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塞尔维亚·A·伊尔莉博士是一位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水下事业的女科学家。她曾在内、外各种潜水系统、水下居住舱和调研潜水器中孜孜不倦地工作了多年。1971年,她曾带领第一批由姑娘们组成的“水下少女”潜水组,在美国维尔京岛附近的“特克泰特2号”水下居住舱中生活和工作了两个星期。以后她又身着杰姆单人常压潜水眼首创下潜380米的潜水纪录。迄今为止,她的潜水纪录已超过5000小时,在妇女潜水行列中名列前茅。她还领导过  相似文献   

2.
美国·威廉·泰勒公司的创始人——里克·华顿。他曾在英国皇家大学攻读土木工程,1964年取得商业管理和作业研究方面的硕士学位。他一直以潜水工程师的身份工作于伦敦的建筑承包业中。1971年他加入了法国考麦克斯公司,并作为法国潜水公司的新英格兰子公司的常务董事。一年以  相似文献   

3.
饱和潜水的实验室摸似研究始于五十年代末,海上现场实验始于六十年代初.由于饱和潜水技术不但能大大提高潜水作业效率,而且被认为是进行大深度水下作业的必要手段,所以各国竞相发展.现在,国外已在海洋工程领域中开始应用.我国在七十年代才进行动物摸拟实验,1976年10月海军六所首次进行了人体20、30米空气饱和潜水摸拟实验;11月上海救捞局等单位又进行了人体10米空气饱和、30~40米巡回潜水16昼夜的摸拟实验.  相似文献   

4.
谁是海洋中的潜水冠军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抹香鲸不仅是鲸类中的潜水冠军,而且也是海兽中的潜水冠军。可是,最近由加州大学(在圣克鲁斯)生物学教授伯尼·利贝夫组织,在美国召开的一次象海豹研究学术讨论会上,于会科学家一致认为:过去报道抹香鲸的潜水深度能超过2000米,纯属推  相似文献   

5.
潜水史话     
潜水活动,历史悠久,趣味盎然。原始的潜水活动,没有任何潜水装置,称为裸潜,即仅凭深吸一口气潜入海中,在水下停留的时间很短。这种裸潜方式至多只能下潜到水下40米,因而大大限制了人们水下活动的能力。1715年,英国人约翰·莱斯勃里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套常压潜水服。它的形状类似于一只木桶,桶内存贮着氧气,在气密的木桶上安装有两只“袖子”,人穿上这套潜水服,手可以伸出桶外作业,潜水员身着此潜水服曾下潜到水下18米深处,持续停留了30分钟。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潜水技术的进步,各种耐压、保温和作业灵活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寻求食饵而进入海洋的企鹅、鲸类、海豹等海鸟和海兽是高度适应水中生活的动物。但它们还没有从必须用肺呼吸的困境中得到解放,它们既要进行潜水摄食,又必须在水面上进行呼吸。一般动物的潜水能力,取决于体内氧气的贮存量和消耗量。依靠呼吸吸进体内的氧气作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被贮藏起来。海鸟、海兽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量非常多,单位体重的血红蛋白是人的3倍,肌红蛋白是人的10倍。这些动物体内贮藏氧气的能力高,而且在潜水时又具有抑制氧的消耗量的功能,即在潜水时一边减少心搏数,一边限制部分血液的循环,潜水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氢氧混合气潜水的研究历史及其物理化学性质和潜水程序,分析了它对动物和人体的高压神经综合症、等压力气体逆向弥散、麻醉、温度、气体密度等的效应,对氢氧潜水的经济效益和安全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在游泳时,若有人间:“您在水中能潜多少时间?”也许不能准确的回答吧。据说,职业海女(潜水采贝的女子)是30秒。可是,体重只有人类十分之一的阿德利企鹅的潜水时间是惊人的,是2分钟。但是,这也不是用肺呼吸的动物的最长潜水时间。据研究,南极威德尔海豹能潜水9~16分钟,其深度可达300米!这真谓是“潜水冠军”了。人的闭住气潜水,是从医学的立场进行研究的,  相似文献   

9.
郝斌 《海洋科学》1980,4(2):64-64
任何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的大小相差悬殊。动物的神经细胞,由细胞体、轴状突、树状突三部分组成。在海洋动物中,有些种类的神经组织结构非常特殊,这就是它们的大神经纤维和大神经细胞。这些特殊的细胞为生理学家研究生命活动的规律提供了  相似文献   

10.
52岁的雷·希普韦在码头上缓步前行,一面焦急地看了看手表。他是美国加州贝塞尔岛的潜水打捞员,当时是2001年5月10日母亲节上午11点钟,他希望能及时完成任务,让他可以带着妻子安娜出去吃晚饭。他检查了面罩和呼吸调  相似文献   

11.
渤海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1998年 9月和 1999年 4月分别对渤海 2 0个站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两个航次的调查取样。整个研究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年次级生产力平均值为 6 .4 9g(AFDW) /(m2 · a) ,其中渤海海峡以东海域较高 ,为 12 .5 9g(AFDW) /(m2· a) ;渤海中部为 4 .4 6 g(AFDW) /(m2· a) ,渤海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 P/B为 0 .82  相似文献   

