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管子·水地>篇有云:"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跟菀也";"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对于地和水及其之间的关系,古人已有如此深刻的认识,那么,对于贵为国都的北京之"地"与水的关系,不是更有必要加深认识吗?  相似文献   

2.
"图库一体化"实质就是确保空间数据和制图数据之间正确、合理的相互转换。在分析图库数据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图库数据转换问题。认为"图库一体化"的顺利实现,关键在于数据采集、编辑时的方案设计,所有需要生成线状地物符号的线,都必须归到相应地物类的线层,空间数据的面层不允许有实际符号意义的线存在。  相似文献   

3.
在数字城市、"多规合一"、大数据建设推动下,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部门对地理空间数据共享有强烈需求.然而,其行业特殊性导致行业部门所拥有的数据无法进行有效融合与交换,数据共享成本大.以不改变行业原有的数据规范,实现行业之间地理空间数据的及时有效共享与交换为目标,通过分析行业地理空间数据特征,提炼数据的关联特征,认知并结构化表达关联模式,利用建立的关联模式实现行业间地理空间数据高效率、低成本的共享与交换.  相似文献   

4.
将无人机低空高精度航测影像数据生成的地表真实三维地形模型与BIM建筑模型信息相融合,应用BIM技术解决结构物设计参数之间的碰撞检查,"无人机+BIM"进一步实现了工程构筑物与"实际场景之间的碰撞检查",该技术可为项目策划、场地布置、便道选线、土方测算、进度控制、变更设计等工程施工管理提供空间立体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数字航道"技术体系和构成框架,说明了信息化测绘的基本组成,初步探讨了"数字航道"与信息化测绘之间的关系,以及面向"数字航道"构建航道信息化测绘的主要内容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旷古山石莽自野,百转千回万壑旋。开天聚气冰化石,天地凝雪万仞山。"横亘于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之间的祁连山,巨龙卧地、绵延万里,她涵养并孕育了黑河、石羊河、疏勒河、哈尔腾  相似文献   

7.
“多规合一”信息平台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州市天河区"多规合一"信息平台为例,重点探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以城市规划部门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本地数据,基于SOA技术以数据服务的方式与区内发改、国土、环保、交通、市政、水利等部门业务系统之间实现同步数据交换,并基于ArcSDE进行"多规合一"数据的集成化管理。采用WebGIS、二三维数据联动、数据挖掘等技术,提供数据交换共享、数据坐标转换、冲突智能检测、专题统计制图、台账与决策支持、三维仿真辅助规划等功能,为项目选址与落地、"多规"的编制与调整、建设项目审批等业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王杭宇  闫浩文 《测绘科学》2019,44(12):128-133
针对现有基于曲线弯曲的综合方法存在算法复杂、计算量大,过于关注局部相邻弯曲之间的关系,忽略整体弯曲之间联系,现有算法有用于筛选弯曲的阈值设置基于经验不合理等问题。该文借助头尾断裂分类法,提出了一种根据弯曲面积分类,以达到化简曲线目的的综合方法。该方法采用斜拉式曲线划分方法,将曲线划分为若干弯曲,以曲线首尾的连线为轴线,计算各个弯曲与相应轴线围成的面积,然后利用头尾断裂对其进行分类,将面积位于数据"头部"的弯曲予以保留,并提取"尾部"弯曲中距离轴线最远的点作为特征点,最后,合并弯曲与特征点作为综合结果。实验表明,该方法简单高效,可以迭代地在顾及整体弯曲数据且不使用经验阈值的情况下,舍去细小弯曲,保留原有曲线的特征弯曲,以获取不同细节层次下都符合自然规律且与原图高度相似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9.
将由大地高和正常高导出的几何高程异常与由位系数模型计算得到的物理高程异常进行比较,求出1985国家高程基准与全球似大地水准面之间的系统差,并分析其分布特性.为抵制异常值的影响,引入"抗差等价权".利用分布全国大陆范围的GPS网949个点的GPS/水准数据和地球重力场模型EGM96、DQM99A,求出1985国家高程基准点与WGS84定义的似大地水准面之间有35.7 cm的垂直偏差,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的系统差自东向西、自南向北明显增大,给出相应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首先讨论了山地"数字城市"中地形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然后提供了一种在Skyline的三维场景中,解决山地"数字城市"地形的高程失真以及山地"数字城市"地形与地面三维模型之间空间关系冲突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安徽大别山霍山玉的成矿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别山西延秦岭,东为郯-庐断裂所截,是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的汇聚带,它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构造演化,最终形成当今世上宏伟的碰撞后构造山脉。安徽省大别山地区已发现宝玉石的矿物、岩石有:金刚石、碳硅石、金红石、刚玉类、透辉石类、黝帘石、绿帘石、蓝晶石、黄玉、水晶、石英质玉、硅化石棉类、磷灰石、绿柱石、石榴子石类、蛇纹岩类、大理岩类等。各种宝玉、石的成矿地质特征差别较大,其中霍山地区石英岩质玉比较有代表性,故以"霍山玉"暂称,初探其成分、成因及成矿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地理空间信息》2015,(5):105-108
以广东省为研究区域,基于GIS技术,从含"围"地名群空间分布特征出发,通过分析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与客家含"屋"地名群进行选址差异的对比,揭示了绝大多数含"围"地名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且符合客家人的选址要求,支持"围屋"的命名起源说法;少数含"围"地名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的水患易发地区,支持"堤围"的命名起源说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推进,现代测绘技术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论文分析现代测绘技术在物联网时代的具体应用,提出需要加强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构建"智慧城市"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物联网技术侧重在物物之间的传感与自动信息采集,让物质世界的神经系统更加健全而灵敏,GIS技术将使物质世界的感知能有空间感、方位感、位置感,使物质世界的感觉更具时空分辨能力,生活变得更智慧,从而使物联网的海量信息能够按照空间关系的法则进行共享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二维欧氏空间内有向线的特点,将有向线对象区分为起点、内部和边界,建立了有向线对象之间拓扑关系与方向关系集成表达的DLR模型,并给出了一个具体应用实例。与现有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DLR模型不仅能描述二维空间中有向线对象之间的方向关系,还能够有效地区分相离、内部相交、相切、部分覆盖等拓扑关系,从而提高了有向线对象之间空间关系的区分能力。  相似文献   

