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过去的海道测量定位,大多不进行多余观测,即使有了多余观测也不进行平差处理。现有的一些论著又多属于拟合问题。随着推算船位和GPS等定位手段的使用,需要有相适应的数据处理方法,以获得高质量的测量成果。本文用观测船位与推算船位、航行随机干扰与平滑航迹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平差计算,详细地讨论了测线网的平差问题。同时本文还给出了两种辨识平滑航迹最佳结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倾斜航空摄影匹配数据粗差探测问题,提出一种直接解相对定向模型作为平差数学模型的粗差探测方法。该模型克服传统方法对角元素近似初值的依赖,并且该解法的误差方程式不需要迭代求解。通过与多维粗差同时定位和定值法结合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探测倾斜航空摄影海量数据中的多维粗差,提高观测数据的精度,在倾斜航空摄影实际数据处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工业物体的高精度量测不仅要求对边缘进行检测,而且要求高精度定位之。本文提出了一种以直线经过的像元灰度与通过直线方程计算出来的像元灰度之差的平方和最小的数学模型来定位直线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推广到一般的解析曲线。最后,文章中用二组试验证明该方法对直线很好地定位,并具抗噪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基于遗传算法的GPS单历元单点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非线性优化角度对GPS单点定位问题进行了分析,建立了GPS单历元单点定位的遗传算法数学模型,并与常规线性化最小二乘平差的定位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刘天奎 《四川测绘》2001,24(4):152-155
本文推导了粗差对标准化残差(简称残差)的关系式,建立了影响方程,直接利用其定位粗差,将粗差对残差的影响分为三种情形:(1)只有一个粗差;(2)有多个粗差但对相互残差的影响系数较小;(3)有多个粗差;(2)之外的情形。根据这三种不同的情形,按照一定的准则,选择相应的“假定粗差”,利用影响方程求解来判别粗差。大量试算表明:对于(1),(2)两种情形,可在平差后求解对粗差直接定位,而无需多次回代判别,比传统方法节省(成倍节省)大量计算时间,对于经三种情形,利用影响方程求解,并采用回代,粗差定位效果比传统方法要好,它避免了传统方法有时会发生的错误,同时又弥补了人工智能法的某些缺憾,保证了定位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导航星座卫星之间的无线电测距可实现卫星网整网定位,有效地提高定位精度和减轻地面站的负担,文章对这一方法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学模型的建立,建模时分别考虑了卫星位置拳数有无验前统计特性两种情况进行网平差处理,在理论上得出了解算结果,对未知参数给出了估计。  相似文献   

