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是在基岩出露区发现深部矿化信息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本文介绍了构造地球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的发展历程。为解决岩石样(构造岩样)的代表性和均匀性,提出了方格采样法,即在每个采样网格内多点采样组合分析采样方法,采集以构造破碎带物质、裂隙充填物、蚀变岩石、矿化岩石等为主的能反映深部矿化信息的样品。利用该方法在甘肃西和地区进行了1∶50 000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试验,采用500 m×500 m的采样网格,在每个采样单元中采集6~8个子样组合,分析了其中的Au、Ag、Pb、Zn等19种元素,圈定了较好的金地球化学异常,经查证发现了金矿体。在江西岩背锡矿外围开展1∶10 000的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试验,采用100 m×100 m的网格,采集构造裂隙样品,圈定了Sn等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对圈定的Sn地球化学异常进行钻探验证,发现深部隐伏Sn矿体。不同比例尺的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试验表明,构造地球化学测量在基岩出露区能有效发现深部矿化信息,在寻找隐伏矿工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在中国黔西南地区寻找卡林型金矿和东南沿海地区火山岩覆盖区找矿中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智利北部地区的地质找矿工作中,对安托法加斯塔Henan D矿区开展了岩屑粒度试验和1∶10 000岩屑地球化学测量。粒度试验表明,采集B+C层或C层-5~+40目岩屑样品能较好的反映地质特征;岩屑测量圈定了6处Cu-Au-Ag综合异常,通过槽探和钻探异常查证,发现了良好的找矿线索,该区具有找到铁氧铜金型铜矿的潜力。工作表明,在智利安托法加斯塔大区荒漠化景观区实施岩屑测量能够达到明确找矿目标、缩小找矿范围、确定找矿靶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雅鲁藏布江两岸风成沙覆盖区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西藏山南雅鲁藏布江河谷两岸及风成沙覆盖区表生地球化学作用特征,探讨了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指出采用沟谷中岩屑地球化学测量在野外1:5万地球化学普查中更便于开展,同时可避免风成沙的干扰,找矿的效果较好。在矿物呈中、粗粒结构岩石分布区采集0.25mm-2.00mm粒级水系沉积物存在异常稀释的情况。认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不适宜于在该区内开展。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戈枕金矿带煌斑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海南岛戈枕金矿带与金矿脉在空间上紧密共生的暗色脉岩的地质特征、矿物学、主要元素、微量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确定这种脉岩为煌斑岩。岩石类型以钙碱性煌斑岩为主,呈现两种稀土配分模式,即平坦向右倾斜型和星四重效应的W型;Sr、Nd同位素及元素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表明,本区煌斑岩可划分为两组类型,它们时代相同但地幔源区相异,可能形成于特殊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中东部半干旱荒漠草原景观区选择B层-5~+40目粗粒级段的风化岩屑样品可以有效地排除风成沙的干扰,突出成矿及指示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文中介绍了该景观条件下开展岩屑地球化学测量的方法技术,分析了白音查干矿区、油房西矿区和小东沟矿区的化探异常特征和找矿成果.认为在半干旱荒漠草原景观区开展岩屑地球化学测量是行之有效的找矿方法,已取得了明显的化探异常圈定和地质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6.
构造地球化学测量在找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马庄山地区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找金试验和在特克斯县15号水系沉积物异常区开展构造地球化学测量的推广应用证明:构造地球化学测量工作,以遥感地质构造解译为先导,民裂裂构造裂隙充填物及蚀变岩石为采样介质,较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更具有矿直接性。  相似文献   

7.
