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国明  王俊淑  江南  盛业华 《测绘学报》2018,47(9):1261-1269
关注点(point-of-interest,POI)推荐是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LBSN)中重要的个性化位置服务。针对LBSN中用户签到数据的复杂性和高度稀疏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霍克斯过程的上下文感知协同过滤关注点推荐算法(HWCF)。首先,根据用户签到关注点的地理空间聚集现象分析用户行为特征,筛选用户候选关注点;然后,利用霍克斯过程对候选关注点建模,通过融合空间距离信息、空间序列变换信息、时间信息、用户偏好、关注点流行度等多种上下文信息计算用户访问候选关注点的概率,对访问概率排序得到top-k推荐列表;最后,对算法参数的取值及调整过程进行讨论。试验结果表明,HWCF算法比其他的关注点推荐算法具有更好的推荐效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社交媒体用户的历史签到数据分析用户空间活动偏好实现用户兴趣区域推荐,在城市商业规划中起着重要作用,也为了解人们的城市生活和需求提供帮助。已有方法获得的ROI具有模糊性和多样性,无法给ROI赋予准确的地理描述信息,对用户来说可解释性不强。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城市街区和签到数据的个性化兴趣区域推荐方法(CBCD),引入城市街区概念解决ROI边界模糊问题。首先,通过城市道路网生成城市街区,并将大规模签到数据映射到城市街区转换为区域签到;然后,基于区域签到对用户空间活动偏好和类别偏好分别进行个性化建模;最后,融合空间和类别活动偏好,向用户推荐其可能感兴趣的区域。在真实的数据集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推荐精度,对用户感兴趣城市街区的挖掘和推荐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使得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人们对外出旅游、出行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的现状,设计一款基于Android系统的移动导航软件,通过Android平台与百度地图API的结合,实现了实时定位、位置搜索、路径规划以及轨迹记录等功能。针对用户身处城市高大建筑物附近、高架桥上或者隧道时出现的GPS信号短暂缺失导致定位失败问题,提出并设计了IMU/GPS组合导航实现用户的实时导航。实验结果验证了组合导航相对GPS导航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海量的中国大型社交网络新浪微博人际社交关系数据,利用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对人-人(人际)社交关系进行虚拟网络空间到物理空间的映射,形成地-地关系。以城市为尺度,对个体间的社交关系链进行聚合,构建城市-城市(城际)社交关系网。根据网络的全局异构和局部异构等拓扑特征以及城市空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种融合重力模型和信息熵技术的地理骨干网提取方法。该研究有助于揭示虚拟网络环境下的城市体系结构、城市辐射力、城市吸引力和开放程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导航与位置服务平台。该平台在结构上可分为导航地图服务和位置增值服务两大模块,在功能上包括动态智能导航、移动社交网络、移动数据分析和商业服务推送4大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6.
室内导航网络是实现室内路径规划和导航的基础。针对现有室内导航网络存在拓扑连通结构不合理、生成路径几何形态不自然等问题,本文依据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抄近路”习性及“避碰”安全需求,提出了一种符合人行走习惯的室内导航网络及其自动生成算法。该导航网络将室内可通行空间划分为普通房间和走廊,普通房间内网络映射为房间结点与门结点的直线连接;形状复杂的走廊空间则依据空间尺度和凹凸性被细分为狭窄走廊空间和开阔走廊空间,狭窄走廊空间以中轴线作为路线,开阔走廊空间则将门结点和通道口结点连接形成完全图;最后将房门结点连接到走廊路线,形成完整室内导航网络。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及其生成算法能够依据室内空间尺度对复杂通行空间进行合理分区,生成与空间特征一致的导航网络结构,使得规划生成的最短路径形态更符合人们的行走习惯。  相似文献   

7.
方金凤  孟祥福 《测绘学报》2022,51(5):739-749
兴趣点推荐作为推荐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备受研究者青睐。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LBSN)和多图融合的兴趣点推荐方法GraphPOI。综合分析用户和兴趣点的内在因素和外部表征,首先,对用户-兴趣点的评分矩阵进行学习得到用户和兴趣点的内部潜在向量;其次,根据评分矩阵构造用户-兴趣点交互图,得到兴趣点在用户空间的表征向量以及用户在兴趣点空间的表征向量;然后,对兴趣点按其地理位置进行聚类,得到兴趣点在位置空间的表征向量,结合兴趣点在用户空间的表征向量进而得到兴趣点的外部表征向量;对用户社交图中的信息扩散现象进行建模,捕获用户的朋友关系,得到用户在社交空间的表征向量,结合用户在兴趣点空间的表征向量进而得到用户的外部表征向量;最后,结合用户和兴趣点的内部潜在向量与外部表征向量,得到用户和兴趣点的最终向量表示,并将其输入到多层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评分预测。在Yelp数据集上对所提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兴趣点推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导航系统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用户对导航系统的要求呈现出专业化、需求多样化等特点,进而对导航服务相关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在现有导航服务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导航用户需求特点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导航服务方案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实际价值。研究首先针对导航需求建立了包括城市出行、远距离自驾游、物流运输、军事作战等一系列导航任务的多导航任务模型,探讨了不同导航任务下路径规划的特点。然后基于现有POI分类分级体系量化了地图POI分布对导航路径规划的影响,并在A*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考虑POI分布的路径规划算法,提高了规划路径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福州市勘测院城市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等有关部门综合利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 ,建成和在建的项目有福州市 1∶5 0 0全要素地形图 ,福州市规划、交通、车载导航、地名门牌信息数据库等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福州市房地产开发和绿地规划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等。这些构建起了福州城市空间数据框架 ,为“数字福州”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空间基础“数字福州”奠定基础@綦芬  相似文献   

