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多囊卵巢综合征可归属于“不孕”“月经失调”“闭经”“癥瘕”等中医病证范畴,病位位于女子胞,主要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与心、肺亦有一定联系。湖湘针推学术流派的主要学术思想为“五经配伍”,主张通过“针经治脏”以达到调和脏腑的目的。本文从湖湘针推学术流派“针经治脏”的角度阐述针五经、调五脏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为针灸治疗本病提供新的临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2.
从胸痹心痛与五脏的关系及“五经配伍”阐述湖湘针推学术流派“五经配伍”治疗胸痹心痛的临证思路。胸痹心痛的病位在心,涉及肾、肺、脾、肝,其主要病机在于心脉痹阻,病因不外乎不通则痛之实证和不荣则痛之虚证。根据“五经配伍”学术思想,以补虚泻实、抑强扶弱为基本治疗原则:针对虚证,应“虚则补其母”,并抑制“克我之经”及“我克之经”,扶助表里之经;针对实证,则需“实则泻其子”,并扶助“我克之经”及“克我之经”,泻表里经。选穴多以五输穴及原穴为主,取穴原则根据穴位五行性质而定。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3.
从针刺治疗咳嗽出发,系统阐释湖湘针推学术流派之“五经配伍”的理论基础、临床辨证、取穴配穴及应用特点,为针灸临床诊疗实践提供借鉴。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4.
从小儿夜啼与五脏的关系及辨证归经施治等方面系统阐述湖湘针推学术流派“推五经,调五脏”治疗小儿夜啼的临证思路。中医学认为脾寒、心热、惊恐、食滞均可致小儿夜啼,病位主在心、脾,但与肺、肝、肾有着密切关系。临床治疗小儿夜啼需充分考虑脏腑之间的生克与助制关系,辨证归经施治。心火内扰证的推五经方案为:清心经,清脾经、清后再补脾经,清肝经,补肺经,补肾经,清后溪;脾胃虚寒证的推五经方案为:补脾经、补心经,补肺经,补肾经,清肝经,清心经;暴受惊恐证的推五经方案为:补肾经,补脾经,补肺经,清肝经,清心经;食滞不化证的推五经方案为:清脾经,补脾经,清肝经,清心经,补肾经,清或补肺经。同时注意预防和调护,防止他病的传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于志强教授从“火”论治口腔溃疡的经验。于教授将本病病因病机统概为实火型和虚火型两大类,擅长从“火”论治口腔溃疡,主张“实以祛邪为主,兼治其本;虚以扶正为先,再驱其邪”。实火治宜清热泻火,临证选用导赤散合泻黄散加减;虚火治宜滋阴降火,方选甘露饮或三才封髓丹化裁,在临床中收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6.
介绍邵祖燕教授针药结合从脾胃论治失眠的临床经验。邵教授认为脾胃失调是引起失眠的关键,临床治疗多从中焦入手,应用健脾益气、调和气机、化痰除湿、清热化痰、理气活血等治法,分别选用归脾汤加减、逍遥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苓桂术甘汤合半夏秫米汤加减、黄连温胆汤加减、自拟五丹胃福汤加减等方剂,并配合针刺治疗,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取得显著疗效。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7.
“运脾推治”是湘西刘氏小儿推拿“五经配伍”学术思想的一个分支,是源于经典八法中的和法,融合脾升胃降理论,协调阴阳表里以达调脏强体的临床诊治方法。是以调理脏腑为效、改善患儿健康状态和体质为佳的基础推拿手法之一。本文对湘西刘氏小儿推拿“运脾推治”学术思想进行分析归纳,以便更好地为儿科推拿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8.
介绍张启平教授从三焦论治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经验。张老认为小儿遗尿症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膀胱失约所致。其从三焦论治:上焦心肺同治,宣肺清心,“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中焦升脾降胃,脾肾同补,“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下焦肝肾同调,补肾泻肝,“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以调畅三焦气机为主要治疗方法,兼顾小儿“心肝有余,肺脾肾不足”,临床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9.
介绍王耀光教授针药合用辨治尿道综合征经验。王教授认为本病初以邪实为主,久病则耗伤正气,倡导实则清利,虚则补益,通补兼施,遵循利湿解毒清热、补脾益肾化瘀的治疗大法,急性发作期治宜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方用自拟通淋汤加减;缓解期治宜温肾健脾固涩,方用巩提丸加减,并配合疏利三焦针法,疗效良好。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0.
介绍刘明辉副主任医师运用黄帝内针联合推经治疗骨转移癌痛的经验。刘明辉认为骨转移癌痛的发生总属本虚标实,以气血亏虚为本,气滞、痰瘀、癌毒为标,治当以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为法。黄帝内针取《黄帝内经》之阴阳为理论核心,总结出“六三二一”的辨证审穴要诀及“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同气相求;阴阳倒换求”的治疗总纲,适用于临床多种疾病。刘明辉在临床中观察总结发现,对于骨转移癌痛患者,将黄帝内针与推拿相结合,调气和血与疏经通络并行,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从脏腑病位、邪实偏胜、疾病发展阶段三方面探析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中医辨证治疗思路。临床辨治本病应定病位,辨脏腑盛衰,从肝、脾、肾三脏论治。明病机,辨邪实偏胜,从瘀血、气、痰、毒邪论治。分阶段,辨寒热虚实,即病之初期,肝郁热盛,治以疏肝清热为主;病之中期,正虚邪实,治以扶正祛邪为主;病之末期,正气大虚,治以扶正气为主,忌一味猛攻。  相似文献   

