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大型压力容器的部件焊接过程中,由于预热、焊接等工艺流程会导致各部件产生变形,从而引起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产生变化。为保证压力容器成品满足设计要求,必须在制造过程中实施变形监测,依据变形数据适当调整焊接工艺流程,控制变形量。提出采用智能全站仪配以自动变形监测软件对大型压力容器焊接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监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实时性好,能同时给出位置和姿态变形数据。  相似文献   

2.
建筑物、大型工程结构、边坡等受到内在与外在的复杂因素影响下,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通过变形监测及变形数据分析,可及时、准确地掌握形变过程信息.变形特征提取与分析是变形数据处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建筑物与工程结构精确健康监测、预报预警的关键,是变形灾害防治的重要理论与实践基础.由于变形体变形过程及变形数据采集过程中受到多种不确定性环境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变形数据具有显著的非线性、非平稳、高噪声和多尺度等特点,导致传统的变形数据分析方法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深基坑变形监测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郑州思达科技大厦深基坑支护工程及周围建筑物监测的技术方法进行介绍,并对监测数据、产生变形及突变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从而说明在大型建筑施工过程中变形监测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TM30测量机器人对图书加载过程中笔者所在院校图书馆进行变形监测,对变形观测数据进行严密平差,获取监测结果;进而根据监测结果绘制变形等值线,表达出各个方向的变形量,直观表达危险变形区域;最后获取建筑物加载过程中的变形监测规律。在图书加载初期,南北方向变形呈不稳定S型,而东西方向变形从初期开始变形趋于围绕图书加载位置。建筑物长、宽对建筑物稳定有影响,在建筑物加载位置需要增加承重及在外围采取防护措施。该研究对建筑设计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荣延祥  卢小平  程钢 《测绘通报》2011,(5):67-69,75
深圳龙华茜坑水厂扩建工程--大型反应沉淀池在满荷载运行约1年后,由于池壁出现明显沉降不均、扭转,局部伸缩缝胶带拉裂、池底渗漏等现象,导致池顶刮泥机轨道变形,使得刮泥机不能正常运行.因此,必须对此进行二次加固处理.在对加固工程长达4年的连续跟踪监测过程中,详细记录了大型反应沉淀池变形的全部数据,据此分析、研究加固处理后的...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矿区开采沉陷变形监测GPS-RTK快速定位的精度,通过对GPS-RTK基准站位置的选取和转换参数选择的实验,研究在使用GPS-RTK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提高在矿区开采沉陷变形监测中GPS-RTK快速定位测量的数据精度,并用实例与E级GPS网获取的静态定位数据进行对比,实验证明可以达到一级导线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赵群  刘键  陈金科 《测绘科学》2007,32(3):110-111,77
针对国家体育馆大跨度钢屋架大跨度特点,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法对其滑移过程中在不同位置的三维坐标进行监测,利用测量数据对监测点的位移量进行计算,通过统计图表的方法,对钢屋架滑移过程的变形进行了分析,从分析结果可知,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法对大跨度钢屋架滑移过程变形的监测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深基坑的变形监测是保证基坑作业安全的重要手段,随着大型建筑的建设数量的逐年增加,对深基坑的变形监测也越来越频繁。观测数据的处理也成为测量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利用VB编制对监测数据处理程序,不仅减少了测量人员繁复的数据处理的工作量、简化了数据处理工作的过程,而且极大地避免了在计算过程中因人员造成的纰漏与错误。  相似文献   

9.
随着北斗系统的发展,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应用于变形监测以及大型建筑物、构筑物的动态自动化监测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本文基于北斗和GPS双频载波相位数据处理的组合定位方法,并采用实验数据分析了北斗和GPS卫星可见数、DOP值和数据质量,通过解算建筑物变形监测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了北斗、GPS及其组合系统定位结果的精度.结果表...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处于基础建设的大发展时期,对大型工程的安全监测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获取工程变形监测的数据后,如何准确地建立变形模型并对未来的变形趋势做出一定的预测,是当前工程安全监测研究的重点.时间序列分析利用逐次观测值间的时序性和相关性,对监测数据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研究分析,解析数据内在的结构和特性,然后根据历史数据预测将来的趋势.本文介绍了时间序列分析的相关理论,并在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进行短期预测时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