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地层分委员会于1985年6月23日在北京成立.并召开了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委员共35人,由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聘请,任期三年.中国第四纪地层分委员会作为专业学术组织,将推动第四纪地层的研究工作,加强国内第四纪地层工作的横向联系,并与国际第四纪联合会(INQUA)地层委员会对口联系.在第四纪地层工作若干重要问题上组织专门的工作组开展工作.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确定了正副主  相似文献   

2.
南海北部陆架第四纪地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北部湾中部和珠江中的外的工程地质钻孔为典型剖面,对第四纪地层进行祥细的划分与对比,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获得本区第四纪地层在纵向和横向的区域特征和分布规律以及第四纪地层厚度变化,并讨论了各统的底界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第四纪地层划分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内容主要以新编制的《中国第四纪地质图》为例,来阐明中国第四纪地层划分的新进展.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第四纪研究室,曾将1982年以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局所属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区调队以及砂矿队等单位所编制的各地区第四纪地层序列进行综合整理,编成《中国地层——第四系》一书在国外出版,据国外某些学者反映,此书第四纪地层划分基本属于传统的经典地层划分方法,并推荐了国际间近年来采用以深海岩芯所反映的气候冷暖旋回来划分地层的方法希予重视和采用.又认为中国第四纪地层已自成一套体系,没有必要和欧洲阿尔卑斯地区的恭兹、民德、利斯、武木冰期序列来对比,因上述序列在年代学上尚有许多矛盾未解决,与其对比易生误解.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我国目前有些第四纪地层的建组、命名、划分和对比以及某些地层术语的使用等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应进一步推敲和落实.上述意见显然对于我国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第四纪地层科研成果的整理和提高有益.  相似文献   

4.
华南沿海第四纪地层划分和海岸升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华南海岸升降问题,论家蜂起,有关第四纪海岸升降的次数、幅度、时间、原因诸问题,众说纷纭立论者多以华南海岸地貌特征为依据;第四纪地层虽偶有涉及,但较零星。笔者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对华南沿海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作一探讨。 一、华南沿海第四纪地层划分 华南沿海第四纪地层岩性复杂、岩相多变,长期以来,未曾确定出全区第四纪地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岩性特征、沉积旋回、接触关系、孢粉和微体古生物等资料,对大小凌河地区的第四纪地层进行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第四纪以来的沉积物及其特征,并分析晚第四纪以来的海相地层与海侵特征。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南海北部海域中、东部陆架坡折带在不同年代的迁移特征,分析了高精度单道地震剖面与地质浅钻等资料.在南海北部海域珠江口外区、东沙区和台湾浅滩区的陆架及陆坡带附近第四纪地层中,共识别出6个三级层序界面以及相应的沉积层序,同时识别了6个区域下切侵蚀面,并以此为依据认识了本区第四纪河道的演化特征,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在此...  相似文献   

7.
受全球性气候变化影响,晚第四纪以来东海陆架经历了多次海平面升降过程,在沉积地层中留下了明显的地质记录。根据穿越东海陆架的浅地震剖面解释研究,海底以下约120ms时间深度内可识别出6个主层序反射界面,即QT0、QT1、QT2、QT3、QT4和QT5界面,5套反射层序(反射波组),据反射层序的结构及地震相特征和与区内的钻孔地质资料对比分析,可见每套反射层序在沉积环境上均由一个海进海退沉积序列组成。以层序地层学为理论基础,在对中更新世以来的地层层序及其沉积环境条件分析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东海陆架晚第四纪地层层序及其发育模式,以期为东海陆架区晚第四纪地层发育层序提供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8.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第四纪地层对比讨论会于1988年10月6—16日在苏联远东的纳霍达卡市举行.会议由亚太第四纪委员会主办,即INQUA地区分会主办.正式会议为五天,野外地质旅行一天.会议收到论文150多篇,涉及第四纪地层、第四纪地质的工作方法、测年、海平面变化等,会议论文将由亚海矿委会(CCOP)组织出版发行.出席本届大会代表130余人,除苏联代表外,中国、日本、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南朝鲜及民主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22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采用大会发言,主要介绍自上届(1986,日本)亚太会议之后的新成果.会议按第四纪地层;古地理及沉积过程;地貌与构造地貌;第四纪以来生物界的演化四个专业进行大会介绍.中国代表做了“江苏第四纪瓣鳃类动物及古地理研究”、“第四纪地层下  相似文献   

9.
龙海—漳浦沿海第四纪地层及沉积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何昭星  姚庆元 《台湾海峡》1994,13(3):245-253
本文根据实际调查资料,对研究区的第四纪地层层序进行了较系统地划,并初步探讨了第四纪地层的沉积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0.
西沙西永1井礁相第四纪地层的划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岩石地层学、地球化学地层学和碳、氧稳定同位素地层学,对西永1井礁相第四纪地层做了新的划分。进一步证实永兴岛岛屿相沉积物为末次冰期阶段形成,无全新世地层记录,第四纪地层钻厚258m,其中晚更新世地层厚44m,中更新世地层厚40m,早更新世地层厚174m。  相似文献   

