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桌面出版系统适于地图制作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强 《地图》1997,(2):16-18
利用桌面出版系统中常用的图形设计软件制作地图,国内外都有所尝试,有的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它与各种桌面出版软件相结合,可以得到非常出色的印刷地图和电子地图。它们的功能强大,界面友好,与其它一些专用的地图制图系统相比,具有系统开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的优点。我们于1994年初开始研究利用桌面出版系统制作地图的问题,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终于对整个工艺过程有了全面的认识,对于应用的软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地图制作主要应用的是图形设计软件,如何加深对图形设计软件的了解,充分发挥图形设计软件的功能,是提高成…  相似文献   

2.
《地图》1993,(2)
如同电子照排系统的诞生使出版印刷摆脱了沉重的铅字,地质矿产部今天宣布:中国地质大学的攻关组领先世界一步,成功地开发出“微机辅助编图系统”,将在整个地图出版界掀起一场彩色革命。长期以来,我国的各种彩色地图是由绘图工人手工绘制的,一幅  相似文献   

3.
陈开水  林修锬 《地图》1991,(2):19-20
制作彩色出版原图,通过电子分色工艺以黄、品、青、黑四色印刷代替传统的地图制印工艺,是对印刷色彩复杂的地图制印工艺的重大改革。近年来,国内一些单位做了一些探索,但尚属起步阶段,尤其是彩色原图的制作这一重要环节,尚未获得满意的结果。我们从1987年开始着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做了多种方法的试验,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本文就地图彩色原图的制作试验和生产体会,与地图生产常规工艺的优缺点作比较,进行一些论证与探讨。 (一)彩色出版原图的制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介绍了桌面出版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及地图制作工艺的现状,然后介绍了利用桌面出版技术制作地图的工艺过程和桌面出版工艺的最新发展,最后对桌面出版工艺的优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桌面出版(DTP)是目前地图出版中采用的新的技术手段,本文就DTP系统环境下军事专题图制作过程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航空航天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一种新颖的地图品种——彩色影像地图也随之产生。目前,制作影像地图的图像已由航空遥感发展到航天遥感图像,并且由黑白图像发展到天然彩色和彩色红外图像,其比例尺已由大比例尺发展到中、小比例尺。近几年来,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先后制作了海南岛、京津唐地区、宁夏、黄淮海平原及我国三北(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的航天遥感影像地图,绝大部分已印刷出版,它在修编地  相似文献   

7.
<正> 现代制图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地图的问世,对地图复制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印刷器材的多样化,多色地图用标准四色(Y、M、C、Bk)印刷已转向实用化了。地图的印刷原稿有彩色原稿(如遥感影像图,彩色晕渲地图,手工普染彩色原图或经计算机处理,由绘图机清绘的彩色原图等)和手工清绘的黑白地图原稿。多色地图的四色印刷是通过采用先进的设备和设计合理的制印工艺去完成的。先进设备主  相似文献   

8.
《地图》2005,(3):88-91
我收藏有一套民国元年(1912年)胡晋接先生编著的《中华民国地理新图》。这套图是上海亚东图书馆印行的,全图彩色印刷.共21幅.起首两幅就是“前清乾嘉以前中华领域图”和“前清乾嘉以后中华领域损失图”。后面有植物、动物、物产、铁路、民族.甚至全世界华侨分布的一系列专项地图!  相似文献   

9.
《南北极地图集》综合反映了25年来我国南北极测绘的历史与研究成果。运用航空航天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化测绘技术和数字制图工艺,采用基于彩色地图桌面出版系统的全数字地图制图技术,集图像、影像、文字、图片于一体,围绕由南极洲和北极地区到中国南北极考查地区,从极地地理环境特征到我国极地测绘考察现状,突出反映了极地特有的区域地理特点和现象,汇集了普通地理地图、专题地图、影像图共70多幅,图片150张。  相似文献   

10.
王永宁 《地图》1992,(1):41-44
当今,需复制的彩色连续调作品已广泛地采用黄、品红、青、黑四色印刷,地图制印工作者也在不断地探索如何用黄、品红、青、黑四色印刷复制地图上的各种色彩。用四色印刷地图既有利于缩短成图周期、降低生产成本,能与彩色半色调同步印刷,也有利于提高地图的印刷质量,还能促进地图印刷工艺的数据化、规范化。地图四色印刷工艺已被不少地图制印工作者实践过,其工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电分机进  相似文献   

