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油砂作为21世纪以来世界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大量的地质工作者对其形成的地质特征、成矿带分布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对于遥感在油砂勘探中的应用少有研究。遥感技术识别不同地物的理论基础是同一波长位置处的反射率差异及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油砂的实测光谱数据,得到其反射光谱的特征及规律。为实现在Landsat 8OLI卫星遥感影像上对油砂的识别,根据油砂实测光谱的研究,分别提出基于油砂光谱特征和相关性分析的Landsat 8遥感影像油砂识别模式,并将其应用在柴达木盆地冷湖和马海两个研究区。结果表明:利用遥感影像进行油砂找矿靶区圈定是可行的;本文总结出的基于相关性分析的油砂提取模式优于光谱特征分析模式;冷湖地区用比值方法进行油砂遥感信息增强效果较好,马海地区则差值方法较好。  相似文献   

2.
利用遥感技术对澳大利亚芒特艾萨地区铜多金属矿的遥感地质特征进行研究。根据ETM遥感影像数据,对芒特艾萨地区的遥感地质矿产解译,总结和分析该区区域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影像特征。在解剖芒特艾萨铜矿等3处典型铜多金属矿床的基础上,分析各控矿要素的遥感影像特征,初步建立了该类型铜多金属矿的遥感地质找矿模型。根据找矿模型圈定1处遥感地质特征相符的找矿远景区。通过遥感影像数据研究,划分和进一步缩少找矿靶区,对减少境外矿产投资的盲目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遥感技术对澳大利亚芒特艾萨地区铜多金属矿的遥感地质特征进行研究。根据ETM遥感影像数据,对芒特艾萨地区的遥感地质矿产解译,总结和分析该区区域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影像特征。在解剖芒特艾萨铜矿等3处典型铜多金属矿床的基础上,分析各控矿要素的遥感影像特征,初步建立了该类型铜多金属矿的遥感地质找矿模型。根据找矿模型圈定1处遥感地质特征相符的找矿远景区。通过遥感影像数据研究,划分和进一步缩少找矿靶区,对减少境外矿产投资的盲目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长白山玄武岩区Landsat TM5遥感影像数据,对研究区地表温度场进行了解译。综合分析研究区地表温度场、温泉和地热井分布特征、布格重力场和磁场四个因子,采用判别分析方法建立并验证了判别函数,对研究区地热水异常分布进行了识别。采用分段均值法研究了区内7条主要断裂与地热水异常的关系。研究表明,研究区地热水异常主要分布在环长白山天池火山口区域,松江河—抚松县以及二道白河—松江镇一带的抚松盆地和松江盆区,仙人桥地区和长白县—十四道沟一带的长白盆地区;断裂带和地热水异常区的分布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北西向的断裂带对地热水异常区分布的影响程度均是南西侧高于北东侧,且在断裂带处存在地热水异常区域;北西西向的断裂带对北东侧地热水异常区分布的影响程度高于南西侧;北东向和近东西向的断裂带受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影响,在近天池火山口的区域,均存在地热水异常区域。  相似文献   

5.
童勤龙  刘德长 《世界地质》2015,34(2):531-542
为研究刚果(金)加丹加省内成矿特征和矿床分布规律,以Landsat ETM+为主要信息源,分析了加丹加省遥感影像特征,对其地层、岩体、构造等进行了遥感地质解译,将研究区划分出西部桑多阿—卡尼亚玛构造稳定区、中部北东向构造带影像区、东北部普韦托—卡莱米影像区、东南部卢菲利前陆影像区和南部卢菲利弧形构造带影像区等5个构造影像单元。分析总结了每个构造影像区的主要构造类型、成矿特征、控矿要素及各构造影像区区域应力特征,建立了加丹加省区域构造格架,厘定了各影像区内控岩、控矿大断裂,基本查明了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地质矿产资料,筛选出莫坎博铜矿预测区、穆梅纳铅锌矿预测区、Mobambi铜钴矿床预测区、勘苏祁铜钴矿床预测区、Mudinga铜银矿床预测区、Kavabala铜矿预测区及昆圭铜矿预测区等7处有利成矿地段。  相似文献   

6.