在粤北一六矿田开展的1∶5万岩石构造地球化学测量,以构造裂隙充填物质、矿化蚀变岩石、岩脉、褐铁矿化等为采样介质,可以有效地圈定矿致地球化学异常,且圈定的异常与水系沉积物异常基本一致,但是异常规模、强度有一定差异。结果显示,岩石构造异常与已知矿床(点)吻合度明显高于水系沉积物异常。因受采样条件限制,该方法仅适用于基岩出露较好的地区和以灰岩为主的地区。该方法对我国南方强风化、厚覆盖,以灰岩为主的地区开展地球化学勘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南金山金矿是北山成矿带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该矿床沿NE向延伸至外围浅覆盖区,外围成矿潜力较大。为进一步实现外围浅覆盖区的找矿突破,选择开展机动浅钻地球化学测量试点工作。依据覆盖层性质及厚度,利用车载空气正循环+三翼合金刮刀钻进/气动潜孔锤钻进工艺对浅覆盖区开展机动浅钻化探取样126件,采样密度16.8个点/km2,进一步探讨了浅覆盖区浅钻化探方法技术,包括钻进工艺选择、采样网度、采样物质、样品采集等内容;对零星基岩区开展土壤测量,采集样品278件,采样密度48.77个点/km2;分析测试了Au、Ag、As、Sb、Hg、Cu、Pb、Zn、W、Sn、Mo、Bi、Cr、Co、Ni等15种元素。通过上述工作,圈定化探综合异常7处,后经异常查证在基岩区新圈定金矿体6条、银矿体1条,浅覆盖区新发现隐伏金矿体2条、银矿体1条,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本次研究表明浅钻地球化学测量在北山干旱荒漠戈壁景观浅覆盖区找矿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林成贵  程志中  姚晓峰  颜廷杰  李阳  王伟  郭强 《地球科学》2020,45(11):4038-4053
气体能携带深部矿化信息沿着岩石裂隙和断裂带迁移至地表,因此气体地球化学方法可以用于寻找覆盖层以下的隐伏断裂和矿体.基于便携式多组分气体快速分析仪(PMGRA),应用气体地球化学方法对辽东地区五龙金矿区和青城子地区开展了探索性的试验研究,并辅以相应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异常区气体的浓度衬值非常大;在部分气体异常区,沿着构造倾向方向,具有CO2异常峰值出现在H2S、SO2和CH4之前的特点.在辽东浅覆盖区,气体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均能反映隐伏构造和矿体;而在覆盖较厚地区,气体地球化学测量对断裂和矿体反映更明显,受覆盖层的类型和厚度影响较小.本次试验结果初步显示了基于PMGRA气体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浅覆盖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遥感找矿过程中所面临的干扰因素多、地表覆盖类型多样导致的遥感找矿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低植被覆盖区斑岩铜矿"小型侵入岩体异常+线性构造异常+蚀变矿物异常"的多尺度遥感找矿模型,并系统总结了该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流程。以环巴尔喀什-西准噶尔成矿带为研究区,分析了研究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在遥感找矿模型的指导下,依据遥感找矿技术流程提取了研究区的岩性、构造和蚀变矿物等控矿要素;结合野外地表验证情况,综合多源数据,圈定了5处重点远景区;结合大比例尺遥感蚀变矿物填图、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探槽取样的分析结果,圈定3处遥感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1.
胡兆鑫 《地质与勘探》2015,51(2):323-331
利用元素质量平衡计算方法,将元素含量转换成迁移量,直观展现出由元素迁移量构成的原生异常,根据异常的空间分布规律,总结出了由成矿地球化学环境指示元素(Na2O、Ba、Sr)负异常、矿化剂元素(S)正异常、成矿元素(Mo、Cu)及其伴生元素(Ag、As、Sb、W等)正异常构成的马头斑岩型钼铜矿原生异常结构,利用原生异常结构可以对深部成矿前景进行判断和评价;地表岩石(屑)测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同样存在异常结构,且对原生异常结构有很好的继承性,利用地表异常结构可以指明找矿方向、成矿有利地段和矿床产出位置。上述研究成果的取得,不仅丰富和充实了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为其他同类型矿床的地球化学勘查提供了参考案例,同时对勘查地球化学应用基础理论而言也是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青海东昆仑地区是青海省重要的金、铜、铁多金属成矿区,1∶250 000、1∶50 000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在该区域圈定了众多的异常区,但总体查证程度偏低。为实现该区域找矿重大突破,选定巴隆地区部署开展了以采集水系沉积物为主、残坡积岩屑物质为辅的1∶25 000沟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找矿效果。该项工作表明,在青海省东昆仑地区,1∶25 000沟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地质找矿工作手段。该方法能有效克服东昆仑地区北部水系不发育、风成物干扰严重,南部高山区碎石流发育、影响水系沉积物汇聚等因素对找矿的干扰,相对传统的地质找矿方法在异常查证过程中的适用性、可操作性更强,找矿效果好,能实现矿体的精确定位,对东昆仑的地质找矿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物化探技术方法在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中的应用实验,介绍从区域物化探数据提取地质填图信息的方法,指出重磁与氡-汞气测联合应用是覆盖区探测隐伏岩体、断裂的高效低成本物化探技术组合。