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讨论了IP—1型离子泵测氦仪的工作原理及基本技术特性。通过野外工作,证明仪器具有性能比较稳定、灵敏度较高,便于携带等特点。介绍了仪器在已知铀矿床上开展放射性水化学找矿的试验结果。测量资料表明,在有利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下,水氦异常能较好的指明深部铀矿化范围。  相似文献   

2.
氦素定年技术、氦热年代学及其在地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氦同位素定年技术和氦热年代学,说明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要求,以及其在较小幅度剥露作用研究、古地貌研究和年轻地质体定年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和前景.   相似文献   

3.
Helix SFT惰性气体质谱仪分析矿物包裹体中氦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军杰  李剑  刘汉彬  张佳  金贵善  张建锋  韩娟 《地质学报》2015,89(10):1826-1831
氦同位素组成在地球大气圈、地壳及地幔各圈层具有不同的元素丰度和同位素比值,变化范围达数个量级,而且氦作为惰性气体中质量最轻的元素,其稳定性好,迁移能力强,因此将其同位素作为地质过程和物质来源的天然示踪剂倍受重视,被广泛地应用于地学研究的各个领域,而能否对于岩石样品中氦同位素组成进行准确分析,成为了氦同位素作为示踪剂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利用Helix SFT惰性气体质谱仪对岩石矿物包裹体内的氦同位素组成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样品的压碎及气体提取纯化装置,通过进一定体积的标准氦气,计算出仪器的灵敏度,在此基础上对整套系统的静态本底进行了测定。对仪器本身的离子倍增器的接收效率进行了探讨,使其可以准确对3 He进行准确测定。以大气中氦同位素为标准并进行多次测定,获得了氦同位素测量的质量歧视校正因子。通过对实际样品黄铁矿包裹体中氦同位素组成的测定,获得了稳定性很好的同位素比值数据,其精度可达99%。通过建立合理的压碎装置,利用该仪器对氦同位素组成分析的独特优势,可以满足对于岩石矿物包裹体中氦同位素组成的精确测定,满足其在地质科研领域的应用研究需要,进而对基础科学研究起到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利用离子泵测氦仪,测定水浸土壤样的水中氦的找铀矿方法。通过十项浸泡条件及测量试验,确定了处理土壤样的水浸技术。在矿床上取样分析的结果表明,在陡倾角地层的条件下,壤中氦异常出现在深部铀矿化范围的水平投影位置上,说明该方法对寻找隐伏铀矿是有效的,可用于地表详测等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5.
氡、氦等气体地球化学在地震科学研究中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回顾了氡、氦的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在地震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在分析氡、氦等地下气体在地壳中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基础上,总结出氡、氦等地下气体浓度变化具年变(或日变)规律,且受多种因素诸如其自身的地球化学行为、气候条件、地质构造及区域应力场等的综合影响。归纳了近30年来在氡、氦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以及氡异常的形成机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氡、氦等地下气体在地震监测预报及基础研究方面日益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对其自身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提出了今后应在氡、氦等地下气体的异常迁移、实验研究、资料处理过程中对干扰因素的排除以及开展深部气体运移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等方面开展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水氦测量若干理论问题和几个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及其在地热田中的应用效果,作了较深入的论述。认为漳州地热田地热远景可观。  相似文献   

7.
在无为盆地WWY1井三叠系周冲村组首次发现了异常高压富氦天然气显示,对其中2个气样的气体组分分析发现,He的体积分数分别为4.51%和4.56%,远高于0.1%的氦气工业利用标准;3He/4He值分别为5.50×10-8和6.40×10-8,幔源氦占比仅仅为0.32%和0.40%,应属典型的壳源氦。同时依据δ13CCH4、δ13CCO2、CO2含量及N2含量综合分析认为该天然气为有机成因,其烃源岩类型与研究区广泛发育的二叠系烃源岩相吻合。通过区域地质资料和深部地球物理资料分析认为其氦源极可能来源于古—中元古代基底花岗岩。长江深断裂带可作为联通深部地壳与浅部地层的重要通道,对于氦气扩散外移起到了关键作用。当富氦流体运移至浅部遇到天然气等载体气气藏时,流体的氦浓度迅速降低,氦气大量脱溶进入载体气气藏形成富氦天然气藏,活动的断裂系统...  相似文献   

