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南海北部陆架第四纪地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北部湾中部和珠江中的外的工程地质钻孔为典型剖面,对第四纪地层进行祥细的划分与对比,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获得本区第四纪地层在纵向和横向的区域特征和分布规律以及第四纪地层厚度变化,并讨论了各统的底界问题。  相似文献   

2.
元谋盆地晚新生代地质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川滇南北构造带中段晚新生代地质研究”项目,从选择最佳地质剖面入手,对元谋盆地茂易-马头山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地测量,编录和多学科综合研究。作者对剖面的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重矿物和岩相古地理的主要特征了简要的总结;并对第四纪下限(N/Q界限)的各种标志进讨论。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元谋盆地第四纪下限为2.48MaB.P.左右,并对该盆地第四纪地层进行了划分。作者认为过去对元谋盆地第四纪地层划  相似文献   

3.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地层分委员会于1985年6月23日在北京成立.并召开了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委员共35人,由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聘请,任期三年.中国第四纪地层分委员会作为专业学术组织,将推动第四纪地层的研究工作,加强国内第四纪地层工作的横向联系,并与国际第四纪联合会(INQUA)地层委员会对口联系.在第四纪地层工作若干重要问题上组织专门的工作组开展工作.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确定了正副主  相似文献   

4.
华南沿海第四纪地层划分和海岸升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华南海岸升降问题,论家蜂起,有关第四纪海岸升降的次数、幅度、时间、原因诸问题,众说纷纭立论者多以华南海岸地貌特征为依据;第四纪地层虽偶有涉及,但较零星。笔者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对华南沿海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作一探讨。 一、华南沿海第四纪地层划分 华南沿海第四纪地层岩性复杂、岩相多变,长期以来,未曾确定出全区第四纪地  相似文献   

5.
中国第四纪地层划分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内容主要以新编制的《中国第四纪地质图》为例,来阐明中国第四纪地层划分的新进展.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第四纪研究室,曾将1982年以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局所属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区调队以及砂矿队等单位所编制的各地区第四纪地层序列进行综合整理,编成《中国地层——第四系》一书在国外出版,据国外某些学者反映,此书第四纪地层划分基本属于传统的经典地层划分方法,并推荐了国际间近年来采用以深海岩芯所反映的气候冷暖旋回来划分地层的方法希予重视和采用.又认为中国第四纪地层已自成一套体系,没有必要和欧洲阿尔卑斯地区的恭兹、民德、利斯、武木冰期序列来对比,因上述序列在年代学上尚有许多矛盾未解决,与其对比易生误解.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我国目前有些第四纪地层的建组、命名、划分和对比以及某些地层术语的使用等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应进一步推敲和落实.上述意见显然对于我国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第四纪地层科研成果的整理和提高有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区内QC_2孔第四纪地层划分的原则、标志与方案进行了论述,并建立了距今180万年以来的地层层序,为进一步建立该海域第四纪地层年表与区域对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西沙西永1井礁相第四纪地层的划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岩石地层学、地球化学地层学和碳、氧稳定同位素地层学,对西永1井礁相第四纪地层做了新的划分。进一步证实永兴岛岛屿相沉积物为末次冰期阶段形成,无全新世地层记录,第四纪地层钻厚258m,其中晚更新世地层厚44m,中更新世地层厚40m,早更新世地层厚174m。  相似文献   

8.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第四纪地层对比讨论会于1988年10月6—16日在苏联远东的纳霍达卡市举行.会议由亚太第四纪委员会主办,即INQUA地区分会主办.正式会议为五天,野外地质旅行一天.会议收到论文150多篇,涉及第四纪地层、第四纪地质的工作方法、测年、海平面变化等,会议论文将由亚海矿委会(CCOP)组织出版发行.出席本届大会代表130余人,除苏联代表外,中国、日本、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南朝鲜及民主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22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采用大会发言,主要介绍自上届(1986,日本)亚太会议之后的新成果.会议按第四纪地层;古地理及沉积过程;地貌与构造地貌;第四纪以来生物界的演化四个专业进行大会介绍.中国代表做了“江苏第四纪瓣鳃类动物及古地理研究”、“第四纪地层下  相似文献   

