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VWP资料,结合探空资料和降水实况,对4次大暴雨降水过程雷达径向速度和超低空西南急流特征进行了分析。4次强降水过程有3次属于低槽冷锋类,1次属于切变线类,K值较大,850 hPa与500 hPa温差较小,较弱的垂直风切变,中低层具有充沛水汽。低层具有相似的流场结构,径向速度上零速度线表现为“S”型,即暖平流结构。上游超低空风速≥10 m〖DK〗·s-1,上下游雷达之间出现≥5 m〖DK〗·s-1的风速差之后,两部雷达之间出现小时雨量30 mm以上的强降水;上游超低空急流达到12 m〖DK〗·s-1以上,并且上下游超低空风速差超过15 m〖DK〗·s-1,降水强度进一步加强并维持。超低空急流的建立与维持,同时上下游雷达之间的超低空强辐合,为降水风暴的发展与维持提供了能量、水汽与动力条件,对强降水的形成与持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山东夏季两次切变线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7月30日和2013年7月9日山东出现的两次区域性暴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850 hPa切变线造成的暴雨,线状MCS(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组织化程度高,地面辐合线触发了暴雨的发生。不同的是:①“7〖DK〗·30”暴雨500 hPa影响系统为阶梯槽,副高位于朝鲜半岛以东;“7〖DK〗·9”暴雨为典型的东高西低形势,副高控制华东沿海;②“7〖DK〗·30”暴雨受一股较强的东南气流作用,将东海及西太平洋水汽输送到暴雨区,925 hPa水汽通量散度和最强上升速度较“7〖DK〗·9”暴雨分别大-10 g〖DK〗·hPa-1〖DK〗·cm-2〖DK〗·s-1和-0.2 Pa〖DK〗·s-1,“7〖DK〗·9”暴雨由低空西南急流将南海的水汽输送到暴雨区,925 hPa水汽通量和比湿较“7〖DK〗·30”暴雨分别大2~4 g〖DK〗·cm-1〖DK〗·hPa-1〖DK〗·s-1和2 g〖DK〗·kg-1;③两次暴雨过程MCS发生发展过程、形成方式和成熟期组织结构存在显著差异,“7〖DK〗·30”暴雨是对流单体独立发展逐渐合并成β中尺度,最终形成α中尺度对流系统,“7〖DK〗·9”暴雨为多个对流单体合并为β中尺度系统。通过分析得出,切变线暴雨触发机制应着眼于地面辐合线的形成和加强以及冷空气侵入引起的锋生。  相似文献   

3.
李博  吕桂恒  高飞  刘飞  郭文明 《气象科技》2022,50(5):702-712
利用常规地面、高空观测和ERA5再分析数据,对鲁西南2020年7月22日(简称“7〖DK〗·22”过程)和8月6—7日(简称“8〖DK〗·6”过程)两次区域性大暴雨及伴随的短时强降水形成机制诊断分析。结果表明:“7〖DK〗·22”过程是一次地面气旋降水过程,大暴雨主要出现在气旋中心至移向右前部的倒槽内,短时强降水是对流不稳定触发后,惯性不稳定的增强造成。“8〖DK〗·6”过程是一次副高边缘暖区降水过程,大暴雨主要出现在低空急流的前端、地面辐合线附近,短时强降水由对流不稳定的触发和释放造成。“7〖DK〗·22”过程暖湿急流较强,水汽通量散度和动力条件显著强于“8〖DK〗·6”过程,超低空强辐合区、水汽通量散度辐合大值区、水平动能大值区边缘的强锋生区以及湿位涡MPV大值区边缘的|MPV2|小值区对短时强降水的出现区域指示较好。两次过程分析均表明垂直上升运动和深厚湿区的配合对短时强降水的出现时间指示较好。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逐6 h和逐日再分析资料、FY 2G卫星云图资料,从环流形势、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及层结特征方面对2020年11月18—19日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罕见的特大暴雪伴冻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大气环流异常是造成此次灾害性天气的主要环流背景,500 hPa西风槽和南支槽、700 hPa西南低空急流及切变线、850 hPa以下东北急流、地面气旋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具有回流暴雪的天气特征;②低空偏南和偏东急流两支水汽输送路径及水汽强烈辐合为极端暴雪提供了充足的水汽,850 hPa和700 hPa比湿最大分别为5 g〖DK〗·kg-1 和4 g〖DK〗·kg-1;③低空偏南急流代表的暖空气与北方的冷空气剧烈交汇,暖湿空气在低层“冷垫”上爬升,加剧上升运动的发展,导致该区域降雪迅速加强;④非绝热加热项〖WTBX〗F〖WTBZ〗3对锋面生消作用最小,水平运动项〖WTBX〗F〖WTBZ〗1是锋生函数变化的主要贡献项,锋生函数〖WTBX〗F〖WTBZ〗变化与降水强度变化一致,在〖WTBX〗F〖WTBZ〗>10的较强锋生区都出现暴雪,因此锋面的强迫抬升对暴雪的增幅作用不容忽视;⑤锋区的维持使得低层维持低温天气,锋上逆温,暖湿空气沿锋面抬升,900 hPa 以下“冷垫”与之上的“暖盖”长时间存在,导致暴雪发生并持续;⑥锋上逆温且逆温区存在融化层,这种垂直结构变化有利于降水相态转化,高层和低层为低于0 ℃的冷层,中间形成温度高于0 ℃的暖层,符合融化类冻雨的层结特征。  相似文献   