8.
岑岳忠 《物探与化探》1988,12(5):363-363
本仪器是在GQ-30型氦光泵航磁仪基础上,对探头磁共振区、高频激励源、材料的无磁性、环路性能、可控制计数门的休止比等做重大改进而完成的。仪器的显示灵敏度达0.01nT。  相似文献   

9.
地球上氦同位素的起源及3He/4He比值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地球上氦同位素在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示踪等方面深受关注。研究地球内部3 He与4 He同位素比值大小的分布有助于解决地球科学中的某些基本问题 ,例如地球增长物的详情 ,地球内部流体的历史和起源 ,以及地热的演化和起源。此外 ,3 He 4He值也有助于解决有些实际应用问题 ,例如铀矿的探测 ,地震预报等。研究上述诸方面同氦同位素的起源密切相关 ,有些问题目前也并不十分清楚。本文着重论述地球上氦同位素起源以及3 He 4He值变化特征。氦在太阳系中的元素丰度仅次于氢 ,属最高丰度元素之一。在地球上氦元素却成为一种稀有元素 ,He…  相似文献   

10.
HE-602型氦质谱计是核工业部北京铀矿地质研究所,于1978年底研制成功的专用测氦质谱计。该仪器灵敏度高,精确度好,体积小,重量轻,是目前适用于野外氦气测量的主要测量仪器。氦气测量是一种寻找铀矿资源的新技术,是根据氦的放射成因及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对不同介质(如水、土壤、壤中气、岩石样品等)中氦浓度的测量,寻找断裂构造带,进行区域地质研究和构造填图;圈定铀成矿远景区,探测深部铀矿;勘查地热资源以及预报地震。  相似文献   

11.
许光  李玉宏  王宗起  尤龙 《地质学报》2023,97(5):1711-1716
<正>氦是已知的具最低熔点和沸点的元素,来源于铀、钍放射性衰变和地幔脱气,是重要的战略性稀有气体资源。因其化学惰性和沸点极低,不仅应用于制冷、医疗、半导体、科研、石化、超导实验、光电子产品生产等方面,还是军工、航天、核工业、深海潜水等领域重要的战略资源,关系国家安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李玉宏等,2018;张雪等,2018;陶小晚等,2019;秦胜飞等,2021)。  相似文献   

12.
天然源面波勘探是从自然界的各种微小振动中提取出瑞雷面波,经过面波频散曲线的反演得到岩层速度结构,达到推测地下岩层和构造分布状况的目的。该方法克服了人工源激发困难的问题,对场地适应性强,有效探测深度较大,探测结果具有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文章以扎西康矿区采空区勘察中的应用为例,介绍了天然源面波法特点、优势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年宗元 《物探与化探》1993,17(6):401-413
在地质工作调整结构、转换机制过程中,1992年我国固体矿产地球物理工作压缩,航空地球物理工作量减少。但以地震为主的油气地球物理工作量保持近几年水平并略有增长,水文、工程、环境地球物理工作持续发展。1992年我国勘查地球物理取得了较多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推出了一批新的地球物理仪器,其中包括高采样率浅层数字地震仪、地下管线探测仪、轻便遥测多道地震仪、工程质量检测仪、高分辨率中子俘获γ能谱测井仪等。航空磁力水平梯度系统投入使用。形成了一批新的功能较强的地震、测井、电法及重磁资料处理解释系统或工作站。新理论新方法研究加强,地学层析成象理论和应用发展迅速,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扩大应用,分形及混沌理论在勘查地球物理中的应用也在起步。深部地壳调查及油气勘查领域地球物理的国际合作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a tracing method using dissolved noble gases to survey the groundwater flow in a large groundwater basin. The tracing method is based on measuring the concentrations of noble gases and the ratio of helium isotopes in groundwater samples. Since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detect trace amounts of noble gases and helium with high accuracy in a 15-ml groundwater sample, dissolved gases were extracted and purified, then a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er was used for measurement and comparison with standard samples. We used this method with samples from a confined aquifer formed by the deposition of pyroclastic flow in the Kumamoto Plain on the west side of Mt. Aso in central Kyushu, Japan. The groundwater basin under the plain is divided into four small basins, based on the helium concentrations and isotope ratios, with two major groundwater flows. One flow is buried by the Aso pyroclastic flow along the old Kase River; the other is along the Tsuboi River Valley. These two groundwater flow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different helium isotope-ratios. The helium component from the deep mantle is mixed into the groundwater under the Kumamoto Plain. Finally, data on the concentrations and ratios of3He to4He in groundwater sample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location of faults in the volcanic aquifer.  相似文献   

