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3 毫秒
1.
李兴泉  邵玉平  刘江 《中国地震》2022,38(1):166-175
电源是一切电子设备的心脏,是保障电子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但目前针对地震观测台站使用电源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在分析目前台站电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开发设计了适用于台站的通用智能电源控制器,该控制器以STM32F107微处理器为核心,设计了相应的信号采集、电压控制及驱动电路,整机功耗约0.6W、工作电压范围DC7~23V,其通过外接方式即可对台站原有供电系统进行功能扩展和优化,满足低功耗、易操作、高可靠等设计要求,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引言我国地震系统数字化台网改造工作正在全面展开 ,不仅需要高质量的数字化地震观测仪器 ,提高观测质量 ;同样也需要一种适合遥测台工作特点的供电系统 ,提高遥测台地震观测仪器的连续运行率。在遥测台网的监测工作中 ,由于原有的电源不尽完善 ,不能完全适应遥测台的工作环境 ,造成地震信号断记的现象时有发生。一直是困扰遥测台网监测工作质量的一个难题。为此 ,我们研制了 LN-GDXT-1型多功能电源。LN-GDXT-1型多功能电源具有性能稳定 ,输入交流电压范围宽 ,停电时持续供电时间长 ,免维护等特点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遥测台供电系统。1…  相似文献   

3.
广泛应用于我国地震台网上的 DJ-1型地震记录仪是一种交直流两用仪器 ,其外接直流电源普遍采用可以多次充放电的蓄电池。由于该仪器不具备自动充电功能 ,蓄电池的能量损耗需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不定期地进行人工补充。由于市电供、停的不规律 ,使蓄电池放电深度差异较大 ,补充电量不易掌握 ,从而导致充电不足或充电不及时引起蓄电池极板硫酸化、或因过充电造成蓄电池极板活性物质脱落而缩短其使用寿命。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我们于 1 994年设计了一种 DJ-1型地震记录仪浮充电源。经河北电磁台网和地震台网等近 2 0台仪器长达几年时间的…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地震观测设备维护效率,基于CK6660数据采集卡和ZLAN5103串口服务器,采用C#语言编写上位机软件,设计远程电源监测及控制系统,通过在静乐地震台的实际应用,该系统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蓄电池过充电和过放电是导致其损坏的主要原因。质子磁力仪电源系统向用户提供了防止过充电和欠充电的铅蓄电池浮充电源、避免过放电的终止放电报警器和恒流输出式地磁分量补偿电源。介绍了该电源系统的性能和特点,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调试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认为,使用该电源系统,不但可降低蓄电池的容量配制,延长其使用寿命,而且避免了充电和分量补偿电流调节的繁琐操作。  相似文献   

