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8 毫秒
1.
世界R&D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D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研发全球化的背景下兴起的一门新型产业。从产业活动内容来看,R&D产业包括自主性研发、外部性研发和研发服务活动三大类。从产业价值构成来看,当前的研发产业以非合同式研发产出活动为主导,但未来研发产业的价值构成将以合同研发活动为主导,其次为专业性的研发服务活动,效率较低而成本偏高的自主性研发活动的市场份额将不断萎缩。当今世界R&D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发达国家逐渐成为世界R&D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总的来说,世界R&D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内部关联日益紧密、密集度迅速增大、研发领域不断更新、环境的影响更加突出等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地域类型及调控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提出了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地域类型的概念,依据城市与区域发展的要素、结构特点及发展机制的空间差异性,将吉林省划分出大城市地域、资源-工矿型地域、传统农业地域、边境口岸地域和环境脆弱地域五种类型地域。研究了不同地域类型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相互作用的特点及变化趋势。并强调,大城市地域产业结构升级与职能扩散,资源-工矿型地域产业与城镇空间重构,传统农业地域城镇化的空间集聚,边境口岸地域产业与城市的地缘整合,环境脆弱地域产业与城市发展的生态化,是未来吉林省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地域类型的主要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R&D全球化,尤其是R&D投资向发展中国家的扩散,对传统跨国公司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研究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R&D投资的发展历程、空间演变和空间特征。研究验证了企业的资源观在解释跨国公司R&D全球化中的适用性,并提出中国应抓住跨国公司调整R&D投资空间布局的有利时机,尽快制定政策吸引和利用跨国公司R&D投资。  相似文献   

4.
利用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大中型以上规模企业2000-2008年的R&D活动相关数据,对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R&D活动投入产出相关指标及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R&D经费和R&D人员投入对产出均有明显影响,但R&D经费投入对于产出增长的贡献更为明显,其弹性系数为0.835.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提升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R&D投入产出效益的对策建议,如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提升R&D人员投入层次,提高专利产出转化为产值的效率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跨国公司的R&D活动日益朝着国际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已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议题。本文总结了笔者近年来对跨国公司R&D全球化这一现象的研究成果及主要观点。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跨国公司海外R&D机构的区位选择问题、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空间组织问题和跨国公司海外R&D活动的技术溢出问题。  相似文献   

6.
面向规划政策的乡村地域类型研究——以广东顺德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政策工具的一般性特征,因地制宜的乡村规划政策离不开地域类型的甄别。通过对乡村地域类型进行规划导向的判别,并以广东顺德乡村地域为研究对象,通过主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结合典型乡村的问卷调查数据,将发展基础和发展诉求与规划政策导向相匹配。结果表明:顺德乡村地域包括城市化发展型、整治发展型、生态保育型这三大类和若干小类,对其中3个典型地域类型乡村的村民改造意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不同地域类型的乡村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构建随机前沿模型,运用Frontier 4.1软件,分析了世界31个国家R&D资源配置效率。结果表明:虽然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国是R&D投入和产出大国和强国,但其R&D效率却较低;瑞士、瑞典、韩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R&D效率最高,而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等国家的R&D效率也相对较高。从R&D资源要素的产出弹性看,人力要素的产出弹性总体上大于资金要素的产出弹性。其中,高收入国家的人力要素产出弹性大于中等收入国家,而高收入国家的资金要素产出弹性却低于中等收入国家。另外,高技术产品的进出口量和FDI等外生性变量对样本的R&D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黄海沿岸地区环境与[2]社会经济地域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地域的角度出发,在分析黄海沿岸地区环境地域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基础上,探讨了二者之间关联联系,并确定了不同地域类型改善环境质量的社会经济调控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9.
欧盟是世界上R&D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对跨国公司R&D投资竞争最为激烈的地区。近年来,欧盟各国普遍采取了吸引外国R&D投资的政策措施,主要集中于促进与R&D有关的直接投资政策、采取R&D激励措施和引进科技精英人才3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本国吸引R&D直接投资的综合政策是欧盟从R&D全球化中受益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0.
谭雪兰  刘卓  贺艳华  谭洁  张炎思  周国华 《地理研究》2015,34(11):2144-2154
以长沙市2013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图和长沙市的行政区划矢量图为基础,借助于ERDAS、MapGIS、ArcGIS、Fragtats、SPSS软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景观形状指数模型及聚类分析法,从空间、规模与形态等方面探讨长沙市农村居民点地域分异特征、地域类型及调控路径。研究表明:长沙市农村居民点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由长沙市中部向东西两侧呈阶梯状稀疏化分布;而规模普遍偏小,规模分布自西向东呈现“波浪状”结构;在形态格局上,则表现为布局分散且形态复杂、不规则。通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长沙市农村居民点划分为低密度散点型、低密度团簇型、中密度团簇型、高密度团簇型、中密度团块型、中密度条带型、高密度条带型7种,并从人口集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各地域类型优化调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外商投资R&D中心建设是我国地区综合竞争力和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在华外商投资R&D中心建设的发展态势和特点及外商投资R&D中心建设与我国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关系分析,就外商投资R&D中心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作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造船业发达地区浙江省为例,基于专利数据和订单数据运用UCINET6.0和R语言软件刻画全球研发网络对浙江造船业影响以及浙江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甄别国际研发分工下浙江造船业嵌入特征与路径。研究发现:① 浙江造船研发主要集中于船舶及其推进或操舵装置两大类,研发网络节点集中在浙江舟山,主要合作地区为杭州、上海、北京、台州、温州和宁波,合作对象以省内城市为主;② 造船订单数据网络可视化显示浙江造船业技术合作2015年国内合作伙伴主要是辽宁、福建和台湾,2018年增加了上海、广西、海南和天津,国内合作范围与频次快速增长;与国际技术合作由2015年主要与意大利、丹麦等欧洲国家合作转向2018年主要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合作;③ 浙江在长三角造船技术合作的节点地位并不明显,合作产品集中在生产和研发低附加值的集装箱船、散货船,主要嵌入方式是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单纯供销、承接维修或改装升级订单等方式。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企业要保持竞争力并且实现对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赶超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必须进行国际化研发。目前,以华为、中兴和长安为代表的跨国企业尝试构建国际化研发网络,先后在发达国家设立技术研发中心。然而,国际化研发作为知识和资本密集型投资对共担风险和知识独占有着双重需求,加之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技术落差、文化兼容和政策激励差异等不确定性因素,导致我国企业国际化研发选址同时面临外来者劣势、来源国劣势和新兴者劣势。本研究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分析东道国因素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研发网络节点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规模、制度质量和我国企业在东道国形成的集聚效应对企业的国际化研发网络节点选择有显著的吸引作用,而研发投入积极影响企业研发网络节点选择,但是作用不显著。此外,集聚效应在其中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我国企业在东道国的集聚效应越高,市场规模与国际化研发网络节点的正向关系得到加强,而研发投入与国际化研发网络节点选择的正向关系得到减弱。  相似文献   

