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滇西北金沙江河流袭夺的研究——兼与任美锷先生商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与研究,对长期有争议的金沙江袭夺问题提出一些认识供讨论。从石鼓段金沙江河谷地貌发育、鸿文村—剑川谷地的地貌、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其成因三个方面,论证了金沙江在石鼓、鸿文附近自早更新世以来河道并无明显变迁,鸿文—剑川谷地也不是金沙江的古道。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地貌、第四纪地层和新构造运动特点的角度,着重讨论了金沙江奔子栏-金江街段河谷的发育历史。通过近两年的野外调查,认为金沙江上游开始于中更新世早期,至中更新世中、晚期已完全贯通。九河-剑川-下关谷地并非金沙江的古河道,而奔子栏-尼西-中旬-小中甸-大具-丽江-鹤庆-金江街才可能是早更新世“古金沙江”的古谷地,但“古金沙江”由串珠状盆地组成。  相似文献   

3.
通过河床钻孔并结合野外踏勘,确定了隐伏的龙蟠断裂在宽谷的切错位置,指出古龙蟠谷地是在上新世末早更新世初由龙蟠断裂发生逆断走滑和白汉场断裂的正断左旋并伴随断块的垂直升降活动而形成。河床覆盖层由现代金沙江冲积层和下伏的一套古湖相堆积物组成,其中古湖相堆积具有明显的分层性,由底往上可划分为冰缘冻融泥流堆积物、含泥质的灰绿色细砂和黄褐色粉土层、崩坡积和冲洪积加积物、灰绿色淤泥质碎石土层,结合区域性地质环境演化背景,认为它们是受中更新世时期本区间歇性山体抬升和冰川活动等新构造运动影响的不同沉积环境下的产物,从而清晰地揭示了河床深厚覆盖层的成因,为认识金沙江宽谷河段发育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长江上游水系变迁的河流阶地证据   总被引:18,自引:1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金沙江石鼓-巧家河段与川江宜宾-重庆丰都河段的阶地堆积物物质成分变化为着眼点研究了长江上游水系变迁。分河段对阶地堆积物重矿物成分进行时空对比后发现,金沙江下段沿岸各地的高位阶地重矿物成分差异较大,说明当时该地区尚未有贯通的金沙江,而可能是独立的小水系。白汉场、剑川、漾濞、元江等地古河谷堆积物样品重矿物成分的相似说明古金沙江可能是在石鼓、鸿文附近向南经过白汉场-剑川-漾濞盆地入红河的。川江各处高位阶地重矿物成分的差异说明当时该地区也存在分散的水系。金沙江下段以及川江贯通之后汇水东流,现代长江上游水系格局形成,并发育了重矿物成分相近的低阶地。  相似文献   

5.
点苍山—哀牢山带基础地质问题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点苍山—哀牢山是滇西重要的变质带。点苍山-罗平山断裂将点苍山分为两个结合带:东部甘孜-理塘结合带东以洱海—箐河断裂为界,包括石鼓蛇绿混杂岩带、义敦岛弧带和中咱-中甸地块。西部金沙江结合带西以乔后-西洱河断裂为界,包括古元古界沟头箐岩群结晶基底、河底-李子坪蛇绿混杂岩带及维西陆缘弧带。哀牢山东侧红河断裂是上扬子地块与金沙江接合带的分界,哀牢山断裂是一条逆冲推覆断裂,不是金沙江结合带的东界。  相似文献   

6.
甘孜玉树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甘孜-玉树断裂带位于西金乌兰湖一玉树断裂带的南端,广义的鲜水河断裂向西北延伸的部分,是青藏高原川滇菱形块体向东挤出的北部边界,其结构较为复杂,根据其活动性的差异可分为3个段落:南段由一组斜列的左旋断裂组成,断裂活动形成甘孜左阶拉分盆地,岩桥区地震活动强烈;中段以强烈走滑运动为主,并在断裂北侧形成一系列断陷盆,现今无地震记录;北段自邓柯向北转折,由主干断裂及一系列羽状断裂斜截复合,且以左旋走滑为主,与断裂有关的断陷盆地都发育在断层的西侧,地震活动分散,且活动性较弱。断裂带上的玉树-竹庆段断层谷地是南水北调西线侧雅金沙江-雅砻江调水线路的必经之地,强烈的断层活动以及形成的宽广的构造破碎带,将给工程施工和工程运行带来巨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7.
<正>笔架山金(铜)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缘与三江褶皱带的过渡部位之金沙江—红河断裂与宾川—程海断裂交汇部位。矿区主要出露:奥陶系下统向阳组(O1x)石英和砂岩粉砂岩,与侵入岩接触带常具角岩化;泥盆系下统康廊组(D1k)和青山组(D1q)灰岩和白云质灰岩,与岩体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受喜马拉雅期印—欧板块碰撞远程效应响影,区域断裂金沙江—红河断裂和宾川—程海断裂频繁活动,致使区内断裂呈多期多阶段特征,岩体呈多期侵入特征。目前区内发现岩体主要由石英二长斑岩、花岗斑岩和煌斑岩组成,  相似文献   

