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 0 1年国家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大西部地区投资力度 ,加强西部地区重点工程建设 ,在继续搞好 2 0 0 0年开工的 10项大建设项目的同时 ,计划再开工 12个重点工程项目 ,总投资约 30 0 0亿元。这是国家计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李子彬在四川省雅安市召开的“南方片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透露的。 2 0 0 1年计划新开工的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包括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的新疆至长江三角洲主管道工程、广西龙滩水电站、广西百色水利枢纽、内蒙古尼尔基水利枢纽、电解铝等有色金属基地建设、运七 2 0 0A飞机产业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经济社会地域分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本文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及GIS技术 ,选取反映地区发展状况的 12项主要指标 ,对西部 10 6个地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分析了西部经济社会地域分异特征 ,揭示了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分异规律。文章认为 ,影响西部经济社会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包括 :西部自然环境地域分异决定了社会经济地域分异的基本格局 ;农业资源的地域组合决定着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 ;能矿资源的地域组合及开发决定了能矿工业基地和一些矿业城镇的地域分异 ;重要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区域沿主要河流沿岸和交通沿线扩展的点 轴式地域分异规律 ;区位、资源、劳动力、技术、市场、政策等要素的地域组合 ,决定着经济地域类型 ;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在地域分异上较高的相关性 ,导致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不相协调的矛盾十分尖锐 ,生态环境已经对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了强约束。  相似文献   

3.
西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宗新 《山地学报》2000,18(5):396-398
西南地区日益受损的生态环境 ,对西部大开发 ,无疑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同时 ,还影响东部地区经济发展。 1 998年长江发生的全流域特大洪水灾害说明 ,西南地区日益受损的生态环境 ,已经影响到全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为此 ,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建设是科技含量很高的工程 ,必须作好现状调查、成因分析、防治措施、效果预测等研究。笔者建议开展下列生态环境建设科技工程。本文的生态环境建设科技工程包括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科技难题攻关、观测试验站建设、推广示范基地建设 ,形成科研、试验示范、推…  相似文献   

4.
农业部部长陈耀邦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强调 ,搞好农业结构调整 ,第一 ,要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在区域布局上 ,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大力发展外向型、城郊型现代化农业 ,增加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和特色出口农产品生产 ,形成优质农产品出口基地。中部地区要发挥粮食生产优势 ,建立优质稳产高效的大型商品粮、加工专用粮和饲料粮生产基地。西部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要加快发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特色高效农业和旱作节水农业。在作物结构上 ,要适当调减棉花、糖料和烤烟面积 ,稳定粮棉糖基地及优质高产田面积 ,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特色经…  相似文献   

