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概述了辽宁省气象台网上办公系统的运行环境及设计原则,介绍了系统的主要结构。并对系统开发中的技术难点及技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面向 21世纪我国新一代天气预报业务技术体系的有利条件,并全面阐述了该技术体系的总体要求、基本功能、总体结构、系统流程、布局设想和发展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主要阐述如何利用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建模过程描述集中监控系统。文中给出了监控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运用UML技术描述系统的方法和实现过程,并列出了描述实例。  相似文献   

4.
通过海北州新一代天气雷达防雷工程的设计,阐述目前综合系统防雷技术的组合性、系统性,并根据海北州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天气雷达综合系统防雷工程设计方案以及工程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服务器集群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采用集群技术可以对硬件资源和应用程序提供高可用性、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本文阐述了服务器集群的概念、优点和几种常见的服务器集群类型,并介绍了集群技术在现有省级通信系统的实际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海南省气象部门网上办公系统的设计思路、运行环境及结构,介绍了其主要功能,重点从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动态网页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与中国气象局办公系统的结合等方面阐述了该系统的设计技术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辽宁省气象台网上办公系统的运行环境及设计原则,介绍了系统的主要结构,并对系统开发中的技术难点及技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简论了三层体结构的概念、优势、数据流程以及基于COM技术的客户程序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通讯方式,介绍了三层体系结构方法在气象信息处理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并以雨量要素的编辑修改和某时段内降水总量的统计为例,详细阐述了三层体系结构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用DELPHI 4开发应用服务器和客户程序的一般方法以及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技巧。  相似文献   

9.
辛凯  史寿才 《青海气象》2005,(8):36-38,49
本文阐述了IPv6技术之发展现状和技术原理,并给出了基于WindowsXP操作平台下VC实现IPv6网络通信的实例。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引进中尺度数值模式系统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首先分析了精细化预报、拓展服务领域和业务科研等方面的需求,认为江西应尽快引进中尺度数值模式,以进一步提高中尺度天气系统诊断分析和预报水平。然后对MM5模式、WRF模式、GRAPES模式和AREM模式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认为江西应首先选择MM5模式,并同时引进GRAPES和AREM模式.以充分适应不同的天气条件和合理利用计算机资源。最后阐述了在模式的引进过程中,应该组织人力、物力做好软、硬件的准备工作,合理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模式应用的本地化和业务化研究:模式初值、侧边界值的选定和同化技术开发,地形、地貌参数调整和物理过程的调试,产品输出技术、可视化运行监控系统和预报评估系统的开发,从而最高效地使用中尺度系统模式。及时为全省各级气象台站提供品种适用的数值预报产品。  相似文献   

