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山地区岩浆活动丰富,前红泉二长花岗岩体位于帐房山蛇绿岩混杂岩带南侧。为探讨甘肃北山南带三叠纪的构造演化特征,对该岩体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前红泉二长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38.8±1.1)Ma,表明其结晶年龄为中三叠世;该岩体为准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主量元素具有富硅(w(SiO2)=74.13%~76.53%)、富碱(w(Na2O+K2O)=7.21%~8.27%)、富铝(w(Al2O3)=12.92%~14.28%)的特征;轻稀土富集,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具弱的Eu负异常;微量元素中高场强元素Ba, Sr, Ti, P相对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Rb, K和强不相容元素Th, U明显富集,与I型花岗岩的特点相一致。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甘肃北山南带三叠纪处于后碰撞伸展的大地构造环境,前红泉二长花岗岩即是该背景下的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部地区新生代岩浆活动对区域性CO2形成时间的制约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中国东部地区新生代存在 4个岩浆活动期 :第一期 6 5~ 4 1Ma ,第二期 4 1~ 2 1Ma ,第三期 2 1~ 13Ma ,第四期 11Ma至今。对研究区内火山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古近纪早期火山岩以拉斑玄武岩和钙碱性玄武岩为主 ,后期特别是从沙三期开始逐渐转变为碱性岩石。火山岩中CO2 包裹体含量统计表明 ,沙三段 (Es3 )中CO2 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几个岩性段 ,而碱性岩中CO2 的含量又明显高于拉斑玄武岩中的含量。沙三期是整个东部地区一个较重要的岩浆活动期和火山活动发生重大改变的时期 ,从沙三期到馆陶期形成的碱性岩具有最大的CO2 成藏潜力 ,沙三期及以后的火山岩与CO2 在空间上存在密切关系 ,因此沙三期到馆陶期是形成区内CO2 的主要时期。  相似文献   
3.
南金山金矿是北山成矿带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该矿床沿NE向延伸至外围浅覆盖区,外围成矿潜力较大。为进一步实现外围浅覆盖区的找矿突破,选择开展机动浅钻地球化学测量试点工作。依据覆盖层性质及厚度,利用车载空气正循环+三翼合金刮刀钻进/气动潜孔锤钻进工艺对浅覆盖区开展机动浅钻化探取样126件,采样密度16.8个点/km2,进一步探讨了浅覆盖区浅钻化探方法技术,包括钻进工艺选择、采样网度、采样物质、样品采集等内容;对零星基岩区开展土壤测量,采集样品278件,采样密度48.77个点/km2;分析测试了Au、Ag、As、Sb、Hg、Cu、Pb、Zn、W、Sn、Mo、Bi、Cr、Co、Ni等15种元素。通过上述工作,圈定化探综合异常7处,后经异常查证在基岩区新圈定金矿体6条、银矿体1条,浅覆盖区新发现隐伏金矿体2条、银矿体1条,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本次研究表明浅钻地球化学测量在北山干旱荒漠戈壁景观浅覆盖区找矿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合肥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综合地质、物探及钻井等资料,通过对合肥盆地的构造演化分析,认为合肥盆地是大别造山带和郯庐断裂带共同作用产生的中新生代残留盆地。受两大构造体系的共同作用,合肥盆地在印支期形成了盆地的基底,中新生代的演化大体可划分为以下5个时期:J1~J2坳陷盆地发育期;J3再生前陆盆地发育期;K1走滑盆地发育期;K2—E断陷盆地发育期;N—Q盆地消亡期。其中,在盆地发育早期受大别造山带影响较大,郯庐断裂作用较小;在盆地发育的中后期,郯庐断裂的影响逐渐成为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5.
地震纹理属性在JJD工区断层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纹理分析是图像处理中的一种常用技术,通过构建地震纹理基元和灰度共生矩阵,可以将此项技术推广到地球物理领域,并可在断层识别,边缘检测和沉积相划分等方面得到应用。这里通过算法研究和程序开发,结合JJD工区应用实例,得到了有一定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的结论:①基于灰度共生矩阵提取的纹理属性,是一种很好的凸显断层和裂缝信息的地震属性;②可以根据实际地质问题,提取不同方向的纹理属性,并用RGB技术进行多属性的融合;③地震纹理基元的窗大小取9×9×9为好;④要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理的灰度级别,对于常规三维地震数据,灰度级别取16或32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6.