12.
深潜技术是海洋开发中具有通用性的高新技术。它包括直接潜水和间接潜水两类。直接潜水用于水下施工、救捞等活动,但受潜水生理学和装备的限制。目前直接潜水中,饱和潜水人体最大模拟实验深度已达686m,实海实验深度达520m。动物实验最大深度达1500m。现场作业多在200m以浅,个别已超过300m。但是,一些专家认为,实现450m以内安全作业是有可能的。在间接潜水方面,可以使用耐压潜水服,常用的有J1M和WASP两种,最大潜水深度可达605m,更深的则使用潜水器。目前潜水器包括载人潜水器和无人潜水器两类。  相似文献   

13.
坎贝尔小岛位于南极洲与新西兰之间,远离大陆。4月24日,酷爱海洋潜水的气象站站长迈克·弗雷德带领四位同事怀着极大的兴趣,伴随着粼粼碧波的闪烁,戴好潜水面罩,一个接一个地鱼跃式投入了大海的怀抱。五位潜游者中数弗雷德水平最高,不一会便钻到离同伴几十米以外的深海中。在弗雷德看来,在工作之余到无边无际的大海潜游是多么惬意的休  相似文献   

14.
鲨口余生     
迈克·弗雷瑟拉下潜水面罩罩住脸,潜入冰冷的南极海水中。他是坎贝尔岛上的测候站主管,工作之余最喜欢潜水消闲。坎贝尔这个蕞尔小岛位于新西兰与南极洲之间,是地球上离人类最偏远的地方之一,经常刮着强劲的西风。不过在1993年4月24日这一天,风势和缓,碧波粼粼。弗雷瑟的四个同伴都在浅水处潜游,他则踢动蛙鞋,潜游到离岸约40米处。他喜欢那种跟大自  相似文献   

15.
1959年12月28日是世界著名的苏联水生生物学家、海洋学家、伟大的动物学家康斯坦丁·米哈依洛维奇·捷留金教授逝世21周年纪念日。捷留金教授一生在比较解剖、动物地理、动物生态和海洋学等方面都有着极为卓越的贡献,尤其是由他多年积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1981年5月9日至22日,在我国南海三亚外港利用半潜式钻井平台《南海二号》配属的氦氧饱和潜水设备,成功地进行了302米氦氧饱和潜水模拟实验。这次实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潜水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对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氦氧饱和潜水技术是近海工程和海上石油勘探开发中不可缺少的技术。饱和潜水中,利用工程技术设备对人体居住的舱室环境进行精确的控制是保证饱和潜水安全至关紧要的技术。饱和潜水的舱室环境控制主要有三个方面:舱室压力控制;舱室气体成分控制和舱室温湿度控制。  相似文献   

17.
1957年夏,中苏海洋动物综合考察队在黄海沿岸烟台地区工作时,参加考察队的阿·阿·斯特列科夫教授采集了海胆肠内的纤毛虫,并以此作为这篇文章的材料。在本文内将提出所见到的纤毛虫名称,并分析它们在太平洋地理分布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世界》2005,(1):41-42
神游海底是人们由来已久的愿望,早在2800年前,米索布达文化全盛时期,阿兹里亚帝国的军队用羊皮袋冲气,由水中攻击敌军,这也许就是潜水的老祖宗了。距今1700年前的中国史书《魏志倭人传》中,就已经有了海边渔夫在海里潜水捕鱼的场面描写。到了1720年,一个英国人利用一只定做的木桶潜到水下20米深的地方成功地进行海底打捞, 而今天职业潜水的前身,则要算160年前英国的郭蒙贝西发明的从水上接泵运送空气的机械潜水,也就是头盔式潜水。这种潜水于1854年首次在日本出现。1924年开始使用玻璃做潜水镜,并利用气泵从水面上吸取空气的“面罩式潜水器”,这是水肺潜水器材的前身。就在这一年,日本人使用面罩式潜水器潜入地中海底70米,成功地捞起沉船“八阪”号内的金块,震惊了全世界,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发了一种特殊军事用的“空气罩潜水器”,采用的是密闭循环式,并有空气瓶的装置。二战末期,法国开发了开放式“空气潜水器”,1945年前后这种潜水器在欧美非常流行。近几年来由于潜水器材的进步,带动潜水运动蓬勃发展,投身于潜水和喜欢潜水运动的人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9.
郑澄伟 《海洋科学》1984,8(1):53-54
早在半个世纪以前,豪塞(1929,1930)业已证明,脊椎动物脑垂体里的激素对鱼类生殖腺发育排卵具有同样效力,这一发现对人工诱导鱼类排卵技术的创立,无疑起着积极的影响。1932年后,苏联和巴西学者利用垂体诱导圈养经济鱼类排卵获得成功。这些成就引起动物生理学家和鱼类学者的普遍重视。垂体注射  相似文献   

20.
美国加利福尼亚海滩前80千米以远的水域下,海底潜水员正在全神贯注地向前移动,一位年迈老练的潜水员用无线电装置向岸上发出信号,发话人是67岁的美国最著名的潜水专家,人称“水下摄影之父”的斯坦·沃特曼。说来也巧,斯坦·沃特曼的水下生涯始于捕鲨,而此时斯坦·沃特曼早已将他的捕鲨大铁叉弃之不用,取而代之的是他最心爱的武器——水下摄影机。那么,斯坦·沃特曼又是怎样从以捕杀鲨鱼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