10.
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推荐是在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中流行起来的个性化服务。针对数据稀疏和隐性反馈的使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关系型矩阵分解模型——合作竞争矩阵分解(cooperative competition matrix factorization,CC-MF)。该模型根据用户与POI间的相互关系建模,融入空间关系,并将空间关系细分为空间距离关系和空间拓扑关系,挖掘POI之间、POI与用户之间的空间关系,以缓解数据稀疏问题;同时使用加权最小二乘准则构建目标函数,缓解隐性反馈问题。在现实世界签到Foursquare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显示:(1)CC-MF模型显著提高了推荐结果的准确性;(2)考虑空间拓扑关系的空间距离因素能够进一步提升推荐系统的性能。因此,CC-MF模型具有良好的拓展性和解释性,且缓解了数据稀疏和隐性反馈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Navigation around urban areas is often constraining for the mobility-impaired due to the fabric of the urban landscape, and there is a need to provide maps tailored to individual abilities. Barriers to effective navigation, such as slope, surface type and dropped kerbs, differ for able-bodied pedestrians and wheelchair users. This study identifies and quantifies such differences, and develops a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network model for the creation of accessibility maps for wheelchair users. The measurement of barriers uses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calcul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and surveys in the field using hand-held GIS. A spatial database has been constructed which contains the pedestrian route network and barriers to navigation. A GIS application runs the model, providing a user-friendly interface to define and calculate routes through the pedestrian route network that take account of impedances to accessibility. The model, application and interface has been tested with wheelchair users and the route selection provides a good correspondence with patterns of route finding already established through experience. The interface and individually tailored maps generated, provide a tool suitable to assist wheelchair users new to an area; to enable better navigation for existing users, and a means for planners to consider the way in which access is restricted for wheelchair users in their designs for more inclusive urban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2.
基于完善的交通规划理论和模型,以某市为例,借助RS技术的空间数据获取能力和GIS技术的空间分析能力,综合考虑最短出行距离、最短出行时间以及网络节点人口密度3个因素,研究分析某市的道路交通可达性,并对现有的道路交通网络进行评价,为未来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以及城市建设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嵌入式GIS中最优路径规划算法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现有大区域范围路径规划算法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种多比例尺最优路径规划算法。该算法在进行路径规划时,在小区域范围内根据道路的属性信息对路网进行分层,在大区域范围内根据多比例尺信息对路网进行分级,在每级或每层内采用基于弧段的改进型A*算法。从实例分析可以看出,该算法能较好满足车载导航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北京城市交通为例,选取北京城市路网数据,计算城市路网介数中心性,以反映城市各道路路段的通达情况;并利用北京出租车GPS定点数据,计算实际的交通轨迹。传统的路网介数中心性主要依据各路段最短路径的比重评价理论上的道路通达性,而本文以网络介数中心性为基础,提出动态介数的方法,从城市各路段交通量比重的角度评价各道路实际拥堵情况。利用两个介数的对比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交通拥堵状况,提高交通拥堵指数的参考价值,并为城市建设规划决策及道路改建等方案提供依据,有利于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现状。  相似文献   

15.
A fuzzy logic map matching for wheelchair navig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solving the location-based needs of wheelchair users and efficient route guidance. An essential process in wheelchair navigation is matching the position obtained from GPS or other sensors on a sidewalk network. This process of map matching in turn assists in making decisions under uncertainty. However, GPS-based wheelchair navigation systems have difficulties in tracking wheelchairs in urban areas due to poor satellite availability. To overcome this, a fuzzy logic-based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effectively perform matching wheelchair movements on sidewalks. Fuzzy logic, based on fuzzy reasoning concepts, in many circumstances can take noisy and imprecise input to yield numerically accurate output. Experiments on a university campus validate it practicable.  相似文献   

16.
主要针对当前嵌入式导航应用中路径规划计算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满足实时导航应用基于转换路网的分层搜索A*算法。该算法对于大区域的路径规划采用分层搜索策略,路径计算时采用能够处理交叉口转向限制和结点权重,并且占用存储空间小,搜索速度快的基于转换路网的二次搜索A*算法。通过实际的应用表明,算法在计算速度、路径合理性等方面可以满足实时导航应用的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17.
刘娜  广晓平 《地理空间信息》2021,19(3):68-71,81
针对青岛市中心城区交通网络建设不完善的问题,研究了该区域路网的综合可达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基于GIS平台,建立了青岛市中心城区路网模型;选取最小阻抗(时间和距离)、交叉口服务指数、路网密度和路网连通度作为关键评价指标,分别从路网距离关系、路网结构合理性、路网密度和路网发育程度4个方面分析了该区域的路网可达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青岛市中心城区路网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的路网以多中心多圈层形式分布,整体可达性良好;西南区域路网密度低,南部外围区域机动性差,南部地区可达性较差,应不断加强该地区的基础设施与路网建设。  相似文献   

18.
基于城市交通与城市形态结构的密切关系,本文探讨了环形城市形态下的城市交通网模型,并提出了结合大众出行认知特征的城市交通最优路径规划方法。为检验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利用成都市路网数据对本方法与传统路径规划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所规划路径更适应实际状况,可有效地降低时间消耗、较好地符合层次空间推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邯郸市医疗服务设施可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网络POI收集和地图截取手段获取邯郸市主城区范围内的居民点、医疗服务设施、路网数据,结合GIS的网络分析技术和改进的潜能模型对城市医疗服务设施可达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邯郸市的医疗设施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南部和东北部片区,在西南和北部城区医疗设施资源较少,且3种医疗设施可达性的分布差异较大。本文的结果对于医疗设施布局和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