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馈源是射电望远镜天线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将直接影响整个天线系统的电性能。针对射电望远镜天线系统中典型的圆锥喇叭馈源,通过三维电磁仿真软件(CST STUDIO SUITE12.0)进行建模,分析了不同圆锥度、椭圆度及不圆度对圆锥喇叭馈源远场方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口径面的椭圆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对圆锥喇叭馈源方向性的影响较小。且其回波损耗小于-15dB;圆柱波导段的圆锥度大于1:20时,圆锥喇叭的效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不圆度的影响则较大。文中得到的结构因素对圆锥喇叭馈源电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对射电望远镜天线系统中圆锥喇叭馈源的设计和制造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在发展中的云南天文台0.5GHz—1.5GHz快速射电频谱分析仪的接收天线部分是计划在现有的十米口径抛物面天线的焦点上安装两付互相垂直的对数周期偶极子天线作为馈源。本文介绍了设计一个FORTRAN语言程序对对数周期偶极子天线电特性进行分析的过程,它可以在整个工作频段范围内计算出任意频率点上一副对数周期偶极子天线两个主平面内的方向图、波瓣宽度、增益和输入阻抗,并把结果以数据文件的形式记录下来,结合绘图软件,就可给出直观的结果,从而为对数周期偶极子天线的设计方案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判据。本文最后针对为云南天文台抛物面所设计的馈源作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在发展中的云南天文中0.5GHz-1.5GHz快速射电频谱分析仪的接收天线部分是计划在现有十米口径抛物面天线的焦点上安装两付互相垂直的对数周期偶极子天线作为馈源。本文介绍了设计一个FORTRAN语言程序对对数周期偶极子天线电特性进行分析的过程它可以在整个工作频段范围内计算出任意频率点上一副和周期偶极子天线两个主平面内的方向图、波瓣宽度、增益和输入阻抗,并把结果以数据文件的形式记录下来,结合  相似文献   

4.
文中所作的主要工作是为云南天文台十米抛物面设计、制造一付好的对数周期偶极子天线(LPDA)作馈源。工作有:(1)设计一对交叉的LP-DA;(2)分析LPDA特性;(3)估算抛物面的电特性;(4)讨论线极化向园极化转换的问题;(5)天线测量。LPDA的测量结果比较满意。该天线的方向图、平均输入阻抗、三分贝和十分贝波瓣宽度都在从0.5-1.5GHz的频率范围内比较一致和稳定,变化很小。天线理论上的许多成就都是与数子计算机有关的。在文中,我们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的功能来设计天线,分析天线特性,并从测量所得的所有数据文件中计算天线的参数。所编FORTRAN程序使这一切工作变得容易。最后,我们还讨论了用功率合成器实现线极化向园极化转换的各种情况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量北京密云50m天线在不同俯仰角度下X波段馈源的焦点轴向偏移,拟合出了由于天线重力形变引起的X波段馈源的焦点轴向偏移曲线.为了补偿焦点偏移,设计了包含电流环、转速环和位置环的馈源控制系统,并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馈源控制系统能够补偿焦点偏移,且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  相似文献   

6.
射电望远镜一般要在宽频段内进行连续观测, 但传统相控阵天线设计方法难以兼顾宽频带和大角度扫描特性. 紧耦合天线的设计方法为宽带大角度扫描天线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基于此设计了一款宽带双极化 Vivaldi相控阵馈源. 首先结合Wheeler提出的连续电流片概念及等效电路对紧耦合原理进行理论分析, 然后针对Vivaldi天线分析了阵元间的强耦合能够有效拓展天线的工作带宽. 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款宽带Vivaldi相控阵馈源. 馈源阵列由8×9 Vivaldi天线阵元组成, 该阵列的工作带宽为2-8GHz, 并且能够在E面和H面均实现±$45^\circ$的扫描特性. 最后对该馈源阵列进行了样机加工和测试, 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文中所作的主要工作是为云南天文台十数抛物面设计、制造一付好的对数周期偶极子天线作馈源。天线理论上的许多成就都与数子计算机有关的。在文中,我们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的功能来设计天线,分析天线特性,并从测量所得的所有数据文件中计算机的参数。  相似文献   

