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学哲学:世纪之交的回眸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慧君  胡绍荣 《吉林地质》2000,19(2):39-42,47
本文立足于世纪之交的时间平台,对以往地学哲学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如关于地学哲学的性质、对象和内容,地学哲学在我国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找矿哲学等作了总结性的回顾;对在21世纪地学哲学的发展将面对的挑战和机遇,作了前瞻性的展望。使我们的地学哲学研究以新世纪的开端为新起点,步入更加自觉、更为理性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地学哲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探讨地学发展规律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包括地球科学发展的思想史,地学研究的辩证法。地学哲学可以促使地学研究者活跃理论思维,促进地球科学的发展;同时,地学哲学研究也可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彭玉鲸 《吉林地质》2000,19(2):104-112
17世纪的科学革命是对古希腊哲学的回归.当代的科学革命则将是对东方古典哲学的回归.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机论辩证唯物主义地学哲学,应该并必须从我国古代有机论自然观中吸取丰富的营养.这不仅可填补地学哲学史学研究的空白,对地学哲学的学科建设亦有新的重要启迪.天地生整体生成演进论、天地生层次功能论、天地生自相似论等的探讨,有利于新的宇宙观和地球观的树立.也将大大丰富地学哲学的科学概念,更能充分地武装地学哲学学科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论矿产勘查工作中的哲学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博 《吉林地质》1998,17(1):55-57
本文从找矿哲学的理论基础出发,论述了矿产勘查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先进的地学理论和勘查技术方法,更应重视人在矿产勘查工作中的哲学思维,辩证地研究解决地质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敢于突破专家定论,从而使地质科学不断的向前发展,提高矿产勘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贵州地质》2009,26(3):F0003-F0003
2009年8月28-29日,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八届代表大会暨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98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听取了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研究了地学哲学委员会今后的工作,选举了新一届理事会,进行了学术交流。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贫小苏到会祝贺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等16位学者在大会上做了学术报告。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原地矿部部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原秘书长朱训出席并自始至终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在吉林省地学哲学学会成立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孟宪来(吉林省地质矿产厅厅长、吉林省地学哲学学会理事长)各位来宾、各位代表:在举国上下高举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满怀豪情迎接党的十五大召开之际,经吉林省民政厅批准,吉林省地学...  相似文献   

7.
《贵州地质》2005,22(3):F0004
2005年9月7日~9日,第七届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届学术年会在京召开。会议听取了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研究了地学哲学委员会今后的工作,选举了新一届理事会,进行了学术交流。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孟宪来到会祝贺并讲话。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翟裕生、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出席会议并做学术报告。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原地矿部部长朱训出席并自始至终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贵州地质》2011,(4):321
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三次年会及"地质找矿认识论方法论学术研讨会"于10月27日至10月28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土资源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部分省(区、市)地勘局、高等院  相似文献   

9.
彭玉鲸 《吉林地质》2001,20(4):88-97
地球科学中大地构造理论假说争论的历史经历了山脉臆说的“实在论”与“唯名论”的探索、“塌陷说”与“隆起说”对立时期以及受“形而上学”和“自然哲学”的影响这一过程。“收缩说”统治时期,“机械唯物主义”阻碍了“自然辩证法”的指导;“活动论”兴起后,并未找到先进的地学哲学武器。中国古代有机论自然观蕴藏了丰富的地学哲学思想-有机论辩证唯物主义的天地生整体自然观。“立地之道,曰柔与刚”,“合乎谓之坤,辟乎谓之乾,一合一辟谓之变”,“刚柔相摩,八卦相摩,八卦相荡”等精辟论述。早已从地质哲学高度,把“威尔逊旋回”、“开合运动”等大地构造假说涵蓄其内。大地构造理论的未来发展必然由此获得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现代地学研究方法在继承了古代和近代地学研究方法的精华并结合了当代科学和哲学的成果后发展起来。然而,受地球科学研究客体的特殊性、地球科学家认识的历史局限性以及社会整体发展的要求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现代地学研究方法需要更新。尤其是在把地学对象的认识向其过程转变方面,在处理地学一手与二手资料所采用的辩证态度方面以及在经验和理论的关系、摆正或处理好现代新型人-地关系等方面需要新的观点和做法。  相似文献   

11.
罗孝桓 《贵州地质》2002,19(2):132-136
在找矿实践中,充分运用辨证思维模式、创造性思维方法、系统论观点等哲学思想指导我们的地学研究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这将会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拓宽找矿思路、获取高质量的找矿成果,进而推动我国地学的整体研究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地质学会地学哲学专业委员会 ,经过有关领导和许多热心同志的努力 ,特别是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国土资源部、贵州省科协、贵州省地质勘查开发局、贵州省国土资源厅的直接关怀和领导下 ,于 2 0 0 1年 12月 2 0日在贵州省地勘局召开了成立会议 ,亲临会议的领导有全国政协常委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朱训教授、贵州省科协主席欧阳自远院士、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徐大富局长、贵州省地质学会刘巽锋理事长、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吴道生副厅长、贵州省自然辨证法研究会王志全理事长等 ,参加会议的会员来自省地勘局、贵州工业大学…  相似文献   

13.
徐公愉 《吉林地质》2001,20(4):14-17
进入21世纪,在矿业跨越式发展中,地学发展与地矿工作本身、地勘工作与环保工作、21世纪地矿人才的培养以及在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中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等方面都为地学哲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而以自律强化他律则是解决众多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2004年6月26~27日,我会地球科学认识论方法论研究分会、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地球科学认识论方法论研讨会。来自高校、研究机构的6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徐公愉 《吉林地质》2000,19(2):74-75
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当今矛盾双方力量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物种灭绝方面。地学哲学工作者面临一次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值此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在沪召开之际,我谨代表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代表冯经明局长,热忱欢迎各位与会代表,并向华东地区广大地学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自2002年在上海首次举办以来,在山东、江苏、浙江、  相似文献   

17.
矿产勘查哲学是在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地表易发现、易识别矿床的日趋减少,矿床发现率不断下降,导致部分矿产勘查工作者出现悲观思潮的背景下诞生的;阐述了矿产勘查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指导矿产勘查工作的一整套基本原理和原则;介绍了不同学者对矿产勘查哲学的认识,论述了矿产勘查哲学在矿产百年找矿史中的应用,提出了隐伏矿床勘查的突破更需要矿产勘查哲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臧全业 《吉林地质》2000,19(2):1-3,4
地学科学充满着矛盾,地质找矿产充满着矛盾。同样,矿政管理也充满着矛盾,必须用是来指导和研究解决矛盾,推动管理工作不断前进,本文运用矛盾法则,选取了矿政管理中几个矛盾体,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分类以及地学与社会经济和环境工程的关系,把地学分为基础地学,技术地学和工程地学三大类,并着重研究了工程地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学断面的主要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扼要介绍全球地学断面(简称GGT)计划和中国地学断面计划的产生;中国地学断面计划宗旨;中国地学断面的布署及其实施、完成概况;中国地学断面研究获得的主要成果与新认识;最后,对中国地学断面计划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