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前言 用遥感技术监测森林火灾,在国外起始于60年代初期的航空红外探测,即机载红外探测系统监测林火。但这种方法受视场和飞行高度的限制,不容易得到确切的林火位置和燃烧面积发展的确切信息,并且经济成本高,不适于日常业务使用。80年代后随着卫星遥感应用的开发,利用气象卫星监测森林火灾在国外得到愈  相似文献   

2.
EOS/MODIS卫星资料在贵州省林火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中,及时而准确地监测森林火灾和火环境的变化是各级防火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对于大面积森林火灾,依靠地面人力和飞机监测,不但费用高,而且工作繁杂,特别是对于盲区的监测计算精度低。借助于卫星遥感和林火地理信息系统,进行计算机统计分析,可以克服这些不足,提供较为详细的森林火灾有关数据。该文介绍EOS/MODIS卫星遥感资料在贵州省森林火灾监测的应用,从理论上分析EOS/MODIS数据林火信息的识别和提取的原理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大兴安岭林区1980~1999年的林火资料,运用Excel、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分析研究林区火发生特征,结果表明:1980~1999年,大兴安岭地区每年均有森林火灾发生,但林火发生次数随着时间发展总体呈下降趋势,进入90年代,森林火灾的总次数,特别是一般森林火灾的次数和过火面积有抬头的趋势,其原因主要人为火增多而引发的;90年代,森林火灾在春季发生的频次明显增多,火险季节始末间隔期也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4.
辽宁森林火灾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极轨气象卫星的卫星参数、森林火灾的监测原理,提出了林火的计算机自动判识、人机交互判识和3种主要干扰点的排除方法,结合实例给出了林火监测的业务流程。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呼盟30多年的火情火灾资料,根据燃烧和林火气象理论,系统研究了呼盟森林及草原火灾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原因和理论。  相似文献   

6.
森林火灾最突发性的自然灾害,虽然持续时间一般不长,但破坏作用甚大,是当今世界性重大自然灾害之一。新疆的森林分布点多、面广,天然林多处深山和荒漠,与草原犬牙交错;入工林又参与农田牧地毗邻;边境森林与多国接壤。增大了人工监测、巡视火情的难度。为7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采取科学的防治对策,防止森林火灾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显然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因此,寻求和探索卓有成效的控制林火对策,一直景我国科技人员研究的重大课题。当前,利用气象卫星遥感技术监视大范围森林火灾是最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使用实际资料分析了1960~2009年伊春林火发生年代际变化特征,指出20世纪60、70年代森林火灾次数频发,进入21世纪后,特大森林火灾次数增多。考虑到气温、降水、湿度和风的变化特征,构建了伊春林火天气等级模型,并进行了25 a的林火天气等级计算及分析。  相似文献   

8.
小兴安岭伊春林区森林火灾特征及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伊春林区1953~2004年的林火资料,分析研究林区火灾发生特征,结果表明:19532004年,伊春林火发生总次数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到90年代下降至最低,近年有所回升.其中重大火灾和特大火灾的次数年际变化不大.伊春森林火灾主要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总火灾面积年际变化,以1978年为界存在明显的两个阶段,1978年以前为森林火灾受害严重阶段,1979以后为森林火灾受害轻微阶段.伊春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4~6月和9~10月份.无论是火灾发生的次数,还是火灾发生面积,峰值均主要发生在12:00~14:00左右.  相似文献   

9.
惠州市森林火灾的气象分析和短期火险预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惠州市所属区域内1988~1997年的森林火灾(包括森林火警)资料进行普查,并对其相应的气象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火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别是湿度的变化,与林火的发生、发展存在必然的联系。用林火记录和气象要素建立线性回归预报方程,预报短期森林火灾发生的天气等级,为发布森林火险预报提供依据。1 森林火灾的气象条件分析1-1 森林火灾与气候的关系在火源不变的情况下,森林火灾的发生发展,主要取决于植物干燥程度,即植被的含水量,植被的含水量又取决于当年的降雨量和降雨日数。雨量…  相似文献   

