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气压测高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分析了影响气压测高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保证测高精度的具体方法,并介绍了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2.
附有高程约束的中国区域定位系统定位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气压测高方法应用于基于通信卫星的中国区域定位系统(Chinese Area Positioning System,CAPS)中,可以补充卫星星座、改善星座布局、提高定位精度。介绍了气压测高原理、高程约束定位解算模型和方法,在CAPS—Ⅰ期系统中进行了仿真计算与分析,对高程约束下CAPS的定位精度情况以及气压测高自身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而为气压测高下的实际定位工作提供了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全球平均大气压的变化特征,分析了传统卫星测高逆气压改正存在的缺陷,并对以常数大气压为参考值、以全球海洋平均大气压为参考值和顾及高频信号的3种逆气压改正进行了对比。根据T/P卫星测高数据对3种改正方法得到的海面高和海平面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相比于前两种逆气压改正,顾及高频信号的逆气压改正最接近海平面的真实响应,可减少卫星测高海面高交叉点不符值RMS约5.70mm,分别提高海平面变化估计精度约18%和12%。  相似文献   

4.
卫星测高在物理大地测量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总结了卫星测高在物理大地测量领域的应用,描述了卫星测高数据逼近地球重力场、确定海面地形、改善卫星轨道参数以及求解重力异常的数学模型和数学原理。  相似文献   

5.
卫星测高在物理大地测量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总结了卫星测高在物理大地测量领域的应用,描述子卫星测高数据逼近地球重力场、确定海面地形、改善卫星轨道参数以及求解重力异常的数学模型和数学原理。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海海面地形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几何水准、海洋水准和卫星测高的综合法求得了较准确的中国近海海面地形,详细分析了中国近海海面地形的机制。经比较,海洋水文法在黄渤海及东海海区的计算结果与综合法很拉近,但在华南沿海约有21cm的系统性差。经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是由于华南沿海气压影响造成的,气压的均衡效应、气压的非均衡效应、气压扰动和海平面波动的共振使海平面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7.
逆气压改正对卫星测高数据反演潮汐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定量分析了逆气压改正对各主分潮潮汐参数反演的影响。结果表明,逆气压改正对Sa的反演结果影响最大,在Sa的实际振幅中,气压变化的平均贡献比率为42%,气压变化使Sa的迟角减小了约27°,而对其他主分潮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建议在应用卫星测高数据时,不加逆气压改正,但在数据处理时,需加Sa分潮的改正。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几何水准、海洋水准和卫星测高的综合法求得了较准确的中国近海海面地形,详细分析了中国近海海面地形的机制。经比较,海洋水文法(不考虑气压改正,认为海水温度、盐度是影响海面地形的主要因素)在黄渤海及东海海区的计算结果与综合法很接近,但在华南沿海约有21cm的系统性差。经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是由于华南沿海(厦门至八所)气压影响造成的,气压的均衡效应、气压的非均衡效应、气压扰动和海平面波动的共振使海平面显著升高。此外还发现,太平洋北赤道流对东山至遮浪海区的海平面高度的机制也有影响。最后研究了海平面高度与纬度的关系,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2016年5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了民用三线阵立体测图卫星资源三号02星,该卫星搭载了中国第一个用于对地观测的激光测高试验性载荷。资源三号02星在轨运行以来获取了多轨测高数据,为保证其测高数据的有效应用,需分析影响测高精度的各项误差来源,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予以消除或减弱。首先根据卫星激光测高严密几何模型分析资源三号02星激光测高的各项误差来源,分析表明激光指向角对激光测高精度的影响相对较大;构建通过已有大范围地形数据进行激光指向角粗标定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已有公开地形数据(AW3D30 DSM)对激光指向角进行粗标定,从而提高激光足印定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已有地形数据对指向角进行粗标定后,能将激光测高精度从几十米提高到3 m以内,验证了卫星激光测高误差分析的合理性和利用已有地形数据修正激光指向角的数学模型的有效性,为消除卫星激光测高粗差提供了参考,能为星载激光测高外场在轨检校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利用卫星测高数据反演海洋重力异常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全面研究了利用卫得测高数据反演海洋重力异常3种主要方法(即Stokes数据解析反解以及逆Vening-Meinesz公式)的技术特点,建立了3种算法的数学模型及其谱计算式,在以1440阶次位模型定义的标准场中完成了3种算法的数值比较和内部检核,通过仿真试验实现了3种算法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检验,最后,本文利用卫得测高实测对南中国海地区的海洋重力异常进行了实际反演,并将反演结果同船测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卫星测高空间技术的主要特征、科学意义及其在军事和经济建设领域的重要价值,阐明了国内外测高卫星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利用卫星测高空间技术建立数字化海洋所取得的成果,分析卫星测高目前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发展我国卫星测高空间技术以及利用该技术建立数字化海洋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卫星测高资料反演海底地形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论述了利用卫星测高数据反演海底地形地解析算法和统计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最小二乘配置理论,提出了统计算法的改进模型。使用新模型在南中国海地区进行了海底地形反演计算,并将反演结果与实际船测水深进行比对,进一步验证改进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区域定位系统(CAPS)在试验验证阶段利用两颗同步轨道(GEO)通信卫星和两颗退役的GEO通信卫星组成导航星座,结合CAPS气压测高技术实现三维定位。根据CAPS的星座特点,分析了不采用气压测高实现转发式卫星导航定位的可行性和改变退役卫星轨道参数对星座PDOP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整两颗退役GEO通信卫星的轨道参数后,不采用气压测高技术也可以使CAPS在一天的较长时段内实现较高精度的导航定位。  相似文献   