8.
天马望远镜是65 m口径全实面地平式射电望远镜,信号经赋型抛物面主反射镜和赋型双曲面副反射镜汇集后在卡塞格伦焦点处馈入低温低噪声接收系统。开展天马射电望远镜轴向偏焦研究,旨在拓展天马望远镜在低频段的接收,创新之处在于利用P波段低频振子天线作为接收机馈源,放置在距离副反射面顶点下方约1/4波长处,研究天马望远镜在P波段开展天文观测的可行性。研究内容包括P波段振子天线设计、馈源轴向偏焦位置优化以及观测性能分析。P波段振子天线作为馈源,天线最大增益45 d B,天线效率64.25%。  相似文献   

9.
相控阵馈源是近年在射电天文领域新兴的一种阵列天线接收系统,在射电望远镜焦平面上以矩形、六边形等方式排布电小天线单元阵列。通过波束合成对各个阵元施加不同的激励,调控各个阵元的幅度与相位,使得各波束相互交叠、相位中心紧密相邻,从而能够对焦平面区域进行完全采样,实现连续的视场覆盖以提高巡天效率。从焦平面阵列出发,对比介绍了相控阵馈源及多波束技术;之后进一步详细描述了现今世界范围内相控阵馈源技术前沿研究,其中主要包括美国的NARO,荷兰的ASTRON,加拿大的DRAO和澳大利亚的CSIRO等研究机构在PAF研制方面的具体工作;之后介绍了国内在大科学装置及SKA等大科学工程推动下开展的相控阵馈源的技术预研及工程实践;最后针对现有相控阵馈源技术发展,提出了该项技术未来的研究难点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一种扩大FAST视场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的大口径射电望远镜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在其分辨率和灵敏度提高的同时,视场变小.而且口径越大,视场越小.这成为大口径望远镜不可回避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可以在望远镜的焦平面上放置Ⅳ个分立馈源.让它们同时工作,这样可以看作把视场扩大了Ⅳ倍.望远镜的工作效率提高Ⅳ倍.但是这样做的缺点是——视场不连续.且馈源数目Ⅳ受到望远镜焦比(F/D)的限制.采用致密焦面阵(dense focal plane array)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致密焦面阵的单元不是喇叭口天线,而是无方向性的Vivaldi天线(Vivaldi antenna).要把Vivaldi阵列应用到望远镜上,需要对单个Vivaldi天线和Vivaldi阵列的电性能有清楚的认识,并能根据需要来设计照明方向图.还要知道大望远镜的焦面上电磁场的分布情况,借此判断能否应用Vivaldi阵列,以及给出Vivaldi单元的分路赋权网络.主要给出了FAST的焦面场的分布情况.并说明应用Vivaldi阵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天线变形耦合影响指向误差评估精度的问题,提出基于几何光学的大型双反射面天线指向误差评估算法。通过建立变形反射面天线的最佳吻合抛物面、偏移副反射面以及馈源在基坐标下的数学模型,计算反射面辐射区间并确定指向误差权重因子,最终建立天线的指向误差评估模型。为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应用该模型对一座在建70 m天线的多组虚拟变形工况进行指向误差评估,其结果与现有波束偏移因子算法以及电磁仿真算法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估的指向误差结果与电磁仿真算法以及波束偏移因子算法的评估结果吻合,所提算法正确。该算法为分析天线变形耦合对指向误差评估精度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天线的指向误差评估精度。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新颖的大球面射电望远镜的设计方案.以往球面射电望远镜的设计方案是利用各种复杂馈源系统,如Arecibo三反射面系统来克服球差,而我们拟实时地改变被馈源照明的部分球反射面的形状以最大限度地拟合旋转抛物面,从而用传统的抛物面馈源照明来实现宽带与偏振观测.此设计有天空覆盖范围大及可实现独立多瓣观测等优点.文中还对500m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曲率半径300m)以及300m可用口径的具体实例提出了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3.
环焦天线具有特殊的电磁特性和应用领域.对环焦天线的口径面相位误差进行了理论和仿真分析,推导了馈源和副面位置偏差引起的相位误差、主副面之间的补偿关系以及全息测量中天线转动引起的光程差.研究结果将对环焦天线的精确面形测量和补偿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韩溥  吕静 《天文学报》1994,35(2):209-214
1992年1月,在紫金山天文台13.7米毫米波望远镜上进行了用射电全息术的相位恢复方法测量天线表面精度的尝试。利用望远镜的22GHz系统,用强水脉泽源ORION-KL作为信号源测量了天线的聚焦和偏焦方向图,采用Misell算法获得了天线口面上的相位分布,由此得到的天线表面相对于理想抛物面偏差的均方根值与1989年用经典的经纬仪带尺方法测量的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了云南天文台单天线双馈源(λ15厘米,λ21厘米)的结构原理,设计指标及使用结果。  相似文献   

