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手持式GPS在化探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文  安兴 《西北地质》2012,(2):151-156
主要论述在化探预查和普查阶段使用手持式GPS,实现了单点绝对定位,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野外定点的精度,降低了工作强度,简化了工作程序,保证了工作质量。GPS在化探工作中的使用必须按照必要程序进行,为保证精度,必须进行GPS试验,主要包括控制点的选择,仪器参数校正,精度试验,多台GPS一致性检查,并明确给出该地区GPS能否使用报告。通过野外实例充分说明了利用手持式GPS的定位方法在地球化学勘查中应用的效果,利用GPS航迹跟踪功能验收当天野外工作,制作航迹监控图、野外实际材料图,利用GPS和MAPGIS制作地质简图及化探测网的布设。重点讨论了GPS有关参数的设定、校正及准确度等细节,从而保证地球化学勘查测点定点的精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四川地质学报》2022,(Z1):60-66
通过对水系沉积物测量点位编号原则的分析研究,借助Section2011软件点位转属性,导出属性,可以得到每个设计点的X、Y坐标。利用excel2007软件计算出每个设计点到图幅左上角的相对位置,计算出其编号、注释。利用Section2011软件导入属性,给每个点赋予编号、注释属性,再根据属性标注释,则可实现给其自动编号,并为后续的自动生成航点作数据准备。通过对MapSource交换格式文本文件属性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将其分为基本信息,航点信息和航迹信息3部分,并总结了航点信息的基本结构。借助记事本、excel2007生成GPX交换格式航点信息,构建了向MapSource直接批量输入直角坐标航点流程,实现了根据化探采样点号自动生成航点。这一方法的应用使得化探、物探工作大大提高了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水系沉积物测量点位编号原则的分析研究,借助Section2011软件点位转属性,导出属性,可以得到每个设计点的X、Y坐标。利用excel2007软件计算出每个设计点到图幅左上角的相对位置,计算出其编号、注释。利用Section2011软件导入属性,给每个点赋予编号、注释属性,再根据属性标注释,则可实现给其自动编号,并为后续的自动生成航点作数据准备。通过对MapSource交换格式文本文件属性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将其分为基本信息,航点信息和航迹信息3部分,并总结了航点信息的基本结构。借助记事本、excel2007生成GPX交换格式航点信息,构建了向MapSource直接批量输入直角坐标航点流程,实现了根据化探采样点号自动生成航点。这一方法的应用使得化探、物探工作大大提高了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区域化探样点布置图点文件转换MapSource航点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化探野外采样常用GPS导航来确定每个采样点位置,但是,目前这些采样点位置需要手工在GPS中录入.笔者主要介绍了把样点布置图的MapGis中的点文件转换为MapSource航点方法及实现,这无疑提高了区域化探野外采样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5.
化探野外采样设计应使人力、物力、时间、日工作量与交通条件及总承包任务相匹配。化探野外采样合理质检率因交通条件不同差别很大,交通条件差时必须勤搬家、多搬家;在GPS定位与航迹监控技术已应用于野外采样工作的前提下,野外质量检查的重点应转向物质组分检查,由检查人员进行重复采样是实现组分检查的有效途径。严重的点位误差可以在地球化学图上显示,并可以按显示特征结合地质背景、原始记录来推断、判定。  相似文献   

6.
GPS技术在化探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由24颗卫星组成的一套连续不断地向地球GPS接收机发送时间和位置信息的卫星系统,经解算后,可以给出运动物体各种信息.现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化探工作中主要用于定点、导航、航迹监控等,为化探工作野外施工质量监控提供保障,其与MapSource、MapGis软件相结合实现了地球化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及各类地球化学图件的编制,大大的降低了化探工作者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7.
GPS在易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质量监控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旭坤 《云南地质》2010,29(4):461-462,428
GPS的单点绝对定位及航迹功能应用到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野外施工质量监控,能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点位失真、采样随机性大等问题,提高野外定点精度,并可及时了解野外进度及采样点的到位情况。  相似文献   

8.
化探野外工作中GPS和GIS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甘肃省地质调查院2001年在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时,成功地使用了GPS定位并辅以航迹监控,探索出一套GPS参数设定,校准,试验的方法,在自己开发软件的基础上,将GIS引入1:20万区域化探野外质量管理中,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野外生产进展及采样点的到位情况,并利用MapInfo的各种分析功能进行测点的查询,检索,统计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地质工作中,l/5万区调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作,其质量显得十分重要.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区调质量实行严格有效的监控.1/5万区调质量监控是通过审查设计、野外验收、最终成果验收三个环节实现的.但在这三个环节上,往往存在着问题.例如,  相似文献   