5.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NL再分析资料、FY 2H静止卫星以及双偏振雷达数据,对发生在2020年5月25—26日、29—30日及6月2—3日浙江省的3次暴雨过程(简称“5〖DK〗·25”、“5〖DK〗·29”和“6〖DK〗·2”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比较了3次暴雨的落区、强度、成因及云团等差异。结果表明:①3次暴雨均发生在高空槽前的低空切变线上,高空槽深浅、中尺度切变线位置、南部急流脉动强弱等因素是造成3次暴雨落区和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②暴雨落区位于湿辐合带西侧,700 hPa湿〖WTHX〗Q〖WTBZ〗矢量散度场负值区对暴雨落区有较好的示踪作用。③3次暴雨过程均存在锋生作用和冷暖中心对,“5〖DK〗·25”过程中层锋生先于低层,有弱温度平流,为短历时强降雨,其降水效率低,“5〖DK〗·29”和“6〖DK〗·2”过程则有强冷暖平流,为长历时强降雨,降水效率高。④“5〖DK〗·25”过程暴雨云团尺度相对较小且生命史较短,降水稳定;“5〖DK〗·29”过程云体密实、云顶亮温低、回波质心高度高且偏向于混合性降水;“6〖DK〗·2”过程主要为α中尺度对流云团,冷云盖尺度大、存在柱状对流回波、回波质心高度高且偏向于对流性降水。  相似文献   

6.
2012年春末昆明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梁红丽  王曼  李湘 《气象》2018,44(11):1391-1403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逐6 h 1°×1°再分析资料、FY 2E红外云图TBB资料、昆明C波段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结合中尺度数值模式的模拟结果,分析了2012年5月24日晚昆明大暴雨期间中尺度对流系统演变特征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是在高低空系统最佳配置下产生的。降水峰值出现时,低层增暖湿,从地面到500 hPa呈显著的对流性不稳定层结,700~500 hPa垂直风切变达14 m·s-1。纬向结构上,暴雨中心低层东风增强,300 hPa以下纬向风辐合,中心强度为-28×10-5 s-1,150 hPa以下上升气流中心强度为21 m·s-1,近地面水汽通量辐合为-20×10-5 g·hPa-1·s-1·cm-2;经向上,暴雨中心500 hPa以下南风风速辐合,上升气流增强,强度与纬向一致,低层水汽通量辐合中心强度为-30×10-5 g·hPa-1·s-1·cm-2,强于纬向水汽通量辐合。此外大暴雨中地形对南风的强迫也是显著的,抬升速度在0.4~1.0 m·s-1。这次强降水分为初始、加强、回落和衰减四个阶段,昆明近地层浅薄冷空气加强时,引发其东侧对流单体移向昆明,强降水发生;然后南风出现脉动,局地湿层增厚和垂直风切变加大,促使对流单体两度增强并出现降水峰值;第三次峰值则是弱南风脉动及对流单体合并所造成,由于移入的单体较之原地发展的单体弱得多,原地单体作用的降水峰值也明显小于前面两次。对流降水回波属于暖云性质的热带低质心降水回波。  相似文献   