10.
杨元琴 《气象》2003,29(S1):24-27
从2000年全年林火发生地区和时间分析研究入手,指出了2000年林火发生的两大重灾区。一个是东北林区(黑龙江、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另一是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划分出了森林火灾发生的三个高冷期,即3月中下旬到4月初、5月上中旬及6月中下旬。根据2000年林火发生地区和时间特征,分析研究了森林火灾发生的天气气候背景,森林火突出现的天气形势,结合卫星云图林火监测资料,对2000年森林火灾发生的大气环流进行了天气学模型分类。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统计了四川省1979~2012年森林火灾数据,得到了本省林火的年际变化及区域分布特征,确定了林火发生重灾区。通过分析林火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利用多元统计回归方法建立了重灾区林火次数气候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评估检验,模型效果比较理想,凉山州、攀枝花市、甘孜州三市州的正确率分别达到55.6%、66.7%和88.9%。  相似文献   

12.
我国森林火灾的长期预报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概述了国内外森林火灾长期预报方法及其发展状况,展示了我国建立与短期气候预测研究相配套的全国和区域林火长期预报模式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陕北春季森林火灾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毓龙  雷崇典 《气象科学》2006,26(3):341-345
通过对1989~2004年间陕北春季森林火灾发生期气象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指出春季2~5月份林火期气候特征、森林火灾易发期天气环流特征,林火的发生与冷空气活动密切相关。在春季森林火灾期地面气象要素也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正>1引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3S技术的飞速发展,遥感卫星监测森林火灾逐渐向远距离,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根据自身国情先后展开了林火卫星监测研究,1972年,美国研制出国家级森林火险预报系统,并在GIS背景数据库的支持下采用NOAA/AVHRR数据生成NDVI专题图,结合气象资料及可燃物类型等因子构建了火灾潜在指数,为美  相似文献   

15.
卫星遥感资料在森林火灾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近几年,由于气候干旱和火灾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气象卫星监测林火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卫星资料在森林保护工作中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介绍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同时,旨在拓宽思路,为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提供更完善的卫星遥感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森林火点的识别是利用气象卫星资料监测森林火灾的基础,通过研究广西林火发生特点,找出适用于广西的林火监测方法。[方法]应用亮温-植被指数法建立广西林火监测模型,实现广西林火监测。[结果]火点监测阈值不是一个绝对值,它可根据环境变化而设定对于检测火点最有效的值。[结论]在广西区内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适用于广西森林防火的需要,具备将森林火点从气象卫星影像中识别出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杨贤为  张强 《气象》1995,21(12):42-44
通过对神农架林区1970-1991年的森林火灾资料和前期青藏高原月平均气温的相关分析,建立该区3-5月林火发生率的长期预报统计模型,经1992年和1993年的实况验证,预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77—2015年陕西省森林火灾次数和受害森林面积等资料,分析森林火灾年际、地区、季节、周内分布特征以及周末效应和节假日效应。结果发现,就年际演变来看,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是陕西省森林火灾高发期,90年代后期开始森林火灾显著减少且趋于稳定。就地区来看,陕南森林火灾次数和受害森林面积几乎占全省的一半,延安地区火灾受害率(即火灾面积/火灾次数)在10地市中居于首位,关中地区相对较少;陕西省大部分地区森林火灾均存在周末效应,尤其是榆林和商洛较明显。就季节分布来看,森林火灾春季最频繁,其次为冬季,秋季和夏季较少,其中春季周末效应最明显,秋季和夏季次之,冬季最不明显。就周循环来看,周一至周四森林火灾次数多呈现负距平,周五有很大不确定性。就节假日效应来看,除五一和十一外,春节、清明节和植树节前后森林火灾均存在正节假日效应,节假日效应大小为植树节>清明节>春节。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用地理信息系统处理NOAA/AVHRR资料的方法,并形成了森林火灾监测图,其图象可在彩色喷墨打印机上输出。.  相似文献   

20.
极轨气象卫星森林火灾实时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新开发的极轨气象卫星林火实时监测系统的原理、功能及其数据处理流程.其特点是在卫星过境的同时就可处理出森林火灾信息,解决了目前同类气象卫星林火监测系统不能实时监测的问题.极轨气象卫星林火实时监测系统是由3台计算机组成的并行处理系统.该系统将火点判识的时序从模糊到确定分3步进行,并将数据接收、火点判断、火点定位、显示等的运行时序分配在3台计算机中同步运行.该系统于2005年在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投入业务运行.与原有卫星遥感林火监测系统比较,该系统对森林火灾监测的时间可提早约30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