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吸引体之谜须眉自从1986年以美国天文学家德雷斯勒(AlanM.Dressier)为首的七人小组发现了所谓“大吸引体”以来,是否真的存在着这个大物体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介绍近期对此问题研究的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七人小组发现,我们银河系北、南两...  相似文献   

2.
黎辉  樊忠玉 《天文学报》1995,36(3):288-294
本文介绍了1993年12月29日一个SF/C1.9耀斑过程的HeI10830A的二维光谱观测和资料的初步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在直接拼出的HeI 10830A单色象上未发现有Rust提出的强度超过连续谱的耀斑亮点,但在剩余强度图上的确发现有四个小区相对周围变亮,其强度在耀斑爆发过程中有明显变化;(2)所有HeI 10830A“亮区”均落在Hα耀斑亮区内,反之则不一定有对应;(3)HeI 108  相似文献   

3.
对中小红移不同光度AGN的大蓝包位置进行了统计检验,主要统计方法是对比软X射线波段谱指数(αsx)分布与“直线”连接紫外1050A和软X射线0.5keV的幂指数(αuv-sz)分布,经过平均值统计和K-S检验,表明二分布是类似的。因此,在1050A至0.5keV中可能是幂律谱,统计预言大蓝包峰值在1050A附近,这个统计结果在软X选低光度AGN样本(WF93)上亦能得到,这表明WF93样品尽管普  相似文献   

4.
导航型GPS接收机定时精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提供廉价并满足准确度达到或优于1μs的产业需求的世界范围内的时号传播”仍然是CCIR第7研究组的研究课题.为此,我们测量了4种型号的13台导航星GPS接收机输出的1pps与陕西天文台主钟UTC(CSAOMC)的时间偏差.经电缆延迟和主钟相对子UTC(CSAO)的钟差改正,测量结果表明,单次(采样时间约30s)定时测量的精度约为0.2μs,准确度为1~3μs;不同型号的GPS接收机的硬件延时、测量偏倚误差和接收机噪声特性各不相同.只有测定这些接收机的时钟偏差并加以改正,才能达到准确度优于1μs的定时精度或时间同步精度。  相似文献   

5.
5个新发现的X选BL Lac天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OSATVLA方法筛选,从ROSATX射线源中选出了一批新的BLLac天体和类星体的候选体.1996年12月8日至17日,利用北京天文台2.16m望远镜和新从美国引进的OMR摄谱仪,对这批新候选体进行了光谱认证.经SUN工作站处理,又发现了5个新的X选BLLac天体.此外,还对去年作者在OMR引进之前发现的BLLac天体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去年发现的7个BLLac天体中,2322+343的CaIIH&K“Breakstrength”为26.9%,稍大于判据25%,因此,2322+343到底是BLLac天体还是射电星系还有待于进一步测光及偏振观测的验证.  相似文献   

6.
用美国甚大阵(VLA)对色球活动性双星系统UXAri进行了从1.4GHz到15GHz范围内五个频段的观测,观测期间UXAri处于活动性比较低的阶段,射电光度为(6.6-12.6)×1016ergs-1Hz-1.射电频谱低频部分比较平坦,高频呈幂律形式,低频的圆偏振度很低,趋于零,高频辐射有中等圆偏振度(15%).射电发射机制可能是回旋同步加速机制,由此我们估计出发射区的磁场强度为几至几十高斯,相对论电子密度为~104-102cm-3量级,热电子数密度~108cm-3。  相似文献   

7.
谢瑞祥  汪敏 《天文学报》1996,37(2):187-200
作为微耀斑能量释放的证据,本文扼要介绍了云南天文台“四频率太阳射电高时间分辨率同步观测系统”(1.42,2.13,2.84和4.26GHz)1989年12月-1993年4月的观测事例,包含低强度的毫秒尖峰辐射(msspike),类尖峰辐射(spike-like),快速脉动现象,两种新的快速精细结构──微波Ⅲ型爆和微波类斑点结构.统计了快速精细结构的寿命,在统计基础上分别以实例描述了各类现象的观测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大爆炸宇宙学的三大观测支柱中,1929年哈勃(F.Hubble)发现的宇宙膨胀反映了宇宙的现状,彭齐亚斯(A.Penjias)和威尔逊(R.Wilson)于1965年发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只能追溯到宇宙创生后的几十万年时的情景,因为再往前去,大爆炸...  相似文献   

9.
对地方电视台转播CCTV时延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讲述了同步广播卫星电视时间信号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获得了CCTV、CCTV2通过同一颗卫星(亚太-1A)转播的时延差值为163.33μs,测量精度在10ns以内;CCTV2、CCTV4分别经两颗卫星(亚太-1A,亚洲-Ⅱ)转播,在陕西天文台卫星地面接收站时延差值为1644.20μs,严谨为50μs,并分析了影响时延差值和精度的原因,同时测量了地方电视台转播亚太-1A的CCTV信号与直接接收亚太-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利用上海和SHEVE组成的VLBI网做南天区5GHzVLBI普查的过程中,对致密射电源0106+013的视超光速运动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1)分量1最有可能是核;(2)原视超光速喷流分量仍以0.2mas/yr的自行速度向外运动;(3)发现一个新分量的爆发,新分量也是视超光速的,自行速度为0.18mas/yr;(4)喷流在大约5mas处有较明显的弯曲,然后趋于与VLA喷流的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11.
发现两星系团碰撞的事例Abed754是位于长蛇座的一个宫垦系团,距地球约10亿光年。美国卡内基天文台的札布卢多夫(Ann乙M"doff)和加州大学的札里特斯基(]bellllls乙hisb)在用智利拉斯坎帕纳斯天文台的2.5米望远镜对它进行观测时,发...  相似文献   