15.
王建谱 《铀矿地质》1994,10(3):175-180
本文介绍了土壤样氦气测量方法勘查隐伏陷落柱及其找深部铀矿的简要原理和应用效果。通过对5个实例的氦异常特征研究,表明在陷落柱边缘及其中部氦含量变化明显;在隐伏铀矿体的垂直投影部位,地表有较好的氦异常。从而说明:用该法可为煤矿寻找隐伏的陷落柱,可以探测与成矿有关的岩溶塌陷构造,寻找铀矿及各种断裂构造,可以为各种受断裂控制的热液矿床指明远景地段,为勘探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A linear zone with high strain rates along the Japan Sea coast, the Niigata-Kobe Tectonic Zone (NKTZ), is consider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rheological heterogeneities in the lower crust and/or upper mantle. Helium isotope variations along the NKTZ reveal a close association with the geophysical evidence for rheological heterogeneities in the crust and mantle. In the southern NKTZ, the 3He/4He ratios lower than 3.4 Ra (Ra denotes the atmospheric 3He/4He ratio of 1.4 × 10−6) could be interpreted as a two-component mixture of helium stored in aqueous fluids driven off the subducting oceanic crust and radiogenic crustal helium. Higher 3He/4He ratios are observed in the central NKTZ where Quaternary volcanoes and high-temperature hot springs are concentrated, suggesting that the 3He emanation manifest in the central NKTZ results from the effective transfer of mantle helium by intrusion and degassing of mantle-derived magma in the crust. In the northern NKTZ where two large inland earthquakes occurred recently, there appears to be many samples with 3He/4He ratio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bserved in the fore-arc side of northeast Japan. A plausible source of mantle helium could be attributed to upward mobilization of aqueous fluids generated by dehydration of the subducting Pacific Plate slab.  相似文献   

17.
氦气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稀有资源,关系国家安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但我国贫氦且绝大部分依赖进口,资源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开展氦气资源调查非常迫切.通过全国七大含油气盆地及其他地区氦气资源及成因系统调研,明确我国中西部含油气盆地天然气中氦气基本为壳源放射成因,其富集受富含U、Th的酸性岩或基底的分布、背斜圈闭及断裂共同控制.东部郯庐断裂带两侧含油气盆地中氦气为壳源和幔源混合成因,其富集受断裂控制明显.地热或温泉的水溶气中,含量较高的氦气主要为壳源.优选了氦气显示良好、但存在不确定性的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及周缘开展氦气资源系统勘查.通过对和田河气田及周缘11口井天然气样品精细取样、分析,首次发现和田河气田为富氦气田,氦气体积含量为0.30%~0.37%(平均0.32%),为壳源成因,折算氦气探明储量1.959 1×108 m3,是我国发现的首个特大型富氦氦气田.因此建议:(1)加快建设和田河气田氦气分离、液化装置,实现气田开发整体效益最大化;(2)尽快论证建设"塔里木盆地氦气战略储备基地"的可行性,开展全国主要含油气盆地氦气资源系统调查;(3)加强氦气成藏理论研究,指导氦气资源勘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