5.
国土资源     
TV2 13,F30 1.2 4 2 0 0 5 0 10 5 5 5我国西部地区水土资源匹配模式与政策研究 =AstudyonmatchingmodelsandpoliciesoflandandwaterresourcesinwestChina/张军连 ,周灵霞…∥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 0 0 4 ,12 (2 ) .— 12~ 14研究分析我国西部地区水土资源时空分布及其利用结构等现状与问题 ,指出西部水土资源利用的根本问题不是资源匮乏 ,而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时空分布不均和利用效率低等原因造成匹配不当 .并提出西部水土资源合理匹配主要模式和政策措施 .表 1参 2 (佟 )BeD92 2 .6 2 0 0 5 0 10 5 5 6中国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6.
珠江流域经济带源头山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创琳  高群 《山地学报》2002,20(3):296-301
珠江流域经济带是我国南方地区唯一一条正在隆起的东西向经济长带,其源头山区是我国三大流域经济带中唯一能达到的源头,也是唯一适合发展的源头。本文从保护珠江源山区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通过实地详尽调查,系统分析了源头山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优势与机遇,把珠江源头山区总体定位为珠江流域经济带新的经济增长点,云南省优质资源产业化基地,云南省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和烤烟生产基地,滇东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最具吸引力的生态旅游休闲胜地之一,突出发挥珠江流域经济带东西部工业合作发展示范基地的功能、绿色农业产业化示范生产加工基地的功能、珠江源生态旅游休闲胜地功能、交通枢纽服务功能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的综合示范功能。提示了农业富区-推进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工业强区-加速实现城乡生态工业化、旅游活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生态保区-建设国家级生态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丹东地区板栗栽培历史悠久 ,资源丰富 ,现有栗树 8.2万公顷 ,年产量 2 5 0 0万公斤。全省板栗产量和面积的 90 %集中在丹东 ,其中 ,宽甸县被列为全国板栗基地县 ,2 0 0 0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名特优经济林板栗之乡 ;凤城市被列为全国经济林示范县 ;东港市被列为全省板栗基地县。近年来 ,丹东市政府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 ,提出了建设“山上丹东”的宏伟蓝图。经过广大栗农的辛勤耕耘 ,板栗生产已经成为“山上丹东”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1 示范推广 ,提高板栗生产水平为了搞好板栗生产 ,在省林业厅领…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 ,青海大发展 ,科技要先行。为了促进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特色经济和实现跨跃式发展 ,青海省科技厅选择对青海经济发展有重要推动意义 ,而目前尚未解决的 10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实出重点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面向社会公开招标 ,促进公平竞争 ,力图动员全社会的科技资源 ,努力攻克制约相关产业和技术发展的主要难题。在实行公开招标的 10大科技攻关项目中 ,有 6项针对青海省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盐湖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其中“东台吉乃尔盐湖年产 30 0 0吨碳酸锂及其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项目的主要攻关内容是以开…  相似文献   

9.
松嫩平原西部土地盐碱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4,自引:7,他引:67  
李秀军 《地理科学》2000,20(1):51-55
松嫩平原西部土地盐碱化是我国土地盐碱化的重要地区。近几十年来由于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控制 ,盐碱化土地面积已达 32 0× 10 4 hm2 ,平均年递增 2× 10 4 hm2 ,而且盐碱化程度逐渐加剧 ,生态环境逐渐恶化。通过生态工程措施、农艺措施、水利工程措施、以及发展小化工厂等的治理措施 ,盐碱化土地可得到改良 ,区域环境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干旱区地理》2006,29(6):922-922
2006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塔里木河中下游荒漠化防治与绿洲生态系统管理研究与示范”,通过了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认为:该项目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为研究内容,通过五年的研究示范推广,获得了多项理论和技术创新成果。其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前景广阔,能有效地解决干旱荒漠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共性问题,对塔里木河中下游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以新疆生地所所长张小雷研究员为首席科学家,通过五年的科学研究,主要完成了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建立了荒漠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模式,为正确处理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2、建立了塔里木河中下游土地利用的5种模式和适宜性评价体系;3、创立了塔里木河中下游生态经济型植被的模式和结构优化配置方案;4、提出了6项绿洲灌溉农业节水节肥和棉花高产技术,获得了棉花节水65.3%、节肥46.7%、增产34.86%的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徐州市农业发展情况,具体提出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建设各级农林牧渔商品基地,实行农牧轮作,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强水利建设与保护耕地等7项措施,以促进农业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包括农业机械化、农业水利化、农业化学化和农业电气化 4个方面。本文根据山东省近 2 0年的统计资料 ,全面分析了山东省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过程中 ,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明显存在的问题。如农业机械发展结构欠合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不高、化肥施用构成比例不当等 ,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实现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1完善农机服务体系 ,大力开展农机社会化、市场化服务 ;2狠抓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科技含量 ;3加大对磷肥使用宣传力度 ,降低化肥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 ;4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 ,且是全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新中国成立 5 0年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在耕地和耕种面积不断减少、人口逐年增加的情况下 ,农产品总产量仍有较大的发展。从 1983年开始由粮食调入省发展成为调出省 ,平均每年调出 10 0万t。与此同时 ,林、牧、渔产品产量也有较大的增长 ,农业生产结构和地区布局等方面也都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尽管如此 ,影响河南农业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还很多 ,比如 ,人增地减、人均耕地过少 ,自然灾害频繁、抗灾能力比较弱 ,水资源不足 ,农业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等等。在这一形势下 ,…  相似文献   

