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编往来     
《海洋世界》2015,(4):76
<正>不少读者在看过上期杂志后来信询问中国航海史上是否曾有海盗的身影,在这里统一介绍一下中国的民间海盗。16—17世纪明朝中叶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就是一个海盗的世界。这里有中国海盗、日本海盗、葡萄牙海盗、西班牙海盗、荷兰海盗等等。那时商、盗没有明确的划分,有生意做的时候就是商(走私),没生意做的时候就是盗。他们有时候互相抢,有时候上岸抢。当海禁宽时,海  相似文献   

2.
龙王闹海     
红将 《海洋世界》2014,(2):62-63
<正>出于对海洋的敬畏,人类"创造"出了许多代表海洋威能的神灵,隐藏在波涛中掌控大海中的一切,向渔民赐予丰饶的收获,或是降下恐怖的灾难。在中国,最著名的海洋之神非"龙王"莫属。龙王是中国北方渔民普遍崇信的海神。龙虽然是中国古代很早就已经产生的神灵之物。而且有其虽初的神性中就有司水降雨的功能,但民间关于龙王的信仰还是与佛教的传入,以及后来道教的龙王观念有关。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中,龙为"众  相似文献   

3.
罗茜 《海洋世界》2015,(3):38-43
<正>北纬3度58分20秒08,东经112度16分53秒08,艳阳下一片碧蓝的海面,波澜不兴,水面像绸缎一般闪着光,轻轻皱着。这里是中国南海中国领土的最南端——曾母暗沙的主礁曾母礁丘。海面以下17米深处,是这片生长在南海大陆架上的珊瑚礁丘的顶端。在这片海底珊瑚礁上,静卧着多块形式各样﹑年代不一的石碑,它们或仰或卧,有的早已与珊瑚礁浑然一体,但它们都有同一个名字——"中国"。这就是我国多年来由政府、军队和民间机构组织来到南沙在此投放的主权碑。  相似文献   

4.
<正>鱼拓是一种将鲜鱼拓印在纸上或布上的图形,起源于钓鱼人把钓到的鱼拓印下来留作纪念。随着时间的推移,鱼拓的技艺发展为将鱼的形象用墨汁或颜料拓印到纸上,这种技艺曾在象山民间流传,后来几乎失传。但作为一门艺术,鱼拓与我国的诗、书、画、印融于一体,已成为中国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9月15日上午,象山县级非遗传承人卢圣贵老师在象山县文化中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功能。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是文化发展强根固本、夯实当下文化创造创新基石的必由之路。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中,"汉沽飞镲"被列为传统民间音乐项——锣鼓艺术类首位。"汉沽飞镲"是沿海渔村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武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广场艺术,表现了渔民劈波斩浪、奋勇向前、勇敢无畏的气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海的深情。本期我们将重点推介我国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汉沽飞镲。  相似文献   

6.
帆船魅力     
据有关资料记载,中国第一套纪念邮票是1894年清政府发行的《慈禧寿辰》邮票,其中一枚主图是帆船乘风破浪前进,其意是为这个专制女皇歌功颂德,祝她一帆风顺。也许从此时起,帆船在民间成了吉祥、顺畅和成功  相似文献   

7.
妈祖信仰是中国南海沿海一带民间最具有代表性的宗教信仰,信徒众多,香火极旺。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传说中妈祖的诞生日。半岛各地的民间都会举行传统的各具特色的上香祈福祭拜仪式。许多村庄,还会在天后屈前演戏酬神,远嫁他乡的妇女和海上捕鱼的渔船亦会成群结队地赶回家乡,参与庆祝中国沿海地区,以至世界许多地方,拥有数亿信徒的“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诞辰。 妈祖是中国的女神、东方文化的海神,又称娘妈、天妃、天后。妈祖庙又叫天后宫。史载:“天后姓林、福建蒲田人,世居湄州,父愿,五代的为都巡检。配王氏,生五…  相似文献   

8.
沟通无极限     
2004,我们杜绝抄袭!在这里,我们首先向两位作者致歉,他们是:湖北省天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资深作者:唐本庆;全国知名海洋科普作家、人民海军报社社长:赵兴德;他们分别是:  相似文献   

9.
维护海洋权益.应选择适当的手段、方略,文中提出5种手段,即:宣示手段:政府与民间相结合;法律手段:国际法与国内法相结合;力量手段:防卫力量与管理力量相结合;开发手段:争议海域与国际海域相结合:合作手段:共同权益与专有权益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富饶的海洋,是一座蕴藏着医疗资源的巨大宝库。海洋医疗资源包括海水、海泥、海砂、海洋生物、海洋环境等。利用海洋医疗资源治疗疾病、强壮身体的方法,称为“海洋疗法”。海洋疗法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既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中医疗法,也是欧洲古代流传下来的西医疗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利用海洋疗法的国家之一。中国民间的海洋药物、方剂、治疗方法数以千计。这些都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海洋疗法的先声。  相似文献   

