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参考ISO19115-2003遥感影像元数据标准的基础上,利用覆盖福建全境的海岛、海岸带的Landsat7和SPOT5的原始影像、校正影像以及融合影像,构建基于SQL Server2005的福建省海岛、海岸带遥感影像数据库系统,实现了遥感影像元数据与影像数据的一体化存储与管理.同时,使用VB语言的可视化特性,实现了基于用户的可视化查询与下载.本系统的研发,将为福建省海岛、海岸带研究提供一个可以共享的基础数据平台.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国内、外海岸带监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及GNSS-RTK技术在海岸带侵蚀监测系统中的应用原理,根据海岸带地形特点,研究并实践GNSS-RTK进行海岸带监测的具体方法和步骤,通过对监测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GNSS-RTK技术是实现高精度海岸带侵蚀监测的合适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海岸带遥感影像和海图综合显示问题展开研究,以Osg Earth数字地球平台为基础,将遥感影像和电子海图分别以瓦片服务形式进行加载,通过GPU对数据瓦片进行着色处理,在终端进行数据叠加实现融合显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时提供浮雕、黑白、透明度叠加等显示效果,为海岸带遥感影像与海图综合可视化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地理信息技术在海岸带资源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概述了海岸带资源环境的特点及存在的环境问题,分析了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在海岸带资源环境管理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报道了地理信息技术的数据搜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的强大功能在海岸带资源环境管理的若干应用,并以福建省和厦门市为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源数据的海岸带DEM数据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海岸带地形数据修测,对海图、陆图等多种源数据进行融合。经过坐标转换、加密抽稀、数据融合、拼接载切等技术过程,形成了海岸带DEM数据。重点研究了海岸带DEM融合的流程、步骤和算法,为海岸带地形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提供了思路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针对近年来广西北海市海岸带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基于GIS技术在空间数据管理和综合分析方面的优势,开发设计了海岸带地质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实现了北海市海岸带侵蚀淤积数据、海水入侵数据及生态地球化学数据的在线监测、综合管理和动态模拟。该系统在北海市取得了良好的应用,为北海市海岸带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提供了有效决策支持,为其他海岸带地质环境数据管理系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元建胜 《海洋测绘》2011,31(4):75-78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海岸带地形测量成为一种趋势,在分析现有海、陆图生产技术体系和海岸地形图表示内容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一体化测图技术进行海岸带地形数据生产的新思路.针对任务调度、立体采集、外业调绘、入库和制图编辑以及质量控制等海岸带地形数据生产的关键工序,进行了一体化测图技术实现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岸带及近海多源数据空间组合和运行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杜云艳  杨晓梅  王敬贵 《海洋学报》2003,25(5):38-48,57
基于来自空间和常规的海岸带及近海多源信息,旨在满足国家空间数据基础建设和应用的迫切需求,在对诸多信息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海岸带科学数据平台概念模型,并在此概念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具体的逻辑结构、遥感影像数据的ARCSDE存储、遥感数据的元数据存储等模型设计.同时阐述了多源数据空间组合的复杂技术及其关键意义,一俟由此实现海岸带及近海数据库建立和系统业务化运行,便可更加有效地为海岸带及近海调查、研究、开发应用和管理提供智能化信息分析的平台和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9.
海岸带综合管理作为沿海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对沿海地区科学有效地利用海岸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国家、省、市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当前海岸带综合管理制度现状和实践状况,提出了在海岸带综合管理立法缺失、权属不清、海陆统筹不能兼顾、海岸带规划与评价不足、管理技术亟待升级、海岸带基础数据尚不完备等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国内外对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经验和实践,从加快海岸带立法、完善海岸带规划、协调综合管理、兼顾陆海统筹、提升管理技术、加强管理效果评价以及夯实基础信息等方面提出海岸带综合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措施和建议,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海岸带综合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核心目的及有关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岸带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环境问题复杂且动态变化的特殊地区,现在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为了减少海岸带地区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的恶化,实现海岸带的持续利用,必须加强对海岸带的综合管理。本文认为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核心目的就是实现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同时还介绍了RS、GIS技术和“数字海岸”技术在海岸带综合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海岸带开发与保护是我国保持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以莱州湾为示范区 ,利用 GIS技术建立海岸带空间要素分析查询系统 ,旨在为实施海岸带的综合管理构建一个高技术支撑的信息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12.