14.
讨论航空重力测量中激光测高数据的处理方法,利用实测数据分析激光测高数据的精度,概述测高数据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联合气压测高定位的高程转换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成  施浒立 《测绘科学》2015,40(6):6-10
针对利用联合气压测高技术进行导航定位时,直接测量获得的用户海拔高与定位解算中所需的大地高容易被混淆的问题,该文提出将气压基准站作为水准重合点,向用户传输高程异常值以进行高程转换;或在区域范围内建立局域坐标系,直接获得Z坐标值,并进行降维定位解算。这两种方法能够适用于不同情况,解决了气压测高应用范围与测量精度之间的矛盾。最后,通过在校园网中进行的实测实验,对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较好地消除高程差异,有效提高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海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数据处理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分析处理了TOPEX/POSEIDON卫星1~82周期的测高数据。重新计算了逆气压改正数;利用共线法计算的TOPEX和POSEIDON之间相对偏差估值为19.9±1cm;将编辑后的海面高与Basic和RaPP计算的平均海面高进行比较,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系统偏差。  相似文献   

17.
卫星测高问题的球谐级数解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球界面下卫星测高问题的解法,利用有限逼近方法得到了下列结论:若陆地部分是球冠,则卫星测高问题的解可以转换成关于球谐级数位系统的线性方程组。同时证明了常用的Stokes问题、Dirichlet问题、Neumann问题可以看成卫星测高问题的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18.
以反解 Stokes公式为数学模型 ,应用由 T/ P测高数据计算的大地水准面高反演了海域平均重力异常 ,并与船测平均重力异常和 OSU91A位模型计算的平均重力异常进行了比对分析 ,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董妍  董杰 《测绘科学》2014,39(12):8-10,32
文章研究了基于地基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两种DEM测高模型——近似测高模型和改进测高模型,根据星载雷达测高原理推导了这两种模型,并分析模型的精度.通过对近似测高模型中的平行射线近似处理方法进行量化分析,指出近似处理方法引入的高程误差不能被忽略.本文对改进测高模型中各参数的误差传播系数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改进测高模型提高了理论测高精度,并可采用增加基线长度和缩短斜距的方法提高测高精度.  相似文献   

20.
对卫星测高波形数据分类的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给出了一个用于确定最佳聚类数的有效性指标。以台湾海峡的Topex/Poseidon测高数据为例,对近海测高波形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分析了各类波形的最优重跟踪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近海测高波形重跟踪的自适应方法。对多个周期测高数据进行重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方法优于其他重跟踪方法,显著提高了近海测高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