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1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程地质学的未来在中国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主要讨论中国工程地质学的优势所在 ,并指出工程地质学在中国的潜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世纪国情科技发展与工程地质学走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 2 1世纪初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综合分析 ,基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工程建设的环境安全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取向 ,以及学科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 ,作者认为工程地质学的研究与发展方向是 :以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互馈过程研究为核心 ,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嵌套发展 ;加强工程地质学理论 -地质技术 -工程建设的紧密结合 ,进一步实现工程地质学为工程建设服务的价值。文章还论述了工程地质与环境领域服务于三个层次生产力布局、整体发展趋势、关键环节以及科学方法与技术的基本框架 ,并就当前工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科学技术难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珊瑚礁是发育于热带海洋环境中由生物作用和地质作用共同形成的地质体,是一种特殊的岩土介质类型,有着独特的工程环境特性和工程地质性质。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是现代工程地质学的一个新课题,是近年来为适应珊瑚岛礁工程建设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介绍了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的内容及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进展,指出应将珊瑚礁体作为工程岩体,进行工程地质环境区带划分及各区带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分析礁岩体结构特征和礁体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礁体工程适宜性、地基及其环境与工程活动相互关系。针对珊瑚礁岩土的土力学特点,加强珊瑚礁颗粒破碎机理及其对工程地质性质影响机制的研究;建立能够代表珊瑚礁应力—应变特性的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建设雅砻江上二滩水电站和攀枝花等大型矿山工程,我们在本区进行了区域地壳稳定性的研究。 我们采用航空遥感彩红外影像和陆地卫星图像计算机处理手段,解析区域断裂,第四纪断裂和滑坡、泥石流展布并进行了野外调查。据热发光和C~(14)方法测试确定出活动断裂年龄。以地质、地球物理和地震  相似文献   
5.
研究区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安宁河、金箐等断裂带第四纪以来强烈活动,并且成为安宁河地震带的发震构造。因此,在工程建设中迫切需要论证地壳稳定性和研究地震活动性。断裂活动年代是分析这两个问题的基础。我们对含淤泥的冲积层做了C14年龄测试,对典型第四纪断层进行了野外调查,在此基础上完成本文。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成都科技大学联合摄制的《工程地质力学研究》科技录像片,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录像片的内容,是以著名地质学家谷德振教授的学术思想为指导,通过丰富的地质现象和大量的试验资料,并加以图表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比较系统而形象地介绍了以地质结构为基础,以力学分析为手段的工程地质力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7.
较为详尽分析了地球系统科学的由来与发展、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阐明了我国开展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从而提出8个战略重点:区域气候环境系统变化与适应;水系统、水循环与水安全;生态系统与全球碳循环;人类活动与地球表层系统;地球内部动力学与地球系统演化;地球灾变事件与生命过程;地球观测系统与地球系统模拟以及耦合过程动力学、响应动力学、适应和预测理论。  相似文献   
8.
补充RQD值的几类岩体质量评价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RQD值不能全面反映裂隙间跑、块体大小以及随机表象的多重尺度等问题,介绍了三种岩体质量评价图,即基于裂隙岩体分数维结构之上的分维岩体质量图、考虑裂隙长度的累积长度图、建立在不同岩块频度基础上的岩块累积频度图。根据不同图解对岩体质量进行了评价,并对岩体完整性作了划分、三种图解能较全面反映岩体质量的特点,表明它们是RQD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9.
利用模糊神经网络进行砂土液化势评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模糊信息分析表达知识和人工神经网络在映射能力方面的优势, 选取应力比、震级、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标贯击数、地下水位作为评价参数指标, 构造砂土液化势识别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验证和应用结果表明, 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可提供更高的映射能力, 是砂土液化势评价预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岩体结构特性及其对岩体稳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兵  黄鼎成 《地质科学》1976,11(4):367-373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新中国工程地质科学的前进。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岩体在工程作用下的变形、破坏、受其内在结构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