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岩心鑽探一般淺孔(300米以下)均广泛的採用三脚木制鑽塔。因它既輕便灵活,又能适应各种不同鑽孔倾角的要求。但按装設計时因已知条件太少,一般都须根据实际經驗,假设一些条件方能进行。往往由于所假设条件不适当,而使按設的鑽塔天輪、立軸、井口三者不成一綫,以致不符合生产要求,严重者还需返工。为此特将我們在实际工作中的几点經驗介紹如下: 一、前塔脚寬度前塔脚宽度一般都根据塔的垂直高度来确定。实踐証明,垂直高度不超过9米,两脚寬度为4米;若超过9米为4.5米。这样所建之鑽塔塔柱的受力及一  相似文献   

2.
我队按装工作为适应生产跃进的需要,创造并推广了电动机按塔上的方法,它既能減小地盘缩小场房,且搬迁装拆轻快方便。我队现在所使用16.5米斜塔的鑽埸,其前后场房全部取消了,使用12.5米斜塔的缵埸,其后埸房取消了。关于机械的具体按装方法,如图所示。中间轴、鑽机和水泵的位置基本不变,只  相似文献   

3.
机城岩心错探部分配套部件内容筒介樱济效果适用范围爆破法平地墓 搬按地形条件采用不同进行爆破 迁安装工序口径的炮眼减狸劳动强度,提高工效10 ~50倍搬迁卓子化筒化柴油机安装用土草运输根据柴油机窦型挖槽,放二根小穿四根螺棘杆用土和石子减握劳动强度节钓木材,提高安装速度,节省劳动力然后安上木机座装上柴油筒化地木裸安装镬机安装300型裸;500型镇机木塔,用4根地木攒机四角木塔,用选一节省基台木,诚铿搬迁重量5根地木裸;根地木裸;一样安装油压蛋机,.用4安装铁塔和原来方法柴油机直接传动飨机不用中简轴用电动机直接传动拨机横轴改进瑞…  相似文献   

4.
直塔用于斜孔的安裝方法,是利用17.5米直塔,在斜孔施工时,考虑到鑽孔傾角、提升立根长度,将一导向滑輪固定于鑽孔倾斜方向后面的横拉手上,横拉手外面紧贴着一根直径108毫米的套管。套管长度略大于該层塔的宽度,便于其两端露于塔腿之外,套管与横拉手用1/2″鋼繩繞紧卡牢,提引鋼绳从天車下  相似文献   

5.
我队曾采用支柱基面的方法按裝KAM-500型鑽机(300M鑽机更好——編者),不仅能保証安全生产,且較平地盤修筑地基減少了4倍开支,加快修筑速度2倍多。其方法是:首先修好井位前部份地盤。然后將基台枕按所需根数以及与鑽井水平距离,分別置于井位后部地表上,并在每根基台枕下基岩上挖三个直徑0.6公尺,深0.8公尺圓洞,將支柱插入对好位置后(三根支柱中心点要在一直線上,且此直線须垂直  相似文献   

6.
在坑內开孔时,由于开孔即接触到岩石因而一經加压,在粗徑上头就产生了摆动,并直接波及到鑽头,致使鑽孔开成楕圆形。同时,由于鑽窩中的岩石都身受放炮的震动,往往形成局部破碎、局部完整。当鑽至这来地段时,很容易使鑽孔歪斜。为此,我們应用了1~1.5公尺基台木一根(如图),用螺絲杆固定在孔位上,开孔时先鑽过基台  相似文献   

7.
沃尔克夫壓力調整器是蘇聯的先進徑驗之一。它的主要特點是可使井底壓力均匀,提高鑽進效率;和減少井內事故。自從我隊推廣該項經驗以來,使小時效率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了28%,同時,大大地減少了司鑽工人的體力勞動。一、構造及作用凡使用KA-2M-300型和KAM-500型鑽机在井深300m以內鑽進時,都可以採用這種方法調节井底压力。其構造及按裝方法(圖1)是在加長了的給進軸頭上固定一鼓輪,在鼓輪上固定一根直徑為3~5公厘的鋼丝绳,並將繩纏繞輪面2~3週,然後通過兩個  相似文献   

8.
廢横轴改製     
103隊利用500m鑽机廢横軸改製成300m鑽機用横軸,解决了备件缺乏問題。其方法是将500m廢横轴的键槽用雷焊填补,再车成300m转机横轴的设计尺寸,即可使用.  相似文献   

9.
木垜地盘     
我队今年鑽探工程量大,任务迫切,地区山形險要,一般坡度都在50°以上,岩石坚靱,鑽孔較淺,搬迁频繁,地盘滿足不了鑽塔按装需要,而严重的影响了施工的进行。为此,我們採用了木垜安裝代替石  相似文献   

10.
辽宁煤田155勘探队于1958年底,全队KA—2M—30)米、KAM—500米和B—3千米三种个同类型的鑽机全部实现了自动化。鑽机自动化的实現,标誌着鑽探工作已跨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过去那种艰苦的、繁重的体力劳动,終于为机械化、自动化所代替,同时,它也导致鑽探工作劳动组織的重大改革,並带动鑽探各項技术工作掀起革命,給地質勘探工作大跃进創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实现鑽机自动化后有五大好处:①用机械化、自动化代替了鑽探工作繁重的体力劳动。②擰卸鑽具速度平均比人力擰卸可提高效率3~4倍,每台鑽机一年  相似文献   