7.
张璐  李红梅  温婷婷 《气象科技》2023,51(4):489-498
选取1961—2020年青海高原50个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月气温(平均、最高、最低)、降水和风速资料,利用气候变化趋势转折判别模型(Piecewise Linear Fitting Model,PLFIM)、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分析青海高原气候变化的时空分布和年代际趋势转折变化等特征。结果表明:〖JP2〗①近60年来青海高原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平均最低气温的升温速率尤为明显,为0.62 ℃〖DK〗·(10a)-1;年降水量呈波动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后呈显著增加趋势,速率为39.9 mm〖DK〗·(10a)-1;年平均风速整体呈减小趋势,其中以茫崖站最为明显,风速减小速率为-0.56 m〖DK〗·s-1〖DK〗·(10a)-1。〖JP〗②年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在1972年和1983年发生了年代际趋势转折,平均最高气温第3次转折发生在2009年,平均最低气温没有发生明显的年代际趋势转折。年降水在1972年、1983年和2000年发生年代际趋势转折;年平均风速发生在1998年和2009年。③与旧气候态(1961—1990年)相比,新气候态下(1991—2020年)青海高原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均值分别上升了1.16 ℃、1.22 ℃和1.81 ℃,向高温方向漂移,且概率密度分布形状更加偏平,气候趋于不稳定;④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青海高原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年平均气温的增温速率远超中国、同纬度地区及全球平均水平;降水量年际波动较大,但整体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8.
采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及自动站、SWAN、风廓线等资料对2014年8月31日至9月1日渝东北地区出现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①持续性的强降水产生于有利的环流形势下。华南地区副热带高压稳定维持,副高北侧高空低槽缓慢东移,与低空切变线形成了持续性的大尺度强迫作用,使得强降水长时间维持。②强西南暖湿气流与偏东冷流在渝东北地区交汇,锋生作用显著,暴雨期间锋区呈准静止状态,锋区对流层中低层显著的θse差动平流有利于锋区对流性不稳定增强。③风廓线雷达显示暴雨期间西南低空急流显著增强,1~3 km高度低空急流维持超过8 h,最大风速超过18 m〖DK〗·s-1,并存在显著的高空辐散、低空辐合。④地形对降水的增幅作用显著。TREC风场显示大巴山南麓维持西南气流,风向与山脉走向近乎垂直,地形的强迫抬升作用加大了山前降水,形成了与山脉走向基本一致的大暴雨区。  相似文献   

9.
利用成都地区温江、简阳两个酸雨观测站2006—2017年的历史酸雨观测资料,结合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以及降水量、风等地面气象要素,分析成都地区的酸雨变化特征及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温江站多年平均pH值为4.74,酸雨频率为51.6%,简阳站多年平均pH值为5.64,酸雨频率为27.2%,酸雨频率在地理区域上分布呈现不均一性;降水pH值和电导率(K)季节变化特征显著,降水pH值夏季最高,冬季最低,而降水K值则相反,夏季最小,冬季最大;近年来酸雨年变化有年平均pH值上升、酸雨频率下降和强度减弱趋势特征,年平均K值减小规律明显:温江K值以每年约3.5 μS〖DK〗·cm-1〖DK〗·a-1的速率下降,简阳以每年约3.7 μS〖DK〗·cm-1〖DK〗·a-1的速率下降;降水pH值与大气污染物SO2、NO2的负相关较为明显,相关系数为-0.488,硫氧化物对酸雨污染贡献逐渐减小;降水K值和大气主要污染物有较强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57,与PM10、PM2.5相关性好于与SO2、NO2,近地层大气污染颗粒物浓度对降水K值影响较大;降水pH值与降水量级的变化不明显,但降水量越大其K值越小,且随平均风速的增大降水pH值相对偏大而K值偏小。  相似文献   