9.
黄东海及邻近陆架晚第四纪层序地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近年来黄东海晚第四纪地层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末次冰期最盛期以来的层序地层模式,即:本区域的海平面呈阶梯式变化,可区分为低水位、海侵、高水位3大沉积体系域。  相似文献   

10.
第四纪海相地层是第四纪地层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有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海面变化、海侵海退过程以及古地理环境的演变。我们在开展滦河三角洲地区第四纪地质调查研究工作中,通过对该区东麦港(乐7孔)、坨  相似文献   

11.
海桑属花粉在南海晚第四纪地层中的分布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桑属(Sonneratia)植物是热带滨海特有的盐滩植物,是气候和环境的指示植物,其花粉可作为滨海相沉积的重要标志。此属花粉在南海南部晚第四纪地层中分布较广,在南海中部的深海盆地,由于海流的影响,也有少量的断续分布,而处于南海北部的香港地区,在晚更新世中晚期的地层中,曾大量出现过。分析海桑属花粉在晚第四纪地层中的分布,对深入研究南海海区的物质来源、古环境和古气候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闽江口琅岐岛钻孔的孢粉,有孔虫及硅藻的综合分析,发现第四纪地层中有五个孢粉组合带,五个硅藻组合带与一个微体化石层。结合~(14)C测年资料与沉积物特征认为该地区第四纪地层可以划分为晚更新世晚期与全新世(早期、中期、晚期)。气候演化依次为:冷干→温暖略干→温暖湿润→炎热潮湿→温暖略干。沉积相发展顺序为:冲积相、冲洪积相→河流相、湖沼相→湖沼相、河口相→海湾相→河口相。  相似文献   

13.
晚更新世末期地磁短期游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铭汉 《海洋科学》1989,13(5):24-27
本文根据对胶州湾至丁字湾岸段的6个柱状岩芯古地磁标本系统测量结果,结合地层、古生物、古气候及~(14)C年代测定,确定了该区晚更新世末期哥德堡短期游移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Some of the islets in the eastern Beibu Gulf are covered by Quaternary volcano strata. The rock samples from these islets mainly consist of quartz tholeiites (at Shenjiandao), olivine tholeiites (at Linshidao and Xieyang- dao) and alkali basalts (at Yangpubi and Jianshidao), and basically represent four periods of the Quaternary volcanism of Hainan Island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Except for the samples from Shenjiandao, most of the Quaternary volcanics of these islets belong to alkali magma series. The trace el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all of these samples show they are OIB (oceanic island basalt) -like, which implies that their deep geodynamic setting may be related to a mantle plume. The Sr-Nd-Pb isotopic compositions show that the mantle source beneath the Quaternary strata can be regarded as a result of binary mixing between a depleted, DMM (de- pleted MORB mantle)-like source and an enriched mantle type 2 (EM2). The EM2 may be originated from the Hainan mantle plume, and has been metasomatized by carbonaceous fluids released from ancient re- cycled oceanic crust at an asthenospheric mantle level. These features, together with typical trace element ratios, reflect that the parent magma was not subjected to crustal contamination during its ascent to the surface. This study provides further petr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Hainan mantle plume.  相似文献   