15.
虚拟地理环境提供了一种综合表意系统,能通过更接近人类自然的方式反映现实地理环境,使得从现实世界到人类大脑的信息带宽最大化,提供了超越现实的抽象表示与解析理解能力,达到了增强现实的目的。虚拟地理环境在应用研究过程中存在着重几何模型、信息技术,而轻地理模型的现象,往往导致"实"和"虚"之间的脱节和对立。从虚拟地理环境概念、发展简史及与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关系等方面指出了"虚"和"实"的有机统一是虚拟地理环境开发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南京市"六线"规划是南京市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规划管理审批的重要依据。本文梳理了南京市城市规划六线"一张图"管理与动态更新的流程,融合了GIS空间管理和CAD辅助编辑制图的优势,对城市规划"六线"规划编制、数据规整、入库更新与批后管理的整个过程所涉及的辅助编辑与质检、不同数学模型之间的数据转换、存储和管理一体化等技术进行研究,并进行相应软件系统的研发实现。通过项目建设,规范了数据更新的流程,编制了南京市城市规划六线"一张图"数据标准,提高了数据成果的数据质量,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南京市"六线"成果作为规划管理依据的严肃性。  相似文献   

17.
R2空间栅格区域拓扑关系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利用9元组模型对栅格区域进行拓扑关系分析时栅格区域的问题,通过重新定义栅格区域边界、内部、外部,对栅格区域之间的拓扑关系进行描述,并提出一种针对栅格空间的新的拓扑关系"近邻"关系作为对"邻接"拓扑关系的补充,该方法适用性强,能对简单图形的点、线、面之间的拓扑关系进行快速方便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ENC作为一种独特的地理空间信息产品,广泛应用于ECDIS(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由于多方面原因,海员在ECDIS使用过程中可发现ENC中存在一些不一致性现象,不仅影响了ENC的数据质量和可信度,而且容易使海员对海上地理要素产生混淆和误判,最终影响船舶海上航行安全。由于海图编绘资料的多源性以及以单幅数据进行生产的作业模式,数据生产者在数据质量评价时都将关注点放在单幅数据的检校,却忽视了数据之间的不一致问题。为此,对各类不一致问题进行梳理分类,按照出现位置不同,将不一致问题分为"ENC内部不一致性"、"邻接ENC之间不一致性"和"重叠ENC之间不一致性"等3大类,分别进行了原因分析和示例说明,最后给出了解决ENC不一致性的途径,为ENC不一致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面向GIS的全数字测绘生产体系的技术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我国目前测绘行业的发展形势,针对DLG生产与GIS建库之间严重脱节的实际情况,提出基于"母线层净数据"的统一解决方案,就GIS工程化问题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以扬子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城市群建成区扩张和城镇空间联系两个角度进行指标分析,综合测度了2005年、2010年、2015年的城市群城镇发展水平,并利用探索空间数据分析法对城市群城镇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监测周期内,城市群各市的扩张均处于全省前列,"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扬子江城市群建成区扩张迅速、效应明显,3期城市群建成区空间重心都集中在扬子江以南的常州市境内,表明扬子江以南的城镇发展规模优于江北;②从城镇空间联系来看,宁镇杨、苏锡常、苏通等城市组群的联系相对明显,构成了整个扬子江城市群的基本联络骨架,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小城市与大城市之间的联系紧密,构成了联系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