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志忠 《地质科学》1986,(4):323-329
在研究五次对称和准晶体时发现,晶体是在原子分布方面具有“分数维”结构的物质,这在科学上是首次发现。通过这一研究,把作为现代晶体学起点的有关准晶体的科学与作为数学新分支的“分数维”学联系起来了,产生了一些新思想和新概念。这些概念在研究物质结构上将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2.
《地质科学》1985,(3):311-312
曾庆丰所著《论热液成矿条件》一书即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对热液成矿的物质条件和构造条件作了较全面的分析。书中有不少新观点、新见解。在构造矿床学、热液成矿多元论、矿液运移、矿田构造应变史和发展规律、脉体充填的力学机制、同期构造与成矿脉动性、多期构造与成矿的叠加性、矿田构造的岩组分析等方面,在国内作者是第一次提出和首先开展工作的。  相似文献   

3.
彭琪瑞 《地质科学》1960,3(6):273-281
地貭科学研究在近十年来正經历一次重大的、革命性的发展,其特点是許多国家以相当强大的力量試图用实驗方法来探討和闡明复杂的地貭現象。实驗結果,迫使地貭科学中許多理論和观念必須重新估价,同时又发现和提出許多新的問題和理論。由于强調实驗工作,使地貭科学和其他理論和技术科学的关系更加密切,因此不仅在地貭科学中产生一些新的研究生长点和边緣学科,加强了它的准确和定量程度,并且对于其他理論、基础和技术学科的发展也超了促进和启发作用。如果說“杂交学科”是現代科学的特征,那么,現阶段的地貭科学发展是最好的說明。地貭科学属于自然历史科学的范畴,地貭科学两百多年的发展也主要以野外考察为基础。  相似文献   

4.
张忠英 《地质科学》1975,10(3):203-204
沈括是我国北宋时代积极参加王安石变法运动的法家,又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晚年所写《梦溪笔谈》是我国科学史上的一部宝贵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正确评注沈括的《梦溪笔谈》,对研究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儒法斗争和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都是很有意义的。地质科学1974年第4期和1975年第1期,连续刊载了继进同志的《<梦溪笔谈>评注选辑》,对与地质科学有关的21条作了评注,在这方面做出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地球物质演变的能源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球发展历史是地球物质运动的过程。核转变更新着地球的化学元素与同位素组成;它影响着地球发展过程中各特殊矛盾的发展与转化。地球的能源有外来能与内生能,这两种近于相互独立而又统一的能源体系组成了地球的演化能源。我们研究和计算了各种外来能与内生能的产生方式、能量大小及对地球演化的影响,而地球演化的主要内能源是核转变能。天然核转变有两种,一种是在地球发展过程中自发产生的(核衰变、自发裂变等),一种是受外因条件所激发而产生的(诱发裂变,核反应等)。  相似文献   

6.
郭承基 《地质科学》1963,4(3):109-127
研究稀有元素地球化学的演化规律以及产生这种规律的原因,具有重要的实际和学术意义。在最近十几年来,已经有很多人从区域地质、构造、围岩、母岩、成矿时的物理化学条件、矿物组分以及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研究了这种规律性,并获得了不少有意义的成果。但关于本问题的进一步综合和提高,则尚有待于今后的研究。尤其关于产生这种规律性的原因,在目前可以说还处于摸索阶段。1959年时,侯德封教授曾经指出,在稀有元素的矿化方面可能存在有继承、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叶连俊 《地质科学》1959,2(12):353-353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科学文化有着不断的飞跃,因而不同时期的科学有着不同的使命和内容。人类在生产斗争突践中,不断地丰富了自己的智慧,创造了新的科学。在石器时代,人类利用不同的岩石或矿物亲制造生产工具,用不同的石料做不同的生产工具。这个时期应当说已经有了地质学的萌芽。之后,到了铜器和铁器时代,人类熟练地掌握了用火的知识,他们开始了矿物的加工,选取不同的矿石来进行加工。这个时期矿床学的知识开始得到培育。  相似文献   

8.
攀西裂谷的力学成因机制和模型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裂谷是在引张力作用下产生的,并根据裂谷切割深度确定其类型。据世界上多数裂谷资料证实,它们均切穿了岩石圈。当然,也有切割不深的裂谷(只切穿沉积盖层)。从断块学说观点看来,裂谷的形成是受断裂体系控制的,以地幔上涌为动力,具全球规模,延伸数百至数千公里的狭长断陷带。  相似文献   