6.
随着地震科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各地震观测台站不断采用新的仪器设备,对所使用的电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要求电源电压变化范围小、能长期稳定供电等,以确保台站仪器设备正常运转。同时,也要求电源增强适应性,使在不同的气候、温度环境下均能工作。上海地震局在苏州天平山无人地震台所采用的QSJ型锌空气电池,经过长期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光纤健康监测方法在土木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土木工程领域,光纤智能健康监测方法是对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的一种新方法。本文首先论述了光纤智能健康监测系统的构成,然后对国内外光纤健康监测系统在土木结构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回顾,介绍了光纤传感器的种类、原理、特点和当前应用的状况,重点介绍了光纤位移传感器和布拉格光栅(Bragg grating)应变传感器,最后展望了光纤智能健康监测方法在土木结构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地震观测及工程测振对传感器的精度、可靠性等性能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将模拟量输出的力平衡加速度传感器、数据采集、计算、触发判断、数据传输和数据存储等功能集于一体,组成高精度、低功耗的智能数字式输出加速度传感器,为今后强震观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9.
闽台两岸区域地震监测台网及地震监测能力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闽台两岸地震台网的历史与现状,现今地震观测台网布局及监测及台站使用仪器类型的历史沿革。同时,使用1993 ̄1994年两岸分别出版的地震观测报告,系统分析了同一地震中两岸台网分别测定的地震参数的差异,探讨了引起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提出了今后联合进行台湾海峡地震监测预报与地球结构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对北京市凤河营等地震台智能电源管理下的蓄电池放电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发现蓄电池电压"平缓—快速—平缓"的下降过程可以表征蓄电池老化程度的现象,获得蓄电池小电流放电条件下每次放电过程的估算容量数据,实证蓄电池放电容量与温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发现同批次蓄电池可能存在较大程度的容量差异。及时的数据处理分析,对于准确把握蓄电池工作状态、保障台站供电安全、合理安排蓄电池更新事务,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关键移动通信设备的地震易损性是城市移动通信系统地震灾害预测的基础。本文以移动通信系统节点机房中常用的蓄电池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振动台试验来研究蓄电池组的抗震性能,并获得其地震易损性。试验过程中,首先采用FEMA P695建议的方法从美国PEER强震数据库中遴选出对蓄电池组较为危险的地震动记录作为试验激励,随后逐步增大各条地震动记录的幅值,基于振动台进行增量动力分析。试验后根据蓄电池组的地震损伤特征,定义了其损伤指标和损伤水平,并基于振动台试验数据分析获得了典型蓄电池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测震台站智能隔离防雷系统的设计实现。其电源部分设计为步进电机控制双电瓶交换充电、放电,保证设备与交流市电完全隔离;信号传输部分设计为通过无线局域网(WLAN)将测震信号传输到网关,再通过有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此设计的优点是使测震核心设备与市电和外线完全物理隔离以达到最好的防雷效果。同时制作先进的NEMS传感器用于检测空间电磁场的变化,根据相应算法判断当地是否发生雷电,在附近有雷电发生时可控制断开信号线、市电等达到保护相关仪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出现区域大震后,为了迅速展开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需要及时准确了解烈度分布.目前震动图的获得有震后人工调查、震源参数计算、地震监测台网、地震烈度速报台网等几种方式,其中最有效的是在重点监护区建立烈度速报台网.但烈度速报台网建设往往沿用地震监测台网的模式,建设成本高、台站密度有限、实时数据传输量大.本文研制的地震动参数速报仪采用MEMS加速度计为测震传感器和ARM+Linux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具有体积小、成本小、功耗低、一体化、智能化的特点;其内置地震信息实时处理算法,能够自动判别地震事件并计算地震动参数;在实际应用中安装简便.通过大量密集布设这种小型仪器而组建的地震动参数速报网络,具有数据传输量小、分布式计算、组成的速报网络可靠性高、能够快速产出高分辨率的精细震动图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试验,研究自主研发的压电主动杆件在单层网壳结构中的主动智能控制问题.利用集传感器、作动器和承受荷载等功能于一体的压电主动杆件,对网壳结构的地震响应振动实施主动智能控制.结果表明,这种压电主动构件作为网壳结构的内在控制源,可以有效地控制网壳结构的地震响应,起到抑制网壳振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邹霞玲  彭绍琴  皮依标 《地震工程学报》2018,40(5):1111-1117,1130
当前大型地震区域监控系统采用有线网络对人工指挥台进行数据传输,易导致灾害条件下受损无法及时有效地传通监控结果,存在地震实时监测信息准确性低、系统稳定性差的问题。因此设计基于物联网的大型地震区域监控系统。该设计系统进行数据采集交换的网络拓扑采用ZIGBEE实现通信。基于VS.NET基础设计系统架构,通过地震的现场指挥部建设支持可视化的调度指挥台,实现综合调度和集中指挥的目的。系统中智能地震救灾控制中心采用服务器进行数据存储和智能运算,实现对地震检测区的精准、高效检测和工作指导。通过数据采集交换与应急调度平台,监测地震实时监控与设备使用情况。采用地震救灾数据采集分析软件对物联网中地震区域监测数据进行全面、准确分析,系统采用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实现地震救灾信息多视角的全面处理。实验结果说明,所设计系统测算结果实时性高、功耗低,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机房是移动通信基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震易损性将决定基站在震后的功能状态,即基站所辖范围内的移动通信服务在震后是否可以正常使用。在对我国北方某市典型落地通信基站机房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机房地震后使用功能的重要设施(即基站板房、内部走线架、通信机柜和蓄电池组);随后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建立了这些设施的数值模型,通过Pushover分析确定了每种设施的损伤模式、损伤水平评价指标及其数值;通过IDA分析得到了每种设施的抗震性能,并通过对IDA分析结果的统计得到了这些重要设施的地震易损性曲线;最后,给出了基于故障树模型的典型通信基站机房震后功能评估的方法。该工作将作为基本环节用于城市及地区移动通信系统的地震后功能状态评估与预测。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esents a linear predictor (LP)‐based lossless sensor data compression algorithm for efficient transmiss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 of seismic data. Auto‐Regressive with eXogenous input (ARX) model is selected as the model structure of LP. Since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 is typically measured at the base of monitored structures, the ARX model parameters are calculated in a system identification framework using sensor network data and measured input signals. In this way, sensor data compression takes advantage of structural system information to maximize the sensor data compression performanc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LP order, measurement noise, input and limited sensor number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lossless sensor data compression algorithm concerned. Generally, the lossless data compression algorithm is capable of reducing the size of raw sensor data while causing no information loss in the sensor data.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液压阻尼系统(HDS)控制立式圆柱钢制储罐的地震反应,建立了安装HDS储罐的力学分析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从频域对安装HDS后储罐的地震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了HDS的减震效果和HDS和HDS参数对储罐地震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智能地震台站试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安装在台站的软硬件设备和远程测控平台,智能地震台站综合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对无人职守地震台站设备的工作状态和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并能够自动判定台站故障点及发出报警信息,实现异地操作台站电源及观测设备等.试点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可以对台站的观测设备进行有效地保护,并极大地提升了数字地震台网中心的工作效能.  相似文献   

20.
单通道无线存储式地震仪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地震勘探装备多数价格昂贵、体积大、功耗高,导致大规模的地震勘探产生很大困难.新型的无缆存储式地震仪,省去了大线传输,解决了复杂环境下进行大道数地震数据采集的问题.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无法对其进行现场实时质量监控,施工质量和效率难以保证,具有封闭性的技术缺陷.针对此问题,本文研制了一款基于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的低功耗、低成本、小体积、高精度的现场可实时质量监控型单通道无线存储式地震仪.地震仪以Cortex-M4型内核MCU为核心,构成系统的主控模块,负责管理系统运行.采用32位A/D采集模块、大容量SD卡存储模块、高效率DC-DC电源管理模块、低功耗无线WiFi模块以及有线以太网模块,完成地震数据的采集、存储、质量监控和回收.研制的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单通道无线存储式地震仪以其便携性、低成本、可现场实时质量监控以及地震数据本地存储的特点,降低了勘探成本,提高了大规模勘探的可操作性,在大道数、高密度、宽方位的地震勘探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