8.
安徽沙溪铜矿区域重磁三维反演与找矿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徽省沙溪铜矿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最为典型的中生代斑岩型铜(金)矿床,为进一步扩大矿床规模,探索新的找矿靶区,需要开展成矿背景研究,以了解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为找矿预测提供基础信息。沙溪铜矿主要赋存在石英闪长斑岩中,了解该岩体的三维空间分布是实现找矿突破的关键环节。本文以重磁三维反演为基础,在沙溪矿区尝试了岩性识别,成功的刻画了含矿石英闪长玢岩、黑云母二长岩、石英闪长斑岩和闪长岩等4类主要岩体的三维形态,并推测了隐伏火山机构的存在。结合大地电磁资料分析,认为沙溪杂岩体形成与西侧的深大断裂关系更密切,与庐枞盆地形成无直接关系,同时也说明沙溪斑岩铜矿与庐枞玢岩铁矿并非同一成矿体系。沙溪铜矿中铜矿体本身不能产生强的重力和磁力异常,但重磁资料可以提供岩体分布信息,地表的弱磁低重力组合、三维重磁反演中的高密度体边上的低磁性体是寻找沙溪铜金矿的有利地段,从而实现间接找矿。综合音频大地电磁探测和重磁三维反演结果分析,认为沙溪主矿带凤台山东侧的沙湖山和夏家墩及凤台山西侧深部是寻找该类型斑岩型铜金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9.
滇西新生代与富碱斑岩有关的金矿床成矿特征和成矿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富碱斑岩有关的金矿床是云南省新发现的金矿类型,典型矿床有北衙、马厂箐金矿等。它们主要分布在滇西地区的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带中及附近。金矿床的形成在时间、空间上与富碱斑岩密切相关。富碱斑岩的形成时代是喜山期,金矿化接近或略晚于富碱斑岩的形成时间。矿床围岩以中生代地层为主。本文总结该类金矿成矿特征,详细分析了与其形成相关的断裂构造、岩浆岩条件,认为该类金矿在云南具有十分重要的代表性和相当广阔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宝兴厂矿区处于北北西向金沙江-红河断裂与近南北向程海-宾川断裂夹持的三角部位。这两条断裂是滇西地区活动性很强的大断裂,它们与矿区次级东西向的断裂控制着岩浆侵入和就位,并影响着整个岩带和矿带的分布格局。矿区构造活动频繁,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优越,形成了金沙江—红河斑岩成矿带上重要的一部分。矿区复式小岩体成为滇西富碱斑岩带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由正长斑岩、斑状花岗岩、花岗斑岩和碱长花岗斑岩等组成,出露面积约为1.36 km2。据前人资料统计表明矿区岩浆活  相似文献   

11.
云南大理笔架山金矿区地处宾川—程海深大断裂与金沙江—红河断裂所夹持的倒三角地带,矿区的围岩蚀变主要与这一地区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体有关,在富碱性的斑岩体接触带形成强烈的矽卡岩化和角岩化,并伴随有明显的铜、钼、金等多金属矿化。因此矽卡岩化、角岩化既有利于成矿,也是直接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2.
川藏交界金沙江流域广泛发育一套由前寒武系茶马贡群、古生界、三叠系义敦群组成的区域变质岩系,呈近南北向展布,大体与金沙江在该段的走向一致。本文讨论的金沙江变质带西以玉树一羊拉弧形断裂为界,东至欧巴纳—定曲河—中甸断裂,北起四川省白玉县经巴塘县、得荣县、向南经奔子栏、中甸延入云南省境内。东西宽约40公里、南北长达  相似文献   

13.
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锡成矿区系著名的东南亚锡矿带的北延部分。其东带于金沙江东侧的川西—滇西北一带,介于金沙江深断裂与甘孜-理塘深断裂之间;南起小金河-丽江深断裂,经甘孜州西部向北延伸,很可能进入青海玉树地区。南北长约700千米,东西宽80—150千米(图1)。七十年代以来,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发现较好的锡异常和锡矿(化)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永安盆地第四纪冰川遗迹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永安盆地为一山间洼地,四周低山环绕,北为南金山,海拔568米,西北牛角顶山,海拔966米,西南猫仔鼻山,海拔669米,东南文笔山,海拔932米。盆地内地形切割较强,丘陵起伏。东部为第三纪红色地层构成的丘陵素以丹霞地貌著称;西北部以二叠系灰岩构成的岩溶区,溶洞、溶斗繁多,石芽丛生,溶蚀洼地发育。区内水系发育,燕江、沙溪贯串南北,形成条形谷地,河流两岸发育Ⅰ—Ⅲ级阶地。本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湿多雨,年平均  相似文献   

15.
新疆塔什库尔干谷地北段地热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介绍了帕米尔构造区中东部地热地质概况,分析了新疆塔什库尔干谷地北段地层和岩性条件、断裂的几何展布和运动特征以及钻孔内地温和地热流体化学基本特征,提出了研究区地热地质概念模型。分析结果认为:谷地内地热异常显著,赋存高温地热资源;地热流体的分布受断裂构造控制,断裂裂隙系统是热流体储存和运移的空间;热源为元古界基底之下的热液侵入活动,新生代侵入岩体放射性生热为附加热源;盖层为新近系泥岩、砂岩、砾岩以及上覆的第四系松散沉积地层。  相似文献   