地理信息系统在海岸海洋地貌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现代海洋观测技术的发展,通过海岸海洋地貌调查获得的数据急剧增长。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将不同学科、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集成管理、分析和表达已成为当前海岸海洋地貌研究的重点。系统介绍了GIS技术在海岸海洋地貌研究中新的方法体系,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表达四个部分,重点研究了GIS空间技术、海底地形建模和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解译海洋地学,探索陆海交互作用中隐含信息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沿海城市规划、海港选址、大陆架岛礁地貌环境研究的具体实例中,研究范围从陆到海涵盖整个海陆交互作用带,为海岸海洋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及外交权益提供科学基础和决策支持。通过上述方法体系与应用研究说明,以GIS为核心建立的多源地理空间信息平台使传统海岸海洋地貌研究的范围、内容及方法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多源数据信息的精确解译和成功应用必须同时具有空间信息学和地貌学专家知识。  相似文献   

13.
钻井和地震资料的丰富程度决定了储层预测研究精度。在多井区,利用地震属性及单井沉积相来确定平面沉积相,研究精度高;而在少井、无井区的海域,如何利用地震资料进行沉积储层研究,至今没有一个成熟的方法。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西环BZ3-1区钻井较少,完整钻遇到沙河街组的井则更少,以该区的沙河街组为例,基于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结合古地貌分析,半定量确定研究区的沉积体系分布特征。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和切片技术的高精度三维沉积体系分析表明,由于三级层序发育于二级层序的不同体系域,会导致三级层序的体系域沉积体发育特征的不同。沙三段SQsl3层序发育于二级层序的低位体系域(LST),其低位体系域的扇体规模要远远大于高位体系域(HST)的扇体;SQs3m层序发育于二级层序的水进体系域(HST),其低位体系域三角洲朵体规模与高位体系域的三角洲朵体相当;SQs3u层序发育于二级层序的高位体系域,其高位体系域三角洲朵体规模远远大于低位体系域的三角洲朵体。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CCA) to derive forcing–response relations between the wave climate and shoreline position on a macrotidal gravel barrier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of the U.K., and to develop a tool to determine shoreline positions from wave records. The data sequences comprise wave climate recorded by a nearshore directional wave buoy and video-derived shorelines over a time span of one year and a half. The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of wave heights and alongshore energy fluxes. These are then related to shoreline change through a CCA analysis. The CCA analysis identifies patterns of behaviour of the wave conditions and the shoreline position,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both patterns is found to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about the beach response to wave action.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movement of sediment is greater at the southern end of the study area and that there is an immediate shoreline response to the wave action. In the case of coastal management it is more often the case that wave forecasts are available on a routine basis. The ability of the CCA to provide useful estimates of shorelines from wave conditions was tested by using measured waves to calculate the corresponding shoreline position from additional data at the end of the sequences. Shoreline positions determined with the CCA agreed well with the measured ones. Thus, the CCA is found to be a useful tool to determine unknown shoreline positions and support effective coastal management if good quality hydrodynamic and morphological data are available to input into the initial set-up of the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5.
The analysis of beach profile combined with wave data provides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beach topography and physical behavior of the coast. Numerous commercial and noncommercial computer programs and add-on tools are available to analyze beach profile and wave data. But, most of them are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particular coastal application. Moreover, searching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for diverse coastal application is a tedious process. To make it easily accessible, we have developed an integrated Matlab GUI for beach morphology and wave analysis. The tool “ONWET (OceaN WavE Tool)” mainly includes wave processes, beach morphology,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in beach profile, wave refraction, and sediment transport rate. The tool has automated inbuilt functions and is designed to accommodate importing/exporting of data (results both in data and graphical format). It includes user friendly options and can be freely download from our institutional website. The tool is very useful for researchers, scientists, engineers, and environmentalists who are working in the field of coastal studies and beach nourishment.  相似文献   

16.