11.
主要阐述了研制电子出版系统下面地图制图的印刷颜色色册的意义和作用,在些基础上,从新的视点出发,提出了一种在内容和表示方法上均与传统色谱不同的色样册的构想,并深入探讨了其研制实现的技术方案和要点,指出这方面研究应努力的方向和现有条件下的可行性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地图电子出版的彩色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图电子出版是当前地图生产的发展方向。彩色地图出版,其色彩的复制又至关重要。本文首先论述了用于地图电子出版的彩色管理系统的发展过程及国际国内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建立地图电子出版彩色管理系统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以及它应具备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图制图中色彩选择较为困难的问题,该文收集国内外优秀地图、地图集、著作等上成功的设色方案,提取大量地图色彩样本。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各类地图的常用色域区间,作为地图配色时的基色调。根据大量的地图色彩样本,利用定量的数学方法以及数据挖掘方法,探索地图色域特征分布规律。最后以收集的人口地图和环保地图颜色样本为例进行实验分析,对比证明本文方法能够很好地缩小地图色域选择区间,方便制图者根据地图种类选择颜色。  相似文献   

14.
在地图出版系统中实现色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内常用的几种地图出版系统在色彩管理方面的不足;依据色彩管理的步骤,介绍了在地图出版系统中实现色彩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CTP技术实际上是数字式印前电子处理技术和适当的扫描输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能在不同媒介上直接扫描输出数字式整页版面。可供选择的媒介有3种形式:印版(直接制版),承印物/印品(直接印刷)和样张(直接数字式彩色打样)。CTP技术可以看成是现代信息网络的一个输出窗口,通过这一窗口可实现地图的按需印刷,即在用户需要的时候印刷,在用户需要的地方印刷,印刷用户需要的东西。这种出版模式将把地图的出版、储存带入一个新天地。  相似文献   

16.
根据地图表达地理属性的量表性质,将地图设色方案分为定性设色、顺序设色和双向设色等3种方式。基于这3种地图设色方式的特点,根据红-绿色盲的光谱特性,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地图,通过颜色辨识的心理学实验,分析了红-绿色盲的视觉特征,初步揭示出一些针对红-绿色盲人群使用的地图设色原则,为制作红-绿色盲人群使用的地图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SVG的地图网络发布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SVG具有适合网络发布的优点,其应用于地图网络传输与发布,既能解决目前地图网络发布面临的难点问题,又能增强基于网络的地图应用功能.分析了SVG应用于地图网络发布的优势,论述了地图符号的SVG描述与引用、地图数据的SVG编码与组织、SVG地图的显示控制与网络交互等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基于SVG的地图网络发布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18.
SVG具有适合网络发布的优点,其应用于地图网络传输与发布,既能解决目前地图网络发布面临的难点问题,又能增强基于网络的地图应用功能。分析了SVG应用于地图网络发布的优势,论述了地图符号的SVG描述与引用、地图数据的SVG编码与组织、SVG地图的显示控制与网络交互等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基于SVG的地图网络发布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19.
刘真  崔虎平 《测绘学院学报》2000,17(3):210-212,215
彩色屏幕地图是以R、G、B色空间表示,彩色印刷地图是以Y、M、C、BK油墨色空间表示的。因此彩色屏幕地图成为印品必须经过色空间的转换。黑版的确定是色空间转换的难点,文中论述了是在Neugebauer三色转换方程的基础上,经过大量实验获得的一种黑版确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From the 1880s until the 1970s, photomechanical techniqu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ap making. Images created by and for photography were manipulated to form the printing image(s) from which the map was reproduced in multiple copies. After experiments in mapmaking in the 1860s, photomechanical techniques gained acceptance by the 1880s and, thereafter, increasingly dominated mapmaking until their rapid decline after the 1970s, as the shift to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occurred. When they replaced earlier manual method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photomechanical techniques caused the tools and materials of map production and the roles of personnel to change. Control over image production shifted from the printer to the cartographer as pen-and-ink drafting and associated collage techniques developed in the early 1900s, and even more so when scribing came into general use in the 1960s. Having thus assumed more direct responsibility for the end product (the printed map), the cartographer also adopted methods of predicting and controlling its appearance, such as standardized tools and materials, drafting specifications, flow charting, and color proofing. Through the faster and cheaper production of maps whose graphic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was enhanced by tonal effects and color printing, 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techniques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growth of the map trade and of map use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