16.
中江地区沙溪庙组层序地层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和沉积相演化及界面特征,可将中江地区沙溪庙组划分为湖泊—三角洲及河流相沉积两个充填层序。认为湖泊—三角洲充填层序为完整的湖进—湖退沉积旋回,而河流充填层序主要起填平补齐作用,层序的形成和演化受龙门山推覆构造活动控制。  相似文献   

17.
川西中侏罗统致密砂岩次生孔隙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孟万斌  吕正祥  刘家铎  曹烈 《岩石学报》2011,27(8):2371-2380
基于岩石学观察,运用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矿物烃类包裹体成分分析,结合储层特征,研究了川西中侏罗统致密砂岩次生孔隙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川西中侏罗统为典型的无生烃能力的红色碎屑岩地层,上沙溪庙组砂岩气藏气源主要来自纵向上距该气藏约1000~3000m的下伏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含煤层系,储层平均孔隙度9.6%,平均渗透率0.177×10-3μm2,为远源致密砂岩气藏。次生溶蚀孔隙对储层总面孔率的贡献达60%,其对砂岩面孔率的贡献大于原生孔隙。砂岩中沥青的分布及高岭石的分布、地层水的证据以及次生矿物烃类包体成分等表明,次生孔隙主要由有机酸对长石溶蚀形成,有机酸主要有3种来源,一是下伏须家河组烃源层生烃过程中排出的有机酸沿断裂和裂缝向上运移进入上沙溪庙组,二是从须家河组运移上来的烃类与上沙溪庙组储层中的氧化剂反应生成的有机酸,三是上沙溪庙组泥岩脱水形成的有机酸。其中以前两种有机酸形成的溶蚀孔隙最为重要,而第三种来源的有机酸由于其形成的孔隙少且保存下来的很少,对储层的意义不大。区域流体势、断裂和裂缝的发育都为下伏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有机酸进入上沙溪庙组储层提供了有利条件。控制次生孔隙形成和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是砂岩中受物源控制的易溶组分含量、沉积相、储层所处的古构造位置以及断裂、裂缝的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18.
右江盆地晚古生代-三叠纪盆地转换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右江盆地是在南华加里东造山带夷平的基础上经再次裂陷形成的,它的形成与金沙江—红河—马江洋盆关系密切,是该洋盆与扬子板块之间的大陆边缘盆地。早泥盆世晚期—石炭纪随着金沙江—红河—马江洋盆的形成,扬子板块南部边缘开始裂陷,形成特殊的台地与台间海槽相间的大陆边缘裂谷盆地。二叠纪—早三叠世初期随着该洋盆的俯冲消减,形成越北岛弧,右江盆地进入弧后(裂陷)盆地阶段。早三叠世晚期以后,随着该洋盆的闭合和碰撞造山,在红河—马江造山带与扬子板块之间形成以复理石为特征的弧后前陆盆地。因此右江盆地经历了大陆边缘裂谷盆地(早泥盆世晚期—石炭纪)、弧后盆地(二叠纪—早三叠世早期)、弧后前陆盆地(早三叠世晚期—中三叠世)的构造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9.
安徽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成岩序列及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沙溪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典型的斑岩型铜金矿床,位于庐枞盆地北外缘、郯庐断裂内,矿床成岩成矿时代确定对该矿床成因研究及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在详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采集沙溪矿床与成矿有关的主要岩浆岩样品(粗斑闪长玢岩、黑云母石英闪长玢岩、中斑石英闪长玢岩、细斑石英闪长玢岩和闪长玢岩)和与黄铜矿密切共生的辉钼矿,分别利用Cameca、LA-ICP-MS U-Pb和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获得矿床内主要岩浆岩的成岩年龄(130.60±0.97Ma、129.30±1.00Ma、127.10±1.50Ma、129.46±0.97Ma和126.7±2.1Ma)以及成矿年龄(130.0±1.0Ma),并重新厘定了沙溪岩体从早到晚岩浆的侵位序列。通过区域对比,提出长江中下游存在两阶段斑岩型铜金矿化,沙溪矿床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第二阶段形成的斑岩型矿床,沙溪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既不同于庐枞盆地,也不同于断隆区第一阶段的斑岩矿床,而是受郯庐断裂和长江断裂动力学演化联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利用归一化差分、Theta map断裂识别方法厘定出大兴安岭断裂带及黑河—齐齐哈尔—白城断裂的位置,验证了黑河—齐齐哈尔—白城断裂的存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相关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分析认为黑河—齐齐哈尔—白城断裂是额尔古纳—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的大地构造分界线,而大兴安岭断裂带是由额尔古纳—兴安地块上的构造薄弱位置因受挤压作用造成地壳构造变动形成的巨型深断裂带;利用Oasis Montaj重磁反演软件进行人机交互反演验证,给出了研究区合理的地质构造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