陈海云  孙晓东  张志 《现代地质》2021,35(5):1206-1217
通过对上其木干花岗岩进行锆石微量元素和全岩主量元素分析,借助锆石饱和温度和Ti地质温度,反演岩浆源区的温度,进一步分析花岗岩的形成环境。锆石具有典型岩浆岩锆石向左倾斜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即轻稀土元素明显亏损、重稀土元素明显富集,具有显著的Ce正异常和Eu负异常。锆石饱和温度计算结果表明,上其木干花岗岩的锆石饱和温度介于772~829 ℃之间,平均值为800 ℃,属于高温花岗岩。锆石Ti地质温度的平均最低温度为614 ℃,平均最高温度为634 ℃,花岗岩中锆石形成的温度在614~634 ℃之间。结合锆石微量元素特征、锆石饱和温度和Ti温度与Th/U、10000/Hf的关系,可以判断上其木干花岗岩可能形成于西昆仑造山带增厚的岩石圈下部发生拆沉作用所导致的幔源岩浆底侵,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发生了锆石的重结晶或存在多期岩浆(熔体-流体)注入事件。岩浆形成热源可能与羌塘地块沿着康西瓦大断裂和塔里木地块碰撞拼贴结束后,于后碰撞板内伸展体制下导致的软流圈上涌、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孙晓东  陈海云  于光宁 《现代地质》2021,35(5):1218-1230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查干敖包镇南部紧邻中蒙边境线海拉斯图乌拉一带发育的一套钠铁闪石霓辉石碱性花岗岩,是二连—贺根山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进行年代学、地球化学研究,以探讨区域构造演化。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年龄测试结果显示该岩体的侵位年龄为(285.4±1.1) Ma,属早二叠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石具高硅、富碱、准铝、贫镁钙的特点,其化学成分SiO2含量为76.12%~80.10%,Na2O+K2O含量为7.62%~9.19%,MgO含量为0.06%~0.10%,CaO含量为0.11%~0.20%,碱性指数(K2O+Na2O)/Al2O3=0.98~1.04,属于碱性岩系,岩石稀土总量偏低,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δEu 为0.37~0.51,Eu强烈亏损,属造山后伸展事件的产物。其成因可能和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对接后的伸展作用有关,指示二连—贺根山构造带在早二叠世可能已进入造山后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8.
以大芦家地区为例详细论述了复杂断块精细构造解释的方法和流程.对地震资料的选取、层位标定、断裂系统识别与组合、层位立体解释及构造成图每个步骤的方法给以具体论述,重点分析了三维精细构造解释使用的关键技术如时变子波标定技术、相干体技术、变速成图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面对老师的提问,看上去"对答如流"的回答,有时只是一种假象,它往往掩盖了教与学的真实关系。"对答如流"的背后其实是学科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的严重错位。只有当学科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充分匹配时,学生的认知水平才可以上升到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层面上,这样的深度学习才可以让学习变得更有意义,才有可能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0.
济阳坳陷构造样式及其与油气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济阳坳陷几何学和一系列钻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盆区存在伸展式、走滑式、反转式等三种基本构造样式;按几何学和成因学特征,可进一步分为翘倾断块式、滑动断阶式、潜山披覆式、重力背形式、底辟等5种次级构造样式。伸展式是济阳坳陷最重要的构造样式,次级构造样式的发育和演化与地质体在坳陷中的构造位置关系密切:翘倾断块构造大部分形成在坳陷的缓坡带.滑动断阶构主要发育在坳陷的陡坡带,底辟构造常见于坳陷的洼陷带,潜山披覆构造多发育在盆地四周隆起区与洼陷中的潜山带,而重力背形构造大多发育在主断层的下降盘。盆地内的重力构造作用可随着沉积加厚作用的持续或加剧而逐渐增强,发育在济阳坳陷东部地区的一系列雁列式和帚状构造是郯庐断裂强烈走滑剪切作用的结果。研究证实,受早、晚白垩纪之交区域构造背景变化的影响,盆区应力场曾发生过从挤压作用向伸展作用的转换,导致济阳坳陷中的反转构造普遍发育,并具有东强西弱的时空演化规律。因此,走滑剪切式构造是郯庐断裂走滑剪切的结果,而反转式构造则是区域构造背景发生转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