16.
500 m球面射电望远镜(The 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 FAST)馈源舱位置和姿态测量精度直接影响望远镜接收机的对准精度.为了提高馈源舱位姿精度,提出姿态卡尔曼滤波算法,采用北斗导航系统的多天线技术解算馈源舱姿态,将它与捷联惯导解算的馈源舱姿态对比,两者的差值作为姿态卡尔曼滤波的量测量.为了降低北斗导航系统解算姿态的复杂度,采用了罗德里格矩阵解算方法.以望远镜跟踪观测模式时,北斗导航系统和捷联惯导解算的实际导航结果作为测试数据,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姿态卡尔曼滤波的组合导航结果精度优于传统卡尔曼滤波的组合导航结果,尤其在航向角和yf轴的位置精度上.  相似文献   

17.
针对“北斗一号”(“BD-1”)系统与GPS系统组合接收机在特定电磁环境下的需求,设计了一种组合接收机天线。该组合天线融合了四臂螺旋天线(FHA)与GPS微带天线的特点,并考虑了天线的空间结构。设计的组合天线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对于接收“北斗”和GPS信号都具有较好的圆极化轴比和增益方向图。研制的组合天线在微波暗室测试中和实际使用中都取得了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8.
具有主动主反射面的巨型球面射电望远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提出一种新颖的大球面射电望远镜的设计方案,以往球面射电望远镜的设计方案是利用各种复杂馈源系统,如Arecibo三反射面系统来克服球差,而我们拟实时地改变被馈源照明的部分球反射面的形状以最大限度地拟合旋转抛物面,从而用传统的抛物面馈源照明来实现宽带与偏振观测.此设计有天空覆盖范围大及可实现独立多瓣观测等优点,中还对500m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曲率半径300m)以及3000m可用口径的具体实例提出  相似文献   

19.
射电望远镜具有极高的系统灵敏度,且系统内、系统间及台址内电子设备众多,电磁环境复杂,科学合理地评估台址内电子设备辐射发射对射电天文观测的影响,对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无线电管理、屏蔽改造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浅析了射电望远镜系统灵敏度及射电天文领域仪器设备辐射发射相关评估标准;基于射电望远镜系统灵敏度及观测需求,计算了南山25 m射电望远镜馈源口面干扰电平限值,并给出了天线旁瓣增益的计算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干扰电平限值、旁瓣增益、干扰测量、路径衰减的电子设备电磁辐射评估方法,并针对南山25 m射电望远镜天线驱动电磁辐射进行了评估,给出了屏蔽需求。  相似文献   

20.
FAST望远镜馈源舱通过6根钢索悬浮于空中,在运行过程中其倾角连续变化,存在发生倾覆的风险。通过舱索系统的静力学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对FAST馈源舱的最大倾覆角进行了研究。基于舱倾角最大的优化原则和舱-索系统静力平衡,对索力和姿态角的限定等约束条件,建立了求解舱最大倾角(倾覆角)的目标优化函数,利用牛顿迭代法解得了舱在其运行轨迹面(焦面)的倾覆角,同时研究了重心改变对倾覆角的影响。通过舱索系统3 m缩尺模型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得到了模型舱在给定位置的倾覆角,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吻合。最后分析了馈源舱原型在整个焦面上的倾覆角,结果表明馈源舱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是安全的,不会发生倾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