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东川播卡金矿位于康滇地轴中段东缘,成矿背景复杂,找矿潜力巨大.利用ETM+遥感影像对研究区进行构造解译和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并结合区域地质和物化探异常信息进行综合找矿信息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区南北向构造与东西向构造交叉部位附近蚀变异常信息强烈,在区内呈规律性变化,播卡金矿的南部与研究区东部的南北向蚀变带找矿前景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河南省西部熊耳山-外方山区的金矿找矿靶区预测工作为例,阐述了综合运用遥感、物化探信息,建立与控矿地质条件相一致的“线环同现模式”、“多元同现模式”的原理和应用效果;介绍了利用熵函数计算遥感成矿信息的矿化有利度和矿床统计预测过程。  相似文献   

3.
浑江市幅区域化探异常遥感评价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根据国家计委和地矿部的要求,应用遥感地质方法,即主要通过航卫片解译,结合本区已有地质矿产分布和物化探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吉林省浑江市幅区域化探异常进行遥感评价、筛选研究的概况。文中主要阐述了区内金、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论述了断裂构造和环状构造与金、多金属矿及化探异常的关系,简介了区域化探异常遥感评价筛选和野外验证结果以及圈定的若干找矿靶区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应用遥感技术发现新疆北部恰奔布拉克金矿区的过程以及该区遥感影像特征和成矿地质信息识别在找矿中的作用。在没有前人找矿地质资料的地区,从遥感分析开始,再结合遥感与其它资料综合分析研究,选择靶区最后经工程验证,达到了求出一定规模远景预测储量的程度。说明了以遥感解译为基础,综合应用地质学、矿床学等有关知识及物化探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取得快速高效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5.
根据遥感图像解译,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及物、化探资料分析和野外验证,发现夹皮沟地区存在如下构造格局:北部为大面积古生代及中生代花岗岩出露区,南部存在一个太古宙变质岩穹窿(会全栈穹窿),而南部与北部地区之间为一北西向板庙子-兴安屯弧形韧性剪切带(与夹皮为地区金矿带分布一致).根据区内断层、褶皱的性质与分布以及糜棱岩片理产状和糜棱岩的分布特征分析,笔者认为板庙子-兴安屯北西向弧形韧性剪切带的形成及演化与会全栈穹窿有密切关系。据金矿的分布及储量资料,结合断裂的分布、断裂的交切关系等的分析,笔者认为北西向弧形韧性剪切带为该区金矿成矿的导矿构造,由其派生的北东、北北东向脆性构造为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6.
遥感化探信息综合分析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适当比例尺的遥感资料对新疆三区林场金化探异常进行了综合解译分析和评价,并圈定了多处金矿(化)体,在遥感与化探相结合进行地质找矿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应用遥感信息优选海南南部金矿远景区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如何快速、经济、准确地获取植被覆盖区的矿化信息,是当今遥感地质研究的一大难题。笔者根据遥感探测生物地球化学异常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从多种遥感资料中提取与金矿化有关的构造、蚀变及植被异常信息,成功地优选出海南南部金矿远景区,并进行了验证,为解决这一难题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陕北油田烃类微渗漏遥感化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北油田油(气) 藏埋藏浅,易发生油气微渗漏,已发现烃类微渗漏与遥感、化探异常及温度场异常相关的实例。文中介绍了烃类微渗漏在遥感图像上的几种表现形式和近年来物化探、钻探验证结果,结果表明,遥感和物化探综合解译可以提高油气藏勘探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采用彩色红外航空像片和多种航天遥感资料,运用计算机和光学图像处理技术并结合地质资料进行的多源遥感信息对比分析、线性构造判读、主要含矿地质单元遥感影像特征及其机理分析等,以及据此建立的一套适于该区遥感找矿的工作方法。应用该方法圈定的遥感影像异常区,经野外验证,发现两处锡矿和一处金矿靶区,取得了良好的遥感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0.