14.
跨国R&D投资机制与研发资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从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战略出发,通过重新审视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基本理论框架,对跨国R&D投资的形成阶段、动因、模式和区位选择及与研发资源的关系作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进一步吸引海外R&D投资的几点启示,以期为利用外资外资提高我国综合技术创新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15.
张翌  司月芳  曾刚 《热带地理》2021,41(1):167-176
基于经济地理学领域的相关文献,系统梳理并评述了中资企业离岸研发的已有研究进展。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外经济地理学在中资企业离岸研发的区位选择、空间组织、行为主体等作用机制及溢出效应等方面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中资企业离岸研发的区位主导因素因东道国特征和企业发展阶段不同而有所侧重,离岸研发的空间组织模式及其知识流动路径因其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地位而呈现差异化特征,其中跨国人员在帮助企业及地区获取其知识溢出并实现技术追赶中发挥重要的“边界扳手”作用;但同时现有研究也存在理论针对性不强、分析手段缺乏、溢出效应重视不够等问题:建议针对中资企业离岸研发活动的特点,从关系、制度、演化的视角入手,建立新的企业离岸研发理论假说。并从创新活动“流的空间”的视角入手,揭示多尺度下中资企业离岸研发空间演化规律;从关系和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入手,厘清不同尺度及多维邻近性视角下中资企业离岸研发区位因子;从中资企业特殊商业文化入手,分析华人华侨、海外人才等行为主体在中资企业离岸研发活动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从创新溢出效应的视角入手,区分中资企业离岸研发活动对母国和东道国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发达国家对全球生产控制转移的视角,文章首先对全球研发网络分工动力进行再探,提出发达国家构建全球研发网络动力在于重新巩固自身国际地位的判断;其次,围绕全球网络分工的探索过程,重点总结了国内外全球研发网络分工动力研究现状;最后,为提升我国参与全球研发网络分工合作层次及国家自主创新力,文章提出“一条主线,两条路径,三个方向,多方论证”的思路,指出全球研发网络分工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信息制造业在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构建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标体系,对1999—2007年中国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按照信息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梯度差异可以把我国31个省、市、区初步划分为五大等级;(2)等级之间的差距随着等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等级上各省、市、区的分布大致呈金字塔型;(3)31个省、市、区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时间维度变动轨迹显示,1/5以上的省、市、区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呈上升态势,1/4以上的省、市、区比较稳定,不到1/3的省、市、区有所下降,而其余省、市、区呈不规则波动。  相似文献   

18.
(高)科技型城市的指标体系内涵及其创新战略重点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樊杰  吕昕  杨晓光  田明 《地理科学》2002,22(6):641-648
在分析我国(高)科技型城市生成与发育条件、归纳世界主要(高)科技型城市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通过设计4类11个指标构成的(高)科技型城市判断指标体系、以及包括3个方面内容的(高)科技型城市标志,揭示了(高)科技型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基本定位。继而提出了我国(高)科技型城市创新框架与重点,并对政府职能、中介体系与知识产权等近期创新网络构筑的核心内容,以及投资和人才等近、远期支撑系统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gional disparity and imbalanc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s the important premise for constituting correct policy and strategy and promoting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China’s urbanization level have close relations with natural conditions of landform and climate etc., the urbanization level reduces with the elevation of topography and decrease of precipitation.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data set of urbanization in 1950–2006, the temporal change course of inter-provincial disparity of Chinese urbanization level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n 1949 was studied, and then the inter- regional and intra-regional disparities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were analyzed by the Theil index and its nested decomposition method, to grasp the dynamic change of spatial disparities of China’s urbanization level on the whole. Using the imbalance index model, the imbalance status of urba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relative to total population, grain output, total agricultural output value, gross output value of industry, tertiary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as well as gross regional product was discussed, to hold the balanc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relative to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conditions from the macroscopic scales.  相似文献   

20.
用DMSP/OLS夜间平均灯光强度图像在区域上的扩展特征和聚集特征构建了一反映区域城市化综合水平的灯光指数CNLI (compounded night light index) , 并分别在省级和县级尺度上对CNLI与基于统计数据的城市化水平指数做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NLI与基于统计数据的城市化水平复合指数显著相关,最后用CNLI分析了中国省际城市化水平的时空特征。CNLI为客观、实时监测城市化水平的空间格局及其发展变化提供了新的指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