10.
数字填图系统实现了区域地质调查从野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成果输出等全流程信息化,准确、快速地制作符合相关精度要求的野外手图地理底图是保证野外调查工作质量重要基础环节。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实际工作,提出了地形数据坐标系转换流程,总结了一套简捷实用并符合相关精度要求的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地质手图地理底图的制作方法:第一步使用Mapgis67投影变换模块中的"工作区直接投影转换"功能将1∶5万比例尺的地形图数据放大,第二步运用Section插件对放大到1∶2.5万的矢量地形数据进行裁剪,第三步根据最新遥感影像等资料添加最新的地形地物从而实现地理底图的图面整饰。  相似文献   

11.
黄成 《四川地质学报》2009,(Z2):303-306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的工作模式,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从野外数据采集到地质图成图、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立的全过程数字化。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者的计算机运用水平和熟练程度有限及数字填图系统的不完善性,在工作过程中不得不借助传统的方法对其进行补充。对在运用数字填图系统及野外数据采集器时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无人值守航空物探测量工作方式的逐步推广,数据处理流程发生相应的变化。基于航测数据质量要求,利用MapGis二次开发功能,将实测数据绘制成具有属性结构的航迹图,通过对航迹线的编辑,筛选出满足质量要求的测量数据。此方法对于数据筛选具有速度快、针对性强的特点,同时可以更好了解数据质量和工作进度,具有较好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野外数字测井质量监控与现场解释是采用混和语言编写的模块化结构的软件系统。不仅可以控制测井曲线质量、预测出未测曲线,而且实现了现场钻孔孔斜与煤层的自动解释。该系统具有功能强、运行速度快的特点,适用于配备微机采集系统的野外数字测井。  相似文献   

14.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的工作模式,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从野外数据采集到地质图成图、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立的全过程数字化.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者的计算机运用水平和熟练程度有限及数字填图系统的不完善性,在工作过程中不得不借助传统的方法对其进行补充.对在运用数字填图系统及野外数据采集器时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充分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的函数、VBA及图形显示功能,以色块图模拟等高线图的方式,实现图形化显示地球化学数据的效果。首先在Excel表格中录入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并根据野外样品采集点位分布图编辑样品的坐标数据表;然后将地球化学数据和坐标点位通过Excel的函数和VBA功能生成具有等高线图功能的色块图。通过Excel生成的色块图能即时反映地球化学数据的任何变动,既可以直观地发现化学分析样品过程中批次间的台阶化偏差,还可以及时发现地球化学异常区域和异常数据,为质量监控提供了一个直观高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季菱姒 《物探与化探》1991,15(4):307-309
当前我化探界的分析质量监控系统对系统误差的处理不完全合适,致使相当可观的系统误差进入地球化学数据中,给编图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对待系统误差应当进行纠正,而不可以采取像对待偶然误差那样,设置某一个容许限予以放行。样品分析顺序的随机化也使上述缺陷得到隐藏,分析人员与野外人员的脱节使系统误差得以畅行多年。此外,地球化学编图中应尽可能地将基本数据用上去以提  相似文献   

17.
数字地质调查与填图技术方法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字区域地质调查是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世界先进国家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普遍趋。笔者根据世界先进国家在野外地质调查与填图采集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结合我国实际,基于3S技术野外地质调查与填图信息化的新一代野外数据采集(器)技术,从改变传统的填图手段,提高研究精度、研究程度,加快研究(工作)周期和改变成果表现形式的技术方法研究着手,对野外地质调查与填图数字化采集技术、数据模型、技术流程、实现的工具与方法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野外安全生产平台是应用北斗短报文通信,实现地质勘查项目野外数据采集安全管理、数据管理和质量管理功能。据地质勘查野外作业特点,提出构建智能移动终端、生产管理助手和实时监控综合应用平台的设计方案,提高野外作业工作效率,增强野外作业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技术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数字区域地质调查是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世界先进国家区调工作的普遍趋势,根据世界先进国家在野外地质调查与填图采集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结合我国实际,基于3S技术野外地质调查与填图信息化的新一代野外数据采集(器)技术,从改变传统的填图手段、提高研究精度和程度、加快研究周期、改变成果表现形式的技术方法着手,对野外地质调查与填图数字化采集技术、数据模型、技术流程、实现的工具与方法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为配合中国地质调查局近两年研制开发的计算机野外填图系统的改进和完善 ,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 0 0 2年设立了青海民和县幅等 4幅 1∶ 2 5万图幅作为数字地质填图的试点性图幅。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调查院在民和县幅数字地质填图的野外和室内工作中 ,为“数字填图系统 ( RGMAP)”的全方位测试与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1 .通过两年的工作 ,在野外对数字填图系统在掌上机上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详细测试。对野外使用中的数据安全、地形数据的转换、GPS数据与掌上机系统中数据的连接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软件开发者一道对掌上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