11.
B-3型鑽机的原配油压平衡器是自动調节装置。但装配起来确很麻煩,孔浅时作用並不是理想那样灵活。有的鑽探工作者把KA—2M—300型鑽机用的蝸輪平衡器装在这种鑽机上;近來广泛的利用吊桶來做平衡器,这种方法虽很簡单,但太重了。去年我們曾利用升降机构造特点,在轴头上装上杆式平衡器,这  相似文献   

12.
(一)快速按装夹板 1957年开展合理化建议以来,白凤臣同志提出各种机器的固定使用快速按装夹板,以缩短按装时间。快速按装夹板,是由上下两组槽形钢,通过螺杆连接将机器夹持在基台木上,改变了一般所采用的将机器同螺杆固定在基台木上的作法,固定钻机和电动机使用槽形钢及元铁作夹板,具体规格及按装方法见附图,固定基台木使用钻杆制作夹板,具体规格及按装方法见下图右。  相似文献   

13.
一、塔材的选擇 四腿穿釘式圓木鑽塔所用木材以松、杉、榆等坚硬木材为宜,塔材尽量要直,上、下端直徑不得相差懸殊,要求近似相等。其具体規格根据鑽孔的深淺而定,如孔深300公尺左右時一股中徑为25公分左右,梢徑最細在16公分以上,塔腿長度由鑽桿立根高度  相似文献   

14.
我队在某地鑽探施工中,一般的鑽孔设计深度都在500米以上,设计角度均为90°的直孔,设备能力是KAM—500米鑽机。由于该地区的地层处在软硬互层,绝大部份岩石均在8级以上,并且夹杂着10级以上的坚硬燧石层,加之我们过去很少打直孔,对于垂直  相似文献   

15.
我队在实际操作当中常常感到KAM—500型鑽机的某些部件影响工作效率和安全,因此在原有构造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增加了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加快了工作速度。一、皮带開关安全鎖 原KAM—500型鑽机的皮带开关,缺少簡便灵活的安全装置,因此于实际操作当中如欲使皮带处于工作輪上或空轉輪上,即需扭紧皮带撥扠下面的固定螺丝方能固定(实际按裝当中,往往由于按装的毛病,皮带时常有生自动开关車現象,危害工作安全),这样操作既麻烦而作用又未必完全可靠。为杜絕这类事故,我队在KAM—500型鑽机的皮带开关上,加装了“皮带开关安全锁”其作用可靠,构造簡单。如图1所示,在距撥扠桿支板45公厘处,在撥桿上鑽一孔,  相似文献   

16.
在反鑽具处理孔內事故中,因沒有特殊工具而常採用鍊条鉗、自由鉗、牙鉗等工具,由于这些工具不牢固,致在所反鑽具絲扣較紧的情況下容易損坏,使反鑽具时間延长甚至达不到应有目的。为此我們採用了一种反鑽桿工具,取得了良好效果。以一根直徑50~65公厘的圓鋼(为节約材料,我們採用的是KAM—500型鑽机廢橫軸制造的),鉋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我矿在缺乏动力鑽的情況下,一直用土法鑽探机解決埋藏在30—120公尺深度內的矿床勘探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土法鑽探机的构造、附屬设备及安装:此机全部由一个嫂架、一个胶盘、一个手拍水泵、部分蜜捍、套管及少部附屏工具和打捞工具等粗成。现分述如下(如图1)。l缸图1.嫂架:蜜架由三根圆木祖成,圆木道视为当一30公分,长为8一习公尺。按装时,将其刁侠用螺捍盆联,螺捍带有褂环,纵之悬拼滑翰。联好后,便将其里起成三脚形,再在周圃钉上拉捍,披上草蔗,拉捍为直视  相似文献   

18.
在這次地質局所召開的科學技術研究會議上,聽到朱局長关於地質勘探工作如何開展科學研究工作的報告和到會人員的熱烈討論後,給了我很大的啓示和鼓舞,從而引起了對技術研究的興趣。但因自己水平很低,想不出什麼新的東西来,只能根據實際經驗中的一些體會,想提出把現用的KAM—500型和KA—2M—300型鑽機如何使其纘進操作自動化的問題與大家研究。目的我們廣泛使用的KAM—500型和KA—2M—300型鑽機,幾年以前,在我們中國还是最新式的鑽機。近來由於有更新式的油壓鑽機出現,原來的KAM—500型和KA—2M—300型鑽機,也就比較落  相似文献   

19.
直塔用于斜孔的实际意义是很大的。一台鑽机在同一地区施工,由于地質設計的要求有时打直孔,也有时就要打斜孔,甚至在同一个孔位上,有时也要打直斜不同角度的几个鑽孔。由于一台鑽机不便配备直、斜两套鑽塔,因而往往因为鑽机配备的是直塔,任务是斜孔,而等待斜塔,影响按时施工。也还有的鑽机,不管直孔斜孔一律使用斜塔。但斜塔比直塔要重很多,結构也較复杂,所有拆迁、安装工作都比直塔为麻煩。为此提出个人对于直塔打斜孔的一点想法,将其安装情况繪于右图,来与大家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我局一队因备用钻机少,钻孔及机械调度有时发生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他们采用钻孔浅部按КA-2M-300型钻机开孔,后再换КAM-500型钻机,这样即解决了这个矛盾,保证了生产顺利进行。现将该队有关安装双套钻探设备的一点体会介绍如下:一、安装方法:1.先根据КAM-500型钻机基台木布置规格,安好基合木及塔底樑,作为原始安装基础。2.在安好КAM-500型钻机基台木之基础上,分钻机、中间轴、柴油机安上木板,木板上安有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