11.
花灿华  盛永宽  许松 《气象》1999,25(4):34-38
着重阐述了新一代气候资料信息服务系统的技术基础,主要有数据仓库技术、数据开采技术、环球网技术和智能代理技术。同时也阐述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实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气候资料信息处理系统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着重阐述未来气候资料信息处理系统的技术基础 ,主要有系统集成、可视化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数据开采技术、环球网技术和智能代理技术。同时也阐述了未来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接收定位于63°E的Meteosat-5卫星HRI高分辨资料, 研制了HRI接收处理系统并投入业务运行, 接收的资料通过9210 VSAT卫星通信网向用户广播.本文介绍了系统组成、研制内容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地基GPS水汽遥测系统远程通讯与控制系统及其初步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地基GPS遥感大气水汽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大气观测手段,建立科学合理的GPS数据实时采集通讯网,实时下载观测数据,可为地基GPS资料应用开发成果的业务化推广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是地基GPS大气水汽遥感系统可否推广应用的一项关键指标。介绍了采用Modem、依托公共电话网(PSTN)建立起来的远程数据通讯和控制系统。使用该系统可通过电话拨号的方式,对GPS水汽探测网内指定的GPS接收机的参数进行设置,还可以下载该接收机内存储的数据文件。该通讯系统的应用,增强了整个GPS遥感大气水汽探测网的可维护性,为最终实现GPS水汽探测网的业务化运行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针对该系统存在的数据下载速度慢,依赖人工操作等缺陷,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存储检索系统监视信息采集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飚 《气象科技》2006,34(Z1):31-35
主要介绍国家级气象资料存储检索系统的监视分系统中监视信息采集功能的实现,对存储系统监视信息采集需求和方法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包括调用系统命令和Java提取信息等方法,通过实际例子详细阐述了监视系统获取信息和存储信息的方式,并概括说明了目前投入业务运行的监视信息采集功能,最后对采集模块的改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一代国内气象通信系统是继“9210工程”之后,国内气象通信系统的升级,建立了国家级和省级数据传输、通信数据处理和系统监视的统一管理平台。按照全国气象宽带网建设计划,新一代国内气象通信系统将取代现行气象通信系统。目前正与现行业务并行,这既是新一代国内气象通信系统测试系统及软件功能的需要,也是省级信息传输部门进行本地化配置、流程整理的需要。辽宁在分类流程梳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与现行通信系统并行的新一代气象通信系统传输业务流程,并投入业务试运行。雷达产品和基数据通过PUP软件、自动站资料、风能资料等由中心站软件实现向新一代通信系统传输,其他资料由9210通信服务器和雷达传输服务器转发到新一代通信系统。结果表明:在不影响现行业务的前提下,实现了省内所有气象信息通过新一代通信系统向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传输,满足了新一代通信系统的测试和本地化应用的需要。流程设计合理,可满足气象信息传输质量考核要求。最后,介绍了现行通信系统传输流程、新一代通信系统传输流程设计目标、设计原则、设计方案及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7.
马德贞  林玉成  李晓东 《气象》1996,22(3):43-47
该系统是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而建立的春季低温阴雨中期预报业务系统。系统含较完善的低温阴雨和连晴天过程资料,采用逐步回归、逐步判别、相似预报等方法,将数值预报产品与天气学原理及预报员经验相结合,实现了从资料采集到预报制作自动化和客观化。系统采用模块结构和批处理技术,操作简便,资料和图形显示快捷。经3年试报结果表明,系统对春季低温阴雨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在实际预报服务中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琚玲 《气象》2003,29(4):19-23
气象信息存储检索系统是将实时气象资料和历史气象资料进行统一的组织和管理,并提供检索服务的系统。由于数据量大,不可能都放在存取速度快但价格较高的磁盘上,因此必须将数据根据其访问频率分别存储在一级磁盘、二级自动磁带库和三级脱机磁带上,并结合使用商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迁移软件和存档软件对分布在各级存储设备上的数据进行管理。但由于这些软件之间存在的不衔接,不能对三级存储没备上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也带来了用户检索界面不统一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对基于商用数据库技术的磁盘磁带数据的统一检索界面技术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提出了统一检索界面的解决方案并在一定条件下,实现部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CLIMATE CHANGE: LONG-TERM TRENDS AND SHORT-TERM OSCILLATION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dentifying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NH)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 and instrumental data for the past 1000 years shows that climate change in the last millennium includes long-term trends and various oscillations. Two long-term trends and the quasi-70-year oscillation were detected in the global temperature series for the last 140 years and the NH millennium series. One important feature was emphasized that temperature decreases slowly but it increases rapid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ifferent series. Benefits can be obtained of climate change from understanding various long-term trends and oscillations. Millennial temperature proxies from the natural climate system and time series of nonlinear model system are used in understanding the natural climate change and recognizing potential benefit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wavelet transform analysis. The results from numerical modeling show that major oscillations contained in numerical solutions on the interdecadal timescale are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natural proxies. It seems that these oscillations in the climate change are not directly linked with the solar radiation as an external forcing. This investigation may conclude that the climate variability at the interdecadal timescale strongly depends on the internal nonlinear effects in the climate system.  相似文献   

20.
对流天气系统自动站雨量资料同化对降雨预报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利用GRAPES(Global and 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Enhanced System,全球/区域同化预报系统)三维变分同化系统,针对对流天气系统特点,用改进的郭晓岚对流参数化方案作为观测算子,同化广东省自动站记录的对流天气系统的雨量资料,并且与同化探空资料进行了比较.在雨带有明显改进的区域,分别同化这两种资料都可以调整大气低层水汽辐合增加(或辐散),对流层中下层增暖增湿(或变冷变干),从而增加(或减少)降水,表明降水的同化方案对初始场的调整在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