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耿刚教授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经验。耿教授认为癌因性疲乏是以脾胃气虚为主要病机,痰、瘀、毒邪互结导致的“本虚标实”之候,故在治疗上以益气健脾为大法,兼顾化痰、活血、解毒,重视症状控制,常以四君子汤及归脾汤为主方加减,重用蒙古黄芪和党参,提倡针药并用,关注日常调护,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介绍吴玉华教授运用散结消瘤方治疗乳腺癌的经验。总结晚期乳腺癌主要病机在于气虚血瘀,癌毒内蕴,加之放化疗后,正气大伤,气血亏虚,易致机体阴阳失调,癌毒内结。临证以散结消瘤方为主辨证论治,随症加减。散结消瘤方具有扶正固本、化瘀解毒、软坚散结之功,能明显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防止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健脾类方剂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从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检索自建库至2019年8月之间采用健脾类方剂联合化疗治疗癌因性疲乏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合并分析,无法转换合并的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纳入相关文献11篇,研究对象885 例,其中治疗组442 例(化疗+健脾类中药),对照组443 例(单纯化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化疗相比,健脾类方剂联合化疗能缓解癌因性疲乏症状[RR=0.55,95%CI(0.39,0.79),P=0.001],且对癌因性疲乏程度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SMD=-1.92,95%CI(-2.67,-1.17),P<0.0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总干预时间对健脾类中药改善癌因性疲乏不产生影响,均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健脾类方剂联合化疗能有效提高免疫功能[MD=2.06,95%CI(0.07,4.06),P=0.04];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健脾类方剂对于降低癌症化疗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优于传统化疗。结论:健脾类方剂联合化疗能显著改善癌因性疲乏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受干预时间影响,同时可以改善中医证候,提高其免疫功能,但仍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对研究结果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作用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 base、JBI、OVID、Springer、CBM、CNKI、Wan Fang和VIP等数据库,遴选其中关于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影响的相关文献,检索日期为数据库建立至2014年11月10日。手工检索学位论文、期刊和会议论文等以获取补充资料。2名评价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及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和Stata 12.0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 RCTs,共56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在生活质量[SMD=1.08,95%CI(0.86,1.29),P<0.00001]与疲乏程度[RR=0.75,95%CI(0.69,0.83),P<0.00001]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用于肺癌化疗癌因性疲乏患者,可改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介绍朱佳教授运用加味玉屏风散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经验。朱教授认为感染后咳嗽常因风邪恋肺,肺气不宣而致,以咳嗽、咽痒或咳少量黏痰为主症,其中有部分患者因素体肺气不足,致使风邪留恋不去,或因正气抗邪消耗过多致正虚而复感风邪,邪盛正衰,阴阳失衡,患者多表现为易复外感、咽干疼痛、咳嗽缠绵、疲乏少力等次症,因其反复难愈,将其归为“正虚邪恋证”,并以“平补阴阳,固护正气”为基本原则,在玉屏风散的基础上临证加减,屡获奇效。  相似文献   