科学计算可视化作为新一代的分析工具 ,正在进入物理海洋学领域。文中介绍对海洋调查数据进行可视化的关键问题——数据建模 ,并从分析海洋调查数据的特点出发提出针对海洋研究中可视化建模的原则和有效途径 ,给出相关的实现方法。其中 ,重点讨论局部体样条建模中必须面对的区域分割优化问题 ,引入遗传算法并给出较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二维流线可视化技术和中尺度涡旋识别技术,提出了3种中尺度涡旋时空连续可视化的方法:基于OW参数的涡旋可视化方法、基于栅格模板的涡旋可视化方法和基于矢量模板的涡旋可视化方法,这3种方法分别基于Okubo-Weiss算法、Faghmous的算法和Liu的算法来进行涡旋识别,同时将流场可视化的结果填充到涡旋内部,以获得更好的可视化效果。在可视化过程中本文引入了传输函数来对涡旋中的流线颜色和透明度进行实时交互,能够在控制界面上通过设置Key值点的颜色和位置来控制速度、涡度和OW参数等信息的显示效果。本文在性能和显示效果方面比较了3种方法的优劣。从性能上来讲,性能由高到低依次为:基于OW参数的涡旋可视化方法、基于栅格模板的涡旋可视化方法和基于矢量模板的涡旋可视化方法。从显示效果上来讲,基于OW参数的涡旋可视化方法在三者中最差,效果中有较多的杂乱的短线,同时涡旋边界较小,局限于涡旋核心区;基于栅格模板的涡旋可视化方法较第一种方法的显示效果有所提升,杂乱的短线较少,涡旋相对完整,但由于数据分辨率不够高的原因,在放大多倍后涡旋边界呈现锯齿状;基于矢量模板的涡旋可视化方法显示效果最好,涡旋完整、饱满。同时,因为首先进行了涡旋边界的重构,将涡旋边界矢量化,涡旋边界更加平滑。相对于传统长时间序列的涡旋可视化的方法而言,这3种方法提供了一个美观、动态和更富信息性的可视化方法,同时由于传输函数的加入,其可以成为科研人员研究涡旋的一个实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利用遥感资料进行海岸带环境动态变化监测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随着高空间分辨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已成为海岸带资源环境管理中一个重要的信息获取手段。海岸带环境遥感信息系统以遥感数据应用为核心,根据信息产品生产的业务化需求将遥感数据的获取、预处理、专题信息提取、遥感专题图产品制作的整个过程有机地集成为一体,实现了遥感数据处理、遥感信息提取、专题信息综合、专题产品制作等信息产品的业务化生产。海岸带环境遥感信息系统由硬件集成、软件集成、功能集成、数据集成等4方面内容组成,对系统集成的优缺点作了分析和探讨,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海量、多源、异构、多维、多格式、动态等特性海洋标量数据的三维集成可视化,设计了基于服务思想、面向通用标量数据格式的三维虚拟可视化体系架构,构建了海洋三维可视化原型系统,并对其体系架构和功能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采用基于几何对象的可视化方法,结合LOD动态调度、表面纹理及快速查询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海洋标量场数据的高效、快速三维动态可视化、要素值查询及时序分析等功能。该研究可为其他海洋环境要素数据的可视化与分析提供思路与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20.
海南岛海岸带风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岸线变化和脆弱性的了解对地方政府部门非常重要,拥有这方面的知识将有助于进行沿海地区的管理和开发。为了研究海南岛的海岸变化特征及其脆弱性,近年来我们采集了大的沉积物样品,并结合海图和遥感卫片分析海岸线变化特征。海南四大城市(海口,文昌,三亚和长江)虽然没有显著的侵蚀特征(海岸线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通过脆弱性评价发现其均为中等脆弱性,主要是由于大量人口对海岸造成的压力所致。因此,本文提出的基于包括人为-自然因素的海岸脆弱性评价方法,具有制定海岸带管理和适应性策略的运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