11.
孔石莼脂溶性化学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石莼(UlvapertusaKjellm)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黄海、渤海的野生绿藻,其资源极为丰富。据《中国海洋药物辞典》记载,其具软坚散结、利水消肿、降压之功效。在我国民间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大、水肿、高血压等症。在我国沿海地区,除了传统上的少量食用和民间药用外,仅有一些作为饲料和肥料。关于孔石莼化学成分的研究,已有不少文献报道[1,2]。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绿藻资源,作者对青岛产的孔石莼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现报道GCMSDS测定其脂溶性化学成分的结果。1材料与方法1.1样…  相似文献   

12.
白羽 《海洋世界》2013,(6):62-65
中国人对紫檀等稀有木材的喜爱有史料可查的最早始于商周时期。因为紫檀木木质、木性优良,且极为稀有,再加上"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认为寓意着祥瑞与贵气,所以自古以来便常为皇家或官宦人家所有。在明清两朝,皇家更是视紫檀木制品为珍宝,曾倾注大量财力打造紫檀家具以及饰品,其成品多为帝王与官宦人家所用,民间鲜有流传。紫檀木及其制品也因此凭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相似文献   

13.
维护海洋权益,应选择适当的手段、方略,文中提出5种手段,即:宣示手段:政府与民间相结合;法律手段:国际法与国内法相结合;力量手段:防卫力量与管理力量相结合:开发手段:争议海域与国际海域相结合:合作手段:共同权益与专有权益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正>远在山顶洞人时期,贝壳就被人类穿成串链作为装饰。商代到秦代,人们曾长期使用一种贝类作为货币使用。汉代以后,民间的手工艺者根据贝壳的色泽,雕琢成各种图案,镶嵌在铜器、镜子、屏风和桌椅上作装饰。宋、元前后,民间开始流行螺钿镶嵌和贝贴等工艺。品种有各种人物、动物、花卉、挂屏等陈设品和各种文具、烟具、台灯等生活用品。色彩富丽,形状奇异,自然美观。洞头岛的海岸线曲折蜿蜒,盛产各种贝类,贝壳自然也就多。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势头良好,却也存在不足。本文借用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途径、传播受众等方面分析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现状与症结。透过李子柒海外走红现象,初步探索新媒体时代下讲好中医药故事的新思路,即“民间主体+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新载体+小亮点=好的中医药故事”。  相似文献   

16.
《海洋世界》2007,(9):4-5
进入8月以来,韩国多方在中国领土苏岩礁上大做文章,强行设立所谓的“离于岛日”,提供所谓的“离于岛日”潮汐预报,成立“离于岛”“民间”研究会,欲加大以礁变岛的力度,从而试图单方面把位于中韩两国专属经济区主张重叠区的苏岩礁变成韩国的领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比分析我国与美国、欧盟的标准战略、标准化组织机构、标准体系和海洋调查技术标准具体的制订现状,综合比较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建议借鉴以民间自由竞争为特点的美国标准模式和以高度国际化的标准体系为特点的欧洲标准模式,同时充分发挥国际标准化组织海洋技术分委会(ISO/TC8/SC13)主席和秘书处落户中国这一平台优势的桥梁作用,探索我国海洋调查技术标准国际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红树植物药用状况和研究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共有红树植物20科37种,已发现具有药用价值的有23种,民间药用的红树植物主要有13种.已经有26种红树植物涉及到了化学成分的研究,其中木榄、秋茄、老鼠勒、榄李、海漆、木果楝、桐花树、白骨壤和玉蕊等研究较多.主要化合物结构类型包括二萜、三萜、甾体、黄酮、木脂素和生物碱等,显示抗菌、抗肿瘤、拒食、酶抑制、降压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较高的药物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一部以史料为基础的,系统论述自明初至清末共600多年来,我国海防形势及其两代历朝政府所采取的海防战略及政策、海防体制建设、海防力量部署、海防斗争等恢弘史实,均体现在最近由海洋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海防史》一书中。《中国海防史》是我国著名海洋学者杨金森、范中义教授集多年研究经验,搜集了大量文献档案资料,特别重视未被人们注意、沉睡于各种史料中有关海防方面的史料,无论是宫廷档案,还是民间著述,凡涉及海防事务的“圣训”、大臣奏  相似文献   

20.
从80年代起,世界上出现了一种新兴“行业”——垃圾流氓或垃圾海盗。垃圾流氓闹得最凶的乃是纽约。在那个“政府民营化”口号震天响的时代,大量应由政府负责的事务被转交民间,某些地方甚至将一些轻罪人犯也交由民间管理,垃圾的清运也很自然地发包给了民间。于是,官员与黑道勾结,大量的垃圾被黑道业者清运后,运到偏僻地区就一丢了事,因而引发偏僻地区居民的社区自卫。在纽约,就曾审判了一个由此行为引发的涉及数十人的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