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相关技术问题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有效预防、减轻或避免地质灾害对未来工程设施及其运行环境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的一项主动防灾措施。本文基于近年来在开展此项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对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整体流程,包括评估依据、技术内容、评审要求及评估工作完成后如何备案等进行了评述,并对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经常遇到的一些具体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规划建设中的应用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类地质灾害对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济南市高新区孙村片区规划建设项目为例,分析了当地地质环境条件特征,对其危险性进行了评估,对区内进行工程建设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关于汶川地震遗址遗迹选址保护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简要介绍了四川汶川8.0级地震现场考察的有关情况,然后重点对地震典型遗址、遗迹的选址评估原则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选址评估量表。最后,对北川、白鹿和穿心店等典型地震遗址、遗迹进行了选址评估,并提出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地震研究》2021,44(2)
根据ADC方法的基本原理,从可用性、可信性、能力三个维度建立效能指标,构建了地震应急技术系统的应用效能评估模型。以云南地震现场指挥部视频会议集成系统为评估对象,对该系统进行了效能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效能较好。对于地震应急技术系统包含的不同的软硬件平台,可根据评估对象的逻辑结构和功能,建立效能评估指标,并采用此方法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5.
对在地震间接经济损失中占主要的停减产损失的定义进行了讨论,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对现有评估方法进行了讨论,结合地震现场的工作性质和特点,给出了现场评估的建议方法。  相似文献   

6.
关于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天青  姜立新 《地震》2005,25(3):123-128
基于地震快速评估经济损失结果与地震现场调查得到的经济损失结果有较大的差异现象,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快速评估经济损失结果的精确性, 笔者通过对地震快速评估经济损失结果和实际现场调查得到的经济损失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并从建筑物单价和建筑物损失比的角度对快速评估结果进行修正, 以发生在云南境内的10次典型地震为例, 初步得出了对地震经济损失快速评估结果粗略的修正系数。 在一定程度上较大提高了地震快速评估经济损失的精确性。 为地震救援指挥工作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地震损失评估与数据库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树桢  尹之潜 《中国地震》1993,9(3):264-275
1989年10月大同-阳高地震后,国家地震局首次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震害评估,为政府进行抗震救灾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加快灾区重建,减少地震损失起了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大同-阳高地震的评估经验和近期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震害快速评估实用方法,介绍了震害评估计算程序(EDEP),并以实例说明程序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最后,为更快地评估地震损失,建议建立重点监测区震害评估数据库系统,并提出数据库系统的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因素的地震灾害人员伤亡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常用的地震灾害中人员伤亡评估模型和方法评价指标单一,难以有效体现不同因素对人员伤亡的影响等不足,根据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对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参与构建地震灾害人员伤亡评估模型的因素。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法建立了基于多因素的地震灾害人员伤亡评估模型,并考虑次生地质灾害对评估结果的修正,提高了人员伤亡评估模型在四川地区的适用性及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姚安6.0级地震烈度评定的过程,对各评估区的房屋的破坏比进行了调查,计算出各类房屋的震害指数,进而确定了各评估区的震害指数,并按照<中国地震烈度表>新规定,对各个评估区的烈度作了评定.  相似文献   

10.
蔡正坤 《华南地震》2019,39(2):112-117
现有的抗震避灾韧性评估模型存在着评估精准性差、模型灵活性差的缺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标致性景观设计抗震避灾韧性评估模型分析与研究。通过对现有模型的分析,对构建的抗震避灾韧性评估模型整体架构进行提出,以此为基础构建整体结构数值分析模型,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非线性动力时程进行分析,得到标致性景观抗震避灾韧性评估指标-损伤指数,采用pushover分析方法对损伤分布系数进行计算,以得到的损伤分布系数为依据建立标致性景观性易损性曲面,由其推导出抗震避灾韧性指数公式,从而实现标致性景观设计抗震避灾韧性的评估。通过实验得到,与现有的抗震避灾韧性评估模型相比较,构建的抗震避灾韧性评估模型极大的提升了评估的精准性与模型的灵活性,充分说明构建的标致性景观设计抗震避灾韧性评估模型具备更好的评估性能。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的震害指数与烈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地震烈度的定义、特性和作用。宁洱6.4级地震的震区分为5个评估区,其中宁洱县城和普洱市城区作为城市评估区,分别为评估区一、二。评估区三、四、五是农村评估区。对各评估区的震害指数进行了调查、计算,并以此对各个评估区的烈度作了评定。震区有4个强震观测点获得了主震记录,但只有一个记录的水平加速度值和现场调查的烈度基本相符合,其余三个都偏高或偏低。  相似文献   