李思发  李亮  安全 《贵州地质》2022,39(1):87-92
基于GF2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数据特征和固体废弃物(尾矿库、废石堆)、矿山建筑、中转场、地下开采硐口、塌陷坑、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矿山遥感监测的主要地物目标特征,系统地建立了研究区主要矿山地物的遥感解译标志.通过对研究区的矿山路网和管网分析,确定研究区矿山总体分布情况,结合建立的矿山地物解译标志,对各区块内部图斑细化解译,...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地区晚新生代火山地貌形态研究及其地质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白山地区晚新生代火山岩规模巨大而且来源复杂。本次研究主要基于新生火山岩与基底地质体在地貌形态上的差异及火山口群和锥状火山口的地貌特征,利用ASTER-GDEM数据,通过地形高程、地势起伏度、坡度、典型剖面、地形参数等分析手段,对比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对长白山晚新生代火山岩区的地貌形态进行解译、分析。解译所得到的研究区晚新生代火山岩、火山口群和锥状火山口的分布特征与地质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地形剖面分析揭示甄峰山火山口群呈现熔岩高地的地貌特征,指示裂隙式火山活动,其他火山口群均呈锥状火山地貌特征。各锥状火山口群的地形参数特征与地质资料所确定的形成顺序较为一致。在各锥状火山口群及周边地区共解译锥状火山口149个,正确率75%,预测15个,对进一步野外地质调查具有指示意义。此外,综合解译结果及前人地质调查分析,认为长白山晚新生代火山岩及火山口群分布受NW向深大断裂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张家口一蓬莱断裂带是一条北西西向活动断裂带。本文选取ETM+光学影像和SRTM高程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结合研究区已有地质资料研究发现该带断裂构造的北西西向线性特征明显。从水系分布和错断地形等地貌标志判断,该断裂具有左阶组合样式和左行走滑活动特征。据遥感影像综合特征,可将该带分为张家口段、延庆-怀来段和北京一天津段,影像特征分段性显著,并与断裂带的分段性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张家口-蓬莱断裂具有左行走滑的运动学特征,限制或错断北北东或北东向断裂,并且控制该区域的左阶雁列式第四纪盆地群和第四纪冲洪积物的分布。该断裂带各段对不同规模的水系分布和形态影响比较大,且北京-天津地区的华北平原段断裂对第四纪冲洪积扇和沿海地区的贝壳堤的形态和分布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地球物理深部数据和野外地质考察资料也证实了遥感解泽的结果,证明遥感技术在探查断裂构造空间展布和活动性鉴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詹雅婷 《地质与勘探》2016,52(6):1087-1094
为了研究宁芜北段火山岩盆的矿产资源潜力及空间分布,本文以Landsat8中分辨率遥感数据及Pleiades1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为数据源,综合运用目视解译法和多种遥感图像增强技术,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对研究区进行了遥感影像解译,提取了与预测矿种密切相关的线、环、色、带、块遥感五要素。通过分析遥感五要素矿产地质特征与矿产点分布关系表明,研究区内的铁铜硫金矿床及星罗棋布的矿点大部分位于构造岩浆成矿亚带中,受区内北东向、东西向、北西向及其它断裂纵横交叉形成的断裂网格及火山机构控制,大多分布在数条断裂带交汇位置,另有一些分布在断裂带与环形构造的交汇处附近。基于主要的矿点受区内断裂网格及火山机构控制,遥感图像的综合地质信息特征与找矿目标紧密相联,说明了基于遥感图像的综合信息可以作为找矿预测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地月系统不同成因环形构造及其影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形构造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特别是在月球上分布更为普遍。本文论述了三种成因的环形构造,即:侵入岩成因的环形构造,火山成因的环形构造,以及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文中详细介绍了它们的成因与结构特征,指出侵入岩成因的环形构造主要由岩浆冷凝收缩形成,在遥感影像上主要表现为影像色调的不同;火山成因的环形构造为火山口,在遥感影像上具有环形结构;而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形态复杂,如碗形坑、中心锥环形坑与多环撞击坑,撞击坑的坑沿外缓内陡,遥感影像上表现为环形或弧形构造,有些撞击坑具有辐射纹。  相似文献   

11.
通过总结广东省矿产地遥感影像构造特征,提出遥感影像异常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建立了主要典型矿田影像模式,通过影像异常类比寻找类似矿床。通过线-环影像结构研究和典型矿田影像模式对比分析,建立遥感预测模型。通过区域成矿规律和遥感找矿五要素研究,根据遥感预测模型,建立不同矿种不同矿产预测类型的遥感预测模式,在广东省范围内圈定了18个矿种235个遥感找矿靶区;进一步缩小找矿有利地段,圈定了58个遥感最小预测区,通过优选遥感找矿靶区,选取6处找矿最有利地段,为广东省矿产资源勘查找矿突破提供遥感选区依据。建议在找矿潜力巨大的6个遥感最小预测区加大勘查投入力度,务求短期内取得找矿重大进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12.