10.
曹强  伍琼  陈曦  岳伟 《气象科技》2023,51(2):295-301
基于大别山区35个气象观测站1971—2020年逐日气象资料、DEM数据,采用气候统计分析、逐步订正法和趋势面插值等方法,对茶叶光合生产潜力(YQ)、光温生产潜力(YT)和气候生产潜力(YW)时空变化特征、气候资源贡献率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别山区茶叶YQ和YW呈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0.58和0.05 t〖DK〗·hm-2〖DK〗·(10a)-1,YT呈增加趋势,增幅为0.36 t〖DK〗·hm-2〖DK〗·(10a)-1;空间分布上,YQ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YT随纬度和海拔的增加而减少,YW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太阳辐射、温度和降水对YW的贡献率分别为26%、48%、26%,温度的促进作用与太阳辐射和降水的抑制作用相互抵消,致使YW总体呈动态平衡趋势;气候变化背景下,大别山区北部地区较南部地区YQ下降趋势更加明显,南部地区较北部地区YT增加趋势更加明显,YW在低海拔地区呈增加趋势而在高海拔地区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大别山区茶叶产业充分利用气候资源、高效趋利避害、合理优化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推荐系统主要针对单个用户,但随着社会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以多个用户的形式一起参与活动,而群组推荐旨在为多个用户组成的群组提供服务,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目前群组推荐准确率低,群组成员之间偏好冲突难以融合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共识模型策略,融合了群组领袖影响因子和项目热度影响因子,基于K近邻为目标群组寻找邻居群组,借鉴邻居群组的偏好,设计了基于偏好融合的群组推荐算法.在MovieLen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融合策略较传统的偏好融合策略有着更优越的表现,推荐准确率(nDCG)的总体平均性能约提高13%,推荐列表多样性指标的总体平均性能约提高10%.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针对DBF(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的最小均方(LMS)自适应处理方法,并在工程上用 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实现算法的验证和调试.该算法比较简单,易于在工程上用硬件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基于激光雷达资料的气溶胶辐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新型激光雷达气溶胶探测资料及综合数值模式,以地形复杂的兰州市及周边地区冬季典型天气形势下的大气边界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理想试验模拟研究了城市气溶胶辐射效应与大气边界层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夜间,低空(50~600 m)气溶胶所在气层冷却效应明显,温度降低0.13~0.18℃,600 m高度以上,气溶胶浓度较低,其冷却效应较小,温度降低不足0.1℃;白天,受气溶胶短波辐射效应影响,边界层内增温明显,增温最大值位于低层脱地逆温层顶300 m高度附近,600 m以上由于气溶胶浓度减小,加热率亦降低,增温由0.2℃减至0.1℃。此外,气溶胶的存在使得所在层的风速降低。可见,激光雷达探测资料在边界层模式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对于研究气溶胶辐射效应的大气边界层响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人脸识别技术中存在的高维问题、小样本问题和非线性问题展开研究.围绕人脸特征提取,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和Fisher线性鉴别来克服在人脸识别中的小样本问题,同时将人脸图像从高维空间映射到低维空间从而解决了高维问题;在分类识别方面,采用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映射功能的RBF神经网络进行模式分类,能够解决人脸识别中的非线性问题.在ORL人脸数据库上进行的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进行人脸识别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5.
印度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6月印度政府发布了《气候变化国家行动方案》,阐明了印度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立场以及减缓和适应措施。方案中明确指出发展中国家是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温室气体减排的责任和义务;由于近年印度排放不断上升,方案也着重提出了提高能效、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措施。与我国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进行对比,印度国家行动方案中的一些观点和措施值得我国研究和借鉴,该方案为我国进一步提出应对策略、加强国际合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避免常规分类方法复杂的数学理论和繁琐的计算,提出了基于集对原理的洪水分类新方法——集对分析法(SPAM)。系统地给出了集对分析法的基本思路和计算步骤。建议方法概念清晰,结构简单,计算简洁,易操作,是一种有效的分类途径。以实测洪水过程为例,应用研究表明集对分析法的分类结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分布式对象存储系统OpenStack Swift,包括安装部署及其在雷达产品存储方面的应用,研究证明,OpenStack Swift能较好的支持雷达产品存储,也适用于其它气象资料存储管理。  相似文献   

18.
多普勒激光雷达在大气、环境以及风能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对于复杂天气下多普勒激光雷达的适用性仍然有待深入研究。为此本研究采用2020年8—10月期间位于福建三沙的地基多普勒激光雷达与边界层高塔所搭载的超声风温仪观测的风场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多普勒激光雷达在水平风速、风向方面具有稳定的高精度探测性能,与超声风温仪之间相关系数达到了0.948和0.984。相比之下,激光雷达垂直风速的探测误差较大,与超声风温仪之间相关系数仅有0.353。研究发现,降雨强度与激光雷达垂直风速误差呈正相关关系,强降雨下垂直风速偏差最大可达到9 m/s。  相似文献   

19.
基于LAPS资料的一次冰雹过程数值催化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基于3维冰雹云模式,采用局地分析预报系统高时空分辨率分析场作为初始场,对鄂西北地区2009年4月15日发生的一次降雹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强对流发展过程的流场、雷达回波、水成物粒子演变特征以及催化机制。研究表明:基于高时空分辨率资料的3维冰雹云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冰雹云的形成发展演变及人工催化后微物理过程响应。模式输出的雷达回波强度及回波顶高与雷达实测资料相近,最大反射率因子分别为70 dBz、65 dBz,强回波中心基本上位于6~7 km处。冰雹云发展过程中呈现典型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特征,消亡过程流场相反;冰雹胚胎形成主要源于冻滴自动转化,碰并云水和雨水促进冰雹增长;不同时间、不同剂量的催化对于防雹效果差异显著,催化时间越早,催化剂量越大,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0.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2006年1月18-19日发生在河南省的一次暴雪过程,结果表明,这次暴雪过程中存在干侵入现象。干侵入的发生发展对暴雪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干侵入沿相当位温密集带向下向北传播,引起对流层低层气旋性涡度发展,增强辐合上升运动,导致降水的增强;高层干冷空气向下注入,引起温度场扰动,在对流层中低层形成逆温层,有利于暴雪天气的发生;高空急流入口区北侧的下沉运动为对流层高层干空气和高位涡的下传提供了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