11.
松辽平原第四纪磁性地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辽平原的第四纪地层,过去尚缺乏磁性地层的研究资料.为了进一步修订地层表,我们用磁性地层学方法,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吉林省榆树和长春地区以黄土为主的剖面,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和库伦旗地区的黄土剖面(图1),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工作,并试以辽河以西地区的黄土地层,把黄土发育不够典型的松辽平原区与北方典型黄土区的第四纪地层,从磁性地层学的角度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2.
中国黄土高原中几个剖面的岩性、地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黄土高原第四纪黄土堆积的地层划分,以及与第三纪的界限问题,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在地层划分问题上许多人认为黄土地层剖面中第一层褐土型古土壤以上的黄土层为晚更新世堆积;并且认为黄土堆积最早始于距今100万年以前.多年来,我们在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调查研究,对比了不同地点的黄土地层剖面,对黄土高原的黄土地层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本文利用三个典型地层剖面的综合研究资料(图1),对黄土高原的第四纪黄土堆积地层划分及其下限问题加以论述.这三个剖面分布于第四纪地质史上有不同发展特点的地貌区内.平凉附近的剖面位  相似文献   

13.
第四纪海相地层是第四纪地层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有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海面变化、海侵海退过程以及古地理环境的演变。我们在开展滦河三角洲地区第四纪地质调查研究工作中,通过对该区东麦港(乐7孔)、坨  相似文献   

14.
元谋盆地晚新生代地质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川滇南北构造带中段晚新生代地质研究”项目,从选择最佳地质剖面入手,对元谋盆地茂易-马头山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地测量,编录和多学科综合研究。作者对剖面的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重矿物和岩相古地理的主要特征了简要的总结;并对第四纪下限(N/Q界限)的各种标志进讨论。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元谋盆地第四纪下限为2.48MaB.P.左右,并对该盆地第四纪地层进行了划分。作者认为过去对元谋盆地第四纪地层划  相似文献   

15.
由周慕林研究员主持编著的“中国地层”第14册——“中国的第四系”;已在近期出版发行.它是在全国地质系统对各省区进行地层表编制工作的基础上,经过精炼、提高,首次对全国第四系划分进行的系统总结.应该说,此书是全国各系统、各部门广大的第四纪地质工作者多年辛勤劳动成果的反映.书中绝大部分章节由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第四纪地质室编写.书中总结了我国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及分布,第四系划分原则及方案,西北、青藏、华北、华南、东南地层区的第四系划分与对比;初步总结了我国第四纪古脊椎动物群、孢粉学的研究状况,介形类、有孔虫、陆相腹足类及硅藻的地层学意义;同时,亦总结了第四纪磁性地层学、火山及火山岩、第四纪矿产、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6.
台湾海峡西岸第四纪有孔虫与地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序言台湾海峡西岸的第四纪地质工作,解放前,只是在地质矿产调查,土壤调查时涉及到一些。而第四纪有孔虫的研究工作更是空白。解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来,伴随着福建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工作的开展,积累了相当数量的钻孔和地表资料,出现了系统地研究第四纪地质的新局面。1977—1980年,我们与福建省水文工程地质队协作,对福建沿海一些钻孔中的有孔虫等化石,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主要根据五个钻孔(图1)岩心中的有孔虫、硅藻等化石群特征,参考有关资料,就台湾海峡西岸的福州盆地、闽江口和厦门筼筜港地区的第四纪地层的划分、第四纪海侵层的沉积环境和第四纪地层发育史,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第四纪大陆海侵层磁性地层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磁性地层学是一门近年来新兴的学科.由于地磁极性变化具有全球性和同时性,这就提供了在地层形成过程中可将剩余磁性的极性变化,作为标准来进行地层对比.我国第四纪磁性地层学的工作是从七十年代初期开始的,在解决第四纪下限、第四纪地层的分层和时代、第四纪海侵层的对比和年代、古人类化石的年代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得出早更新世泥河湾组地层年代为距今140—307万年左右,元谋组地层为距今150—315万年左右.北京顺 5孔中最早一次海侵的时代为距今 235万年左右.“元谋人”年代为170万年左右,“兰田人”年代为80万年左右.笔者曾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新世以来的古地理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江苏东部沿海平原区第四纪环境变迁,查明第四纪期间的海侵、海退过程,寻求海面变动与湖面变动间的关系,并试图以地磁地层学的方法对当地的第四纪地层进行划分与对比.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对江苏盐城孔、弶港孔、启东孔和位于长江南岸的嘉定孔(上海市)地层进行了系统分析,包括微体化石群的定性分析(有孔虫、海陆相介形类)、软体动物群鉴定、古地磁系统测量和少量样品的C~(14)测年.为配合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东海外陆架晚第四纪若干沉积学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东海陆架尤其外陆架的晚第四纪沉积地层、古河道沉积与下切河谷充填沉积、潮流沙脊沉积研究等已经取得较多研究成果,综述已有的研究认识和关键科学问题,讨论地层研究中的氧同位素2期和4期地层划分出现的争议、不同的地层演化模式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末次冰盛期古河道的存在与演化、东海陆架冰后期潮流沙脊成因研究中存在的不同观点,提出未来东海外陆架晚第四纪沉积学研究的思路和工作展望。  相似文献   

20.
陆架沉积是海洋地质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共同研究的对象.我国陆架海底沉积调查已有几十年历史,编制了大量底质类型图件,但却未能编制第四纪地质图.只是在近几年才开始尝试编制海底第四纪地质图.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利用底质调查资料编制第四纪地质图,其中主要涉及海洋地质学上的“残留沉积”,“现代沉积”在第四纪地质图上如何处理,陆架表层沉积物成因类型如何划分,沉积物地层时代如何确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