四阶,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数值弥散问题。由于采用隐显交替方向法,数值格式稳定且保持了差分方程组的三对角性质,计算过程简便。 在理想条件下的数值试验结果与解析解的比较,说明了本文所建立的模型的精确性。利用北黄海倾废区域碱渣倾倒现场试验资料对本模型进行了实际验证。通过在渤海M_2分潮流场条件下的数值试验,揭示了污染云团在浅海中输移扩散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付金宇  李颖 《海洋通报》2018,(2):235-240
为有效对港区大气污染进行治理、分析船舶尾气,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高斯烟羽模型,通过MATLAB模拟仿真模型,其包括实验仿真过程、技术原理及理论模型对船舶尾气扩散进行的研究。该模型是在传统的高斯烟羽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实源像源进行加权选择输入参数;通过矢量合成确定了气体扩散的方向,利用合成后的"风速"进行计算仿真,有效模拟了船舶尾气在港区或者海洋环境中的气体扩散模型。其模型简单且可以有效模拟船舶尾气扩散。并且进一步对后续模型的精确优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铁山湾建港前后水体交换能力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铁山湾是北部湾东北部较大的海湾,水深条件好,可用岸线长。为研究铁山湾建港工程前后湾内的水体交换能力,文章建立了平面二维的水动力模型以及平面二维对流—扩散模型,率定后水动力学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运用二维对流—扩散模型计算了湾内不同区域的水体半交换时间,模拟结果表明:铁山湾的水体交换能力较强,工程前水体半交换时间为129天,海域的水体交换能力主要受铁山湾潮汐作用的影响。铁山湾潮汐作用较强,潮差较大,且铁山湾口门开阔,这都为铁山湾的水体交换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工程后铁山湾水体半交换时间为142天,工程前后铁山湾水体半交换时间仅相差13天,说明工程方案对铁山湾水体交换能力无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陆源污染物对连云港海域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沿深平均二维模型模拟了连云港海域的潮流场,分析了该海域的潮波特性,在此基础上,应用扩散方程对连云港海域的水污染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港域水体的半交换期;比较分析了西大堤对该水域水交换的影响;计算了港域水体的Lagrange余流场,并分析了其对污染物运移的影响,得到了港域几个典型位置的Lagrange轨迹;计算了港域的纳潮量,综合分析了港域水体的物理自净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污染物离岸排放的输移扩散规律及影响因素,本文基于MIKE21软件构建了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的数学模型,采用水动力模块对海域潮流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排污口海域网格逐层加密,模拟了芝罘岛海域的潮流场,并与实测潮流资料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耦合输移扩散模块,模拟了污染物COD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输移扩散现象,并研究对比了风场和源项对离岸排放污染物的输移扩散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场改变了污染物离岸输移扩散的速度和方向;在排污区域附近,线源比点源更有利于污染物的离岸输移扩散。  相似文献   

14.
渤海潮流及湖余流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渤海是我国重点保护水系之一。为了控制水域污染,制定废水排海标准,首要步骤须查明入海污染物质的扩散过程。在渤海,潮流是形成污染扩散的主要营力之一,为此首先计算渤海的潮流及潮余流场。近二十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技术的进步,潮汐动力学进入了数值研究的新阶段。这一新方向的特点,是以求解自然条件下长波方程的初值——边值问题为出发点,研究以往所不能解决的许多复杂现象。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ADI差分方法与紧凑格式相结合,对平流扩散方程进行数值处理,建立了浅海污染扩散的高精度数值模型.本模型将数值精度提高到四阶,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数值弥散问题.由于采用隐显交替方向法,数值格式稳定且保持了差分方程组的三对角性质,计算过程简便.在理想条件下的数值试验结果与解析解的比较,说明了本文所建立的模型的精确性.利用北黄海倾废区域碱渣倾倒现场试验资料对本模型进行了实际验证.通过在渤海M2分潮流场条件下的数值试验,揭示了污染云团在浅海中输移扩散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海底管道气体扩散到自由表面的半径及泉涌高度是进行水下气体泄漏风险分析的关键因素。利用FLUENT软件中的VOF模型和DPM模型耦合方式,对海底管道气体竖向扩散进行了仿真。模拟了水气两相交界面的行为,研究了气泡粒子扩散过程,分析了气泡粒子的扩散半径及轴向位移,讨论了不同泄漏速率对水下气体上升时间及水气两相交界面中泉涌高度的影响。通过模型中的水气两相交界面中泉涌高度和上升时间与实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模型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胶州湾东岸滩涂环境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低潮位陆地卫星TM影像对胶州湾东岸碱厂白水分布与扩散进行监测。对研究区的子区影像在ENVI中进行增强、变换处理,提取白水、白泥分布与扩散信息,制作大比例尺影像地图,在GIS软件中计算其面积。结合实地验证和历史数据,分析表明,该污染源10多年来面积扩大了4倍,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截面形状(矩形、圆形截面)对混凝土内硫酸根离子扩散反应规律的影响,根据Fick第二定律建立了不同截面形状下硫酸根离子的扩散反应方程。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模拟了一维和二维条件下硫酸根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反应过程,分析对比了硫酸根离子在矩形截面和圆形截面中的浓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选择圆形截面构件代替矩形截面构件,能有效提高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的能力以及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9.
海域环境对悬浮泥沙扩散影响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二维潮流和悬浮泥沙扩散输移的数学模型,模拟恒定点源下,悬浮泥沙在不同本底含沙量和不同水深条件下的扩散状况,探讨悬浮泥沙扩散对影响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研究悬浮泥沙扩散影响范围时,无本底含沙量的扩散影响范围最大;本底含沙量越大,扩散影响范围越小;本底含沙量对扩散低浓度增长区的影响大于高浓度增长区;水动力相似条件下,水深增大,悬浮泥沙扩散影响范围将减小;相对于本底含沙量,水深对悬浮泥沙扩散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0.
大亚湾海域温排水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大亚湾海域核电站温排水热污染问题,本文利用POM模式建立了大亚湾潮流三维数值模型,在模型验证良好的基础上,结合建立在对流扩散理论基础之上的输运扩散模型,对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合排后夏季两核电站温排水的稀释扩散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涨憩、涨急、落憩、落急四个典型时刻温升场的特征值,并进一步分析了温升场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