钨、锡和锑是玻利维亚的优势矿种。基于ETM遥感影像和遥感地质解译方法对玻利维亚安第斯山脉优势矿种分布特征进行解译,从遥感地质角度圈定玻利维亚优势矿种和科迪勒拉成矿带,并进一步分为科迪勒拉奥连塔尔(Cordillera Oriental)和科迪勒拉奥赛登塔尔(Cordillera Occidental)2个成矿亚带。成矿带在空间上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区的特征;在时间上具有东带老、西带新,北段老、南段新的特征。依据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带时空分布特征进行遥感找矿预测,按不同比例尺由粗到细,逐步缩小找矿靶区,分层次划分找矿预测区。通过1∶100万遥感地质解译,提出战略选区;通过1∶25万遥感地质解译,提出重点找矿区;通过1∶5万遥感地质解译,提出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13.
通过遥感标准影像图制作、地质构造的解译推断和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等研究,将我国大陆划分为8大遥感特征区,对多条巨型控岩控盆断裂的分布特征进行修正和补充,在多个预测工作区中发现了隐伏断裂、火山机构、岩溶漏斗等,通过分析预测区内构造斜坡带和局部排泄带分布、岩体和断裂带的蚀变等成矿条件,结合铀矿地质信息预测了92片有利成矿区。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地质结构复杂,尤其是巫峡高陡岸坡发育区域,历来是滑坡灾害高发区,对三峡库区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为了厘清巫峡高陡峡谷区滑坡灾害发育的高精度多光谱遥感影像特征,本研究以高精度遥感影像资料为基础,以巫峡高陡峡谷区为研究对象,应用面对对象的分类方法对研究区的高精遥感影像进行分割和分类,结合多尺度分割和ESP(Estimation of Scale Parameter)工具确定最优分割尺度,选取典型的滑坡对象样本进行最近邻分类,探索基于高精度多光谱遥感影像的高陡峡谷区滑坡灾害识别技术方法。经试验得出高陡峡谷区基于高精度多光谱遥感影像的滑坡灾害识别的最优分割尺度为720,形状因子和紧致度为0.5,在分割基础上,进行分类和滑坡信息提取。通过对比已有滑坡灾害资料,基于遥感影像自动识别滑坡灾害技术得到的研究区滑坡灾害分布结果总体精度达到了0.8696。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高精度的遥感影像自动识别滑坡灾害技术方法能够较好地进行分割与滑坡识别,精度评价的结果比较符合实际。研究结果为巫峡高陡峡谷区滑坡灾害的识别、调查、预测和防治提供依据,对三峡库区滑坡灾害的早期识别和防灾减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推动国产高分卫星数据在我国地质灾害遥感调查中的应用,以环境地质灾害易发、多发的重庆市三峡库岸万州段作为典型研究区域,在收集该区地质灾害资料及现场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研究区高分二号影像进行一系列预处理,然后将前期野外实测数据与影像底图进行叠加处理,分析和总结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以及其分布在遥感影像上的光谱和几何特征,建立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标志,根据解译标志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灾害遥感解译,解译结果在野外得到验证。研究表明:国产高分遥感数据可以为地质灾害调查提供数据支持,适用于地质灾害遥感调查与监测。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6.
利用遥感技术对北美洲新生代地层的遥感地质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和分析不同区域新生代地层(第三系、第四系)的影像特征及其分布和变化,分别建立遥感解译标志。在解剖佛罗里达地区沉积型磷矿床的基础上,分析其控矿要素的遥感影像特征,为今后开展境外相似地区地质调查及找寻同类矿床提供遥感技术支持,对减少境外矿产投资的盲目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小南沟矿区的遥感影像分析,系统分析了该地区遥感影像的线性构造特征、环形构造特征和蚀变分布特征,结合地质、化探等找矿信息,以多元信息综合解译和相互印证的找矿思路对矿区进行了成矿预测,获得了两个重点找矿靶区,为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西藏冈底斯东段遥感构造解译及成矿靶区圈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照强 《地质与勘探》2012,48(2):387-395
[摘 要]通过利用Landsat ETM+遥感影像数据对西藏冈底斯东段进行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解译,研究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在遥感影像中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波段组合,并采用去相关拉伸、边缘检测等方法增强图像线性特征,提取构造信息。结合研究区已知地质资料和已知矿点资料,对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东西向线性构造是研究区的最主要构造,与北西向、北东向线性构造交汇区并与环形构造交叠区是有利的成矿区域,与已知矿点相吻合,并且还圈定出若干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丹东地区1∶5万黄、白旗幅测区的遥感影像特征研究,结合地面调查进行综合分析和解译,对测区地层、侵入岩、变质岩、线性构造的遥感影像特征和解译效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发现可解译地质体和地质现象,解译效果较好,解译正确率达70%以上.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证实遥感在区调工作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和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综合分析福建永泰地区遥感影像特征的基础上,根据遥感图像反映出的地质信息特征,有效地解译火山—侵入杂岩区火山地层、侵入岩体、火山构造及线性、环形构造等地质内容。对提高整个地质工作的研究程度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