14.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响应   总被引:58,自引:7,他引:51  
程叶青  张平宇 《地理科学》2005,25(5):513-520
依据近10年的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资料,运用区域差异分析方法,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特征及其规律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中国粮食产量总体呈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3.43%;粮食生产重心进一步由南方向北方和由东部向中部推移,北方和中部地区成为新的增长中心;粮食生产地域变化的差异明显,南北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变化较大,八大产区和省区间变化较小。农业生产条件、技术、宏观经济环境和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是粮食生产地域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东北作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性基地,应对全国粮食生产的地域变化趋势,必须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通过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商品粮基地空间布局优化等举措,促进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5.
《2 0 0 0中国区域发展报告———西部开发的基础、政策与态势分析》于 2 0 0 1年 3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2 0 0 0中国区域发展报告》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区域发展研究”课题组编制的中国区域发展系列报告的第三本。报告以西部地区发展为专题 ,以“科学地认识西部地区”为宗旨 ,阐述了开发我国西部地区对于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增强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意义 ,分析了西部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基础 ,总结了近年来国家、各地区在促进西部地区发展方面实施的政策及其效果 ,就西部地区的发展目标和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  相似文献   

16.
借助相关统计年鉴,在构建适合西部地区农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西部地区农业竞争力进行量化测评。研究发现:当前西部地区农业竞争力综合发展水平可分为农业较强省、农业次强省、农业弱省和农业落后省4种类型;根据构成西部地区农业竞争力要素的同质性将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分为三类,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地制定提升农业竞争力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追寻山区农业发展的历史趋向,依据山区农业生产的现状特点,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提出了实现我国山区农业有序发展的两条基本道路:1.耕上—土地—基地化建设的道路;2.种植业—大农业—商品农业的道路。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走上述两条道路所要实行的四项关键措施和重点注意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大背景下,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哈萨克斯坦(以下简称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是把新疆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战略举措,对实现中哈互联互通和经贸合作、对国家和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政治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系统分析了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的紧迫性、战略意义和战略优势,提出了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总体定位、主体功能和空间布局格局。认为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的战略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北通道地缘战略的新节点、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中哈国际经贸合作的先导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中哈人文社会交流的友谊区。未来将国际合作示范区建成中哈国际产能合作与加工贸易示范基地、中哈口岸互市贸易与国际物流示范基地、中哈边境自由旅游与休闲养生示范基地、中哈跨境电商平台服务示范基地、中哈人文交流合作与综合商务示范基地、民族团结与兵地融合发展示范基地。进一步提出了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的战略重点、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量短缺对农业的压力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李新 《干旱区地理》2002,25(4):290-295
华北平原的耕地占全国的 31.19% ,人口占全国的 2 6 .0 1,但水资源只占全国的 6 .14 %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很大。而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分布不均 ,内陆河流域的引水率过高造成了河水断流、湖泊干涸和土地沙漠化。至 2 0 5 0年 ,全国工业和城镇用水将消耗 5 0 %的供水 ,农业用水将比现在减少 ,但黄河流域和西北农业需水量将比2 0 0 0年增加 73× 10 8m3 ,保障农业用水的难度将比现在更大。要避免中国干旱区农业用水的短缺 ,需采取从中国南部的长江流域调水到华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调整种植结构和在城市循环用水、净化工业和生活废水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布局是农业生产上一项带战略性的措施,也是农业区划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因地制宜实行区域化、专业化生产的重要内容。 耕作业是社会主义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物布局的原则,既要考虑大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