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曾慶豐  楊柏林 《地质科学》1964,5(4):353-359
前言显微构造分析在研究岩浆期后热液矿床的作用,逐漸为地貭工作者所重視。作者在研究南岭某钨錫矿田构造时,在配合其他地貭方法的同时,系統地进行过显微构造分析工作。这些結果对解决我們面临的地貭問題有一定的重要意义。該矿田位于华南加里东褶皺带的浅变貭岩中,岩层走向近于南北。加里东运动后,該区一直处于隆起状态。中生代时由于燕山运动而发生了强烈的构造断裂和岩浆活动,随后,有鎢錫矿的形成。鉴于成矿与花崗岩在时間上(絕对年龄測定均属燕山早期)、空間上和地球化学等方面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公认矿化与花崗岩有成因上的联系。矿床属高溫热液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2.
侯德封 《地质科学》1964,5(4):299-312
从地球物貭的运动与发展过程来认識成矿作用,有两个基本問題:一是原子的演变、形成、以及原子在地壳表层的存在形式;二是原子在自然空間和时間上的运动与分布,迁移与富集。其次,是研究原子的演变、形成、运动与地貭条件的联系。研究大区域成矿作用,一般都是从地貭条件着手,如成矿区域在地壳大型构造单元中的位置;区域內的岩浆岩种别;围岩特点;沉积环境和成矿深度等等。  相似文献   

3.
从天文观测和生物节律论证古生物钟的可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于地球自转的速度,两百多年以来,天文学的观察计算积累了大量数据。1960年,Munk和MacDonald总结了前人的工作,肯定了地球自转角速度的长期的减慢。他们说:古生代开始的时候自转角速度比现在大得多;那时一天只有21小时。 天文学上这一论断是否正确无误,地球物理学无法验证。古生物学异军突起,找出了不容置疑的事实,有力地支援了天文学的重要发现。地球物理学家Runcorn(1970)表示欢迎。他说:“古生物学前来拯救地球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4.
中国岩浆岩的平均化学成分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岩浆岩的平均化学成分,是計算地壳內化学元素丰度(克拉克值)的基本資料,也是揭露岩浆岩演化規律的重要数据。而地壳內元素丰度的計算,又是定量地研究地球化学的一个基本問題。化学元素在地壳內的分布和迁移規律的闡明,都直接地或間接地同元素丰度計算問題的解决程度有关。为了开展区域地球化学研究,我們初步計算了我国岩浆岩主要化学成分的平均值。在工作过程中,蒙中国科学院地貭研究所、冶金工业部地貭研究所、地貭部图书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系师生等多方面的协助,一并致謝。本文偏重求出我国各岩浆岩种类的平均化学成分及其元素含量,以便确定其常量元素之間的定量关系,并为今后确定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求得某些基数。因此,按不同大地构造区和按不同成岩时代的計算,将另文討論。  相似文献   

5.
鑽探不断的跃进,鑽探地質工作也必須及时进行編录。可是編录时間被計算岩心採取率占去大部分,為此,我队在計算机不够用的情況下,創制了簡易图板計算器。該計算器制作使用极簡单,不需化钱,任何人自己均能做;用处广泛,可用于乘除法及計算百分比;且計算快、节省时間。一、原理及制做过程: 我們通过若干計算过程发現岩心长度、鑽程、採取率三者有以下規律:  相似文献   

6.
沈德富 《地质科学》1960,3(1):38-38
1959年3月18-19日苏联科学院矿床地貭、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研究所召开了內生矿床分布規律研究委員会学术会議。出席会議的有苏联各地科学研究单位和地貭生产部門代表。委員会主席Г.А.索科洛夫教授在开幕词中闡述了委員会的基本方針与任务,以及1959-1960年工作計划。E.E.薩哈洛夫教授在会上詳細介紹了卡拉套地区成矿的特点,认为本区鉛鋅矿床与海西宁的花崗岩侵入有关。  相似文献   