12.
张文 《地震工程学报》2018,40(6):1372-1377
震后建筑火灾涉及因素多,传统评估模型忽略了建筑截面温度变化与建筑形变程度的影响,导致评估准确度较低。为解决此问题,通过模糊数学方法建立震后建筑火灾危险性评估模型。在建立判断矩阵的基础上,获取评估模型权重,确定隶属度矩阵;通过确定震后建筑火灾后截面温度变化评估的因素集与评语集,进行单因素评判,为评估因素集中的因素赋予权重,实现一级模糊评估;再将一级评估结果作为二级评估的单因素评估,结合模糊数学分析完成对震后建筑火灾危险性的评估。实验中以建筑横梁截面温度变化与形变程度为指标,对震后建筑火灾危险性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模型进行危险性评估,震后在发生火灾时建筑结构受到火灾影响,横梁截面温度越高,导致形变程度越大,危险性更高,模拟实验结果与实际情况更加接近,所提模型评估精度高。  相似文献   

13.
地震人员伤亡估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本文将目前国内外地震人员伤亡的评估方法区分为将生命损失用货币单位来衡量和单独估算人员伤亡数量两大类,并对评估方法进行了系统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利用以倒塌率为主要影响因素的6种估算方法对1976年唐山地震,1996年云南丽江7.0级地震及内蒙古包头西6.4级地震的人员伤亡进行了评估,并与三次地震人员伤亡的实际统计结构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了一种较精确,适用的伤亡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用仪器对地震烈度进行快速评估,可以在震后短时间内提供震区的灾害分布图,为震后的应急救援及灾害快速评估提供有力支持。本文研究了国内外4种常用的地震烈度评估法,结合辽宁灯塔5.1级地震获取的强震记录,对用这4种烈度算法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中国仪器烈度暂行规定算法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方法对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抗倒塌可靠性进行评估时,只是单纯的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导致得到的结果不够精确,无法准确反映出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抗倒塌能力。文章提出了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抗倒塌可靠性评估方法,对高层建筑框架结构安全储备进行详细分析,获取建筑框架结构倒塌储备系数;在此基础上,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法设定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抗倒塌能力系数,并根据该系数得到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抗倒塌可靠性评估流程。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得出的评估结果可信度较高,实现了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抗倒塌的准确评估。  相似文献   

16.
城市规划大气环境影响多尺度评估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当首先从城市规划着手,城市大气环境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从规划部门对不同尺度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定量评估的需求出发,在高分辨地理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规划大气环境影响多尺度数值模拟系统,提出了多尺度评估指标体系,构成了城市规划大气环境影响多尺度评估技术体系,并在城市规划编制(北京城市化发展)及奥林匹克公园两种规划方案优选工作中进行了应用.从而在城市规划实施之前对其进行不同尺度大气环境影响的定量评估,为优化城市整体规划和局部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1995年7月22日甘肃永登发生5.8级地震,造成建筑物破坏和家庭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震后我们立即组成了震害调查与评估小组奔赴灾区,按照《震害调查及地震损失评定工作指南》所规定的原则和方法,在充分了解灾区概况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产业支柱、人口及建筑物现状的基础上,分别对Ⅷ,Ⅶ,Ⅵ,Ⅴ度区建筑物破坏及家庭财产损失进行了抽样调查.根据地震损失评估软件EDEP-93的要求建立了输入数据,分15个评估项目对灾区的地震损失进行了合理和科学的评估.另外,还对灾区震害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灾害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最后给出了有关这次地震防震减灾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8.
在强烈地震发生后,会引发建筑火灾等次生灾害,涉及因素较多,传统火灾危险性数学模型忽略了强震后既有建筑发生火灾时不同因素的随机性与模糊性特性,难于建立健全的评估数学模型,导致评估精度低。为解决该问题,通过分析强震后既有建筑火灾影响,用因素模糊数学方法建立强震后既有建筑火灾危险性评估数学模型及评估体系。具体方法是对评估指标体系中各层因素针对上层因素影响进行评分,建立判断矩阵,获取权重。确定隶属度矩阵,获取强震后既有建筑火灾危险性评估的因素集与评语集,构造单因素评判,给评估集中的因素赋予权重,进行一级模糊评估。把一级评估结果当成二级评估的单因素评估,通过模糊数学理论完成对强震后既有建筑火灾危险性的评估,得到综合评估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模型进行危险性评估,得到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与其他模型相比,所提模型评估精度高。  相似文献   

19.
1996年3月19日,新疆伽师-阿图什地区发生6.9级地震,造成了破坏和伤亡。震后,新疆地震部门对灾区震害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对震害损失进行了评估。该文根据对伽师-阿图什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的实践,提出了由震害评估工作得到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全桥三维有限元模型基础上 ,进行了车载响应分析 ,得到全桥的动力响应 ,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 ;对疲劳危险部位建立局部有限元模型 ,并进行了局部应力分析。在结构健康安全监测系统实测数据基础上 ,得到应变循环标准块 ,用基于热点应力疲劳评估方法对危险部位进行了疲劳寿命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