应用陆地卫星TM、MSS图像、航空彩红外像片、红外细分光谱扫描数字图像等多种遥感图像,结合多源信息复合处理技术,在甘肃安西北部地区(北山南带西段)开展了1:5万遥感地质调查和以金、铀为主的遥感找矿预测。通过工作,在合理应用综合遥感技术方法、基础地质研究、金铀矿产预测,以及1:5万遥感地质成图方法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三年中,11人共编测了1:5万遥感地质图和1:5万遥感成矿预测图各21幅,解译发现了近千条蚀变岩带,圈出了67个金矿找矿靶区和铀成矿远景区,为开辟找矿新区提供了大量新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小秦岭地区地质构造格架为新太古界片麻岩穹窿,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为岩浆热液型金矿密集分布区。金矿床的成矿与赋存与石英脉和蚀变糜棱岩的分布位置密切相关,在ETM+遥感图像中多表现为线性、平行线性密集带等韧性、韧-脆性剪切带构造特征。因此,开展小秦岭地区遥感线性构造、特别是线性构造密集带分布特征研究对该地区金矿找矿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以上认识,以ETM+图像为基础图像,对小秦岭地区线性构造密集带和燕山期环形构造进行遥感解译,分析了该地区金矿床(点)的分布位置、成矿背景和找矿规律,编制了该地区金矿成矿遥感特征条件有利度图,进行了该地区金矿的遥感找矿预测,为河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的小秦岭地区金矿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古段金矿围岩蚀变的遥感识别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探讨了内蒙古乌拉山、麦汉山、苏尼特左旗等地区金矿围岩蚀变的特征及遥感识别方法。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比值、多维空间分类和彩色密度分割等多种图像处理技术,提取了与金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信息。经野外实地考察和验证,发现了两个具有重要找矿价值的特大型金矿化蚀变带.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该地区钨矿床地质特征、物化探异常、成矿地质环境。认为大坪钨矿赋存于壳源花岗岩接触带的云英岩化带上。矿化受云英岩化带控制,类型为云英岩型钨矿床。根据该矿床的产出特征和云英岩化带规模,在该区找寻云英岩型钨矿上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三部分,首先阐述了岩浆侵入作用形成的环形构造图象显示特征。其次,结合物化探 异常、钻探资料、以及地表地质、矿化和围岩蚀变等资料论述了侵入岩体的存在。最后探讨了它 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中等植被覆盖区金矿蚀变TM及JERS-1OPS遥感信息增强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分析了与金矿化相伴的蚀变矿物(铁氧化物、粘土矿物、碳酸盐矿物)的反射光谱吸收特征及金矿区上覆植被反射光谱对金矿化蚀变信息的干扰,同时介绍了利用植被指数法、比值-主成份变换法和植被掩模法对陆地卫星TM、JERS-1OPS等遥感图像进行处理,压抑植被反射光谱干扰信息和增强金矿化蚀变反射光谱信息的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1989, 中国地质勘查技术院在原地矿部物化探局和部探矿办的基础上组建正式成立。原物化探局地质遥感中心划归勘查技术院领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湖北九宫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物化探异常特征及邻区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认为九宫地区钨锡多金属矿赋存于S型花岗岩岩体内及外接触带上。岩体内及接触带上见有石英脉型黑钨矿化、砷矿化;在冷家溪群浅变质碎屑岩中的东西向韧性剪切带中发现了金、银、铜矿化;北部留咀桥零星见有锌矿化,且磁黄铁矿化明显,在该区深部可能有隐伏岩体,其外接触带找寻接触交代型白钨矿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追索朝鲜北部惠山-利原成矿带是否延入玄武岩覆盖下的中国长白山地区,采用航空彩色红外像片和经过处理的TM数据,解译惠山-长白县一带的构造、岩性展布和蚀变现象。发现控制惠山-利原成矿带的构造(地层已延入我国长白县,但为玄武岩覆盖。采用TM5/TM7,TM4/TM3,TM3/TM4比值合成图像,压抑了植被干扰,突出了粘土类矿物蚀变岩信息。结合重力、航磁资料分析,推断沿江村-万宝岗及马鹿沟以北一带存在隐伏斑岩体,确定此二处为找矿靶区。通过地面地质验证及物化探普查工作,在沿江村一带,获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发现了大量辉绿玢岩、低温热液蚀变岩石和铜化探异常,并于马鹿沟以北,圈定出3km2金异常区。  相似文献   

19.
藏东三江地区金矿地质与遥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遥感5要素,对区内含矿斑岩体、脆-韧性剪切等强变形带、破碎蚀变带及其与围岩蚀变相关的色调异常信息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金矿资源非常丰富,并提出了遥感金矿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20.
遥感光谱研究是遥感地质的基础研究工作之一,主要用于地质领域中岩石、矿物、地质构造、地质演变过程[1]的研究以及找矿勘查(确定蚀变矿化带)。结合研究课题,本文主要介绍了相山铀矿田地面光谱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确定蚀变矿物的特征光谱,建立相应的识别光谱模型,为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圈定热液矿化蚀变带,分析蚀变矿物组合,圈定找矿靶区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