6.
介绍刘明辉副主任医师运用黄帝内针联合推经治疗骨转移癌痛的经验。刘明辉认为骨转移癌痛的发生总属本虚标实,以气血亏虚为本,气滞、痰瘀、癌毒为标,治当以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为法。黄帝内针取《黄帝内经》之阴阳为理论核心,总结出“六三二一”的辨证审穴要诀及“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同气相求;阴阳倒换求”的治疗总纲,适用于临床多种疾病。刘明辉在临床中观察总结发现,对于骨转移癌痛患者,将黄帝内针与推拿相结合,调气和血与疏经通络并行,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探讨糖尿病肾病(DN)的辨证分期治疗。DN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瘀浊毒为标,热邪贯穿始终;DN不同分期的主要病机从阴虚燥热、气阴两虚到阴阳两虚呈渐进性改变。本文从阴阳寒热辨证角度出发,以热邪为核心,提出治疗DN早期宜清热生津,益气养阴;中期可清热利湿,化瘀通络;后期则凉血降浊,扶正祛毒。上述治疗方法对DN患者蛋白尿和肾功能损伤有望取得更好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介绍国医大师潘敏求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癌性腹水的临床经验。潘教授认为癌性腹水的发病之本是脏腑功能失调,肝脾气机不畅,根据其发病特点,在临床治疗时以早期疏肝健脾、调畅气机,晚期健脾益气、补虚扶正为基本治法,善从肝脾论治,异病同治,主张调畅气机,自拟肝复方为主方,随症加减治疗癌性腹水,能有效减少腹水再生,延长患者生存期,临床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9.
总结卜献春教授从脾肾论治糖尿病肾病的经验。卜教授认为,嗜食肥甘厚味,或思虑过度,或房事劳倦,均可致糖尿病,日久迁延至肾,发为糖尿病肾病,故本病病机为脾肾两虚,兼杂血瘀。治疗上当健脾益肾,化瘀行血,临证应有所侧重,予以分期治疗:早期以脾肾阴虚为主,治以滋阴降糖,方用苍丹地黄汤;中期辨为脾肾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阴,方用参芪地黄汤加减;终末肾衰期发展为脾肾阴阳两虚,治以滋补阴阳、活血通络,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标本兼顾,随症治之。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0.
总结潘敏求教授运用肺复方治疗肺癌的经验。潘教授认为,肺癌患者多有“气阴两虚,邪毒蕴郁”的病机特点,其充分实践“补益攻伐相间而进”的治疗思想,并提出“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的治则,拟中药复方肺复方,提倡肺脾肾三脏同治,重视脏腑间及舌象、脉象与预后之间的联系,依据患者在临床是否接受手术、放化疗,是否转移,是否合并其他部位癌症等情况随症加减,获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介绍王建玲教授治疗月经先期的经验。王教授认为,月经先期的病因病机在于“虚”与“热”,“虚”责之于肾虚、脾虚,热多为肝郁血热,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密不可分,临床常肝脾肾三脏同治,辨证论治,不同年龄各有侧重;同时顺应月经周期的阴阳变化随症加减用药,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介绍刘建平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经验。刘教授认为,UC为本虚标实之证,脾虚为发病之本,随着病情的发展,湿、热、浊、毒并存,为发病之标,久之脾肾两虚。在治疗上应肝脾同调、气血共治,清温并用、内外兼顾,使阴阳平衡,气机升降有常,气血运行有序,脏腑功能协调,则病情得以控制。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3.
介绍马科教授运用扶正祛邪法治疗胰腺癌的经验。马教授认为正气亏虚、邪毒侵犯肝脾为本病主要病机,扶正祛邪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发病初期以祛除癌毒为关键,后期以顾护肝脾为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总结卜献春教授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经验。卜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脾肾,核心病机为本虚标实,治疗应以补虚泄浊为主。临床上针对气阴两虚证治以益气养阴,予以参芪地黄汤加减;阴阳两虚证治以固护阴阳,予以金匮肾气丸加减;痰浊内阻证治以祛痰化浊,予以二陈汤加减;瘀血内阻证治以活血化瘀,予以桃红四物汤加减。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5.
张仲景善于在各种复杂的疑似症状之中,抓住病机关键,辨证施治。其治疗妊娠病宗“有故无殒”之意,祛病安胎,重视肝脾,调理脾胃;对于产后病,其提出产后亡血伤津,多虚多瘀,易感外邪,治疗以固护津液、调理气血阴阳、补虚化瘀为原则,不拘于产后,不忘于产后,攻补兼施,扶正祛邪。  相似文献   

16.
介绍朱莹教授运用补、润、通三法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经验。朱教授认为,老年性便秘多因气血阴阳亏虚,肠道传导无力、失于濡养所致,治疗时应以虚为本,以燥为标。其根据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常以补中益气汤、润肠丸、增液汤、济川煎等为主方补益气血阴阳,合用麻子仁丸、五仁丸或其他质润多脂之品润肠通便,标本兼顾;虚实夹杂者,可根据兼夹气血、寒热、湿食之不同,伍以理气活血、散寒清热、化湿消食之方药,补虚泻实,辅以通法,三法并进,并重视对老年性便秘患者的疾病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的指导,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7.
介绍朱莹教授治疗溃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的经验。朱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如迁延不愈,进展至疾病后期,多会出现脾肾阳虚的表现,病机以虚(脾肾气阳亏虚)、瘀(痰湿、瘀血内停)为主要特点,因而提出温肾暖脾、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自拟溃结宁方治疗,并随症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介绍李明权教授治疗膜性肾病的经验。膜性肾病是难治性肾小球疾病的一种,是肾病综合征常见临床病理表现之一。李教授认为,膜性肾病多属本虚标实之候,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治疗上以病-证-症结合的思想为指导,以补脾肾之虚为主,兼清热毒、利湿毒、消风毒、祛瘀毒,获得显效。  相似文献   

19.
介绍张庆萍教授临床运用耳针治疗失眠的经验。张教授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临床证候有虚、实之分,虚证主要与阴血不足有关,实证主要与邪热扰心、心神不安相关。其在治疗中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强调本病治在补虚泻实,调和阴阳,佐以镇静安神,养血宁心。取神门、枕、心、脾四穴为主穴,以穴简、病清、症明、术切为奏效关键,临床应用每每应验。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0.
介绍潘敏求教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癌痛(BCP)的临证经验。潘教授认为BCP以阳虚寒凝证居多,其基于《黄帝内经》阴阳理论,形成对于本病“阳化不足,阴成太过”的基本病机观,临床上常使用“桂枝-连翘”药对代替阳和汤治疗,寒温并用,去性存用,达到调和阴阳、内驱癌毒止痛的目的。在临证施治中,强调结合三焦生理及阳气化生宣发等特性,补阳温阳无忘通阳运阳,同时注重阴阳互根互用,阴阳调和之度,阴平阳密之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