7.
此降的計算和校核。以往是利用上下比降水尺間距除以水位差來計算的,这样算一个須要30秒钟,而且对于文化程度较低(我站同志大都只有初小程度)的同志來看,由于对小数点位置的移位搞不清,使計算出來的数值?l生错誤。后根据我站上下比降水尺間距为200公尺,于是在計算比降时,即將兩水尺水位差乘以50即是要求之比降值,这样算算一个約10秒钟,顯然,是比上一种計算方法,不僅在速度上提高了,而  相似文献   

8.
《地质科学》1960,3(6):319-319
苏联海洋学研究成就据苏联国际地球物理年和国际地球物理合作計划的海洋学研究工作的領导人B.考尔特宣称,基于这項研究成果,大大地扩展了关于世界大洋的知識。在2-3千米的深处,甚至在海底部发現了許多完整的海底河流。科学考察船“勇士号”所进行的考察完全改变了关于深海举中流速的概念。发现了流速达每秒12米的激流。科学上以前所知道的流速不超过每秒3-5米。在太平洋中有18个深凹地,苏联科学家詳細地研究了其中的14处。在北极地区获得了关于海洋和大气之間經过冰层的热交流的重要資料。在南极地区海洋的广大区域內发現了海底火山現代活动的迹象。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屬鈹在现代工业上的应用日趋广泛,各国学者对该元素的矿物、矿床及地球化学作用也都进行过研究。哥德斯密特、蘭卡瑪及薩哈瑪写过有关鈹的地球化學的论文,桑德尔研究过火成岩中鈹的含量等,而研究得最深入和最有系統的要算是苏联学者A.A.別烏斯,他所写的有关鈹的论文常見于苏联“地球化学”等杂读誌上,他最近的專著“皱--普查与勘探时对矿床的評价”一书对于鈹的矿物、矿床以及普查勘探,储量計算方法等作了詳細的介紹。  相似文献   

10.
《水文》1963,(2)
潮位站資料計算高低潮間隙时,一般用格林威治的月中天时間,核算为本站同日相应的月中天时間后推得。其月中天的計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近代隕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铁隕石的研究已远远超出純理論性的范畴,而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隕石从宇宙空間以高速墜落穿过大气圈的速度、温度、压力、动能和軌迹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宇宙飞船返回地球时的温度、压力状态、运动軌迹、着陆条件、飞船外壳热的扩散以及合金的机械強度等。  相似文献   

12.
华北地原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化学地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論首先談談本文的目的及研究对象的地貭特点。几年来的实际工作使我們体会到:要深刻地从本貭上认識各族类沉积岩和沉积矿床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它們生成发展的規律和条件,就必須首先从两方面来下功夫、找途径:其一是从空間联系上来认識它們,其二是从时間革替上来认識它們。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国岩石绝对年龄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这个問題的研究是根据中国科学院地貭研究所和中国地貭部地貭研究所的倡議而进行的。参加这項工作的有中苏两国的科学工作者,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苏联科学院、中国地貭部和苏联地貭及保矿部有关研究所的人員。由于有許多人参加这項工作,因而能在1957和1958年夏季收集了必需的岩石标本,并在1958-1959年室内工作期間对它們作了部分的研究。用以鑑定年龄的标本是为了編制中国第一个地貭建造年代簡表和进行华北前寒武系研究而采集的。它们包括了中国主要岩浆旋迴和变貭杂岩体。  相似文献   

14.
在洪水期間因流量測次很多,計算工作便成了一項繁重的任务,尤其是有报汛任务的測站,更要求凡在施測流量后一小时內均应报出,这样縮短計算时間便有了重要的意义,計算繁复的原因是表中乘除很多,如將这些乘除改变成相关图,可能要縮短一些时間,茲介紹如下: 在流量計算过程中主要的有:水深、間距、面积、垂线流速、部分流量、5个变数,相关图法便是考虑將这5个变数相应的繪在图內,在繪图前,应根据各站水深,間距、面积、流速、流量(以上皆指部分而言)的变动范圍先列一相关因数計算表。此表形式如下:  相似文献   