运用基于地球化学理论方法的元素地球化学判别技术,在强烈风化区定量划分风化等级为:基岩-弱风化-中度风化-强风化-全风化-残积土等;指出风化壳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对原生矿物分解、次生矿物形成具有示踪效应;不同风化层稀土元素富集分异显著,强烈富集于全风化层(岩土界面或风化岩石顶界)中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可作为界定风化壳分层的重要地球化学判别指标。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二连浩特-东乌珠穆沁旗(东乌旗)一带草原区,地貌景观多为平缓山丘类型.因水系沉积物、风积物以及风化残积物等共存,采样介质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地球化学测量效果.在东乌旗的阿太乌拉地区和阿巴嘎旗的莫若格钦两地,对比不同粒度的样品,发现金属矿物微颗粒以物理状态不均匀地混合在岩屑介质内.与小于80目的细粒样品相比,小于4目至大于20目之间粒度的岩屑,化探异常的衬值更大,提取的异常也更准确.采用MapInfo软件提供的IDW插值法成图,得到非常清楚的各种元素之间的空间分布关系,直观地显示出找矿有利地段,对找矿靶区的筛选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笔者通过研究,在工作区内发现几处Cu-Au及Ag-Pb-Zn-Cu异常区,并且初步证实存在带状分布的矿化体,找矿前景良好.实践证明,化探岩屑测量为在浅覆盖地区快速锁定矿产普查范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岩裸露区金矿异常源的快速追踪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五台山古代、现代民采强烈污染区,水化学测量不仅能快速有效地圈定找矿靶区,而且可以排除人为污染。多子样组合"面型"岩石测量方法技术,与常规的点线式测量相比,不仅大大减少了样品采集和分析数量,大幅度降低了工作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快速有效地追踪区域化探异常源、评价区域化探异常找矿远景、圈定矿产详查找矿地段。试点测量结果表明,五台山地区矿化与燕山期中酸性杂岩体具有成因联系,其空间分布以杂岩体为中心具有Mo、Cu、Au-Cu、Pb、Zn-Au、Ag、Pb为主的多元素异常环带状分布模式;相应表征着斑岩矿化—接触交代矿化—岩浆期后热液矿化及其环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16.
刘养雄 《甘肃地质》2007,16(1):17-22
北祁连西段作为甘肃一个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随着地质找矿工作不断地加强,日渐重要。根据熬油沟及卡洼沟一带水系沉积物、岩屑和岩石剖面测量结果,对Au、Pt、Pd和Pb、Zn等成矿元素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该处成矿地质背景和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刘养雄 《甘肃地质》2007,(Z1):17-22
北祁连西段作为甘肃一个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随着地质找矿工作不断地加强,日渐重要。根据熬油沟及卡洼沟一带水系沉积物、岩屑和岩石剖面测量结果,对Au、Pt、Pd和Pb、Zn等成矿元素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该处成矿地质背景和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西南某坝区中缓倾角结构面具有分别倾向上游和下游的空间分布规律。根据结构面接触情况,首先将结构面分为刚性结构面和软弱结构面两大类。其中,刚性结构面属于裂隙型;软弱结构面根据其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可以细分为岩块岩屑型、岩屑夹泥型、泥夹岩屑型3个亚类。断层类结构面具有垂直于断层走向,由高高程到低高程,由泥夹岩屑型岩屑夹泥型岩屑砾型裂隙型逐渐过渡的发育规律。最后在分析抗剪试验资料和分类及发育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抗剪强度指标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19.
张建协 《福建地质》2011,30(4):286-292
华安石笋尖钨钼多金属矿属构造蚀变热液石英脉型,受北东向断裂次级北北东向裂隙带控制,呈脉状或细脉状产于燕山期金山岩体东部边缘,构造部位独特。综合分析该区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征和已发现钨钼多金属矿(化)点,认为矿区一带具有良好的钨钼多金属矿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20.
陈扬玉 《物探与化探》1986,10(6):446-452
本文通过对云南西南部两个1:5万图幅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测量和岩石测量三种区域化探方法的试验,从找矿、经济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得出了三种化探方法找矿效果相近的结论,但水系沉积物测量以其异常衬度高、野外采样工作量小、样品分析费用少而明显优于土壤测量。在试验中得到的另一发现是低密度(每平方公里约2个样)的岩石测量在发现异常信息和了解微量元素分布区域性变化规律方面有好的效果。岩石测量作为一种有效的区域化探方法值得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