9.
论岩体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广忠 《地质科学》1984,(4):423-428
岩体力学是研究现状的地质体受力条件改变时产生变形、破坏及其力学性质形成规律的科学。地质体与一般材料不同,由于其成因和经历的历史过程不同,致使其成分、结构及其形成条件不同。故现状的地质体当受力条件改变时,其力学作用,即变形和破坏机理亦不同。在进行岩体力学研究时,必须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当前岩体力学研究成效不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注意地质体这一特点,在进行岩体力学研究时,不加分析地把地质体一律做为连续介质力学模型处理,显然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10.
孙殿卿  吴磊伯 《地质科学》1960,3(6):282-285
一地貭力学是一門新建立的学科,它和其他許多学科一样,經常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也得到各方面的注意和重視。地貭力學是用力学的观点,从事地貭构造现象的研究。这门科学自李四光教授开始倡导以来,已有三十年的历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地貭力学的研究,一方面为解决大地构造和地壳运动問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另一方面在于进一步掌握大地构造形态发展的規律,从而研究构造对矿床的控制作用并确定矿带和矿体展布的方式,作为地貭普查和矿产勘探計划的一种依据。年青的地貭力学正在努力开展有关的研究工作,迅速培养新生力量,爭取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跃进中作出更大的成績。大家都知道,大地构造問題和地壳运动問題在現代地貭学中意見最为分歧,爭論最为激烈。各个学派都在寻求自己解决問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岩体结构特性及其对岩体稳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兵  黄鼎成 《地质科学》1976,11(4):367-373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新中国工程地质科学的前进。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岩体在工程作用下的变形、破坏、受其内在结构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雲秉崑 《地质科学》1959,2(11):349-352
分散元素铟在地壳内的存在量是极微小的,由于铟的用途很广,尤其近二十年来铟在工业上的应用得到了极广泛的发展,世界各国对铟的研究都特别注意,所以更多地寻找和勘探铟元素矿床对发展科学与工业建设教事业都有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星叶石族矿物的晶体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星叶石是碱性岩中分布较广泛的副矿物,成分富含碱金属K、Na及Ti,随其产出的地球化学条件,类质同象代换情况较复杂,形成许多成分异种。本工作之前对其组成和性质都不十分清楚,前人虽进行了一般矿物学研究,但未能确定所属晶系,B.C.索波列夫曾推断星叶石中Ti呈四面体配位,并与硅氧四面体组成复杂构造。  相似文献   

14.
新发现新观点新动态编者按“新发现·新观点·新动态”栏目自1989年第4期刊出以来,已编发了25期,由最初的每期数条到后来定型为每期二三十条的规模,在内容和形式上也渐有改进、充实。每当有读者前来查阅有关条目的详细内容,编者对这一栏目于研究人员工作中有所...  相似文献   

15.
非一 《地质科学》2001,36(2):256-256
谢鸣谦教授的《拼贴板块构造及其驱动机理》(以下简称《拼贴》)从板块观点对中国东北及邻区的大地构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书中提出的“微板块”与“拼贴”两词是讨论该区大地构造演化的关键词和核心内容。从书中体现出的学术思想看,作者并不唯板块是从。论述板块,但不拘泥于板块,反映出他对唯学说论的超越。岩石圈演化是客观存在,人们立足于局限的时间和空间试图去探知久远的岩石圈演化,不可能轻易得出结论;岩石圈演化的复杂性,决定它不可能成为某一学派绝对认识的试验场。这可能是作者必须拓宽视野的最根本的出发点,故《拼贴》一书熔断块构造、槽台学说和板块理论于一炉。  相似文献   

16.
岩体变形是岩体力学作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这一课题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受到重视,人们已经认识到,岩体变形在低应力水平阶段常存在有裂隙压密成分,致使岩体应力应变曲线呈曲线特征。可是目前在岩体变形研究中仍习惯地采用一次线性关系的虎克法则表征岩体变形本构方程。这是不合适的。可是至今还没有一个合适的方程来取代它。R.E.Goodman曾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研究。近年来笔者对这个问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①结构面闭合变形法则;②岩体变形的本构规律。兹将初步结果提出来共同商讨。  相似文献   

17.
刘慈群 《地质科学》1960,3(1):47-49
自本刊1959年第8期发表了高钟、曹阿昆两同志的“估算含水层厚度H及最大湧水量Qmax的新公式”一文后,我們收到了不少讀者的来信,指出本文的錯誤,并在某些問題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王以琦、杜欣、熊强和赵桂芳等同志的来信里分別指出:本文把潛水完整井湧水量的鳩布依(J,Dupuit)公式用到非完整并是不正确的;試图用一次抽水試驗来定出湧水量公式Q=αS-βS2中的两个独立参数α、β也是不可能的,从代数观点看来,对于具有五个独立变量的四个方程(Ⅳ)(Ⅱa)(Ⅵ)(Ⅶ)也是不能求得定解的,况且作者在求解Sop的二次方程(Ⅱa)根(Ⅴ)时也有錯誤,因而最后导得的公式也是錯誤的。在这里我們选择刘慈羣、王以琦等同志的来稿刊登出来,以便大家对本問題展开討論。  相似文献   

18.
孙玉科  徐义芳 《地质科学》1959,2(11):332-336
对引水渠道土质(岩石)边坡进行分类,是为了寻求各种土质的稳定边坡系数,作为边坡工程设计的依据。稳定边坡系数即是边坡的稳定界线,超过这个界线,如受自然因素(侵蚀、剥蚀等)的影响及人为因素(开挖、爆破等)的影响,就会产生滑塌等现象,如果小于这个界线,虽然边坡稳定性较大,但在修建工程时,会造成劳动力的浪费。所以从工程地质观点正确地进行引水渠道土质边坡的分类,对我国大型的引洮上山及南水北调的水利工程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叶大年 《地质科学》1979,14(2):177-186
二十年代初期,著名的结晶学家尼格里(Niggli)就指出:“不久将来,人们可以从晶体结构及化学结构计算出晶体的光性常数来,于是就能发现一些规律,这些规律对于矿物学家和结晶学家来说是有着基础意义的”。半个世纪过去了,由于有了大量的晶体结构资料和对化学键不断深入的认识,使得人们有可能来逐步地实现尼格里的这个科学预见。不少物理学家、化学家、结晶学家和矿物学家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已建立起矿物学的一个新分枝--结构光性矿物学。  相似文献   

20.
孙玉科 《地质科学》1959,2(4):121-122
引洮的总干渠由甘肃省岷县古城經月亮山到庆阳董志源,全長1400余公里。西部是祁連山,北面是黄土高原,南面是西秦嶺的北侧,东穿六盤山。从工程地質观点来看,研究本区的新構造运动对此項共产主义的水利工程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根据新構造现象,可推測基岩的稳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