15.
南黄海西部浅部地层地震层序及其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黄海陆架在第四纪具有海侵—海退交替发生、海陆相地层交互沉积的特点,沉积相及其分布主要受海平面变化与古河流及其三角洲的控制。对南黄海西部地区采集的5600km浅层地震剖面进行了层序划分与解释,得到以下认识:(1)早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南黄海地层可分为U1—U14共14个地震地层单元,组成6个地震层序,代表了6次大规模海侵-海退过程,其中氧同位素5期海相地层在该地区最发育;(2)根据全新世地层厚度变化,将该区分为6个沉积区:东部弱沉积区、中北部沉积发育区、海州湾外侵蚀区、废黄河口沉积区、射阳河口岸外侵蚀区和苏北浅滩沉积区;(3)氧同位素6期至2期,南黄海西部陆相层内发育了3期埋藏古河道:上层古河道发育于氧同位素2期,古长江水系、古黄河水系分别自南黄海南部、北部流入古黄海;中层古河道发育于氧同位素4期,仅分布于近岸地区;下层古河道发育于氧同位素6期,分布于123°E以西地区,其南部古河道应为古长江水系,规模较大,其北部古河道规模较小,分布范围有限;(4)古长江第四纪早期在古黄海入海,古黄河在氧同位素5期中后期也开始自古黄海入海,其古河道发育具有一定继承性,后期发育规模逐渐增大;(5)气候温暖的高海面时期发育于构造沉降...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地层及潜在环境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钻孔的沉积相序将长江三角洲分为三角洲主体、三角洲南翼和北翼等3个基本的地层分区,鉴于两翼前缘和后缘的相序具有很大差异,因而两翼均划分出前缘和后缘2个亚区。地层结构的不同决定了与沉积层有关的潜在环境问题和灾害的分布,三角洲南翼和后缘为地面沉降发育区和潜在发育区,北翼的前缘为地下海水入侵的潜在发育区,三角洲主体是污染江水的潜在渗滤区,现今河口为底辟构造潜在发育区。  相似文献   

17.
南通QC_5孔第四系碎屑矿物达40余种。不同重矿物的含量垂向分布与沉积环境有关而呈“波状”变化。重矿物的组合分段大多与第四系中地层界线相对比。第四系碎屑矿物母岩以中酸性火成岩为主。F/Q值之大小是沉积物生成时间长短、古气候冷暖与沉积速率高低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植物硅酸体研究在我国海洋地质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海岸带、浅海、半深海现代及第四纪沉积物进行的植物硅酸体研究表明,植物硅酸体可以在恢复海洋古气候、古环境的研究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但可用于解决一些哑地层中的相关问题,在时间尺度上其分辨率也是较高的.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沉积地质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三角洲已有的晚第四纪沉积地质学研究成果阐明了区域内晚第四纪沉积分区和沉积序列,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内部构型,对千年级和百年级事件沉积进行了初步探讨,总结出了长江三角洲发育模式和控制因素。但同时仍有一些涉及长江三角洲沉积和演化的重要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阐述。目前,对末次冰盛期的长江三角洲存在与否尚存在较大分歧,长江古河口湾向三角洲的转换机制与模式尚不清楚,三角洲系统“源到汇”的研究尚未开展,长江三角洲对人类活动的响应也刚受到重视。对这些问题的探讨,需要以沉积地质学的手段对海区三角洲进行精细解剖。目前,长江三角洲沉积地质学研究中存在着陆区三角洲研究程度高、海区三角洲研究程度低的现状,因此,进一步的研究需在海区三角洲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20.
琼东南盆地第四纪块体搬运体系的地震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四纪以来,琼东南盆地的陆坡区域广泛发育深水块体搬运体系。深水块体搬运体系是广泛发生在外陆架/上陆坡的一种沉积物搬运机制,包括滑动、滑塌和碎屑流等重力流作用过程。利用深水3D地震资料,提取振幅和相干数据,通过地震剖面、构造图和时间切片分析,揭示块体搬运体系具有丘状外形、波状反射结构、弱振幅和连续性差的地震特征,内部整体比较杂乱,主体发育褶皱,趾部发育逆冲断层,具有塑性流体特征。结合南海构造背景分析,认为研究区第四纪沉积速率高并位于地震多发带,构成了块体搬运体系的形成条件和触发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