12.
各具特色的脉冲星自从1967年英国女天文学家贝尔(JocelynBell)在她的导师休伊什(AnthonyHewish)的指导下发现首例脉冲星(Pulsar)PSR1919+21至今,已在我们银河系内发现了约600颗脉冲星。现在,普遍认为脉冲星是有很...  相似文献   

13.
用云南天文台高时间分辨率(10ms)高频率分辨率(0.5MHz)的射电频谱仪观测分析证认了米波窄带短持续时间快频漂爆发的存在.这种爆发既不同于经典的III型爆发,也不同于spike和I型爆发,是一种新的米波爆发型别.它的特性与分米波的“blips”相近.  相似文献   

14.
根据北京天文台2.16m望远镜的有缝光谱观测,证认出位于10h57m48.5s+43°16′13″(1950.0)的一个ROSATX射线源是一个z=0.32的类星体。  相似文献   

15.
河外射电源光学对应体的“自行”和岁差常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叔和  须同祺 《天文学报》1995,36(4):412-418
本文用有较长观测间隔的射电源光学对应体的光学观测结果,再次讨论了岁差常数值。由于现用岁差值的不精确,需把这些射电源光学对应体在不同历元的观测结果统一归化到共同参考系统J2000.0,并对它们各自的参考星表都归化到FK5系统,即可得到这些源在FK5系统中的所谓“自行”.由所得“自行”对岁差常数的改正作了估计。本文还分别对44颗源和25颗源作了估算,其相应的岁差改正为-2.67±1.33mas/年和-3.31±1.62mas/年,将这些值和由新技术观测所得结果作了比较,两者之间符合得相当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Kent和Gunn提供的COMA团天区414个星系的视向速度资料,以及关于团成员的统计判别结果,对COMA团进行了动力学方面的讨论,分析表明COMA团不存在显著动力学效应的整体转动。利用King-Michie模型拟合得到COMA团的核半径为5.'2(相当于210kpc,取H0=50km·s-1·Mpc-1),特征速度弥散度为935km·s-1.从动力学模型的角度来看,COMA团有较为明显的形态分层。有迹象表明团中心区域的次结构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低质量AGB星重元素的核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舸  彭秋和 《天文学报》1996,37(3):243-253
本文以(13)C(α,n)(16)O作为中子源,考虑到恒星核心质量随热脉冲数的变化及星风、超星风质量损失的影响,采用从(56)Fe到(210)Bi的无分支s过程反应通道,拟合了MS、S的重元素超丰.本文特别将恒星质量与AGB内S过程核合成模型结合起来讨论.结果表明质量较大的恒星因对流较强而稀释因子较大,MS、S星在轻、重S元素丰度关系图中分别落入四个不同区域,由此可以粗略估计这些恒星的质量.2.5M 的AGB星形成具有环状空腔的星体,最后演化成Tc—no单星,可以解释双星系统伴星为主序星的AGB星无Tc现象.  相似文献   

18.
NEAR将近探爱神星许梅美国宇航局于1996年2月16日发射了一艘近地小行星探测飞船(Near-EarthAsteroidRendezvousSpacecraft,缩写为NEAR),其主要探测目标为第433号近地小行星爱神星(Eros),预定飞船将...  相似文献   

19.
本星系群究竟有多少个星系?对此问题,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1980年12月出版)是这样回答的:“本星系群(Localgroupofgalaxies)以银河系为中心,半径约为百万秒差距(300多万光年)的空间内的星系之总称.也有人把本星系群的中心定...  相似文献   

20.
光学观测表明,致密星系群SCGG 223中成员星系的速度弥散高达1106km/s,并且 整个星系群处于平衡状态.星系群的数值模拟也显示, SCGG 223是维里化的.这些光学 波段上的研究结果暗示, SCGG 223可能具有星系团量级的大引力质量,其星系际气体则 很可能处在极高温的状态.为了证实这些推测,作者在 1999年 2月利用 ASCA卫星对 SCGG 223进行了 X射线观测.通过光谱分析,获得了它的气体温度和 0.5~10 keV波段 上的光度分别为kT=1.4_(-0.4)~(+.6): keV和9.85_(-2.04)~(6.11)× 1036J S-1.与光学观测所作出的预计相 反,这些数值显示 SCGG 223是一个正常的低温星系群.由于 SCGG 223在 0.5~10 keV 波段上很暗,无法从ASCA获得的X射线表面亮度分布推算其总引力质量,因此,尚不 能直接判断它的质量是否真的像光学维里质量那样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