15.
四、机場成本的計算計算机場成本,是为了反映每一机場在一定期間內的工人劳动成果,揭露其成本增高或降低的原因,并通过与計划成本的比較、分析,尋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由于机場成本核算是以机場为單位核算其直接費用,因此推行机場成本核算的各隊在計算机場成本时,采用了計划价格。这是因为: 1.可以簡化計算手續,使成本核算及时;  相似文献   

16.
范嗣昆 《地质科学》1960,3(4):217-218
用放射方法測定岩石矿物的絕对年龄是地球化学領域中一个新方向。虽然这門学科差不多已有半个世紀的历史,但是此項研究在我国还刚开始。目前一些研究单位正在积极筹建絕对年龄測定实驗室。截至目前为止,关于测定样品的采集和加工工作,有的地貭工作者还不能十分确定。为了使样品能适合于絕对年龄測定的要求有必要对样品的采集加工和有关的注意事項进行詳細的說明。首先采样时必須附有采样单和較詳細的說明书,包括样品編号、采集的地点--省、市(县)、村。  相似文献   

17.
根据間接的地貭或矿物--地球化学的特征来预測和正确評价有用矿产的矿床时,首先必需要清楚地确定出据以进行预測的各种地貭因素与矿产富集作用之间的自然关系。从具有工业价值的稀有元素矿床中含量一般很少的这一事实出发,判明在成矿作用的各具体阶段,即形成一定的共生組合的过程中,决定稀有元素从溶液中沉淀出来的一些因素則更有重要的意义。在笔者以前发表的許多論文中已指出了岩浆期后高溫射气和溶液中稀有元素活动性化合物主所以分解,并晶出固相的化合物--稀有元素矿物都是由于溶液与围岩相互作用及矿液成分改变的結果。  相似文献   

18.
叶连俊 《地质科学》1960,3(6):286-300
一、引論沉积相和沉积建造都是沉积岩层或沉积矿层形成条件的綜合物质反映,它們在空間上和时間上的組合关系代表着地壳发展的过程、規律和历史。它們是研究沉积矿床学、地史学、大地构造学不可缺少的根本手段,因而对于相和建造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地貭学家的重視。特别是最近20-30年来,在苏联地貭学家们的努力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最近关于沉积相及沉积建造的研究已渐渐形成为地貭学中的两个专门分科。 1.沉积相和沉积建造的概念沉积相和沉积建造都是沉积分异的形成物。但沉积相主要是沉积作用室间分异的結果,是横的概念。一定地貭历史阶段的沉积相的自然組合描繪着古地理景观。  相似文献   

19.
邓孝 《地质科学》1960,3(2):91-99
二、前言焉耆盆地是东天山中一个山間盆地,具有一般山间盆地的水文地貭規律。由于它不是完全封閉的盆地,且海拔較高(1000-1200米),在地貭地貌条件綜合控制之下,它的水文地貭規律与吐魯番、哈密等十分密閉的、海拔很低的盆地有很大的区别。現根据我們1958年7月的調查资料,和新疆水利厅开都河流域勘測队的資料,对控制盆地区域水文地貭条件的自然地理因素及地貭背景,和盆地一般的水文地貭規律作初步的論証,在这个基础上对地下水的利用等方面作出实际的建議。二、自然地理概况与地貭环境焉耆盆地是东段天山偏南部的一个山間盆地,位于东經85°10′-87°30′、北緯42°23′-41°40′的范围內,东西长約125公里、南北最大寬度62.5公里,成西北狹东南寬的楔形。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根据水利經济建設的目标拟定設計时,伴随而来的是要制定水文部分的設計計算,而水文部分設計計算中,大部分又是計算偏差系数。現在我們着手用簡化的方法来进行計算,这种方法节省时間至少为50%,而且它的計算精确度并不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