7.
陈永奇 《四川测绘》1994,17(2):81-84
§8-1动态定位的数学模型接收机处于运动状态的定位方式叫动态定位.动态定位又有绝对动态定位和相对动态定位(又称实时差分)之分.根据所用的观测量不同,又分为的距动态定位、伪距和相位结合的动态定位以及综合动态定位。下面分别讨论其数学模型.一、绝对动态定位1.用伪距观测定位如§2-1所述,任何时刻t所观测的伪距是接收机位置和时钟误差的函数.写成式中为位置矢量,dra为钟差.同时观测到至少四颗卫星的伪距,就可以解算和dr.具体解算过程§3—2已详细介绍了.2,伪距和相位观测结合载波相位观测量是接收机位五、时钟误差和相…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机载三线阵影像与POS位置、姿态同步测量数据联合平差的理论方法;设计了一种描述POS测量误差的数学模型,采用改进的定向片内插模型实现了机载三线阵影像的光束法平差,并利用ADS40影像进行了单航带和区域网平差的实验.结果表明,极少量地面控制点参与平差即可有效提高POS数据的定位精度;在测区3角布设控制点可得到稳定的平差结果,平面和高程精度均优于1.7个像素.高精度的POS数据可有效控制航带模型的旁向倾斜,使得单航带摄影测量作业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列举测量平差问题的具体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将平差理论归纳为最优化问题,运用最优化理论介绍了各种平差方法的简单算法,认为非最小二乘法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应用文献[1]中提出的关于粗差定位的逐个搜索法,研究了GPS基线向量网的粗差定位问题;同时改进了粗差定位的逐个搜索法。通过研究以及大量的粗差定位试验表明;应用改进的逐个搜索法进行多个粗差定位,只要粗差个数满足ng≤1.95nb-3p+3,且任一点上至少有三条基线通过,则不论粗差位于何处,都能正确定位,并较准确地给出粗差的估值。文中还对GPS网的布网方案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用拟准检定法探测和修复GPS数据中的粗差和周跳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粗差的拟准检定法来探测和修复GPS相位观测中的粗差和周跳,概述了用拟准检定法探测和修复周跳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具体实施步骤,用两个算例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单频全球定位系统模糊度在航解算过程中存在法方程病态的问题,利用历元间坐标差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法方程的病态性,提高模糊度浮点解的精度和模糊度收敛速度。为进一步提高历元间坐标差法固定模糊度的效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历元间坐标差方法,该方法对历元间坐标差虚拟观测误差方程进行了重构,并给出了新的虚拟观测值方差阵。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较之以往的历元间坐标差方法具有更优的稳定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海底大地测量控制网是陆基大地控制网在海底的自然延伸,是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作业方式、数学模型、测距误差、定位精度等方面比较了圆心法、非差法和历元间单差法建立海底大地控制网的异同。结果表明:圆心法须事先测定海底应答器阵列的几何结构,且仅能获得几何中心水平分量的高精度坐标;非差法可以获得控制点高精度的水平分量坐标,但高程分量精度较差;历元间单差法可以同时获得高精度的水平分量和高程分量坐标,并与航迹线、声学测距精度、GNSS动态定位精度等密切相关。最后,面对CGCS 2000向海底延伸的任务需求,为建立我国高精度永久性的海底大地控制网,提出了提高海底控制点精度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Obid.  RM 李小鹏 《国外测绘》1994,(4):23-29,47
本文研究了用摄影测量光束平差法处理经纬仪观测值以解决工业应用中控制网精确测量的。为了证明光束法等效于传统的三维网解法,需要将角度观测值转换成虚拟的像片坐标并进行相应的误差传播,文中为此提出了一种投影的数学模型。此外,还研究了在光束平差法中使用未置平经纬仪的观测值。研究中对两个网进行了试验:一个是工业测量中的控制网,另一个是实验室试验控制网。利用第一个网对光束平差法和传统的三维网法进行比较,结果是:  相似文献   

15.
针对均值漂移模式的几种粗差定位与定值方法,在显著水平和检验功效下,推出最小可探测偏差(minimal detectable bias,MDB)的计算公式。通过数值分析比较,得出观测值独立等精度时,几种方法的MDB的计算结果相同;独立不等精度时,数据探测法、拟准检定法和部分最小二乘法的MDB结果相同,而多维粗差同时定位与定值法略大于其他方法;相关观测情形下,拟准检定法和部分最小二乘法的MDB结果相同,数据探测法的MDB结果最小,多维粗差的同时定位和定值法的MDB结果最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自检校光束法平差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物方自检校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的思想,并对该加密方法的数学模型及解算方法作了分析,编制了相应的平差程序,并对一组实测数据进行了验算。初步验算表明,该加密方法在精度和计算量两个方面都要优于原光束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BDS/GPS组合系统伪距单点定位与伪距双差的数学模型与算法,讨论了BDS/GPS组合系统的时空基准统一以及伪距双差定权模型的问题。最后为了验证模型与算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利用安徽理工大学校园内坐标已知的GPS观测点进行数据采集,利用自编程序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BDS/GPS组合系统伪距双差较伪距单点定位精度有较大的提升,单点定位精度可以达到5m以内,伪距双差可达2m以内。  相似文献   

18.
GIS中宗地面积的平差模型与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给出了面积平差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并提出了面积平差处理的3种方案,并对这3种方案进行了实际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相似变换法”的概念,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推导出用条件观测法解决复测水准网动态加权秩亏平差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据此编制出电算程序,从而为在微、小型电子计算机上实现大规模复测水准资料的平差处理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BDS实时动态定位(RTK)的解算精度,文章研究一种基于非差观测模型的BDS单参考站RTK算法和非差改正数的计算方法,提出一种统一的精密定位数学模型,利用参考站的非差误差改正数以单颗卫星为对象进行误差改正:固定非差宽巷整周模糊度,并固定非差整周模糊度。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非差观测模型可实现BDS单参考站RTK定位,并获得厘米级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