12.
介绍孙素教授平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的经验。分析其病机为湿聚热蒸、本虚标实。采用分期分型论治,急性期表现为湿热痹阻证者以四妙散加减;表现为湿热内蕴证者以白虎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缓解期多表现为正虚邪恋,治以扶正为主,辅以祛邪。  相似文献   

13.
介绍王晞星教授从湿热论治膀胱癌的经验。王教授创立以“和法”为纲辨治肿瘤的学术思想,临证主张从湿热论治膀胱癌。其认为膀胱癌病机总属湿热下注,痰瘀毒结,气血亏虚。临证治以清利湿热毒邪为主,辅以化瘀祛瘀散结,以四妙丸合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减为基础方治疗,祛邪为主,兼顾扶正,以清热利湿与调和寒热、脏腑、气血之法并用,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中常见的急慢性疼痛诸证多为筋经或肌筋膜病变所致,毫刃针与筋针分别对经筋病和肌肉筋膜的病理改变有着突出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卫气、经筋与肌筋膜理论,结合《灵枢经·九针论》中“员针”的特点,对上述两种针刺法的应用及作用机制进行探究,认为将毫刃针结合筋针的针刺手法应用于疼痛的治疗中,可解痉止痛、调畅经筋,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肚腹三里留”是“四总穴歌”之一,是古代医家在大量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对足三里治疗肚腹部疾病功效的高度总结。本文从经络辨证角度出发,针对足三里调节人体气血及本经胃经、表里经脾经、同名经大肠经的作用,根据肚腹部脏腑功能阐释足三里治疗疼痛、腹泻、便秘、乏力等消化系统疾病及遗精、遗尿、早泄或小便频数、涩痛、小腹胀痛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机制。通过现代医学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及胃肠功能双向调节作用的研究,探讨其证治规律的理论实质。以辨经论治为前提,更深层次地研究经络、脏腑之间的关系,探析“肚腹三里留”的理论内涵,充实足三里治疗肚腹疾病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介绍朱莹教授运用治泻九法治疗泄泻的经验。朱莹教授在李中梓治泻九法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临床经验,病证结合,审因论治,将暴泻辨证分为寒湿证,治以燥脾、淡渗为法;湿热证,治以清凉为法;食滞证,治以疏利为法。将久泻辨证分为脾胃虚弱证,以甘缓、燥脾为法;肝气乘脾证,以疏利、甘缓为法;肾阳虚衰证,以温肾、固涩为法。临床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7.
根据脏腑经络理论,试从脾肝肺心肾五脏与胃的关系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认为从脾胃论治CAG,对于痰湿中阻者,中医当治以除湿化痰、理气和中,可选平胃散、二陈汤之类的燥湿化痰之剂;痰湿日久化热者,在治疗上当以清化热湿、和胃消痞为法,可选用连朴饮、清中汤之类的清热祛湿之剂加减;对于脾胃虚弱之CAG患者,在治疗上当健脾益气、升阳举陷,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从肝胃论治CAG,当治以疏肝理气、和胃消痞,可予以五磨饮子、越鞠丸之类的方剂加减。脾胃虚,兼见肺病者,当治以升阳益胃。临床上对于负面情绪较重的CAG患者要重视从心胃论治,可选用天王补心丹、安神定志丸之类的方剂,通过安心神来调理脾胃。对于病程相对较长的CAG患者,在治疗上应当勿忘从肾论治。  相似文献   

18.
介绍雷磊教授运用《女科经纶》学术思想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经验。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引起月经节律失调,排卵障碍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雷教授通过病史详析及临床辅助检查,灵活运用《女科经纶》学术思想,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主要病机为肾虚,辨证以肾为本,补虚泻实。遵循调经之法,强调分期论治,重视男女同治。临床擅用经验方黄体汤和促卵泡汤随证加减。临床选方用药藏泄有度,采用中西医结合用药原则,优势互补,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临床疗效颇佳。并举验案 1 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9.
基于脏腑辨证,帕金森病以往多从肝风论治;基于气血津液辨证,多从气血解释,而从津液的角度认识帕金森病,却少有言及。本文从津液角度整理古籍和临床治疗经验,对帕金森病的病因进行探讨,提出治肾以复津液上腾之下本、治脾胃以复津液升降之中轴、治肺以复津液敷布之上源的治法,以期丰富帕金森病的基本病因病机与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20.
通过翻阅大量古文献,从吞咽的生理机制、咽喉部经络分布及吞咽障碍的病机、病性、病位、经络辨证选穴等几个方面来阐述从经络辨治吞咽障碍,认为咽部经络气血功能失常为吞咽障碍的核心病机,此病的发生多与大肠、小肠、脾胃、肝、肾、心、三焦经及督、任脉有关,其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重点选择上述经脉上的穴位,并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的原则,选取针灸处方进行相应的补泻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